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面的程序一般是小组成员,每人1-3分钟自我介绍,5-10分钟看案例,20-30分钟小组讨论,最后派代表做5分钟的结论陈述。约45分钟的面试中,面试官什么也不用做,就是旁听跟观察。组员的名单跟评估表,简介摆在面前,最后,挑出我们认为有潜质的评分及写评语。
这一轮被挑出的,如果非常满意,就可以直接PASS,如果认为还要考虑,就会进入最后一轮,也许ONE BY ONE,也许还是群面,但是因为人数少,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增多,那就更容易让面试官挑出合适的人选。 跟我一起面试的还有另外两个部门的同事,他们分别挑2-3人不等,而我被HR告之,我们部门只招一个。很有意思的是,到最终面试官讨论的时候,发现大家喜欢的都差不多集中在几个人身上。
下次说说,我们都喜欢什么样的人吧
首先,珍惜自我介绍的1-3分钟。不要紧张,语言流畅,我欣赏有自信与面试官进行眼神交流的同学,语速慢一些,但是要清晰。这次要求英文自我介绍,有些同学一上来就紧张,紧紧盯着某个地方象是在背书。有一个MM,很紧张,英文有点磕巴,但是,她慢慢讲,而且坚持用眼神与我们交流,微微用些身体语言,偶尔停顿的时候微笑。我同样打了很高的分数。记住,自我介绍是互动,并不是一段了无生趣的自白。
其次,小组讨论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发言。甚少出声的,基本都被否了。我们观察小组讨论,一般会注意逻辑能力跟沟通能力强的同学。并不是发言最多的就得分最高。很多小组讨论,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面试官手中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并不CARE最终的结果是否正确,反而是希望看到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的主动性,沟通技巧以及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饶有兴趣的是,有一些求胜心切的,往往非常希望能引导整个小组的讨论方向而显得非常强势,忽略群体的意见。两场小组讨论,总有一两位用很强的逻辑性来给讨论订大纲,再有一些人会协助纪录,再有一些人很注意控制进度,例如他会提出,找谁来控制时间,前几分钟干什么,中间干什么,最后干什么。这样的人,我们会认为,他可以推动PROCESS。这些往往得分不错。有一些发言很多,但是总在讨论细枝末节,或者附和其他人的意见。
有一位男生给我留的印象很深,他发言比较主动,而且都比较有建设性,特别是,他特意主动地邀请一两位尚未发表意见的同学加入讨论。最终这个同学PASS了,因为这个细节表示,他有LEADSHIP,能充分关注每一个成员的声音。
最后的小组陈述,是要求英文表达。这一点难倒了很多同学,不能自告奋勇。其实这个机会一定不要错过!有一些职位对英文要求比较高,能顺利地表达自己,得分很高。表达什么其实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清楚地有条理地进行陈述。很口语化的,其实都OK!
还有几个比较惋惜的CASE,想跟大家分享。
面试中有一位男同学,他自我介绍的英文不错,小组讨论的逻辑性也很强,而且提出的意见对整个案例的推进作用蛮大。但是他也许太紧张了,或者是典型的理工科学生的特征,全程都是一丝不苟地端坐着,面部表情僵硬。最后面试组讨论的时候,也将他提了出来,但是我们觉得,他没有表现出NICE的一面,过于专注于项目的推进,而不能用放松的心态面对压力。有一些同学,在讨论的时候,会有说有笑,跟组员互动,这样的人,将来在一个TEAM面对压力的时候,也许就是灵魂人物吧。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strawman20022002/archive/2008/11/10/3268569.aspx
◆群面考察的个人加分项可能包括: 1. 仔细倾听别人的想法或意见并给予反馈 在倾听别人意见的同时记录对方的要点
抬头聆听对方并适时地给以反馈,比如一个点头示意等,表明自己在倾听其他成员观点 2. 及时地对别人正确的想法或意见予以支持
团队中每个人都具有标新立异的能力,但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支持别人的魄力 适时支持其他团队成员有助于团队按时完成任务 支持是相互的
3. 适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设法得到小组成员的支持 在团队中清晰简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并理性地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优点和缺点,以期得到别人的支持 4. 对别人的方案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进点
有时候很多成员会发现,前面发言的人有很多点可以说,但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可论点已经所剩无几,这是,可以对前面的某些论点予以补充和改进,这样可以拓展某些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会给hr感觉你不止停留在表面,而是挖掘了很多深层次的元素。 5. 在混乱中试图向正确的方向引导讨论
有时候小组讨论非常混乱,无中心、无目的、无时间概念。这时应以礼貌的方式引导大家向有序、理性的方向讨论。
包括提示大家“时间”,当前最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是否应进入下一个讨论阶段等。 即便引导最终没有成功,但是hr会欣赏你有这样的意识。
6. 在需要妥协的时候妥协以便小组在deadline前达到结论
小组讨论通常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在什么场景下,遇到什么问题,运用什么资源,提出什么方案,达成什么结论的一个有特定任务,时间限制的团队项目。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一丝可能都要尽量在deadline前小组成员达成一致,得到共同结论
结论没有十全十美的,这时妥协就成了达成结论的必要手段
妥协的实质是“大局观”,在紧迫的时间点上,妥协的魄力同样会被hr赞赏 7. 具有时间观念
工作中的团队对时间观念非常在意,能否在deadline前deliver the project是很重要的 能够在自己陈述观点,倾听别人观点,或是讨论中表现出时间观念是有加分的 8. 能够对整个讨论进行领导 通常这是一把双刃剑
领导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如果大家反对或无人配合,则自告奋勇的充当领导者角色会成为败笔 领导同样可以通过比较隐形的驾驭方式表现出来 ◆群面中个人的扣分项可能包括: 1. 完全忽略别人的论述
通常表现为在别人发言时埋头写自己的演讲稿,对于别人的论述一无所知,并片面地认为只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就足够了 2. 不友好地打断别人
当别人在论述过程中,听到了与自己向左的观点便打断别人,开始自己的长篇论述 通常正确的做法是记下这些有异议的观点,待对方发言完后或讨论过程中再适时提出 3. 啰嗦
繁冗的陈述会令团队成员生厌,并表现出毫无时间观念 4. 避免太Negative的语言表述
当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时,尽量避免使用“我完全不同意叉叉的观点”或“叉叉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等表达方式
更合理的表达可以为,“叉叉的观点虽然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但是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有改进的地方...” 这里涉及到了communication skills的一些问题,需要平时的锻炼 5. 搬出教条的模型以期压服别人
在分析某些案例时,很多人喜欢说:“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用叉叉模型来分析”,抛出所谓的“SWOT”,“4P”等等理论,以期说服别人。可是理论永远是理论,代替不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用理论模型套活生生的案例从一开始就不会被hr所认可,因为这样会显得你学院派味道太浓,不懂变通,与现实隔离
如果团队成员中有人不懂或者从未听说这个理论,则提出这个方法的人肯定会被减分,因为没有考虑到团队的其他成员
可行的方法是,切忌说出这些理论的名字,而是根据具体问题,综合不同的模型,删减之后直接从浅显的地方入手,引导其他成员 6. 否定一切,太aggressive
否定一切别人的观点,只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很没有sense 7. 充当领导者是把双刃剑
极力想表现自己的角色会或者领导能力会招人反感;充当领导者的度很难把握,太强则会太aggressive,太弱则又与领导者的应有作用不相匹配。建议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尝试这个角色 ◆关于群面的一些误区
1. 群面绝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一个团队与协作精神的展现。团队表现地好,成员都有加分,成员很有可能全部通过这一轮。群面混乱,大家争持不下,没有达成结论,则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2. 个人标新立异的有别他人的性格特点不是群面考察的重点。太过独立会被认为不是一个良好的团队成员。所以在通过群面这一关后,在一对一的面试中,再表现出自己特立独行的一面也不迟 关于群面的一些建议
1. 网上有很多关于群面的面经,多读一些有助于提前感受到群面的气氛和考察的重点
2. 小组成员通常都会提前知道,面试之前见见面沟通一下想法或者相互认识都有助于团队成员间的配合并提升团队的表现
3. 无论如何,群面会成为你职业生涯之前最广泛的一次认识朋友的机会,很多都会成为你日后非常棒的朋友,所以珍惜群面的机会,结识朋友是最重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