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设置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设置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道路工程Highway Engineer i设置级配碎石基层 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孔保林 (邯郸市青红高速公路管理处,河北邯郸056002) 摘要:以沥青路面路基顶面压应变、路表弯沉为研究指标,使用Bisar3.0软件分析了级配碎石基层厚度与模量及土基模 量变化对这两种指标的影响,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级配碎石;Bisar3.0;竖向压应变;路表弯沉 中图分类号:U41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786(2012)06—0060—03 Structural Mechanics Analysis on Asphalt Pavement with Graded Gravel Base KONG Bao—lin (Handan Qing--Hong Expressway Administration,Handan 056002,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compressive strain of subgrade top surface of asphalt pavement and its surface deflec— tion as research indicators,the effect on the two kinds of index when graded gravel base S thickness and modulus as well as soil base S modulus changes is analyzed using Bisar3.0 software,which can be consulted by peers. Key words:graded gravel;Bisar3.0;vertical compressive strain;pavement surface deflection 级配碎石是由几种不同粒径的碎石按一定比例 和石屑掺配制成的混合料,其模量与强度相对于一 般稳定性基层差一些,碎石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碎 为基础的。本文将通过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找 出沥青面层、级配碎石基层和土基各自的应力状况 以及受力特点,以便于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进行预 石颗粒本身的强度是级配碎石基层强度的主要结构 构成。目前对级配碎石基层的应用和研究还不够成 熟,因此有必要对级配碎石设计方法进行分析。路 面设计方法经历了由经验法(以AASHTO法为代表) 经过发展演化为理论分析法的过程,是以受力分析 ….n.…… ㈤●0 ㈤.n.㈤……测及分析,并推荐合理的路面结构厚度及模量。 1 计算说明 1.1 计算路面结构方案 本文采用Bisar 3.0软件,计算分析级配碎石基 层沥青路面结构。计算采用标准轴载lO0kN,轮胎  n.n一 ●(>●<) o●o●0●< o●o●< o● 土参与工作比例增大,故群桩夯扩载体灰土挤密桩复 合地基沉降量比单桩工作状态的复合地基沉降量大。 3 结论 学报,1990,1(12):21—31. [2】刘三仓.灰土挤密桩地基桩土应力比及承载力 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1996,(1):91—94. 3.1 沿深度方向。桩身承担的荷载在1d~4d之间 [3]王亮,赵均海,等.挤密桩夯填过程的塑性分 析lJ1.长安大学学报,2007,27(2):67—70. 『4]石坚.黄土地基群桩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西安 工程学院学报,2000,(6):52—55. 衰减很快,4d~9d深度范围内衰减速度减缓,超过 9d以后,桩身承担荷载继续衰减直至接近于零。 3.2 群桩与单桩的差别主要在沉降方面.由于群 桩效应,应力叠加,桩间土参与工作比例增大,因 此群桩的沉降较大。 参考文献 『51 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S1. [1]张苏民.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特征[J].岩土工程 60 f交通标准化 收稿日期:2011—11-30 Highway Engineering道路工程 压强为0.7MPa,计算点位为两轮隙中点位置。结构 方案及计算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结构方案及计算参数 指标,简单、直观,容易测量和验证,便于控制沥 青路面施工质量,仍是我国沥青路面设计的重要指 标之一。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要求轮隙中心处 结构层 SMA一13 AC一20 ATB一25 厚度/cm 15℃模量/MPa 泊松比 劈裂强度/MPa 4 6 8 2 200 1 800 1 200 0.25 0.25 0.25 1.4 O.8 0.6 路表计算弯沉值 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 ,即: Z ≤ 级配碎石 碎石垫层 土基 15~55 15 200~800 18O 40-200 0_35 0-35 0-35 一 一 一 设计弯沉值 应根据公路等级、公路设计年限 内累计标准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按下式计 算确定: ld=6OON ̄ ̄.2A。A A 6 1.2 层间条件 沈金安教授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 析与防治对策》一书中对层间接触条件提出这样的 看法: 式中: ——设计弯沉值,0.01mm;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轴次, 辨道: a)沥青层各层之间完全连续;b)沥青层与级 A。——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为1.0,二级公路为1.1,三、四级公路为1.2; A ——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 配碎石层按滑动计算;c)沥青层或级配碎石与无 机结构料稳定集料之间,一般认为在半刚性材料 未损坏之前可按连续计算,损坏以后按滑动计算。 本文对层间条件的考虑同上。 2 分析指标 2.1 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1.0,热拌和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路面、沥 青表面处治为1.1: A ——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沥青 路面为1.0,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为1.6。 路表弯沉对于不同类型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 柔性基层)的设计标准是不一致的,现行规范虽然 给出了半刚性基层和柔性基层弯沉值的修正系数圜.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初始.其主要目的就 是为保护路基土,使之不经受车辆的直接作用,通 过路面传播至土基的应力被扩散而不会造成土基过 大的沉降。这一点反映在设计思想及设计方法上. 主要是控制土基顶面应力及垂直位移量。传统的路 面结构设计是以强度为第一设计指标,而现代高速 公路的功能性设计是以变形为第一控制参数,故预 防路面结构出现车辙变形和开裂已成为沥青路面设 计的主要目的【11 但对于出现的新类型路面结构(柔性基层与复合式 基层)和新的路面材料,该设计指标不能准确反映 结构的受力状况,同样弯沉的路面结构,其内部受 力状况可能相差悬殊。但为了使设计与施工有个相 统一的指标,还应采用路表弯沉作为长寿命沥青路 面结构的设计及质量控制指标。 3 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3.1 级配碎石层模量的影响(见图1) 防止路面开裂可通过控制沥青层最大拉应变和 半刚性基层的层底拉应力来实现。但对于车辙深度 及控制措施,现行规范中并无切合实际的计算方法 及处理办法。若车辙属于表面车辙,则只发生在沥 由图1可知,弯沉大小与级配碎石模量的大小 成反比例,且随级配碎石模量的增加而降低,变化 趋势逐渐变缨 。土基顶部压应变随级配碎石模量 青层,通过罩面就能保证结构良好;若车辙属于结 构性车辙,则是由路面各结构层的永久变形累积形 成的,其中路基土的永久变形直接控制着结构性车 辙的深度,在施工时主要是通过压实度来加以限 制。在设计时,建议采用基顶压应变作为控制路面 总变形量的设计指标。 2.2 路表弯沉值 的增加而呈直线下降趋势。 3.2 级配碎石层厚度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路表弯沉随级配碎石层厚度的增 大而减小,大概呈线性变化的趋势。级配碎石层厚 度在35cm以下时.土基顶部压应变随着级配碎石 层厚度的增加几乎没有变化:级配碎石层厚度大于 近几年.专家学者对路表弯沉指标提出了较多 35cm时,随着级配碎石层厚度的增加.土基顶部 压应变减小幅度较大。 的异议,但其作为唯一的设计与施工验收相对应的 2012年3月第6期l 61 道路工程HIghway Engineerin 0_【× ∞船 ∞勰 如 如加 ∞ 蚰 ∞瑚 ∞ 4 加 ∞ 模 。 姗鲫 ∞ ∞、蕈 皲 ∞ ∞ ∞ 4U OU U 10U IZU 140 IbU l U ZL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土基模量/MPa b) gⅢ/_【0.0×蟮 模量/MPa b1 邑_I× 坦 图3 路表弯沉、土基顶部压应变随土基模量变化图 ∞ 如 ∞ 如 ∞ 舳 ∞ ∞ 加 ∞ ∞ ∞ 图1 路表弯沉、土基顶部压应变随级配碎石模量变化图 ∞ ∞ 鲫 时,随着土基模量的增大,路表弯沉减小得较快; 当土基模量大于80MPa时,随着土基模量的增大, 路表弯沉减小得较慢。土基顶部压应变随土基模量 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变缓。 4 结语 ∞土 基 采用Bisar3.0软件分析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 结构的力学性能,通过改变级配碎石模量和厚度, 啪 对沥青路面路基顶面压应变、路表弯沉指标进行分 ∞ ∞ 加 O 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增大级配碎石模量可减小 路基顶面压应变和路表弯沉。随着级配碎石层厚度 的增加,土基顶部压应变减小很少,当级配碎石层 达到一定厚度时,土基顶部压应变减小幅度较大。 参考文献 『11姚祖康.对国外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评述(连载 一)『J1.公路,2003,(3):18—25. [2]郭亚兵,丛林,郑航,等.半刚性基层沥青路 面结构设计指标的研究[JJ.上海公路,2002,(4): 15 2O 25 3O 35 40 45 50 55 基层厚度/cm b) 6-9. 『31袁峻.级配碎石基层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研究 ]. 图2 路表弯沉、土基顶部压应变随级配碎石层厚度变化图 南京:东南大学,2004. 3-3 土基模量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知,路表弯沉、土基顶部压应变均随 土基模量的增大而减小。当土基模量在80MPa以下 作者简介:孔保林(197l一),男,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11—11—28 62 l交通标准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