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又 c 2oO8 (下删) 口摘圆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初探 缪小玲 湖北・武汉430074)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要本文结合我校酒店管里专业的发展现状,在分析其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力求完善本 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符合酒店行业所需的人才。 关键词酒店管理课程设置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旅游业是年轻的朝阳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世界旅游组织预 测: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者将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消费将 达到2万亿美元,其年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7%,远远高 于世界财富年均增长3%的水平。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1位 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4位的客源输出国。1999年全国接待入境 旅游者7279万人次,其中外国旅游者843万人次,创汇141亿美 元;同期我省接待入境旅游者3O.54万人次,其中外国旅游者22.33 万人次,创汇1.O5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0.4%,2.6%和0.7%,无论 是自然增长。还是竞争性增长,我省国际旅游都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赢得今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同样给旅游 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的发展自然对高校培育旅游人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和挑战,做好准备和进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应对这一机遇 和挑战的前提。我院酒店管理专业仅仅只有5年的历史,从无到有 发展到现在现已成为我院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具有 较高的社会声誉。 我院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多年的实际。建 立了自己的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工学交替”式教学模式。坚 持以市场为导向来定位自己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 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符合国际、国内旅游业要求的综合素质,掌握 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日语) 言水平或熟练的英语(日语)交流与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酒店或 者旅行社实践能力,能从事国际、国内旅游企业及相关旅游接待服 务与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并具有管理和技术潜质的专业 人才。 二、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 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又分为公共必修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 课、职业技能训练课;选修课则分为职业限选课和任选课。各课安 排表如下: (一)必修课安排表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分数 合计 理论 实践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6 12 3 公 共 2 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 56 44 12 4 必 3 计算机应用基础 60 40 20 4 修 4 大学英语 232 200 32 l4.5 课 5 形势与政策 16 16 1 6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 32 32 2 职 l 旅游学概论 28 28 2 业 2 旅游心理学 32 32 2 基 3 旅游企业公共关系 38 38 2.5 课 础 4 英语口语 ll6 100 16 7.5 5 英语听力 98 90 8 6 1 客房部运行与管理 28 20 8 2 职业 2 技 餐饮部运行与管理 56 04 16 2.5 术课 3 前厅部运行与管理 28 20 8 2 4 饭店计算机信息管理 38 38 2.5 文章编号:1672—7894(2008)1O-045—02 1 入学教育、军训 72 72 3 2 饭店服务师中级证 机动 3 英语等级证 机动 职业 4 计算机等级证 机动 技能 5 普通话等级证 机动 练 6 礼仪训练 24 24 l 目 7 宾馆实习 864+ 864+ 36+ (336) (336) (14) 8 饭店技能训练 96 96 4 9 毕业调研及论文 96 20 76 4 (二)选修课安排表 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分数 合计 理论 实践 l 中国旅游地理 32 32 2 2 大学语文 18 l8 l 3 饭店职业英语 60 60 4 4 宾馆管理概论 32 32 2 5 宾馆市场营销 38 38 2.5 6 酒水与调酒 l8 10 8 1 7 旅游政策与法规 32 32 2 8 演讲与口才 28 28 2 职业 9 宾馆人力资源管理 38 38 2.5 限选 课 10 主要客源国概况 18 l8 l ll 宾馆成本控制 l8 l8 1 l2 中国旅游文化 l8 l8 l l3 导游基础 38 38 2.5 14 湖北导游基础 38 38 2.5 15 导游业务 38 38 2.5 16 酒店设备常识 l8 l8 l 17 会议组织与管理 I8 18 1 l8 中外知名酒店概况 l8 l8 l 职业限选课小计 5l8 5l0 8 32 职业限选课最低毕业要求 402 394 8 25 从总体来看,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对应培养目标来 进行的,尤其是职业技能课程是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一大亮点.从 课程安排上可以看出职业技能课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我校建立 了相应的较为完善的实训室。第二学期学生还有在酒店为期一年 的实习期。但还是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1.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视不够 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对其职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的 一种综合体现,严格地说。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 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 质。从根本上看职业素质是一个人要在社会上获得一份赖以为生 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 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 45 匦 笪 ! 习一年,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在每届实习生返校后酒店管理教研 室组织的大赛中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每位学生基本职业技能是 达到了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但是其综合的职业素质还不是很理想, 他们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修养、对职业的前景、对自己未来的发 展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个比较理性的高度。在对毕业生就业调 查中发现还不到50%继续选择这个行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制约 了他们在酒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校有必要增设酒店职业 素质养成课,通过灵活的教学,让专业教师和酒店一线的行家来共 同担任这门课的教师,使得学生对自己在酒店的工作有一个全新 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一些。在旅游行业中,人员素质是 衡量企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企业在挑选毕业生时,也往往将毕业生 的职业素质考查放在首位。 我校没有专门职业素质养成课,只在我校公共必修课中有大 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一课,在这门课里会涉及到职业素质的养 成。更何况一个行业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酒店行业也不例外。把职 业素质养成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来开,是很难满足自己行业的特殊 性的,进而无法满足酒店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2.英语语言课的设置不是很合理 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普遍不是很好。在对我校O7级酒店管理三 的认识,明白自己该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员工。 个班共计l13人关于影响英语学习因素的问卷调查中有68人回答 2.加强英语基础课.使得学生能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 是因为自己基础不好,导致英语学习没有信心,进而就没有耐心学 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习英语,众所周之星级越高的酒店,尤其是品牌酒店对员工的语言 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差,还有部分学生发音不标准,学习习惯不 是有一定要求的。普遍觉得大学英语学得很吃力,应该开设一门英 是很好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针对性英语基础教材,教师在教学 语基础课,英语课并不少,但学生三年下来能够达到培养目标中所 过程注重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当然是必要的,这有助于 要求的并不多。其次饭店职业英语课是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与 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应给予一定的压力,压力和兴趣同样可以 服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教学安排却定位为选修课,学 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比如要求学生自选比较感兴趣的英语文 时数仅为6o课时。 章把它背下来,篇数不在多,熟练最重要,日积月累,效果不错。 3.课程的设置还有待完善 3.提高审美修养和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的能力 旅游活动是一个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是人类的最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提高审美修养,以便将来更好地为客人 高需求。酒店员工的服务是非常需要创意的,而且要求员工有宽广 服务。酒店管理和服务也是一种心理学知识的具体运用,是通过对 的知识面,使得客人能够在享受你提供的服务的过程中有一种美 顾客的心理把握来满足顾客的多种需求的过程。酒店管理者和服 的享受。从课程设置上对基本职业技能课很重视,但是在怎样提高 务者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势必影响管理和服务 自己的服务水平,增强创意方面还不够。 的质量与水准,进而影响顾客的旅游体验。因此,学校应该在这些 三、对课程设置改革一些思考和建议 知识方面予以强化。我校有开设旅游心理学,可以考虑增设饭店美 1.增设酒店职业素质养成课,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 学,增强学生的美学知识。对他们自身也是有好处的。 增强综合职业素质 实践教学是我校酒店管理一大特色,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职业 参考文献: 【lJ李翔翔.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讨.宁波大学学报.2003.2. 技术课和职业技能训练课。根据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 [2】高维忠.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初探.扬州职业大学学 式——“工学交替”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学学习一年后,转入酒店实 报2003.7. (上接第44页) 一个特定阶段 演课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计。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样板戏”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艺术产品。确实,由于种 正视历史、正视现实的态度才是客观务实的明智之举。 种人所共知的原因,“样板戏”曾被冠以“文革余毒”的帽子。但是, 白先勇先生十岁的时候,看到梅兰芳先生表演的《牡丹亭游园 历史的错误决不能抹煞“样板戏”的积极意义和艺术价值。首先她 惊梦》,就深深的被昆曲的婉约清雅所折服。可见,传统戏曲文化对 延用了传统京剧优秀的唱腔、完善的表演程式和符合现代中国人 一个人的审美取向和好恶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尤其是对处在人 审美趣味的表演方式。其次,又有很强的爱国主义主题,“穷人的孩 生观、世界观成长期的孩子们。如果京剧这朵奇葩的种子能在孩子 子早当家”,“都有一颗洪亮的心”,为祖国“甘洒热血写春秋”,这 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就不需要若干年后,再处心积虑的把京剧 些爱国主义的情结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正是当今孩子们 当作世界文化遗产来抢救了。西方许多传统文化都经历了被重视、 所最缺乏的吗?再次,贴近现实,便于传唱。这些曲目距离孩子们的 被忽略、重新被重视的过程,京剧的继承发展绝不能重蹈复辙了。 生活,相对较近,从音乐的编排,乐队的配器来看,都经过西方音乐 京剧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骨骼血脉里,他不仅姓“京”,而且姓 技法的改编,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更便于传唱和欣赏。当然,推广 “中”。一个民族精神被异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当然,没有变迁 现代京剧不代表排斥传统曲目,传统京剧大师们也不必担心,推广 的民族文化是一潭死水,我们欢迎充满生机活力的融合,重要的是 京剧有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次的京剧进入课堂的试 变迁不能离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滋养。 点,这些相对浅显的现代京剧应该只是推广的第一阶段,待学生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表示,在中小学试行“京剧进课 京剧有所认同之后,一些传统经典名段进人课堂也为期不远了。 堂”,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项很重要的举措,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 4.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多头并进的解决京剧师资匮乏的现实 得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 问题 操。笔者认为,在推广的过程中,如果能进一步了解基层中小学的 至于,中小学京剧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确实客观存在。但这 真实想法和困难,多一些人文关怀的色彩,少一些行政命令的121 不能成为拒绝京剧进入课堂的理由。解决方法途径不少:可以聘请 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进行,必然能够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民 专业京剧团体、戏曲学校的演员、老师作为课外指导,采用课堂传 族文化,也就没有违背设置者的初衷。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京剧进 授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范唱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课堂”为契机,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能在学校教育中重现生 拓宽孩子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兴趣。可以借鉴管弦乐团边讲解边 机,京剧这朵戏曲园地的奇葩一定会绽放出更加鲜艳夺目的光芒! 演奏的方式,定期邀请专业京剧团体来学校交流。同时,可以利用 京剧范唱带、伴奏带,让学生欣赏、模仿。当然,这些都不能从根本 参考文献: 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尽快大量培养针对中小学的京剧师资。教 【l】高新凉剧欣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刘琦.京剧形式特征【M】.天津:天津古籍H{版社,2003 育部已经在3月开展了试点学校的京剧师资培训工作。值得一提 【3】卢文勤.京剧声乐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 版社. 的是,在中师、高师音乐专业加开民间戏曲,尤其是京剧的欣赏、表 【4】高新.中国京剧概要[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