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识人术与成功学
第一篇:识人术《阴阳识人》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水平会影响和形成人的气血性格。中医将人分为少阴、太阴、少阳、太阳、气血平和之人,五种人。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发觉自己的人性吧!这也是一种很实用的“识人术”。
一、少阴之人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思,此少阴之人也。
小贪而贼心:爱占小便宜,心眼有点坏。
见人有亡常若有得:见人有损失,自己偷偷乐,特别爱看别人不幸的一面。好伤、好害,特别喜欢伤害别人。
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思,此少阴之人也:别人一过好,他就生气,心里特别嫉妒而不会感恩的人,其实就是典型的小人。
二、太阴之人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大恶人,没有仁爱之心,只喜欢收东西,不喜欢往外送东西,特别能沉住气,凡是沾太的都是比较狠的角色,比较阴险。
三、太阳之人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
居处于于:住房子喜欢大,什么都喜欢大,大地方就好,看见大山大水就高兴。阳气足什么都喜欢大,地方一小就觉得别扭,住房的大小一定要根据个人气场去走。
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梦想型。
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举足高,走路都是大踏步的,语言也快,志向特别宽广,好多事他都不讲是非之道,甭管对错大就好。
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无悔:事情那怕败了,他也不懊悔,不悔恨,这种人有一个特性就是屡败屡战,创意思维方面还是不错的。
四:少阳之人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提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提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特别拿自己当回事,当个小小官就高兴的不得了,天天就是指手画脚,虚荣心特别强,好当官,老想管理个人,当个小组长也得天天开会,
模仿大的集团领导一样,开个会强调这事我管,你们得听我的。
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比较习惯往外交往,成天到晚不爱回家,好面子,觉得有红颜知己也是他自己的面子,虚荣心的表现,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虚荣心。
五、阴阳平和之人
黄帝内经“灵枢通天篇”: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潭而不治,是谓至治。
居处安静,无为惧惧:好静,好安静,不做,不太争强好胜,但他也不怕什么事。
无为欣欣:喜怒从来不形于色,万事万物都掌控在他那一边,同时又不形于色。
婉然从物:就是比较柔和,像水一样,放圆水盆是圆象,放方水盆是方象,放在任何一个环境下都能马上去适应,这就是水的一个很重要特性,叫从物。跟着环境去改变,及时的修正自我,这种人是一种智慧很高的人,记住啊!精足的人智慧高。只改变了形状,水还是水,这就叫婉然从物。
或与不争,与时变化:跟别人没有什么争执,我顺势而为,与时变化,只有阴阳平衡、气血和谐、心平气和之人才能与时变化,跟着时代去走,不是一味的守旧,也不是一味过度的发展自我,而是看当下时代的环境。
尊则谦谦:被别人尊重的时候,自己的态度也是谦虚的,从来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同时还很谦虚。
潭而不治,是谓至治:很多事情他能做到很圆融的一个状态。
气血和平之人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谈到这里我们来谈一下何为成功:
所谓成功
锐气藏于胸; 藏得住,收得住是气血精足的一个象。
和气浮于面。 不要老在别人面前摆架子,没有意义。
才气行于事; 勇于行动。
义气施于人。 做人要有正义的东西给别人,要有乐善好施的本性。
中国传统文化阴阳识人,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让你认识自己,什么样的气血决定了你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了你什么样的做事行为。
第二篇:何为命运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结构及功能即命运。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肾的最基本物质就是精(元气),精好比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你缺少这个细胞他就可以给你变现出来,精就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一个物质。
打个比方,你一出生是带着一百块钱来的,他是带五十块钱来的,他就是精不足,稍一遇到风吹草动,第一个生病倒下的人就会是他,脾胃是后天之本,如果你在不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你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五脏六腑的结构及功能决定了你的,智商、情商、财商等等,自然也就决定了你的命运,对没有系统学习过养生的人来说,可能看不太明白,请自行去百度搜索!我也会在以后一系列的养生笔记中阐述。
个人认为有的小朋友天生聪明伶俐,有的小朋友从小就注意力不集中,丢三拉四,反应迟钝,这都是身体结构及功能所决定的,所以对子女的教育应顺其自然,多去发掘孩子的天性,天赋。精上输于脑,精不足你脑瓜袋想问题就想不明白,记忆力就不好,学习成绩自然就不好,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因材施教,当你责怪孩子不听话,学习差的时候,请你先关心一下他的身体。管理学有一句名言:不要对愚笨的人给予激励,你一激励!他会干更多的错事,给你制造更多的麻烦,这个就不多解释了。
精(元气)是先天父母给的,后天补是补不回来的,但是我们可以养别太早把钱花光了,很多年轻人英年早逝或者早早的就开始做事犯迷糊,性格怪异、认死理等等都是精不足,又不懂得养生的后果。老百姓常说这个人咬着狗粑粑给麻花都不换,就是认死理,不听劝的意思,其实是这个人身体出了问题,很简单的事他就是想不明白,肾精不足不能上输于脑,怎么办?讲道理他是听不懂的,那就只有先给他调养一下身体了,身体调养好了,精能上脑了,问题他自己也就能想明白了。
下面我在讲一下中医的“神”与“大情怀”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这个“调”字调的就是“神明”何为神明,神明就是大情怀,圣人之用心若镜。
镜子就是一种境界,一种大情怀,任何事情来了,你可以充分地去感应它,走了,就在你心里消失了,这叫顺应自然。镜子的情怀就是任何喜恕不要留下来,你对镜子哭,你对镜子笑,镜子里的你就哭,就笑,你离开了,镜子还是镜子平静如水。我们都要有镜子的情怀,事情来了,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事情过去了,就要心境如水,正所谓:喜恕不留于意。所谓圣人无梦,就是这个道理,不要为生活的琐事所羁绊,一切顺其自然,多去追求精神、灵魂的大情怀。养生分三个层次:肉体层次,心灵层次、灵魂层次。你在那里?对孩子的教育要培养他的大情怀,总是低头写作业是培养不出大情怀的,带他到自然环境中去,去登山远眺,去放风筝,让他抬头看天,让他自己去体会什么是高远!什么是大情怀!
现在玩个游戏:事业、财富、爱情、亲情、健康这五个选项让你必须去掉一个,你会去掉那一个,以此类推,请告诉我你最后剩下的是什么,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是亲情、和健康。久病床前无孝子,没有健康的身体亲情何以为继,所以健康才是我们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朋友们养生什么时候都不晚,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
中医传统养生的几个基本原则:
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好好睡觉,不生气,多运动。
大道至简,其实养生没那么复杂,只是我们缺少了一点坚持,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