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题型
1.男,56岁。曾患胃溃疡10年。近3个月间断黑便伴消瘦。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治疗 B.13C尿素呼气试验 C.腹部CT检查 D.胃镜及病理检查活检 E.腹部B超检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患者上腹痛多年,考虑消化道溃疡。间断黑便伴消瘦结合年龄偏大考虑并发癌变。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是首选检查方法。
2.女性,32岁,持续心前区疼痛2天,深吸气或咳嗽可加重,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抓刮样粗糙音,盖过心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绞痛 B.急性心包炎 C.急性心肌梗死 D.肥厚型心肌病 E.感染性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是心包摩擦音,因炎症而变得粗糙的壁层与脏层在心脏活动时相互摩擦而产生,呈抓刮样粗糙音,与心音的发生无相关性。
3.某职工,男性,55 岁,平时和同事相处甚难,某同事想让其就诊心理咨询, 但该职工坚决反对,心理医师也不主张这样的来门诊治疗,是因为心理治疗的性质有 A.操作性 B.自主性 C.实效性 D.应用性 E.同质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自主性:心理治疗的关键是帮助病人自己改变自己。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努力、一种伙伴或同盟的关系。病人从一开始就发挥主动的作用。通过治疗,病人变得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和自我导向能力,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更负责任。
4.男,32 岁,因肝损伤急症手术。曾患甲型肝炎已治愈。术中见肝右叶外侧5cm 裂口,深 3cm,术后肝肾功能检查正常,食欲、体力恢复正常。肝脏损伤得以顺利修复。属于永久性细胞的是 A.血管内皮细胞 B.造血细胞 C.肝细胞 D.中枢神经细胞 E.表皮细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永久性细胞又称非细胞。这类细胞再生能力缺乏或极微弱,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及心肌细胞。神经细胞坏死由神经胶质瘢痕替代,心肌和骨骼肌细胞虽有微弱的再生能力,但损伤后通过瘢痕修复。
5.2014年,某地区发生暴力伤害医务人员事件,医院对于这种暴力伤害所采取的措施,下述有误的是 A.加强安全保卫措施 B.推行感动服务 C.积极化解纠纷 D.加强媒体沟通 E.加强临床风险管理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加强临床风险管理,属于患者安全及防范措施中的内容,而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措施并不包含此项。
6.下丘脑控制生物节律的可能部位是 A.外侧区 B.腹内侧区 C.视前区 D.视交叉上核 E.室旁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机体内许多功能活动都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是控制生物节律的中心。
7.急性职业病报告时间 A.10~20小时之内 B.10~25小时之内 C.12~24小时之内 D.15~24小时之内 E.12~20小时之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急性职业病报告:任何医疗卫生机构接诊的急性职业病均应在12~24小时之内向患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8.男,35岁。2小时前突然呕鲜血约1000ml来院,2年前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查体:贫血貌,BP90/60mmHg,P120次/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6×1012/L,血小板60×109/L,下列选项中最有效的紧急药物止血措施是 A.三腔二囊管压迫 B.补充凝血因子 C.口服止血药
D.静脉注射生长抑素制剂 E.冷盐水洗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该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脾大,怀疑肝炎后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生长抑素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常用药物,疗效肯定,故选D。三腔二囊管压迫目前已不推荐使用,其应用只限于药物不能控制出血时暂时止血。
9.某小学组织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有 5 名学生出现头痛、呕吐、四肢乏力因而送到医院就诊,首诊医师及时处置并报告医院有关部门,经医护人员解释、安抚后,39 名学生未经治疗症状很快消失,5 名学生仍感恶心,并伴有焦虑。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后排除了疫苗和其他躯体疾病所致。对上述 5 名学生的焦虑症状,适宜的心理干预方法是 A.行为塑造 B.放松训练 C.厌恶疗法 D.催眠疗法 E.冲击疗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对于焦虑症状的患者,应该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 10.2014年,某地区发生暴力伤害医务人员事件,医院对于这种暴力伤害所采取的措施,下述有误的是 A.加强安全保卫措施 B.推行感动服务 C.积极化解纠纷 D.加强媒体沟通 E.加强临床风险管理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加强临床风险管理,属于患者安全及防范措施中的内容,而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措施并不包含此项。
11.1岁男性患儿,3天前开始发热,于第4天体温回降并出现红色斑丘疹,考虑 A.风疹
B.幼儿急疹 C.猩红热 D.麻疹 E.水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幼儿急疹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病初高热,体温达39℃~40℃,持续3~5天后而骤降,热退后疹出。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突出特点。 12.由于内痔的动脉供应,其好发部位多在截石位的 A.3、5、10点 B.1、5、9点 C.3、7、9点 D.1、6、11点 E.3、7、11点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来自肠系膜下动脉的直肠上动脉是直肠供应动脉中最主要的一支。它在直肠上端背面分为左右两支。沿直肠两侧下行,达齿状线上方黏膜下层,是内痔的主要供应血管。其分支分别位于左侧、右前和右后。所以这三处成为痔的好发部位。当病人位于截石位时相当于3、7、11点处。
13.某小学组织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有 5 名学生出现头痛、呕吐、四肢乏力因而送到医院就诊,首诊医师及时处置并报告医院有关部门,经医护人员解释、安抚后,39 名学生未经治疗症状很快消失,5 名学生仍感恶心,并伴有焦虑。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后排除了疫苗和其他躯体疾病所致。根据《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该事件所出现的情况属于
A.药品不良反应 B.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C.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D.医疗事故
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会诊排除疫苗和其他躯体疾病所致,并且多数人在心理治疗后可以治愈,因此考虑是心因性。
14.男,70岁。乏力、纳差2个月。近一个月睡眠不佳。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巩膜黄染。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无压痛。实验室检查:ALT105U/L,Alb29g/L,HBV-DNA3.15×106拷贝/ml。腹部B超:脾脏轻度肿大,肝脏边缘不光滑,实质回声不均匀,腹腔中等量积液。目前不宜给予的治疗药物是 A.水飞蓟宾 B.甘草酸二铵 C.地西泮
D.多烯磷脂酰胆碱 E.恩替卡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肝性脑病慎用镇静剂和损伤肝脏功能的药物:巴比妥类、苯二氮?类镇静剂能够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故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若患者出现躁狂等精神症状时,可试用异丙嗪、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 15.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方法错误的是
A.颈动脉窦按摩 B.Valsalva动作 C.诱导恶心 D.刺激交感神经 E.将面部浸于冰水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方法都是刺激迷走神经的,包括颈动脉窦按摩、Valsalva动作、诱导恶心、将面部浸于冰水内等措施,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与其是相反的,所以D选项错误。
16.女,68岁。反复咳嗽、咳痰、气促20余年。心悸、水肿5年,近5天来症状加重入院。查体:神清,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P2亢进,三尖瓣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5cm,压痛(+),肝颈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首选的治疗是使用 A.强心剂 B.利尿剂 C.心血管扩张剂 D.抗生素 E.祛痰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反复咳嗽、咳痰、气促,心悸、水肿,近1周来症状加重。查体: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P2亢进,三尖瓣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以上为肺源性心脏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肝右肋下5cm,压痛(+),肝颈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说明已进入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即右心衰竭。慢性肺源性
心脏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衰便能得到改善。一般不需要加用利尿药,但对治疗无效的较重者,可适当选用利尿、强心剂、血管扩张剂。答案选D。
17.不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典型病理变化的是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淋巴细胞血管周袖套状浸润 C.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物聚集 D.噬神经细胞现象 E.脑软化灶形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选项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典型病理表现,其他选项都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改变。
18.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亚急性患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草绿色链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A族链球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所致。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
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牛链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较少见。真菌、立克次体和衣原体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少见致病微生物。 19.在心脏听诊方面,对分析诊断心律失常最有价值的心音是 A.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B.第一心音和第三心音 C.第一心音和第四心音 D.第二心音和第三心音 E.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诊断心律失常时,心音检查亦有意义,尤其以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最有价值, 因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是正常心律的标志。当发生方式传导阻滞或房室分离时,由于 PR 间期的变化可导致第一心音强度的改变;当存在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可听到第二心音的反常。
20.男53岁,咳嗽,咯痰带血,胸片纵隔阴影增宽,有占位性病变,支气管镜取材活检,见支气管粘膜鳞状上皮化生,部分细胞异型性明显,有间桥,并见病理性核象。该患者的正确诊断是 A.腺癌
B.鳞状上皮化生,重度不典型增生 C.鳞状细胞癌 D.小细胞癌 E.大细胞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鳞状细胞癌可表现角化、角化珠形成和/或细胞间桥等特征。这些特征随分化程度而表现不同。在分化良好的肿瘤中该特征表现明显,而在分化差的肿瘤中仅局部可见。
21.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首选方法是 A.阴道镜检查 B.碘试验
C.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D.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E.宫颈锥形切除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活体组织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最可靠依据。
22.最容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的是 A.股骨干骨折 B.肱骨髁上骨折 C.肱骨干骨折 D.桡骨远端骨折 E.股骨颈骨折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股骨颈骨折容易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
23.烧伤的初期处理中,不适合的是
A.清创后创面全部包扎 B.保留小水疱,消毒,不包扎 C.大水疱消毒,抽去液体 D.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E.按烧伤输液公式补液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清创后创面全部包扎容易发生感染。
24.男,45岁,反复肝功能异常多年,尿少,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2周。口服呋塞米20mg/d,1天来昏睡,呼之有反应,患者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A.脑血管意外 B.肝肺综合征 C.肝性脑病 D.肝肾综合征 E.低血容量性休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如果用利尿药物可能导致肝性脑病,结合患者意识障碍的症状考虑为肝性脑病。
25.患者,女性,28岁。两周来感头晕、乏力、心慌,活动后气喘,尿深黄色。住院体检发现面色苍白,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1.0cm,脾肋下3.0cm,皮肤无出血。血象:Hb40g/L,WBC15.0×109/L,中性分叶核细胞0.70,带状核细胞0.10,晚幼粒细胞0.05,中幼粒细胞0.03,淋巴细胞0.08,晚幼红细胞0.04,血小板120×109/L,网织红细胞0.09。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系为明显。该例诊断应为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白血病 C.巨幼细胞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病例资料提示贫血伴尿黄、巩膜黄染,肝脾大、网织红细胞升高、骨髓红系明显活跃而且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未提示异常,故该例诊断溶血性贫血,其余项均未有相关资料提供。
26.女性,36 岁,因反复呕吐 3 天入院。血清钠 116mmol/L,脉搏 122 次/分,血压 70/50mmHg,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水中毒 B.中度脱水 C.轻度缺钠 D.中度缺钠 E.重度缺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正常血钠为 135~145mmol/L,血钠浓度 120mmol/L 以下是重度缺钠,该患者是 116mmol/L 因此是重度缺钠。 27.下列含铁最丰富的食物是 A.猪肝 B.黑木耳 C.绿色蔬菜
D.海带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全血、肉、鱼、禽类,其次是绿色蔬菜、豆类、黑木耳、海带、芝麻酱。
28.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适应证,除外哪项 A.血清脂肪酶升高
B.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假性囊肿或脓肿 C.严重感染药物不能控制 D.胆总管结石梗阻
E.麻痹性肠梗阻合并肠坏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急性胰腺炎手术适应证:①不能排除其他急腹症时;②胰腺和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③虽经合理支持治疗,而临床症状继续恶化;④胆源性胰腺炎;⑤病程后期合并肠瘘大出血或胰腺假性囊肿;⑥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即出现腹部严重膨隆、腹壁高度紧张,伴有心、肺、肾功能衰竭,经内科治疗无效。 29.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遗症期的临床特征是 A.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B.易激惹、烦闹、多汗 C.骨骼畸形 D.长骨干骺端异常 E.血磷、钙降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佝偻病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轻、中度佝偻病治疗后很少留有骨骼改变。 30.MHC编码的Ⅱ类分子主要分布在 A.嗜酸性粒细胞 B.静止的T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专职APC组成型表达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具有很强抗原提呈功能,包括树突细胞(DC)、巨噬细胞和B细胞。非专职APC包括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提呈功能弱。 31.属于内分泌腺体功能亢进的原因是 A.PaCO2反映呼吸性因素 B.pH超出7.8、低于6.9可致命 C.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
D.pH、HCO-及PaCO是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的三个基本指标 E.遗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任何一种酸碱失调发生之后,机体都会通过代偿机制以减轻酸碱紊乱,尽量使体液(血浆)的pH恢复至正常范围(7.35~7.45),如pH超出7.8、低于6.8
即可致命。pH、HCO-及PaCO是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的三个基本指标。其中,HCO-反映代谢性因素,HCO-的原发性减少或增加,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PaCO反映呼吸性因素,PaCO2的原发性增加或减少,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 32.女性,40岁,2年前下岗。近半年来觉得邻居都在议论她,常不怀好意地盯着她,有时对着窗外大骂,自语、自笑,整天闭门不出,拨110电话要求保护。1)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反应性精神病 B.躁狂抑郁症 C.偏执性精神病 D.样精神病 E.精神症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考点是精神症的临床表现。患者的这种行为是被害妄想,精神症患者可以出现许多形式的妄想,最常出现的就是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和嫉妒妄想等。据统计被害妄想症在精神症的出现率为80%左右。故选E。
33.55岁女性,自小开始呼吸困难,胸痛,活动后加重,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厚度均为 18mm,左室内径 48mm。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B.高血压心脏病
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D.型心肌病 E.风湿性心脏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而本病例的左室壁游离壁和室间隔厚度均为 18mm,典型呼吸困难,胸痛。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34.下述关于蛋白质在小肠内吸收的过程中,其主动转运的载体蛋白不包括 A.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B.酸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C.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D.亚氨基酸转运蛋白 E.α -氨基酸转运蛋白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蛋白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其吸收方式主要为主动转运,所涉及的载体蛋白非常的多,ABCD均是其主要的载体蛋白,E不是,属于干扰项, 应为β-氨基酸转运蛋白。
35.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低于 A.1500g B.1000g C.2000g D.2500g E.800g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是指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是指出生体重<1000g的新生儿。
36.5mmol/l,血清钠 130mmol/l。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为 A.扩张动静脉平滑肌 B.拮抗醛固酮
C.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 的主动重吸收 D.减慢房室传导 E.抑制前列腺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螺内酯是一种低效利尿剂,其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 Na+-K+和 Na+-H+交换,结果 Na+、Cl- 和水排泄增多,K+、Mg2+和 H+排泄减少。
37.男性,32岁,阑尾切除术后1天出现烦躁、剧烈腹痛,心率108次/分,血压90/60mmHg,腹胀,全腹压痛,肠鸣音弱,为除外腹腔内出血首要的检查是 A.B超 B.CT C.MRI D.直肠指诊 E.腹腔穿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腹腔穿刺可以直观的诊断是否出现腹腔内出血。 38.下列不属于公共卫生伦理原则的是 A.全社会参与原则 B.社会公益原则
C.互助协同原则 D.信息公开原则 E.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公共卫生伦理原则包括全社会参与原则、社会公益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协同互助原则、信息公开原则。
39.脉、腘动脉搏动消失,左股动脉可触及搏动,最可能的诊断是左下肢 A.急性动脉栓塞 B.深静脉血栓形成 C.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D.血栓性浅静脉炎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题干考虑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本病危险因素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是高危因素。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40.女性,28岁。发热伴鼻出血4日。查体全身淋巴结肿大,皮肤散在出血斑,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40×109/L,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0.80,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首选哪种治疗方案 A.HA B.DA C.VDP
D.CHOP E.MOPP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现为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易侵犯中枢;急淋在儿童首选VP方案,在成人首选VDP方案,此患者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且有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考虑为急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