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匣■ 晕期阅读活动“我囊是动翰国’’ 囊翻分折诊断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杨凯红 在组织阅读活动时。一些教师认为让幼 【活动过程】 儿自主阅读就是将图书投放在图书角,放手 1.谈话引入,了解图书故事的主要角色。 让幼儿自己阅读,教师不需要介绍图书,也 (1)教师组织幼儿说一说。 不做任何指导,本人认为幼儿的这种“自主 师:这本书讲的是谁的故事? 阅读”是盲目的。由于事先的阅读是盲目的, 幼:小男孩的故事。 所以当教师组织幼儿交流阅读图书感受时, 幼:动物园的故事。 幼儿容易产生失败的阅读体验,这对幼儿的 幼:猴子的故事。 阅读积极性是一种打击。另外,教师该如何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选择适宜集体交流的图书呢?笔者认为,这 幼:封面有小男孩。 取决于教师对幼儿阅读情况的观察和了解, 当图书得到大部分幼儿的认可,幼儿非常想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封面等确定小男 知道图书所表达的意思时,才有必要开展集 孩是书中的主要角色.并告诉幼儿小男孩的 体交流活动,教师根据幼儿阅读和自由交流 名字(祥太),并提问: “小男孩像什么?” 的情况.确定集体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大班 (3)介绍图书的名字,设疑激发幼儿讨 下学期(5月份)开展的阅读活动“我家是 论的兴趣 动物园”就是在盲目的自主阅读理念指导下 师:咦,为什么祥太说我家是动物园呢? 开展的。致使该活动的主要环节“交流讨论” 幼:因为他家都是动物。 变成了集体阅读图书,下面笔者就该活动进 2.交流讨论。理解图画书的主要内容。 行分析诊断。 师:这本书你看懂了哪一页?里面讲了 些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一、活动案例实录 幼儿个别讲述.从“爷爷是长颈鹿”开 【活动目标】 始,妈妈、爸爸、奶奶、金鱼、老祖母、妹 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 妹,逐一有幼儿回答“看懂了某页”,教师接 2.能大胆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画面内容. 着问:“这一页讲什么?”幼儿回答:“爷爷是长 感受画面的有趣。 颈鹿。”教师继续追问: “你从哪看出来?”逐 【活动准备】 一细读画面,最后经过教师的一再提醒,幼 经验准备:已在图书角自主阅读过该图 儿才想到还有祥太自我介绍的页面还没阅读。 书(教师不进行任何介绍及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对画面的理 材料准备: 《我家是动物园》图画书若干。 解,并根据幼儿的讲述简要梳理故事的内容. 2013. 、s磊屯叔 101 ■慝[诊断] 同时引导幼儿了解大图和小图的阅读方法。 期间教师还提问: “祥太为什么要把金鱼介 绍给大家?”幼儿回答: “因为他家是动物园 ” 最后教师让幼儿自由提问,一幼儿问: “为什 么大家都围着猫头鹰看?”另一幼儿问: “最 后,为什么有些动物在树上,有些在树下?” 然后由其他幼儿来回答,教师小结。 3.教师讲图书故事,幼儿边听故事边看 图书.进一步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 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幼儿继续关注这一图 书:这本书里还藏着许多关于小男孩家人的 有趣的事情,回去后再认真看一看、找一找, 也可以像祥太一样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活动结束。 整个活动共用时60分钟.幼儿始终围坐 在桌子边。 _j、活动案例诊断分析 (一)目标较为宽泛,阅读活动的特点不 突出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有什么样的目 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和教育行为。当 目标过于宽泛时,教师组织的活动就会偏离 活动特点或变得盲目。目标1“通过观察、 讨论,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描述不够具体 和准确. “通过观察和讨论”所描述的是活 动所采用的手段或策略,应该在过程中呈现, 不适宜在目标中体现,何况本次活动过程中 讨论的成分基本没有; “理解图书的主要内 容”可以说是放之所有阅读活动而皆准的目 标,针对性不强,不能体现阅读活动的特点, 因此,建议将目标1改成“能对画面细节部 分进行观察判断,看懂祥太介绍家人的有趣 画面”。目标2“能大胆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 画面内容,感受画面的有趣”, “能大胆用语 言描述”对于大班下学期中后期的幼儿来说 不具挑战性,这阶段的大部分幼儿应该能较 清楚连贯地讲述一件事情,建议将目标2改 成“热情向同伴介绍图书,能较清楚、完整 地讲述对画面的理解”。 (二)活动的前期经验准备不充分 1.幼儿前期的自主阅读是盲目的。 从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可以看出,教师 102疆止舡 2013.7、8 只是把图书投放在图书角,让幼儿自由阅读 该图书,没有有针对性地推荐图书。那么. 所有幼儿是否都读过这本书,他们读懂了哪 些内容,他们是怎么读的等一些阅读的具体 情况,教师并不了解,任由幼儿自己翻看. 这样会导致幼儿的阅读是盲目的。要新投放 一本图书,教师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如怎么 把这本书介绍给幼儿,如何吸引幼儿关注和 阅读这本书。基于此,笔者建议,教师应当 慎重地把幼儿在图书角的阅读作为阅读某本 图书的第一次活动而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 可以有意识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如在自由 活动的时候,教师独自拿着图书看得入迷, 夸张地制造些动静,幼儿自然就会被吸引过 来,对图书产生好奇和阅读的兴趣,接着教 师再把这本书自然地介绍给幼儿。 2.教师缺乏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 幼儿活动的前期经验是设计活动的依据 之一,也是阅读活动开展的基础。教师应根 据幼儿的相关经验来考虑开展活动的时间和 具体的活动形式。活动中,幼儿对部分相关 动物的特点不是很了解,如浣熊爱干净、小 兔子听觉灵敏、猫头鹰白天睡觉等。幼儿如 果不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就很难把祥太的 妈妈、妹妹、曾祖母的特点跟这些动物联系 起来,从而影响对图书的理解。因此,笔者 建议先了解幼儿对图书中相关动物的已有经 验情况,并事先开展适宜的活动,丰富幼儿 的相关经验。 (三)活动的主要环节“交流讨论”变成 了“集体阅读” 交流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幼儿分享和表达. 使幼儿的口语表达、思维等能力得到锻炼, 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幼儿自主阅读情况的主要 渠道。有效交流的首要条件是幼儿对所要交 流的内容必须熟悉,有自己的想法。此外, 交流的形式要适宜.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人数、 兴趣、交流的内容来确定,保证让每个幼儿 大胆说、有的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本 活动的主要环节“交流讨论”就没有考虑以 上两个条件,且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活动中师幼交流的IN"机不成熟。 该图书的每个角色都是相对独立的,互 [诊相间没什么关联,是“我家”把每个角色串 断]慝■ “为什么大家都围着猫头鹰看?”“最后画面 联起来,所以在没有特别介绍、不知道书名 的状态下。幼儿对画面的理解是零散的、碎 片式的。但也能够自己编成一个故事。活动 一为什么有些动物在树上。有些在树下?”然后 由其他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急于解决这些 揭示主旨的问题,活动容量太大。笔者建议, 集体交流重点解决幼儿看不懂的页面,和讨 论问题“祥太为什么说‘我家是动物园’?你 开始,教师具体介绍了封面和图书的名称 之后, 就提问: “为什么祥太说我家是动物 园。”这容易让幼儿措手不及,打乱幼儿已有 的阅读思路,让幼儿否定自己之前对图书的 是从哪些画面看出来的”,其他内容如幼儿 已看懂的页面等,就在自由交流时完成;而 那些揭示主旨的问题可放到以后的活动中去 解决。 看法,导致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只能跟着 教师的问题转。教师问,幼儿临时观察画面 回答。不能将某一画面按自己的理解讲清楚。 幼儿基本上是回答看懂了某页、某某是什么 动物,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回答问题。从 活动过程来看,交流变成了集体阅读新图书。 因此,笔者建议当发现幼儿无法交流时,教 师要把交流改成自主阅读,让幼儿带着问题 去阅读。等时机成熟了再交流。 2.交流的形式比较单一。 交流有自由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优劣。在活动 中要采用哪些交流形式,要根据活动的内容、 幼儿的具体情况、活动的具体环境来确定。 该活动自始至终采用集中交流的形式,个别 幼儿回答,其他幼儿听,参与活动的幼儿近 20个,如果让每个幼儿都发言,需要相当长 的时间。而且图书的内容多,该活动用了60 分钟左右。但还是有部分幼儿没有发言。因 此。笔者建议采用自由交流、集中交流和小 组讨论交替进行,先自由交流,创设良好的 交流氛围和环境,幼儿和同伴一起,找个安 静自在的地方,拿着书,带着问题去交流, 每个人都充分地讲述自己对图书的理解,倾 听同伴的分享,再集体交流分享。 3.交流的内容没有侧重点。 集体交流的内容必须有侧重点,应该依 据交流环节的重点和幼儿在自由讨论时的情 况来确定。本书有20页左右,介绍了8个人 的爱好和特点,画面多,内容丰富,在有限 的时间中幼儿既要看懂页面又要把内容讲清 楚,是很不容易的。本活动除了交流完这些 内容外,还要引导幼儿了解大图和小图的阅 读方法,穿插了提问“祥太为什么要把金鱼 介绍给大家”,最后由两名幼儿各提一问题: 4.教师设计的导入问题不利于交流。 问题呈现的顺序应该由浅到深、由具体 到概括,在交流前教师设疑激发幼儿讨论的 兴趣: “咦,为什么祥太说我家是动物园 呢?”幼儿回答的也就一句话, “因为他家都 是动物”,没办法深入交流。这个问题是本书 主旨高度概括,对书名的反问,幼儿对图书 内容还没完全读懂的时候,是很难交流的。 在活动刚开始时提这个问题,只能作为一个 引子、一个悬念,而不必让幼儿回答,等幼 儿对图书有更多的理解时再来讨论。因此, 笔者建议改成比较具体的问题,如“祥太都 介绍了哪些家人,是怎么介绍的?” 三、活动方案修订 【活动目标】 1.能对画面细节部分进行观察判断。看 懂祥太介绍家人的有趣画面。 2.热情向同伴介绍图书,能较清楚、完 整地讲述对画面的理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阅读该图书。知道书名、 知道这是本祥太介绍自己家人的书:对图书 中出现的动物的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材料准备: 《我家是动物园》图画书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师:我们已经认真地读完了《我家是动 物园这本书》,接下来把我们读到的这本书的 故事向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2.自由交流,幼儿把自己对书的理解和 同伴互相介绍。 这个环节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活动.把 . 2013.7、8塥屯教 103 一层[诊断] 所有的区角都变成“讲述角”,让幼儿自由、 充分地介绍图书。 师:祥太都介绍了哪些家人,是怎么介 绍的?你能一个个介绍给同伴吗? 师:告诉同伴,你觉得哪一页最有趣, 你是从哪些画面看出来的? 交流要求:找个同伴。找个安静的地方 轮流讲述.讲的时候要用清楚的语言完整地 介绍画面,听的时候要耐心、认真听同伴讲 述。如果内容太多,可以你介绍一个,我介 绍一个,轮流介绍,或者还有其他的好办法, 你们可以自己想。 教师指导:倾听幼儿的4r-绍,尽量多地 了解幼儿阅读和讲述情况(哪些画面看懂了, 哪些看不明白;哪些画面讲得好,有自己的 想法等)。 3.集体交流分享。进一步理解图书内容, 解决看不明白的页面。 师:有哪些画面是你看不明白的? 或者教师根据自主阅读和自由交流中幼 儿比较难看懂的画面提出问题,比如祥太是 怎么介绍妹妹的?她是个怎样的孩子?可以 从哪些画面看出来? 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大家 一起来阅读: “谁来说说自己对这一页的看 法?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教师视幼儿 讲述情况给予整理。 4.分组讨论: “祥太为什么说‘我家是 动物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04 j禹止教 2013 7一 . 幼儿分组讨论.然后请个别幼儿讲述 (可以每组派一幼儿代表发言)。 师: (小结)祥太为每个家人形象地找 到一只相似的动物来4r-绍.爸爸是狮子…… 祥太的家就变成动物园了。 5.欣赏文字描述的故事。感受图书的文 字和画面意思是一样的。 师:这本书大家读得很认真.自己都看 懂了.而且能够把画面讲得很清楚、完整! 我都听得入迷了!书里除了你们看的画面外, 还有一些文字,我们来看看这些文字说的是 什么。 教师讲故事,幼儿边听边看书。 师: (小结)你们觉得样太的家人是一 家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每个人都有哪些有趣 的地方?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想再 到书里去看看,找出这些有趣的地方?图书 仍旧放在图书角.你们随时可以再去读;还 有,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来介绍 你的家人.你准备怎么介绍? 幼儿听完肯定会发现自己想的和文字描 述的有些出入,有些之前看不明白的地方也 知道什么意思了.教师只要提醒幼儿再看看 画面,加深对画面的理解。最后的问题只是 为后面幼儿4r-绍家人的活动埋下伏笔。让幼 儿有思想准备,回家自然会去注意观察自己 的家人 活动各个环节在时间上控制并不严格。 也没规定所有环节都在一次活动中完成,也 就是说这不是一次完全的集中活动,组织者 可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层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 -、, J、 、 , , 《我家是动物园》故事梗概: 、. :一个名叫祥太的男孩,说他家是一个动 ・ ・物园.他觉得自己是一只很会爬树的小猴 : :子。而爸爸是一只爱吼的狮子,妈妈是一只 ・ :喜欢洗衣服的浣熊,爷爷是一只长颈鹿,奶 : :奶是一只爱打扮的狐狸,妹妹是一只特别能 ・ : 踢人的小白兔……最后,曾祖母是一只整天 : : 都在打着盹儿的猫头鹰。于是一座“动物 - : 园”在他的想象中成形了,正式免收门票迎 : 、 接客人。 , 、, 、 ,~● ,一 .一一一一一一_一一_一一_一。------_-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