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当某剪力墙连梁刚度较小,墙肢刚度较大时(相当于α<10的情况),说明该剪力墙为( C )
A.整体墙 B.小开口剪力墙 C.联肢墙 D.壁式框架 2.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B.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C.相邻结构单元中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D.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3.有4个单质点弹性体系,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 =120t,K =6× kN/m; =180t, =9 kN/m. =240t, =12 kN/m;
=300t, K =15× kN/m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 、、、 ,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 D )
A. < < < B. > > > C. = = D. = = =
4.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震害是( B )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震级小的近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5.已知某剪力墙墙肢为大偏压构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N的降低(注N<0.2 )( B )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C.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D.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6.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 A )
A.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部分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B.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全部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C.在需要形成底部大空间的区域,必须从底层至顶层都设计成框架
第 1 页 共 9 页
D.必须在底部设置附加裙房,在附加裙房内形成大空间 7.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A ) 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8.高度39m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壁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应当选择( B )
A.底部剪力法 B.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时程分析法 D.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
9.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 D )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结构高度 C.建筑平面形状 D.结构长度
10.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B )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变 D.向上移动至 层高处
1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一般布置于伸缩缝区段的( A ) A.中央 B.两端
C.距两端的第二个柱距内 D.任意一端
12.钢筋混凝土柱下扩展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 C ) A.地基抗压承载力确定 B.地基抗剪承载力确定
C.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确定 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确定 13.我国抗震规范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采用三水准要求,两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 A )
A.是根据小震(众值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B.是根据中等地震(设防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C.是根据大震(罕遇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D.可不必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要考虑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14.在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 A ) A.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折减 B.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增加 C.底层柱线刚度应折减,其他各层柱不变 D.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不变
15.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为简化计算,对现浇楼盖,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为( D )
第 2 页 共 9 页
A. B.1.2 C.1.5 D.2.0 (.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16.“强柱弱梁”指的是( C ) A.柱的刚度大于梁的刚度
B.柱的截面尺寸大于梁的截面尺寸
C.柱的抗弯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弯承载能力 D.柱的抗剪承载能力大于梁的抗剪承载能力
17.设 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此结构增加几片剪力墙,其刚度特征值变为 ,则( A ) A. > ,结构顶点侧移减小 B. < ,结构顶点侧移减小
C. > 结构顶点侧移增大 D. < ,结构顶点侧移增大
18.多遇地震烈度是指( C )
A.基本地震烈度 B.大震烈度 C.众值烈度 D.罕遇烈度 19.当活荷载不为零时,短期荷载效应组合值SS与长期荷载效应组合值Sl的关系是( B )
A. < B. > C. < D. > ( ——为结构重要性系数)
20.结构可靠指标 与结构失效概率 的关系是( C )
A. 与 呈线性递增关系 B. 与 呈线性递减关系 C. 越大, 越小 D. 增大, 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 约束 变形的其他作用。 22.荷载准永久值在设计基准期内被超越的总时间为设计基准期的 一半/50% 。
23.当a/ho0.1时,牛腿的破坏形态为 纯剪/剪切 破坏。 24.直接承受 重复/往复/循环 荷载的吊车梁,其材料会因疲劳而降低强度。
25.高层建筑剪力墙内的分布钢筋,不应布置成 单/一 排钢筋。
第 3 页 共 9 页
26.与多层结构相比,高层建筑结构的 侧移 是主要设计控制指标。
27.现浇框架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 不低于/大于/等于 柱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28.采用倒梁法计算条形基础时,假定土反力呈 线性 分布。 29.平面不规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振动形式为水平向的平动与 扭转 的耦连振动。
30.抗震设计的框架梁,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 4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简述水平力作用下结构的水平位移曲线的类型。 答:(1)弯曲型 (2)剪切型 (3)弯剪型或剪弯型
32.简述单层厂房中屋盖支撑的组成部分。 答:(1)屋盖支撑包括上、下弦水平支撑 (2)垂直支撑及纵向水平系杆
33.简述在框架—剪力墙中,框架与剪力墙在底部和顶部的受力关系。
第 4 页 共 9 页
答:(1)在结构的顶部,框架在抵抗外荷载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剪力墙虽也承受部分侧向外荷载,但在其顶部却明显地受到了框架的“扶持”。
(2)在结构的底部,因剪力墙侧移曲线的转角为零,剪力墙提供了极大的刚度,使综合框架所承受的剪力不断减小,直至为零。
34.简述框架梁控制截面及其最不利内力。
-Mmix、Vmax 答:(1)梁端截面:Mmax、(2)梁中截面:Mmax
35.哪些结构需进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 答: (1)8、9度的大跨度结构和长悬臂结构。 (2)9度的高层建筑。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某五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题36图所示。集中于各楼层质点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3000kN;各层边柱D值均为2.75x105kN/m,各层中柱D值均为3.5x105kN/m。试计算该结构体系的基本周期。
T12TGui1ni1n2iiGu;T0.8
ii 第 5 页 共 9 页
37. 某单层厂房柱下独立基础,如题37图所示,已知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k准值Mbk320kN,弯矩标
220kNm,基础高度h1.0,基础埋深1.5m,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120kN/m2,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平均容重m20kN/m3。试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提示:eMbk/(NkGk);
eb/6时,
pk,maxpk,maxNkGk6e(1)
blb
38.某单跨单层厂房排架计算简图如题38图所示,A柱与B柱相同。已知:排架柱上的吊车竖向荷载设计值Dmax300kN,Dmix60kN,偏心距e=0.4m;排
架柱顶的水平集中力设计值P=10kN。试求各柱顶的剪力设计值。
第 6 页 共 9 页
(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C·M/H,C=I.36)
39.某框架结构如题39图所示。底层各柱线刚度均为1.8×10Kn/m;各柱的侧移刚度修正系数a值为:中
4
柱a=0.7,边柱a=0.65。试计算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框架底层的层间侧移值。 (提示:Da12ich2 )
第 7 页 共 9 页
40.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计算简图如题40图所示。基本自振周期T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max力荷载代表值G10.3s,III类场地,多遇地震
0.12,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特征周期Tg0.55s。各质点重
G3750kN,800kN,G2900kN,底层高度为4m,其它各层高度均为3.3m。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地震作用下各层层间剪力。 (提示:当0.1sTTg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aamax;
FiGiHiGHkk1nFEK(1n))
k
第 8 页 共 9 页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