第一节 杠 杆
一、选择题
1. (2017毕节模拟)如图所示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 (2017烟台)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所示),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 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B. 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C.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D.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3. (2017雅安)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OA转至OB,则在转动过程中( )
第3题图
A. F不变,杠杆是省力杠杆 B. F变大,杠杆是省力杠杆 C. F不变,杠杆是费力杠杆 D. F变大,杠杆是费力杠杆
4. (2017连云港)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 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 )
第4题图
A. 右边向下倾斜 B. 左边向下倾斜
C. 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D. 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5. (2017枣庄)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
爱看书的康强
爱看书的康强
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
第5题图
A. 先变小后变大 B. 先变大后变小 C. 逐渐变大 D. 逐渐变小
6. (2017日照)工人师傅用独轮车搬运砖块,车和砖块所受的总重力G=1 200 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 )
A. 360 N B. 400 N C. 600 N D. 1 200 N
第6题图
7. (2017来宾)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
A. 1∶1 B. 1∶2 C. 2∶1 D. 4∶1
第7题图
8. (2018原创题)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的转轴为O,杠杆两端点为A和B,且OA=2OB,给B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使挂在杠杆A端的物体(重为4 N)缓缓上升,不计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 B端所受拉力大小不断增大 B. B端所受拉力大小不变且为4 N C. 转轴O对杠杆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D. 转轴O对杠杆的弹力大小不变且为12 N
爱看书的康强
爱看书的康强
二、填空题
9. (2017贺州)如图所示是赛艇比赛,赛艇的桨是________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
第9题图
1
10. (2016徐州)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OA=OC,B为OC的中点,在C点
4施力将挂在A点的重为180 N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这里的木棒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为________,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木棒重为________N(不计摩擦).
第10题图
三、作图题
11. (2017毕节模拟)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已知动力F1和阻力臂L2,请你作出动力臂L1
和阻力F2.
第11题图
12. (2017铜仁模拟)如图所示,用力F踩汽车刹车踏板,请画出此力对支点O的力臂
L1.
第12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
13. (2017莱芜)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第13题图
(1)一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过程中,得出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华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
爱看书的康强
爱看书的康强
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________同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动力F1/N 2 3 4 3 3 4 动力臂l1/cm 5 6 2 4 6 4 阻力F2/N 5 6 2 2 9 2 阻力臂l2/cm 2 3 4 6 2 8 (2)把图乙中A点的钩码取下,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4. (2017重庆A卷) 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枯槔,其示意图如图乙.轻质杠杆的支点O距左端l1=0.5 m,距右端l2=0.2 m.在杠杆左端悬挂质量为2 kg的物体A,右端挂边长为0.1 m的正方体B,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20 N.求:
(1)此时杠杆左端所受拉力大小为多少牛顿? (2)正方体B的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3
(3)若该处为松软的泥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 Pa,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A的重力至少为多少牛顿?
第14题图
答案
1. C 2. C
3. B 【解析】杠杆缓慢由A到B的过程中,动力臂OA的长度没有变化,阻力G的大小没有变化,而阻力臂L却逐渐增大;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OA=G·L,当OA、G不变时,
爱看书的康强
爱看书的康强
L越大,那么F越大,因此拉力F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大;并且动力臂始终大于阻力臂,转
动过程中杠杆是省力杠杆.故选B.
4. A
5. A 【解析】由题图知,测力计在②位置时,其动力臂等于OC,此时动力臂最长,故由①→②→③的过程中动力臂先变大后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故选A.
6. B 【解析】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L1=GL2,即:F×0.9 m=1 200 N×0.3 m,解得:
F=400 N.故选B.
7. D 【解析】设杠杆上每一小格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G甲×4L=
G乙×8L ①,
因为G=mg=ρVg,所以①式可写为:ρ8×24==,故选D. 4×11
8. D 【解析】在杠杆缓缓上升时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为1∶2,阻力F2=G=4 N,假设动力臂为L,则阻力臂为2L,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F×L=4 N×2L可得
甲
V甲g×4L=ρ
乙
V乙g×8L,整理可得
ρ甲8V乙
=ρ乙4V甲
B端所受拉力F=8 N,故A、B错误;杠杆两端所受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平衡条件可
知转轴O对杠杆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以B点为支点,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为1∶3,假设动力臂为L′,则阻力臂为3 L′,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F′×L′=4 N×3 L′代入数据,可得转轴O对杠杆的弹力大小为12 N, C错误,D正确,故选D.
9. 费力 F1L1=F2L2
10. 杠杆 36 10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木棒可以绕点转动,故该木棒相当于杠杆;1
有用功:W有=Gh=180 N×0.2 m=36 J,因为OA=OC,B为OC的中点,所以当物体上升
40.2 m时,B点将上升0.4 m,不计摩擦,由η=
W有W有
×100%=×100%和W额=G木h木,W总W有+W额
爱看书的康强
爱看书的康强
可得90%=
36 J
,得G木=10 N.
36 J+G木×0.4 m11. 如答图所示
第11题答图
12. 如答图所示
第12题答图
13. (1)小华 分析所有数据得出的结论 (2)变大 (3)杠杆重力的影响 14. 解:(1)物体A的重力:GA=mAg=2 kg×10 N/kg=20 N 则杠杆左端所受的拉力:FA=GA=20 N (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l1=FB×l2 即:20 N×0.5 m=FB×0.2 m,解得:FB=50 N
此时,物体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B,竖直向上的拉力FB′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支B,且FB′=FB=50 N,F支B=F压B=20 N
则物体B的重力:GB=FB′+F支B=50 N+20 N=70 N
GB70 N
物体B的质量:mB===7 kg
g10 N/kg
物体B的体积:VB=(0.1 m)=1×10 m
3
-3
3
mB7 kg33
故物体B的密度:ρB==-33=7×10 kg/m
VB1×10 m
(3)物体B对地面的最大压力:F压Bmax=pmaxSB=4×10 Pa×(0.1 m)=40 N
此时,物体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B,竖直向上的拉力FB″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支B″,
爱看书的康强
3
2
爱看书的康强
且F支B″=F压Bmax=40 N
则FB″=GB-F支B″=70 N-40 N=30 N 杠杆右端所受的拉力:FB=FB″=30 N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A×l1=FB×l2
即:FA×0.5 m=30 N×0.2 m,解得:FA=12 N 则物体A的最小重力:GAmin=FA=12 N
爱看书的康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