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理解意思;通过对话,感悟萧伯纳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通过对话,感悟严于律己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小节,体会小姑娘的可爱。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课题质疑。 教学过程:
一、由题设疑,引发思考。
1.出示课题: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作家?什么是大作家? ▲课文中大作家是指谁?小老师又是谁? 学生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相机介绍萧伯纳:英国著名剧作家。一生共写剧本51部、小说5部和其他著作多种。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进一步启发学生提问:这么有名的作家还需要老师吗?而且他的老师还只是个小姑娘?
过渡:同学们可真会提问呀,说明大家越来越会学习了。那就认真地来学学这篇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
萧伯纳 作家 莫斯科 访问孩子 告诉 文豪 惊喜万分 出乎意料 苏联 意识 自夸 深有感触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出示二类字所带词语:口吻娜塔莎 谦虚 教育 学生练读。齐读。
“教”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组词。
用“豪”“虚”“联”扩词。
3.指导书写:“豪”字不要多横,“虚”字虎字头不要忘钩
4、哪些词语你通过预习或联系上下文已经理解? 如还有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可适当点拨。 口吻:口气,语气。
惊喜万分:非常吃惊又高兴。 感触:感受。
5、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试着说说各段大意。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填空;萧伯纳在莫斯科访问时,遇到一位( )的小姑娘。
2、你从哪里看出小姑娘很可爱?
划出文中的外貌描写,出示:“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3、填空:( )小姑娘可爱极了,( )萧伯纳非常喜欢她。
( )萧伯纳非常喜欢小姑娘,()同他玩了很久。 4、萧伯纳访问莫斯科,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时间对他来说一定很紧,可是他却同一个陌生的小姑娘玩了很久,你感觉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小结过渡:大作家萧伯纳与可爱的苏联小姑娘娜
塔莎相遇了,你们一起玩了很久。接下来你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别着急,我们下节课接着听你们讲。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阅读萧伯纳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体会萧伯纳谦逊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作家的小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作家和小老师分别是指谁?(板书:萧伯纳 小姑娘)
2、萧伯纳是著名作家,他为什么要称呼小姑娘为老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
3、出示词语,试着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萧伯纳 莫斯科 访问 出乎预料深有感触 二、学习第二部分
1、 临别时,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读读课文第二段,划出萧伯纳的话。
2、 学生回答:“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3、 齐读这句话,思考:如果你是萧伯纳,你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4、 交流。从同学们回答时的表情、动作、语气,可以看出你们见到大作家萧伯纳一定会----“惊喜万分”。你们的这些表现,萧伯纳有没有想到?(想到)这就叫做“预料”。
5、 你从哪里知道萧伯纳预料到这些?(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读好萧伯纳的话。
6、 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有没有“惊喜万分”?她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
联小姑娘娜塔莎。”)
7、 这就叫“出乎预料”。还有那个字也表示“出乎预料”(竟)
8、 读读小姑娘的话,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 a.小姑娘话中用了一个“请”字,这个字你觉得好在什么地方?
b.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加上“苏联小姑娘”? (一种爱国之情。在她看来,你萧伯纳自己为世界闻名的英国著名作家而自豪,我也为自己是苏联小姑娘而自豪。)
9、这是个怎么样的小姑娘?(天真可爱)朗读小姑娘的话。
10、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有什么反应?(“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自己太自夸了。”)
A、“震”是什么意思?“为之一震”究竟是为什么而“震”?
B、“意识”是什么意思?(换词语)意识到了什么? C、给“自夸”换个词语。“刚才太自夸了”指的是什么?读一读他自夸的话。你觉得萧伯纳自夸了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_小精灵 儿童网
10、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不同的心理。
三、抓住“感触”,明白由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感触”是什么意思?“深有感触”呢? (2)具体说说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 “刚才太自夸了。”
学生讨论回答。
小姑娘的话使萧伯纳深受刺激,使他的思想感情久久难以平静。
讨论回答,要点:
(1)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 (2)对任何人,包括对小孩子,都应该平等相待。 (3)小姑娘娜塔莎让自己明白了这些深刻的道理,应该成为自己的老师。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大作家萧伯纳称小姑娘为老师.
3、萧伯纳“感触”中最后一点——“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除了给上文所写的事情作总结外,在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点题。点出课题之由来。(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可适当点拨。)
4、课题为什么要叫大作家的小老师呢?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
1.学完了这篇课文,老师要送给你们几句名言: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生读,说说意思。
2.生活中,谁也会是我们的老师?练说。 书籍是我们的老师,因为 。 爸爸妈妈是我们的老师,因为。
大自然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因为。 电视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因为。 3.是呀,生活中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寻找,虚心学习,一定会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我们自己也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五、实践应用。
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25、 大作家的小老师
萧伯纳 小姑娘
安全提示:
1、在教室、走廊里活动做到轻声慢步,切忌攀爬、跳跃、投掷、追逐、喧哗、起哄,教师如发现有不良言行应及
时制止,当面教育;
2、开关门窗、窗帘、灯、水龙头等正确规范,确保安全、节约;电器设备等(白板、水电控制阀、高处的开关)须由教师或专业人员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