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6期 2009年6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m0NM雹NTAL SCⅡ CE AND MANAGEM口 T VoL34 N仉6 June2OO9 文章编号:1674-6139(2009)06—0124—03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中的干扰及消除 孙冬月 ,官香元 (1.大连东泰有机废物处理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35;2.大连东泰产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化学需氧量(COD)是描述水质有机物污染程度、评价水质好坏和污水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目 前,COD的测定大都采用重铬酸钾硫酸回流法。当水体中存在C1’、NO;、S 、Fenton等物质时,会影响化学需 氧量的测定结果。讨论了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时,以上几种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情况。着重探 讨各种影响因素在不同情况下的消除方法以及各种消除干扰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COD;干扰:消除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Elimination of Interference on COD Measurement by K2 Cr2 07 Method Sun Dongyue ,Guan Xiangyuan。 (1.Dalian Don ̄ai Organic Waste Treatment Co.,Ltd.,Dalian 116035,China; 2.Dalian Dongtai Industrial Waste Treatment Co.,Ltd.,Dalian 1 16600,China) Abstract: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describe the degree of organic pollution of water quality,evaluate water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sewage treatmen.At present,the sulfuric acid potassium dichromate re. lfux method is het most use to determinate COD.If existing materials such as CI。、NO; S2。 Fenton reagent in he twater,they will influence the result of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mesuraement.The aritcle discussed that when we determine COD itwh l(2Cr207,what t}le interference situation ofthe result would be.The article is emphasized discussing the method ofremoving vali- OU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xplained the virtue and shortcoming of he method.t Key words: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interference;elimination COD是描述水质有机物污染程度、评价水质好 坏和污水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在酸性 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消耗氧化剂的量,以 氧的mg/L来表示。目前,COD的测定大都采用重 铬酸钾硫酸回流法(简称标准法)¨J。该法的优点 如下:(1)K:Cr20 容易提纯,可直接准确称量配制 中有机物的降解规律和程度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 有必要对COD测定中产生的干扰进行消除。 1 C1一的干扰及消除 1.1 C1一的干扰 成标准溶液,无需标定;(2)K Cr20,标准溶液非常 稳定,可长期保存;(3)对大多数有机物氧化率较 化氯离子:6C1一+cr2o;一+14H =3C12+2Cr3 +7H2O 高,对一般水样的氧化率达到90%;(4)方法的重现 氯离子对重铬酸钾的消耗使得测定结果比实际 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5)适用范围广,对于工 COD值偏高。 · 业废水、生活污水均适用。 由于体系中加硫酸银作催化剂,氯离子将与银 近年来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种类日益复杂, 水处理剂次氯酸钠、硫化物、Fenton试剂等的使用, 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使催化剂中毒,从而消耗 sO ,降低反应速度: 对COD测定产生了很大的干扰。对准确研究体系 AgAg +C1一=AgCI 收稿日期:2009—04一O8 在COD测定中,根据重铬酸钾氧化反应及氯 离子反应的电极电位-2 可知,重铬酸钾完全可以氧 作者简介:孙冬月(1976一),女,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质分析与 监测。 氯化银沉淀也会被重铬酸钾氧化,消耗氧化剂, 而且生成的白色沉淀使滴定终点颜色发灰,难以准 确滴定。 124· 2009年6月 第34卷第6期 孙冬月等·重铬酸钾法测定COD中的干扰及消除 V0L34 Nn6 June2OO9 硝酸银加人量应视Cl一浓度而定,加多会消耗 而且会与溶液中的so,一离子结合 化学需氧量也随着增加,氯离子使测得实际样品的 昂贵的金属银,2S04沉淀,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加少达不 化学需氧量比理论值高,氯离子浓度与COD值之问 形成Ag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在加入AgNO,之前首先要测 呈线性关系。因此,氯离子的干扰不容忽视。 定水样中cl一浓度,进而确定所需要AgNO,的量。 1.2 CI一干扰的消除 或者利用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重铬酸银溶解度,生 1.2.1 HgSO,掩蔽法 当水中氯离子含量高于30 mg/L时,需加硫酸 成的砖红色重铬酸银沉淀来指示滴定终点,确定 丛俏口 通过实验得出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 汞消除干扰,硫酸汞应加在其它试剂之前。 H ’+4C1一=[HgCl,] 一 [HgC1,] 一既难离解又可溶,可以消除a一干 扰,使用0.4 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o nag,如取用20.00 mL水样,最高可络合2 000 mg/L 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浓度较低,亦可少加 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离子:10:1(w/w)即 可川。张翠粉 研究当硫酸汞与氯离子的比为10 :1、20:1、30:1、40:l时的掩蔽能力。实验结果 当硫酸汞:氯离子=10:1,硫酸汞的量不足以屏蔽 氯离子,测定结果与真值存在较大偏差;当硫酸汞: 氯离子达20:1时,则对氯离子能达到较好的屏蔽效 果,使误差降至较低水平,再增加硫酸汞的量已无多 大意义。 但是由于硫酸汞剧毒,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大, 产生二次污染。按常规测定中要加入0.4 g硫酸汞 来消除氯离子的干扰uJ,仅单个样i贯I定就向环境排 放约0.27 g二价汞离子。因此,COD测定废液的汞 污染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无汞盐法 测定COD方面的研究很多,胡国强 在废水中 COD的无汞盐法测定中采用MgSO,为催化剂, Ag2So4为Cl一的掩蔽剂,消除了汞的二次污染。 1.2.2稀释样品法 当水样中氯离子含量高于1 000 mg/L时应先 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l 000 mg/L以下再进行 测定…。稀释法适用于高COD(COD>300 rag/L), 高Cl一浓度(Cl一浓度>2×10‘rag/L)水样分析。对 COD较低的水样,如低于100 mg/L,采用此法误差 较大,应考虑用其他方法 J。同敏等0 研究当水样 COD较低,而氯离子含量又非常高,采用稀释样品 加硫酸汞难以准确测定COD,采用加硝酸银沉淀水 样中的氯离子后再进行测定比较准确。 1.2.3硝酸银沉淀法 当水样COD较低,而氯离子含量又非常高,采 用加高浓度硝酸银沉淀水样中的氯离子后再进行测 定,测定结果稳定、可靠、重现性较好,对解决低 COD高氯根干扰这种特殊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 方案。 AgNO,的加入量【8】。陈荣平 实验得出,当Ag 与 Cl一物质的量比为l_5:1时,其COD测定值与不含 cl一的水样的COD测定值最接近。 2 NO;的干扰及消除 2.1 NO;的干扰 NO;干扰主要是消耗K2Cr20,的量,可能发生 如下反应: 3NO;+cr'O;一+8H =3NO;+4H20+2C? 使测定结果偏高。谢文玉等[10】实验得出在0 mg/L~200 mg/L NO 范围内,NO;与COD 值有 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文献[11]介绍1 mg NO;相当 于0.347 0 mgCO0 。 2.2 NO;干扰的消除 2.2.1氨基磺酸法 NO;干扰可通过加入H:NSO,H来消除。其原 理为: H2NSO3H+HN02=H2SO4+H20+N2 每1 mg NO;加人10 mg氨基磺酸,可消除 NO;的干扰 。但氨基磺酸易潮解,不耐保存,从 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2.2.2氨磺酸铵法 通过研究发现氨基磺酸可以掩蔽NO;是由于 氨基在起作用,由此可选用一种更为稳定的试剂氨 磺酸铵(不潮解)来做掩蔽剂,其原理为: NH4SO3NH2+HNO2=NH4HS04+H20+N2 谢文玉【|叫等研究得出对于1 nag NO;加入15 mg氨磺酸铵的COD 与没加NO;的标准水样所消 耗的COD 相比,相对偏差为2.18%。 3 S 的干扰及消除 3.1 S 的干扰 S2一能被重铬酸钾氧化,使COD 测定值偏高。 3.2 S2一干扰的消除 3.2.1理论计算扣除法 测定含s 一水样时,可预先测定其原始浓度,然 后在假定其定量氧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从COD中 扣除S2-所消耗氧的量。氧化1 mg S2一成so,一需2 125· 第34卷第6期 2O09年6月 孙冬月等·重铬酸钾法测定COD中的干扰及消除 VoL34 Nm6 June2O09 mg氧,从所测COD值中扣除,即得到实际水样的 COD值。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的氧化产物与S 一 的氧化产物相同,都是硫酸盐,二者的需氧量也可按 此法计算【l引。 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实际上很难做到, s2一容易被空气氧化,保证不了其原始浓度的准确性。 3.2.2酸化吹气法 际废水中测定标准差为3.392,变异系数为o-017。 但是此种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因为在做过氧化 氢的影响时,是用纯水来做溶剂,与废水中的情况 有一定的差别,即使知道了废水中过氧化氢的含 量,有时做出来的值与实际值也有很大差别。 5结论 化学需氧量作为水体受有机污染的综合指标, S 一容易被空气氧化,测定水样前,向其水样中 在水处理过程中必须快速准确测定其值。对于不同 通入空气,使水样中的s 一氧化生成单质s沉淀除 去 。 郭玉文等¨副将水样加硫酸调至pH<2,经s 一 处理装置吹气30 min,将处理前后的水样进行 COD 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前水样随着S 一浓度的 增大其相对误差也逐渐增大,而处理后水样相对误 差<10%。 4 Fenton试剂的干扰及消除 4.1 Fenton试剂的干扰 Fenton法是一种很有效的高级氧化法,但是由 于过氧化氢在COD的测定过程中会被重铬酸钾氧 化而造成测定值偏高。当废水含有过氧化氢时,化 学需氧量测定将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干扰¨ (1)因过 氧化氢的还原作用而消耗重铬酸钾,如果在经硫酸 酸化后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这时就会 生成不稳定的深蓝色的过氧铬酸(H Cr20。:);(2) 在测试中含有的过氧化氢样品有可能被加入的每一 种物质活化,发生Fenton反应。 姜科军等¨ 实验得出,在同一废水中一定浓度 范围内,加人不同浓度双氧水对化学需氧量的影响 有正比例影响,并随着加人双氧水浓度增大而增大, 且线性关系良好。 4.2 Fenton试剂干扰的消除 4.2.1碱性环境加热法 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 升高、阳光直射都能使其迅速分解,可以采用在强碱 性的环境中加热来消除过氧化氢的干扰。但是这种 方法也有一些弊端:废水中含有一些挥发性有机物, 加热时这部分有机物会挥发掉,造成COD下降;其 次,当过氧化氢的浓度越来越低时,分解速度越来越 慢,最终还是有一定的过氧化氢残留在样品中,影响 COD测定。 4.2.2 H2O2与COD关系图法 在纯水中加人不同量的H2o2,测定其COD,找出 COD与H202含量的关系。把这种关系代人实际废水 处理中,消除H2o2干扰。张乃东等u。 通过实验线性 回归得出50mg/L~100mg/LH202和COD关系,在实 126· 水样COD的测定,其干扰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必须 了解水样特征,选择适用的消除干扰方法,才能做到 数据的准确可信。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 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2002:210—213. [2]李华昌,等.实用化学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6:312—318. [3]丛俏.Q一、N 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及消除的研 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209—213. [4]张翠粉.COD测定中硫酸汞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探讨 [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5,17(1):26—27. [5]胡国强.废水中COD的无汞盐法测定[J].海洋环境 科学,1991,10(8):27—29. [6]田桂芝,等.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 改进方法[J].广州化工,20O7,35(5):60-63. [7]闽敏,等.COD测定中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方法[J]. 中国给水排水,1998,14:38—4o. [8]杨士建.分析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时消除氯离子干扰 的方法改进[J].能源环境保护,2003,17(4):28—29. [9]陈荣平.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影响因素的研究[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7,28(6):54—56. [1O]谢文玉,等.在COD 测定中消除亚硝酸根干扰的 研究[J].环境工程,2O02,2o(5):62—64. [11]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分析 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153. [12]魏复盛主编.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指南(上册)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225—238. [13]吴帮灿.现代环境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1999:210—211. [14]周跃龙.测定COD影响因素的分析[J].江西农业 大学学报,2003,25(3):787—788. [15]郭玉文,等.对cOD 测定中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 法的探讨[J].环境工程,2007,52(6):73-75. [16]邓小晖,等.过氧化氢对化学需氧量测定影响的研 究[J].上海化工,2008,33(4):11一l3. [17]姜科军,等.双氧水对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 [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3,62(1):36—38. [18]张乃东,等.Fenton体系中COD的测定[J].哈尔滨 商业大学学报,2001,17(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