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讨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探讨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2例。对照组按 WHO 三阶梯止痛原则给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3、 7 d的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干预后1 d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6.34±1.18)、(5.38±1.36)分, 与对照组的(6.13±1.48)、(5.84±1.08)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7 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44±0.76)、(1.84±0.81)分, 低于对照组的(2.81±0.54)、(2.63±0.4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9%,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 提高患者满意度,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护理干预;恶性肿瘤;疼痛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in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TIAN Xiao-fang, LIU Jing, ZHANG Jing, et 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Oncolog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 Hohhot 01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in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 Methods A total of 64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administrated according to WHO’s three-step analgesic princip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in score and satisfaction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1, 3 and 7 d of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1 d of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in score respectively as (6.34±1.18) and (5.38±1.36)points, comparing with (6.13±1.48) and (5.84±1.08)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3 and 7 d of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pain score respectively as (2.44±0.76) and (1.84±0.81)points, which were lower than (2.81±0.54) and (2.63±0.49)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ntrol group had nursing satisfaction as 71.9%, which was 93.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t tumo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pain status and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Malignant tumor; Pain

疼痛作為恶性肿瘤的典型症状, 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疼痛学会确定为2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 疼痛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其有不同类型并出现在疾病的不同阶段, 因此疼痛的处理复杂多样, 疼痛管理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部分。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 2 月~2017年 5 月在本科接受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4例, 年龄32~76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2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按WHO癌性疼痛镇痛三阶梯原则给予镇痛药物治疗。针对轻度疼痛患者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针对中度疼痛患者给予弱阿片类, 如可待因等;针对重度疼痛患者给予强阿片类, 如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吗啡注射液等, 结合患者实情对药物的类型、剂量以及用药方式进行调整。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①倾听蒙古族特色音乐:通过聆听优美、欢快、愉悦的音乐声波,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使其能够忘却疾病带来的痛苦, 转变其生活态度, 能够积极面对疾病、面对生活。音乐疗法需要将患者安排到环境整洁、光线柔和、明亮的病室中。

②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每天抽取一定的时间和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其病情,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 拉近护患距离, 了解其疼痛情况及放、化疗反应、心理变化情况等。③环境护理:提供舒适的诊疗环境, 病室内要求安静、整洁, 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休息和睡眠。④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 做到耐心、温和, 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 对其存在的疑虑进行解答, 为其疏导不良心理, 使其能够感受到关爱, 积极面对治疗[2]。⑤医护沟通: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心理变化等, 并将实际情况及时汇报给主治医师, 遵从医嘱根据三阶梯止痛规范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并调整药物、药量等。要求实施以上医护措施的人员必须具备二级国家心理咨询师证。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3、7 d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 NRS)进行疼痛判定: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

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3]。采用疼痛控制满意度分量表判定护理满意度, 分别为不满意(0.05);干预后3、7 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44±0.76)、(1.84±0.81)分, 低于对照组的(2.81±0.54)、(2.63±0.4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9%,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疼痛严重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的精神、情绪、生活、社交等方面。治疗恶性肿瘤疼痛依据规范化治疗的基本原则:

①口服给药:首选的服药途径, 患者便于随身携带, 方便按时服药, 不必过分依赖于家人及医护人员。②按阶梯用药:根据疼痛按阶梯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③按时用药:癌痛的表现多为持续慢性疼痛, 只有按时给予止痛药物, 才能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使疼痛得到连续缓解[4]。

④个体化治疗:每例患者由于自身对镇痛药物的敏感程度及不良反应存在着不同差异, 有针对地开展个体化镇痛治疗, 在产生最小的毒副作用下, 尽可能地让患者感到舒适无痛。⑤注意具体细节: 在制定治疗策略整个过程, 详细了解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潜在原因, 如患者精神状况、经济、信仰, 并严密观察用药后各种反应, 治疗癌痛的伴随症状。在疼痛医学发展的过程中, 相关的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疼痛护理工作, 并提出了疼痛管理工作中的护理人员的作用和重要

性[5, 6]。在患者镇痛方面, 采用三阶梯疗法对其疼痛患者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对于一些顽固性癌痛患者的效果并不显

著[7]。目前被广泛认可的鞘内吗啡短期镇痛效果较好, 但其疗效随着治疗时间而减弱[8]。一般认为其疗效降低主要原因为阿片类药物诱导痛觉过敏[9]。

积极的音乐治疗在恶性肿瘤疼痛患者中有一定的作用,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以往的音乐疗法研究显示疼痛减轻, 然而根据一项系统的回顾, 疼痛强度的下降是相似的, 在研究中患者选择了音乐类型[10]。由于恶性肿瘤疼痛的复杂性, 其早已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疼痛也需要根据患者的机体情况、病因、性质、程度等因素优化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不同阶段综合治疗、持续再评估, 选择最佳方案, 在疼痛管理中护理人员的重要性已逐渐得到认可, 采用多学科参与, 综合合理运用止痛手段, 做到最大限度地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干预后1 d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6.34±1.18)、(5.38±1.36)分, 与对照组的(6.13±

1.48)、(5.84±1.08)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7 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44±0.76)、(1.84±

0.81)分, 低于对照组的(2.81±0.54)、(2.63±0.4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9%,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8%,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恶性肿瘤合并疼痛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 提高患者满意度,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永翠, 毛勇, 唐晓, 等. 埋入式输注系统植入鞘内与植入硬膜外腔联合自控镇痛泵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比较.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1):50-51.

[2] 易慧娟, 彭光群, 李平. 大剂量吗啡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癌症疼痛的护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 19(8): 509-510.

[3] 刘翠红, 李煥琴. 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9):154-155.

[4] 陈秀霞, 何少丽. 疼痛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放疗止痛中的应用及效果.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28):97-98.

[5] 沈晓敏. 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21):155-157.

[6] 李文秀. 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的应用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5):230.

[7] 刘朝华. 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27):121-123.

[8] 孔祥琴. 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33):96-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