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 ) 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C.馒头、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 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2、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 )

A.固氮 B.提供二氧化碳 C.提供水分 D.提供有机物 3、江南星蕨叶背面常有褐色斑状隆起,此结构中产生的颗粒是( ) A.种子

B.果实

C.孢子

D.花粉

4、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5、“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 )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6、如下图,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⑤→①→③→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⑤→①→④→③→② D.①→⑤→④→③→②

7、雌蕊的组成是( )

A.柱头、花柱和子房 B.花药和花丝 C.花药、花丝和花柱 D.花柱和子房

8、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 环境的是( )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9、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

B.干燥的

C.薄而透明的

D.有颜色的

10、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11、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

/ 6

1 依据是( ) A.是否有口 B.是否有肛门 C.身体是否分节

D.体表是否有黏液

12、请你选出对相关植物正确的描述( ) A.肾蕨、墙藓、满江红都靠孢子繁殖

B.苔藓植物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银杏和卷柏都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

13、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A.先感觉烫后松手 B.先松手后感觉烫 C.松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

D.没有一定的顺序

14、赤潮会严重危害渔业生物和海洋生态,主要原因是某些单细胞生物( ) A.净化了海水中所有的生物 B.分解了海水中鱼的尸体 C.在海水中大量繁殖 D.全部死亡

15、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C.蜜蜂发现蜜源后的各种舞蹈

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16、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17、下列关于营养成分与其主要食物来源的搭配中,你认为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脂肪——米饭 B.糖类——马铃薯 C.蛋白质——牛奶

D.铁质——瘦肉

18、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的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19、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水

B.光线

C.温度

D.湿度

21、哺乳动物子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体温恒定

B.大脑发达

C.胎生、哺乳

D.活动范围大

22、图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

A.1-2-3 B.2-1-3 C.3-2-1 D.3-1-2 23、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D.环状软骨扩大

24、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25、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2 / 6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人们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

2、近视患者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__方。近视眼可以配戴_________透镜矫正。

3、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_而__________的营养。 4、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

5、血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其中血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根据下面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一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_______,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 )________为植物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将来发育成植物的_________.

(3)从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来源看,它们都是由花结构中的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计划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

3、如图表示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早餐吃了一个馒头,馒头中营养物质淀粉在[ ]____开始被消化。并最终在[ ]____内被分解成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

(2)小华得了胃炎,图中表示“胃”的是____(填序号),可初步消化____。

3 / 6

(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它能分泌____,促进脂肪的消化。

(4)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 ]____,它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5)人在进食时,若狼吞虎咽、暴饮暴食会增加图中标号____所示器官的消化负担,容易使人患肠胃疾病。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B两缸内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b.在A、B两缸内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能少于5只)。 c.在A缸加人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B两缸内水温为22~25℃,并每天观察和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根据实验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A、B两缸中的蝌蚪数量“不能少于5只”,是为了减少 ___________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预测实验结果:蝌蚪长出四肢A缸_______(选填“早”或“迟”)于B缸,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时间A缸比B缸_______(选填“长”或“短”)。 (5)根据预测可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_蝌蚪发育的作用。

2、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

食物名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称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①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①应为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 (5)实验中易拉罐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人被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二: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以及患者咽喉分泌物等飞沫传播。

(1)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疟疾患者注射青蒿素进行治疗属于______。与贫血症、白化病等疾病相比,疟疾和手足口病所具有的特性是______。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与下列______(填序号)的病原体属于同一类型。 ①肺结核 ②艾滋病 ③蛔虫病 ④流感

(3)手足口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有______(写1种)。下图是其体内抗原、抗体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

4 / 6

免疫。小明同学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只获得对手足口病病毒的免疫力,而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原因是______。

(4)有的人食用鱼、虾等食物,会引起腹泻或皮肤奇痒等现象。这可能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A 3、C 4、D 5、A 6、C 7、A 8、D 9、C 10、C 11、C 12、A 13、B 14、C 15、B 16、C 17、A 18、A 19、D 20、C 21、C 22、A 23、C

24、B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无机盐 无土栽培 2、前 凹

3、全面 平衡 4、成熟区

5、血浆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 2胚乳 淀粉 9子叶 茎和叶 胚珠

2、1 一 溶菌酶 2 二 抗原 抗体 三 非特异 特异

3、②口腔 ⑦小肠 葡萄糖 ⑤ 蛋白质 ④肝脏 胆汁 ⑦小肠⑤、⑦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甲状腺激素 形成对照 A B 偶然性 早 短 促进

2、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不同的食物 50 大米 防止能量的散失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控制传染源 传染性、流行性 ②④ 淋巴细胞 B 特异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手足口病毒有效,对麻疹病毒无效 过敏反应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