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初探

城市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初探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第5期 

研究简报 

城市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初探

吕 达1) 靳来勇2) 何 静3)

(1)北京交通大学,100044,北京;2)同济大学,200092,上海;3)上海工程技术学院,

2000336,上海∥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

1 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通常是建立在常规交通路网的基础上,主要为解决常规交通能力带来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通形式。事实证明,以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为骨干,调整常规公共汽电车交通网络,可发挥轨道交通与常规交通共同合作的最佳效果。

城市交通是城市政治、经济活动的纽带,而城市轨道交通则将构成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主动脉。目前,随着城市内涵、外延的不断扩大,只凭借常规交通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要求,因此,准点、大容量、速度快的轨道交通方式渐渐被人们接受。但经验也表明,欲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主干作用,没有常规交通方式的协调配合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多种城市运输方式相互结合,依据城市交通路网的线路走向、建设计划和运营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协调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交通规划。遵循线路走向、运输能力,同客流流向、流量相一致的原则,合理布置城市客运交通路网。沿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尽可能的增加垂直和交叉方向的常规交通,减少平行方向的线路,有意识地引导平行方向的客流转入轨道交通。

(2)轨道交通之间的衔接。轨道交通沿线要与城市的对外交通进出口、工业区、商业区、文体娱乐区、居民居住区、经济开发区、卫星城镇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必须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为城市客运交通提供运输服务的条件。

(3)提高交通可达性。在轨道交通线路的端点和沿线重要的结点,结合城市道路网,充分考虑交通管理的要求和用地的实际可能性,有计划地规划城市公共换乘枢纽,兼顾各个方向的交通联系,提高交通可达性。

2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骨架。健全的大城市的交通必须构建以快速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立体多层次综合客运体系。要高效地发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作用,除要在线路规划、车站设计等方面加强轨道系统自身的建设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如何配合衔接、如何协调地为整个城市客运服务,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2.1 与城市公交线网的衔接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公交线网的衔接关系应定位为主干线与支线的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是城市主要客流走廊,主要以中长距离客流为主,平均运距一般为10~20km,以发挥其大运量、快速、准时、舒适的特征。公共汽电车运量小,但机动灵活,是解决中、短途交通的主力,应更多地考虑网络覆盖范围,为区内出行提供方便条件。两者的衔接,一般的做法是:

(1)在快速轨道交通沿线取消重合段的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将其改设在快速轨道交通线服务半径以外的地区,形成穿越轨道交通线路的垂直衔接方式。此做法能更好地发挥轨道交通的作用,或服务更多的客流,同时缓解地面交通的压力。

(2)常规公共交通线路的终点,应尽可能地汇集在轨道交通终点或沿线主要大站,组成换乘枢纽站。在轨道交通运量大、客流密集的地点一般设置大型公交换乘站,甚至是全市性的客运交通枢纽站,以快速地疏解客流,方便乘客。

(3)调整并改善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走向,尽量做到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交汇,以方便换乘。主要是在与轨道交通线路垂直的公交线路上,使公共交通车站尽量与轨道交通车站靠近,缩小换乘距离,同时使轨道交通吸引更多的客流。

・87・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2 与公交车站的衔接

(1)综合枢纽站,一般位于城市对外交通入口

2005年

 

处,且能吸引多种交通方式汇集的客运中心地段。该地段的常规公交线路一般呈放射形布置,可以多达十几条,站场规模一般在10000m2以上。城市中的综合枢纽站一般不仅限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常规地面公交,有时还包括长途汽车等,具有客流集中、换乘量较大、辐射面较广等特点。这样的综合交通枢纽站,在设计时要进行综合详细的规划布局,一般采用先进的设施和空间立体化衔接,合理组织人、车流分离。

(2)大型接驳站,指位于轨道交通始发终到站、城郊结合部换乘量大的车站的换乘点。在此布置常规公交线路主要为某一扇面方向提供服务。公交车站可采用总站或规模较大的中途站两种形式。

(3)一般换乘站,为轨道交通的一般中间站与地面常规公交线路的中间站的换乘点,一般位于市区。2.3 与地面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车站的衔接

一般说,铁路车站目前所处的地段周围设施齐全,聚集的客流量较大,进一步开发的余地受限,所以轨道交通与之相衔接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1)在既有铁路车站站前广场地下修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利用出入口通道与铁路车站出入口衔接,这是目前国内普遍的一种做法。

(2)在新建和改建的铁路车站中,一并考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形成综合性交通建筑,方便乘客换乘;有的甚至实现零换乘,如即将建成的上海南站站。2.4 与私人交通的衔接

(1)设置自行车停车点。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自行车是广大中低收入人群在中短途出行时的首选。尤其是短距离出行,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许多人为了缩短自行车的出行距离,一般是骑车至轨道交通车站,然后再换乘轨道交通。这一特点,在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时必须予以考虑。调查表明:自行车的换乘客流一般来源于距车站500~2000m的范围内。这样,在居民区和市区主要交叉口的车站均应考虑设置一定规模的停车场地。自行车的停车

场地应结合车站出入口周围的用地和建筑物情况进行设置。

(2)设置私家车停车场。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城市停车难问题日益凸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为缓解这一矛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受我国国情限制,希望有条件时,在城市周围一些大的客流集散点

(停车+换乘)方式,做些预留场地以“Park+Ride”

为私家车换乘提供条件。3 结语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条件亟需改善。轨道交通无疑是最佳选择,他不但解决了人们快捷、准点、大批量流动的需求问题,而且还改善了地面环境,为其它机动车的运行腾出了更大的空间,真正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为了缓和与改善城市交通紧张的局面,应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在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时,要把长远规划目标同近期调整改善结合起来。近期应做好与城市交通量基本相适应的道路网络系统,逐步改善常规公共交通的服务管理质量。同时,有机地配合综合交通规划,拓展空间利用条件,重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此外必须在规划设计阶段,对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做好系统、科学、超前的考虑,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大容量的技术特性,也才能从全局的角度来缓解或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参考文献

1 司然.城市化进程对城市交通状况的影响.现代城市研究,2004

(4):54~56

2 潭煜,晏克非.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一街接系统分析.城市轨道交

通研究,2000(2):44~48

3 赵小剑,田启林.治本北京交通.财经,2004(2):34~47

4 周干峙.路在何方-纵谈城市交通.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55

5 侯立文,蒋馥.上海市交通运输系统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4):24~26

(收稿日期:2005-01-11)

・8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