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小学:孙振亚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成语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认读文中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5个生字。指导书写生字:“派、虎、茂”。
二、教学重点: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是难点。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导入激趣: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采取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这些不认识的字。 2.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
5.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
6.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板书:借。) 三、理解感悟:
1.初读课文之后,你感受到故事中的狐狸怎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3.小组交流、讨论、并研究怎样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小组汇报、品味语言、教师点拨、研究朗读。 1)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
“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表演:什么样?狐狸这时心里想什么? “你敢吃我?”怎样读? 段,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练习、评议。
2)感悟第3自然段:
“老天爷”是什么人?狐狸是说话时什么语气?
3)感悟第4自然段中狐狸说的话:
,感悟狐狸的狡猾。
4)表演感悟狐狸的动作神态。 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5.总结归纳: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6.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7.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学习《鹬蚌相争》,了解内容,理解寓意。
二、编排课本剧,通过表演、评议理解语言,体会感情。 三、改编课本剧,鹬和蚌如何能不被渔翁抓住。 四、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8* 好伙伴
多媒体小学:孙振亚
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独立阅读,了解“好伙伴”的表现,抓住重点,体会动物的可爱 3、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课时:1课时
一、 谈话导入
: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
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马哈多
伙伴 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到5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二、 细读文本,升华感动
?
师: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动)
内交流感动)
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
1) 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
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
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板书:用心交。
2) 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富有诗意。”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富有诗意?
起相处得怎么样?
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板书:幸福、开心。
(3) 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
师:你生过大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牵挂。板书:互相牵挂。 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 感情朗读这一段。
(4) 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
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
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回忆一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5) 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6) 第九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
师:是呀,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三、回忆全文,质疑问难
师:刚才,同学们畅谈了感动,愿意与老师合作把这种感动读出来吗?
师:你们来读使你感动的地方,我来读剩下的部分。 方吗?
师: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的理解吗? 五、故事扩展
师:生活中什么样的伙伴才是真正的好伙伴呢?
语文百花园二
多媒体小学;孙振亚
一、教学目标:
关系句子间的联系,掌握因果关系句子的特点,发展学生语言;继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和按要求积累词语的能力;通过阅读练习,使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介绍动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词语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练习说绕口令:
绕口令(一):
7.课件出示绕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两”“辆”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
8.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说绕口令有什么好处?(纠正普通话、区分易混声母和韵母) 9.激发学生收集和练习绕口令的积极性: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去收集和练习说绕口令,准备绕口令比赛。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因为”和“所以”是什么关系? 2.思考横线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写缺少的部分。
4.指名读填好的语句,评议对错。
5.引导学生拓展练习:你还会说这样的语句吗?试一试。 四.读读背背:
五.我的采集本:
1.课件出示题目中的成语,自由练读。
6.拓展积累:你还知道那些带有动物名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读一读语文天地中的观察日记吧! 二.阅读观察日记:
由读,认识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发生发展经过进行写作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欢什么动物?
2.既然喜欢,那你们一定对这些动物有比较多的了解,想不想把你了解到的介绍给同学们听?
二.自由介绍喜欢的动物
2.指名说:你想介绍动物的什么?
整体(大小、胖瘦、颜色) 外形、
局部(头、身子、四肢、尾巴) 吃乖巧
习性、喝性格淘气 睡勇敢
——学写观察日记:
时观察到的动物写出来呢?我们也来学习写一篇观察日记吧!
议。
四.布置作业:完成观察日记。
五.拓展学习:观察其他动物或植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