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基层动物实验室管理的探索

浅谈基层动物实验室管理的探索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坷南弯牲兽鏖 2013年(第34卷)第7期 残淡基屈动;}白实验皇管理的探寒 徐植,林雅书,刘丹丹 (福建省柘荣县农业局,福建柘荣355300) 中图分类号:¥8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3)07—0041—02 当前的动物疫情形势发展越来越严峻,疾病的传播更 照察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有关的管理制度或规定;二是 加复杂与快速,县级动物实验室担负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对外进入该实验室的人员,也应遵守的有关制度或规定;三 在畜牧业生产第一线采用实验室技术,就可以做到防疫抗 是实验室整体美观,实验室管理有序。 体监测心中有数、治疗疾病科学有据;在加强动物疫情流 4仪器设备的管理 行病学调查,做到对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快速、准确,以推 动物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要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和 进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就县级动物 实用性”的原则,通常开展本区域内的病原菌鉴定、药敏试 实验室管理的探索如下。 验、寄生虫病诊断、血清学检验和抗体监测,实验常用到的 1 基层动物实验室工作意义 配置:酶标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生化培养箱、微量振 基层动物实验室承担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流行病学 荡器、旋涡混合器显微镜、超净台等,有条件的可配备生物 调查等任务,是兽医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的重要技术保障 安全柜;其他共用仪器主要有纯水机、电子天平、酸度计、 和依托,同时也是服务畜牧业生产的有效载体。 分光光度计、电热鼓风干燥箱、高压灭菌锅、超声波清洗机 2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及消毒喷雾工具等。此外还必须配备必要的诊断试剂和 由于长期以来对基层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认识 防护、消毒用品。要求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简单,人 不够,在实际操作中不仅缺少安全防护意识,也很少采取 员培训不复杂,维护方便。 防护措施,造成基层动物实验室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对生物 5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安全仅是停留在学术上的一个“概念”。县级动物实验室 基层动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对生物安全的认识不够,知 一般不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但实验室的生 识缺乏是当前实验室工作人员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方面 物安全仍有隐患,如有害、有毒物质和微生物泄漏传播、感 由于基层动物实验室建设本身起步晚,另一方面是基础教 染实验操作人员,微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变异等。此外, 育中缺少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内容。加大力度培训实 实验室的药品和试剂也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与此同时, 验室人员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普及和应用,通过进行学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基层动物实验室生物危害事故也时 术研讨会、技术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让广大实验室工作 有发生,给基层动物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 人员接受培训,不断更新相关知识;同时对管理机构和实 重威胁。因此,加强基层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预 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性能检测、实验室标 防和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是十分重要的。 准化操作、生物安全柜操作与检测、个体防护装备标准操 3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 作等专业技能的示范培训。 动物实验室管理标准是管理制度规范,也是根据单位 6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管理 工作需要,研究制订出一套科学管理制度,着重从规范管 保证检测结果是实验室最重要的管理工作,基层动物 理人手,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制定了《质量手册》、《程序文 实验室负责人应根据相应的具体工作安排收样、检测、试 件》、《作业指导书》和相关记录。坚持抓落实,及早发现、 剂和仪器管理、报告和实验室有关材料的编制或撰写等, 及时消除隐患,保障动物实验室科学发展。实验室管理制 制定(规定)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权限。一是要求加强 度(规定)主要有: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卫生制度、仪器设 样品接收、流转环节管理,样品接收后要对应采样单或委 备管理制度、检测试剂管理制度、危险品管理规定、样品采 托单及时进行标识,不至混淆;不能及时检测的样品作相 集和保存制度、有关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各种资料可分开细 应处理后按试验保存条件要求做好保存,如动物布病凝集 定)、检测事故处理制度、财务和收费管理制度、客户抱怨处 试验,要求防止血清样品冻结和受热,以免影响凝集价。 理规定(程序)以及实验室各功能室管理制度、培训和考核 二是科学选择试验方法。同一检测项目有的有几种检测 等有关制度,特别是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方法,监测一般有明确的规定,不用多作选择。三是对试 按照实验室管理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做到有章可 验前的检查,在试验前检查设备、试剂、环境条件是否符合 循,并要求管理制度上墙:一是让实验室工作人员随时可对 检测要求,如试剂品种、有效期、有关仪器、当前常温、恒温 l4 ・ llll l2013年(第34卷)第7期 箱温度等。四是规范操作控制,一般检测操作和判定应按 国标或部标要求(未列入国标或部标的试验除外),一人操 作,另一人核对。所有试验都要设标准对照,以检验试剂 效果和操作准确度,并记录检测结果。五是编制报告,根 南需牲兽鏖 藏、使用管理,严防菌(毒)种泄漏和扩散;严格动物病料采 集管理,对动物疫病诊断废弃病料,严格按规定处置;严格 按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进行实验操作,防止实验室感染事 故发生;发现重大动物疫情或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的,必须 严格按规定的方式、程序、时限上报。除此之外,还要进行 彻底自查,及时堵塞漏洞,清除隐患。 8小结 据检测的原始记录判定检验结论,并编制《检验报告》,《检 验报告》应由检测人员核对,经实验室管理人员批准后发 出。对检测中标准对照不成立、检测环节中出错的要查找 原因后重检,如已经签发的《检验报告》要及时收回,纠正 后重新签发。为控制检测结果,有条件的可定期与较高一 层或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比对试验,并及时纠正检测中的 偏差。 基层动物实验室要紧紧围绕畜牧生产的目标、任务,积 极开展检测项目和完成上级下达的抽检任务,努力为生产 服务,尤其是对防疫任务的督促与疫情的鉴别。动物实验 室应当尽量能满足畜牧生产上的要求,检测数据要在兽医 的指导下运用。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基层动物 实验室建设,加强指导与监督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弥补一 线安全监管力量的薄弱,发挥在疫情监测方面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3—04—20) 7实验室管理严要求 根据基层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为一级,严格按 照要求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严格执行 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管理制度,加强菌(毒)种保 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技木措施 孟迪 (河南省邓州市畜牧局,河南邓州474100) 中图分类号:¥823_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3)06—0042—02 阴开始消褪,阴道黏膜由红色变为粉红色或粉白色。 2.2直肠检查 母牛受胎率的高低,是繁殖母牛产生经济效益的关 键,如何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是所有做冷配工作的同志密 切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二十多年的实践,现将提高母牛 在母牛发情时,进行直肠检查,触摸其卵巢发育情况, 以确定配种时间。 受胎率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 配种前母牛子宫净化 在进行直肠检查时,戴一次性(或橡胶)手套,涂上石 蜡油,手呈鸟嘴状伸入肛门,掏净宿粪,检查两侧卵泡发育 情况。发情初期为卵泡出现期,卵巢体积稍有增大,触摸 时有软化点,卵泡壁较厚,弹性不好,波动不明显;发情中 期,卵巢体积明显增大至不再增大,卵泡呈半球状突出于 卵巢表面,卵泡壁变薄,弹性好,波动明显,触摸时有一触 即破之感;发情后期,为排卵期,卵泡破裂排卵,卵泡液排 出,卵泡壁变松软,卵巢上有一明显小凹陷。 3适时配种 母牛的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子宫环境的优劣,直 接影响母牛的受胎率。所以对经产母牛必须对其子宫进 行净化处理。 母牛生产后15 d左右,待恶露基本排净后,可宫注抗 生素类药物或中药制剂(奶牛尽量不用抗生素,因为用后 奶内残留,可用酶制剂等,)以净化子宫,做好配种前的第 一步工作。处女牛则无须对子宫净化。 2做好发情鉴定 2.1母牛发情的外部表现 冷配技术人员一天内必须对繁殖母牛有4次以上的细 致观察,上午2次,下午2次,每次观察时间不少于30 min。 发情母牛外表兴奋,经常哞叫,食欲减退,采食时间不愿上 槽,追逐爬跨其他母牛,外阴红肿,阴道黏膜潮红,从阴道分 泌黏液(农民称“吊线”)。发情初期,黏液较细,易断,粘性 较差,不接受其他母牛的爬跨;发情中期,黏液变粗长,有时 在母牛发情的中(稍后)期,直检卵泡有一触即破感时 进行输精,受胎率最高,后期输精受胎率降低。母牛在一 个情期输入一次精最好(两次或多次输精,对子宫过多的 不良刺激,容易损伤子宫内膜,引起子宫疾病。再者高产 奶牛的细管价格较高,多次输精造成经济浪费)。但有的 牛排卵迟缓,可在输精时肌注促排3号或在第一次输精后 的8~12 h再输精一次,以提高受胎率。 4正确、熟练的解冻处理 稍混浊,接受其他母牛的爬跨;发情后期,不爬跨其他母牛 和不接受其他母牛的爬跨,黏液较少,比较安静,肿胀的外 ・精液(颗粒或细管)解冻,是提高受胎率的重要环节。 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