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第二阶段总结
我组承担的溧阳市级课题《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自2012年9月起,进入研究实施阶段。本学期,我们把课题组与教研组相结合,围绕既定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展开研究——每学期一次的研讨会、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等,在研究中有收获,更有困惑。现简要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本学期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本学期,我们把数学教研组与课题组相结合,让每位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参与集体备课、上课、评课活动,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教研组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研究进度和收获。
1、本学期我们深入课堂进行行动研究,在学生得口算、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教学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2、本学期我们组织本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多节研讨课,课后进行认真讨论、反思。并围绕“提高小学生口算水平策略方法谈”、“ 笔算错误探因”、“ 估算,怎样为好” “简算习惯培养方法议”这四个话题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每位老师能够如约而至,并且能够敞开心扉交流我们数学课堂中计算教学有效性探索
的问题。老师们普遍认为要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促成参与方式,让学生情感、行为、思维全方位参与到学习中来。(3)、调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4)、加强对参与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在多样化的计算算理教学中不断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3、在实验中,本组教师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学观念得以更新,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反思。并积极撰写一些研究论文。
倪小英老师撰写的《不曾预约的精彩》在“教海探航”征文溧阳市级一等奖、《探究小学生不善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发表在《小学时代》上。
钱惠芳撰写的《把爱洒向每个孩子》案例在2013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中荣获二等奖。
4、我校与昆仑小学举行了“同题异构”片级教学培训,朱爱珍老师执教的《可能性》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2013.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