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颅脑外伤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颅脑外伤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34・ Chinese joumal of ethnomedieine and ethnopharmaey 颅脑外伤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赖英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人民医院,广西陆川537700 【摘要】 目的: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对近5年来涉及我国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相关研究的文 献进行查阅和分析总结。结论:目前我国在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的介入时机、干预模式、具体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各 有其关注重点和干预优势,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时,应结合具体病例的实际情况,审慎地选择适宜的介入时机,对干预模式和具 体干预施措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优的康复护理方案,以便切实帮助颅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护理中获益。 【关键词l 颅脑外伤;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1.1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034—02 颅脑外伤是由于患者头部直接或间接遭受外界暴力所 情不再恶化,就应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针对颅脑外伤性 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介入时机的研究则指出,对于此类患者 来说,康复效果与康复训练开始的时间存在正相关,即康 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则效果越佳,可于患者人院后的第(5 ±1.27)天就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而一项针对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康复护理时机的研究则认为,在患者的生命体 征处于平稳状态的24~72小时内即实施科学正规、个性化 导致的损伤,其特点是危重患者所占比重大、昏迷发生率 高、临床症状重、病情变化迅疾,且通常会合并身体其他 部位的损伤,以上疾病特点导致颅脑外伤患者群体的致残 率和致死率均居于首位。颅脑外伤病例经紧急救治获得生 存机会后,其漫长的恢复过程中一般均会同时伴有运动、 感觉以及认知等功能方面程度不等的障碍,导致患者难以 顺利回归于社会和家庭,整体生活质量较低…。因而颅脑 损伤存活病例的住院康复质量与其最终的伤残率、生活质 量等均密切相关,对该类患者群体施以积极的住院康复护 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其认知综合功能的良好恢复。基 于上述研究成果,形成了当前较为公认的早期康复介入时 机,即应于颅脑外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 再进展的48小时后的时间段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 2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采用的干预模式 理,帮助患者实施科学的康复功能训练,成为该类患者整 体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对近5年来涉及我国 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查阅和分析总 结,希望对临床护理工作者的相关护理实践工作产生一定 程度的指导作用。 1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的介入时机 2.1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其干预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上。具体的干预内容 和干预形式主要包括心理疏导疗法,音乐刺激疗法,肢位 的合理摆放、按摩,关节的被动活动,体位平衡与变化训 练,步行训练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训练等 。研究者” 通过 对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病例中的应用研究,认为 该模式以其干预形式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干预内容的全面 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在颅脑外伤病例的整体康复过程中具 备着诸多优势。 颅脑外伤存活患者群体中遗留有语言功能、肢体活动 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这种高致残率导致该类患者群体在 承受身体重创后,还需承受来自于心理的巨大压力,同时 也给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照顾压力和经济负担。现 阶段该类患者的康复进程常常是于出院后才进行的,这种 迟滞的康复过程使患者错过了实施功能康复的最有效时期。 康复研究专家们指出 J,颅脑外伤病例存活后具备着中枢 神经系统功能的重组能力以及较强的可塑性,适时科学正 规的康复治疗与护理,能够促进该类患者实现大脑皮层运 动动作的定型过程,帮助患者获得肌肉与关节运动能力的 协调性训练,有利于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肢体痉挛等 2.2分阶段进行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该模式主要适用于 非手术重型颅脑损伤病例的康复护理。其具体实施步骤为: 自患者入院至入院后第1周的第一康复护理阶段,向患者 施以催醒疗法、心理干预以及早期的功能训练;将患者入 院后的第1—2周定为康复护理的第二阶段,此期的康复护 理重点为帮助患者完成从被动功能锻炼向主动功能锻炼的 过渡过程;第三阶段的康复护理是指患者入院后的第3周 起,主要实施的是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研究结果发现 , 情况,避免废用综合征的出现,帮助患者获得最大限度的 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而实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 故而,对于颅脑外伤病例住院康复护理介入时机的科学合 理掌握对于其最终的康复质量至关重要。关于适宜的康复 护理介入时机的研究较多,有研究认为 J,在颅脑外伤病 例住院期间施以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其运动功能 的有效恢复,从而降低致残率,提高该类患者群体的生命 质量。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有研究者对住院早期康复护理 介入的具体时机做了明确研究,指出在颅脑外伤病例入院 时,即应当在施以语言功能评定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康 复训练教育和指导。在该类患者入住医院后的第(1± 0.75)天,如果患者的各生命体征波动处于平稳状态,病 接受该康复护理模式的试验组干预后3O天GCS、Barthel指 数评分值均较未、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高,提示对颅 脑外伤病例施以分阶段进行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发挥 对患者良好的觉醒促进作用、积极的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效果。 2.3组织化医疗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干预此干预模式的指 导理念是,将康复护理做为颅脑外伤病例的生活或者管理 方式,患者经评估后确认其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神经 症状不再进展后,即对该类患者施以来自于专业康复治疗 师和护理工作者的针对性医护干预,并通过相关康复人员 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m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35・ 的专业帮助,为该类患者构建起利于其后期良好功能恢复 延迟至出院后才开始。而依据现代康复观点,对该类患者 群体的康复护理干预开始得越早,则效果越佳口 ]。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颅骨脑外伤患者康复护 理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尚未建立起颅骨脑外伤患者 康复护理实施基础的科学评估系统,康复护理的介入时机 选择不当,护理工作者对先进而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知识 和技能的匮乏,具体的康复护理措施执行不力等。故而, 和高质量生存品质的优质康复氛围与环境 …。相关研究显 示… ,组织化医疗模式康复护理组入院15d和30d时的日 常生活能力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颅脑外伤病例,提示 在组织化医疗管理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住 院病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过程中独具价值。 3颅脑外伤病例康复护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3.1 急性期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帮助患者维持合 我们应当在护理临床实践中,在对颅脑外伤病例施以积极 紧急救治和护理的同时,认真评估该类患者的康复护理实 施基础,充分考虑其在康复护理干预中可能的获益程度, 同时结合具体病例的实际情况,审慎地选择适宜的康复护 理的康复体位。自患者入住医院接受治疗开始,依据其具 体情况,施以良好的卧床体位摆放护理,保证肢体与关节 摆放于良好位置,并帮助患者实施正确的肢体被动活动, 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的发生。帮助患者维持合理的康 复体位有利于纠正颅脑外伤病例因大脑皮层受损所导致的 异常姿势,避免因此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进一步加重 所导致的运动功能恢复难度的增加。②催醒疗法。针对遭 受严重颅脑创伤的病例所存在的昏迷或昏睡情况,在施以 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通过亲人呼唤、音乐刺激、肢体按 摩、针灸治疗等催醒疗法加以干预” ,对于改善颅脑外伤 病例的意识障碍程度效果确切。 3.2稳定期康复护理措施 ①情绪疏导与心理支持。以 真诚的关怀态度,构建起和谐的良好护患关系,通过与患 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和康复宣教,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 心理支持,形成护患共同努力的康复协作集体。一项针对 颅脑外伤病例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指出 ,心理护理组颅 脑外伤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一般护理组, 证实了有效的情绪疏导与心理支持对改善颅脑外伤病例负 性情绪的有效性。②运动康复训练。指导和帮助患者实施 关节活动与体位变化训练。注意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既 不可急于求成,亦不可因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应帮助患 者合理掌握训练的进度,以保证康复训练效果。 3.3基本功能康复护理措施认知功能的康复护理干预措 施可采取书写、记忆、综合分析能力、计算四种训练方法 来实施。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两组接受不同护理措施的 颅脑外伤病例干预四周后的MMSE评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认知功能康复组的认知功能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而对患 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则可分为运动性失语的康复以及 感觉性失语的康复两种类型,前者主要以语音方面的康复 训练为主,后者则以理解能力的康复训练为主。日常生活 能力的康复护理措施则是指在护理人员的科学协助和指导 下,帮助患者循序渐进地由他人协助到独立或借助于最少 帮助来成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并进一步扩展至在社区范 围内完成社会活动的目的¨引。多位研究者[J 均对颅脑外 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护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接 受护理人员科学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措施的患者群体,干 预后的相关评价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日常生活能 力康复护理措施对降低颅脑外伤病例的致残率,提高其生 活质量方面是积极有效的。 4结论 颅脑外伤病例最终的恢复情况与其具体伤情、急救治 疗质量、科学正规康复护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该类患 者群体普遍较重的病情现状,我们在其住院期间一般均将 护理关注重点集中于对其的紧急救治方面,而将对其的康 复护理置于被忽视的位置,导致该类患者的康复进程往往 理介入时机,对各种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和康复护理具体干 预措施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并切实落实最优的康复护理方 案,以便切实帮助颅脑外伤患者自康复护理中获益口 加。。 参考文献 [1]范燕娜,王冬梅,石卫青,等.颅脑外伤术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J].护理与康复,2012,11(2):132—134. [2]周染云,孙静,王国权,等.颅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康复护理的研究进 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5):41-43. [3]游洪,姜淑娥.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对策[J].吉林医 学,2010,31(26):4509—4510. [4]卢智珍,陈永东,韦景清.颅脑外伤失语患者早期康复指导的效果观察 [J].护理学报,2011,18(7B):55—56. [5]覃佩红,李次发,曾雪清.组织化医疗模式下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19):139—140. [6]季玲.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11,9 (9):2379—2380. [7]罗爱华,窦祖林.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恢复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9):881—882. [8]尤小刚,石磊.高压氧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 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101—102. [9]陈春瑞,王红娟.循证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2):3401—3402. [1O]陈才奋.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 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24—126. [11]李爱萍,董晓敏,吴立红.不同时机介入综合康复对颅脑外伤患者运 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 (11):1053—1055. [12]周丽娜.循证护理对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功能康复和综合功能的影响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89—1390. [13]赵龙娜.浅谈重度颅脑外伤的护理问题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 旬刊),2013,23(8):4522—4523. [14]杨凤笙,杨伟霞.颅脑外伤后患者早期神经节苷脂治疗及康复护理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47—49. [15]Thompson HJ,Weir S.Rivara FP,et aL.Utilization and costs of health care after geriatric traumaitc brain injury[J].J Neurotrauma,2012,29 (10):1864. [16]Linden MA,McClure J.The causal attributions of nursing students toward adolescent survivors of brain injury[J].Nursing Research,2012,61 (1):58. [17]陈才奋.循证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期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 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1):124—126. [18]雷尚国,黄国涛,孟庆锋,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 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9):31—33. [19]祝志梅,毛秀英,俞英英,等.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循 证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2313—2314. [2O]张继红.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 国现代医生,2012,5O(13):109. (收稿日期:2015.03.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