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交底内容: 日期 细石混凝土地面施工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细石混凝土地面面层。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C25商品混凝土。 2.1.4 主要机具:混凝土输送泵、振尺、运输小车、小水桶、半截桶、笤帚、木抹子、平锹、凿子、锤子、铁抹子、电抹子、毛刷。 2.2 作业条件: 2.2.1 室内墙面已弹好+1m水平线。 2.2.2 穿过楼板的立管已做完,管洞堵塞密实。埋在地面的电管已做完隐检手续。 3 操作工艺 3.1 细石混凝土工艺流程: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 → 基层处理 → 洒水湿润 → 刷素水泥浆 → 浇筑细石混凝土 → 抹面层压光 →毛刷扫毛→ 养护 3.1.1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根据墙面上已有的+1m水平标高线,量测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面上,并要与房间以外的楼道、楼梯平台、踏步的标高相呼应,贯通一致。 3.1.2 基层处理:基层凿毛、清理最后用清水将基层冲洗干净。 3.1.3 洒水湿润:在抹面层之前一天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3.1.6 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在铺设细石混凝土面层以前,在已湿润的基层上刷一道素水泥浆,不要刷的面积过大,要随刷随铺细石混凝土,避免时间过长水泥浆风干导致面层空鼓。 3.1.7 浇筑细石混凝土: 3.1.7.2 面层细石混凝土铺设:用输送泵将混凝土输送到基层上,人工摊平,然后用振尺来回振捣找平不少于3遍,如有凹处用同配合比混凝土填平。 3.1.8 抹面层、压光: 3.1.8.1 待混凝土表面硬度达到一定要求后,用带铁盘的电抹子压实不少于2遍,在去铁盘打磨出光3遍。 3.1.8.2 压光完成后用细毛刷在表面扫毛。 3.1.8.3 电抹子抹不到的地方用铁抹子人工出光,抹压遍数不少于3遍。 3.1.4 养护:面层抹压完24h后(有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养护)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养护时间一般至少不少于7d(房间应封闭养护期间禁止进入)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4.1.2 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4.2 基本项目: 4.2.1 面层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4.3 允许偏差项目,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5 成品保护 5.1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不得碰坏门洞口阳角及铺设在基层的各种管线。 5.2 面层抹压过程中随时将脚印抹平,并封闭通过操作房间的一切通路。 5.3 面层压光交活后在养护过程中,封闭门口和通道,不得有其它工种进入操作,避免造成表面起砂现象。 5.4 面层养护时间符合要求可以上人操作时,防止硬器划伤地面,在油漆刷浆过程中防止污染面层。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面层起砂、起皮抹压遍数不够、养护期间过早进行其他工序操作,都易造成起砂现象。。如果面层有泌水现象,要立即撒水泥砂(1∶1=水泥∶砂)干拌合料,撒均匀、薄厚一致,木抹子搓压时要用力,使面层与混凝土紧密结合成整体。 6.2 面层空鼓、有裂缝:由于铺细石混凝土之前基层不干净,如有水泥浆皮及油污,或刷水泥浆结合层时面积过大用扫帚扫、甩浆等都易导致面层空鼓。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大,终凝前尚未完成抹压工序,造成面层结构不紧密易开裂。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