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庆)重庆市垫江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精)

(重庆)重庆市垫江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精)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垫江一中13年秋期高一第二次地理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每个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务必将答案写入答题表中)

1.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在地月系中,中心天体是: A.太阳 B. 地球 C.月球 D.人造卫星 2.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这与地球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有密切关系。在以下条件中,不属于地球自身条件的是: A.适宜的温度条件 B.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C. 大量的液态水 D.安全、稳定的环境

3.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很大的影响。以下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中断 B. 产生极昼、极夜现象 C. 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 D.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出现美丽的极光 4.地球在绕日公转过程中,一月初过近日点,线速度最快;七月初过远日点,线速度最慢。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和春分日都直射赤道,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从夏至经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从冬至经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下列四幅示意图,画法最接近正确的是:

5. 黄赤交角是黄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和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大概是23°26ˊ。假如黄赤交角增大到25°,则: A.寒带范围缩小 B.寒带范围扩大 C.温带范围缩小 D.热带范围缩小

6.在光照图中,晨昏线一般将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段,其所跨弧度与昼夜长短相对应。有关昼夜长短的叙述有误的是 :

A.太阳直射的那条纬线,昼最长 B.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方是南极、北极 C.春分和秋分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D.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上,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7.为了保证建筑物的采光,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长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8.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形弧线,指示南北方向。在一般情况下,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时刻相同 B.自转线速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9.我们在做环球旅行时,为了保证与当地时间一致,一般向东过一个时区就要将时间拨快一小时,当我们环球一圈回来时,刚好就拨快了24小时,也就比当地人快了一天。所以,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国际上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即“国际日界线”。关于国际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24小时 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10.某纬线的纬度是该纬线上任意一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纬度相同的两个地点: A.日期不同 B.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11.我们初略的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带能反映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那么五带划分的直接依据是: A.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B.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弱情况 C.近地面大气年均温分布情况 D.全年昼夜分布状况

12.正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悉尼(位于澳大利亚的城市,在南半球)的季节应为: A. 春季 D.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3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层面。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C、地壳和地幔 D、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 14.下图中四幅图中表示的热力环流,错误的是:

15.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一天中最低气温应该出现在:

A.太阳下山的时候 B.子夜时候 C.早上6点 D.日出前后

16.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它既影响风的大小也影响风的方向。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的大小,只改变风的方向(背对风的来向或者面对风的去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摩擦力始终与风的方向相反,主要影响风的大小。近地面,风一般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根据受力分析,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是:

A.垂直 B.平行 C.斜交 D.无关 17、盛行西风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近地面风,下面能正确表示北半球中纬西风的是:

18.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增温和冷却速度的明显不同,使得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的气压中心是: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亚速尔高压 D.冰岛低压

○ ○

19.美国哈佛大学〔42N,71W)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时间2月15

日23时截止,直接以网络(E一mail)传送。一位住在悉尼(34S,151°E)的学生打算报名参加,假设当时网络传输没有任何故障,请问他最迟应在何时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上午8时 B.2月16日下午2时 C.2月16日晚上8时 D.2月15日凌晨2时

根据下图(图中数字表示经纬度,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回答。 20.此时,正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可能是:

00 00

① 北纬2326ˊ和东经120 ② 南纬2326ˊ和东经60

0000

③ 北纬2326ˊ和西经120 ④ 南纬2326ˊ和西经60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入下表

二、综合题(20分)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题号 1 2 3 答案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A

地比

B

地降水量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____气压带。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____气压带。

答案:1B 2D 3B 4C 5B 6 A 7C 8A 9D 10 C 11A 12D 13B 14C 15D 16C 17C 18A 19B 20C

21.(1)冬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且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和赤道 低 南北纬30°和极地 高

答案:1B 2D 3B 4C 5B 6 A 7C 8A 9D 10 C 11A 12D 13B 14C 15D 16C 17C 18A 19B 20C

21.(1)冬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且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和赤道 低 南北纬30°和极地 高

答案:1B 2D 3B 4C 5B 6 A 7C 8A 9D 10 C 11A 12D 13B 14C 15D 16C 17C 18A 19B 20C

21.(1)冬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且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和赤道 低 南北纬30°和极地 高

答案:1B 2D 3B 4C 5B 6 A 7C 8A 9D 10 C 11A 12D 13B 14C 15D 16C 17C 18A 19B 20C

21.(1)冬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的产生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且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和赤道 低 南北纬30°和极地 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