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把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2、政治的实质。5、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有经济关系决定的
(2)政治的实质是阶段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
3、共产党宣言的内容。22
(1)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2)《宣言》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3)《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和主要观点,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阶级性
(4)《宣言》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5)《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4、氏族的特点。35
(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
(2)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议事机构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5、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大分工分别的影响。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1)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剩余产品
(2)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了
(3)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
(1)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
(2)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3)部落联盟的出现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
(1)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币
(2)由于商业活动,土地买卖与变化,人们微微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
6、恩格斯国家起源的论断41
(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7、国家与氏族的区别。43
国家是在氏族的基础上发现起来的,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一: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
区别二:国家统治需要公共权力的设立来保障实施,而氏族没有公共权利
8、评价契约论。45
(1)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
(2)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3)说明国家起源的必要性
(4)说明国家内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
(5)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9、国家的含义。50
(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2)国家是阶级统治
(3)国家是机器
10、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表现。54
(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
(2)职业性常备军的建立
(3)赋税制度的确立
11、国家权力的特征。55
(1)强制力的垄断性
(2)普遍的约束力
(3)主权性
12、国家职能分类及关系。57
(1)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分为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2)内部职能,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外部职能,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3)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13、革命与改良的区别。71
(1)性质不同: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的手中,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通过局部,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2)原因不同: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现象。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博士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3)方式不同:革命是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改良是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改造过程
14、中国和西方封建国家的不同特征。77
(1)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据制
(2)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力等级制
(3)在公职思想方面,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西方则主要借助于宗教信仰
15、中国官僚等级制的特征。79
(1)首先,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利机构。
(2)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管制的严密组织
(3)再次,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16、自由资本主义的特点。100
(1)资本规模普遍较小
(2)市场空间较大
(3)商品生产比较分散
17、福利国家的特点和评价。108
(1)
18、民主的含义。123
民主概念有以下三点:
(1)第一,民主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的是公民与政权的关系
(2)第二,民主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
(3)第三,民主指国家活动的原则
1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127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对象上,有自己的特点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20、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129
(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2)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作为国家阶级基础
(3)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临到,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
(5)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21、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137
(1)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的秩序和稳定
(3)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
(4)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和矛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6)创造条件消灭三大差别,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22、国家形式的含义。143
(1)
23、第六章 我让大家在172页空白写的知识必须背下来
24、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169
(1)民主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2)民主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25、国家机构的特点。175
(1)阶级性
(2)全社会性
(3)整体性和系统性
(4)强制性
26、国家机关的构成。178
(1)国家首脑
(2)立法机关
(3)行政机关
(4)司法机关
27、三权分立的内容和实质。182
(1)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后才有三权分立
(2)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3)洛克提出立法权,行政权,联盟权
(4)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主张司法独立
(5)实质是反对和防止国王的专制统治,以保障谋求发展的新兴资产阶级所需的自由
28、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的监督权,187
(1)是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
(2)是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即通过督政府不信任案使政府集体辞职
(3)是行使弹劾权,追究法律责任,罢免其职务或判罪
(4)是行使质询权
29、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原则。200
(1)法院和检察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进行审判,检察活动的原则
(3)司法独立,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干涉原则
(4)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特权,不容民族歧视原则
(5)保证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原则
(6)公开审判原则(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除外)
(7)民主集中制即合议制原则
30、产生民族问题的原因。202
(1)民族差异的存在是产生民主问题的基本前提
(2)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
(3)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
31、资产阶级民族政策。219
(1)民族优劣的观点
(2)民族至上的原则
(3)民族投降的原则
32、民族区域自治原则。233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区域自治
(2)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保证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
3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234
(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民族分布大群居小聚居的分布形态适合民族区域自治
(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团结各民族平等发展是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4)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很多都处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民族区域自治有助于推进这些地区经济发展
(5)我国边疆地区大多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民族区域自治有助于边疆的稳定
34、政党的特征。238
(1)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2)政党是有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4)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5)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35、政党的功能。243
(1)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
(2)集中阶级意志
(3)行使国家权利
36、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的类型。258
(1)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2)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3)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37、无产阶级政党特征。272
(1)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无产阶级政党有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
(3)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4)无产阶级政党是其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
(5)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38、共产党的领导方式。275
(1)政治领导
(2)组织领导
(3)思想领导
39、政治文化特点。287
(1)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占主导地位是经济阶级的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
(3)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0、政治社会化途径。304
(1)家庭
(2)学校
(3)社会
41、西方政治发展局限性。322
(1)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空想性。
(2)西方学者忽视或故意掩盖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道路的多样性。
(3)二战后大国奉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和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大国之间的争霸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成为牺牲品
42、革命的特征。333
(1)革命的目标指向是实现国家权力的更替,是使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换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因此,革命的目标是夺取和掌握政权
(2)革命的主体是一定社会中特定的阶级
(3)革命是实现以政治制度变革为核心的整个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
(4)革命是一种持续时间较短的变革,并通常以暴力的方式表现出来
43、改革的特征。337
(1)政治改革的发动者通常是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体
(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体现在政治发展上,表现为一种渐进性和连续性的过程
(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4)政治改革维护现有的政治统治秩序基础,并不改变政治发展的性质
44、国际政治中对外政策为什么为国内政治服务。374
(1)是对外政策对外活动服从国内政治需求,必须以国内政治为依据和出发点,遵从国内政治的要求及国内政治的需要,以国内政治战略目标的转移为转移
(2)是对外政策对外活动服务于国内政治,即意味着为国内政治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和机遇,适时地妥善地应对外部的各种挑战,把握好机遇,其政策和活动成果应为国内政治有效地利用
(3)是对外政策对外活动的实际作用和效果,最终要以国内政治为标准,尺度进行检验,测量和评估,确定其功过利弊,是非得失
45、主权国家要素。379
(1)固定的领土
(2)定居的居民
(3)统一政权
(4)国家主权
46、国际组织特点。382
(1)国际组织均有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
(2)国际组织存在和活动的合法性依据是参与者所订立的条约,超越和违背条约规定的机构,职权和活动,均属非法或无效
(3)国际组织的组织原则是各参与者之间的地位平等,互不干涉内部事务或者个人事务,更不得侵犯各参与者各自的权利
47、国际法作用。393
(1)国际法是保障国际关系有序存在和发展的法律条件
(2)国际法是确定国家等国际法主体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法定依据
(3)国际法为裁定和政治解决国际冲突和纠纷提供法律标准和原则基础
(4)国际法为非常状态下的国际政治关系提供基本行为准则
48、人民代表大会特点。162
(1)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3)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
49、司法独立、191
(1)司法权由法院和法官独立行使不受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干涉
(2)一个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受另一个法院的干涉
(3)法官不受各方意见,包括检察官起诉的影响
50、民主集中制在国家的体现。194
(1)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2)保证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协调运作,已发进行权利制约
(3)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及分工责任制
(4)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国家机构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51、民族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1)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
(2)名族冲突又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出现重大变化
(3)民族冲突又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4)霸权主义及其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仍然影响着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52、资产阶级政党特征 247
(1)标榜“超阶级性”
(2)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
(3)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
(4)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
(5)资产阶级政党奉行“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原则
53、压力集团参与和影响政治的主要方式。265
(1)参与选举,影响选举
(2)包围议会,影响政治决策过程
(3)影响政府决策
(4)对司法机关施加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