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打扫校园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P1-2
学习目的:学会打扫校园卫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如何打扫卫生,面对不同的土质应该如何清理干净,各种地面的清理标准是什么。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具学具:铁锨、笤帚、抹布等卫生工具。 学习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整洁优美的校园,不仅有利于学习,而且有利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想想看,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下学习,是多么舒服的一件事情啊!作为我们小学生,打扫校园卫生是每位同学应尽的义务。
二、讨论交流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小组讨论一下下面这两个问题: 打扫校园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打扫校园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要求:结论要尽量全面细致,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和全班同学交流结果。讨论时间为10分钟。
三、学学做做 1.土质地面的清扫
土质地面可以用扫帚清扫。但要注意:一是要把地上的杂物捡干净,不平的地方要用铁锨铲平,用脚踏实;二是不要用力猛扫。
2.硬化地面的清扫
硬化地面一般也用扫帚清扫,走廊、过道也可以用拖把拖干净。 3.卫生死角的清扫
校园花坛中、墙角处的杂草要及时拔除;落入的枯叶、纸片和其它杂物要注意清扫。墙壁上如有乱涂乱画的污痕,也应该清除或粉刷。
四、实践应用
以小组为单位清扫校园卫生,做好清扫记录,评出“卫生标兵小组”。 五、交流探究
你想过要把废弃物分类存放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第二课:《折餐巾花》
《折餐巾花》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二节课。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餐巾折花七种基本技法的操作要领,并能熟练运用。虽然内容不多,但它却取材于生活,贴近生活实际。在引导学生折餐巾花的过程中我还加入了一些设计因素,这不仅为简单的折餐巾花增添了实用与欣赏价值,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均能够得到发展与提高。
【学生分析】 劳动技术课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门新课程,他们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上册“纸工”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简单的正反折的技法,认识了一些常用符号。但学生对此行技术很陌生,学生由理解到应用需要时间和老师运用多种方法的引导。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餐巾折花七种基本技法的操作要领,并能熟练运用。
2、通过观察、思维、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3、从餐巾折花的美学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餐厅操作技能的兴趣,培养他们敬业爱岗的思想素质。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餐巾折花的七种折叠技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难点】要求所教餐巾花造型美观、形象逼真、线条美,不仅形似,更要神似。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操作场地,以实地演练为主,突出职教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教学准备】餐巾、筷子、水杯 【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回答问题: 内容:
1、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叠:如圣帽、折:如三尾金鱼(直推)、卷:如天竹、穿:如彩蝶纷飞 翻、拉、捏:如圣诞火鸡。
形式:教师提问后,希望同学们积极主动发言。 目的:1、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要求:形象端庄,表达清晰,积极主动。 二、复习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
内容:叠是折叠、堆叠的意思,就是将餐巾平等取中一折二、二折四、单层或多层叠,或成正方形、矩形,或是斜折成三角形、菱形、梯形、锯齿形等各种几何图形。如圣帽、双面扇、水仙盆景。
折就是将餐巾叠面折成一裥一裥的形状,使花型层次丰富、紧凑、美观。折裥时,用双手的拇指、食指握紧餐巾,两个大拇指相对成一线,指面向外,中指控制好下一个折裥的距离,拇指、食指的指面握紧餐巾向前推折到中指处,中指再腾出去控制下一个折裥的距离,三个指头互相配合,向前推折,折裥又分为直裥(平行裥)和斜裥两种。每裥的宽度一般在2厘米左右。如:三尾金鱼、仙人掌。
卷就是将折叠的餐巾卷成圆筒形的一种方法,可分为平行卷和斜角卷两种。平行卷即是将餐巾两头平行一起卷拢,要求卷得平直。斜角卷就是将餐巾一头固定只卷一头,或者一头少卷一头多卷的卷法。如天竹。
穿是指用工具从餐巾的夹层折缝中边穿边收,形成皱折,使造型更加逼真美观的一种手法。穿时左手握住折好的餐巾,右手拿筷子,将筷子的一头穿进餐巾的夹层折缝中,另一头顶在自己身上,然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筷子上的餐巾一点一点往里拉,直至把筷子穿过去。如:彩蝶纷飞、孔雀开屏。
翻是在折制过程中,将餐巾折、卷后的部位翻成所需花样。翻是指餐巾的巾角从下端折至上端、两侧向中间翻折、前面向后面翻折,或是将夹层里面翻到外面等,以构成花、叶、芯、翅、头颈等形状。
拉就是牵引,是在翻的基础上,为使餐巾造型挺直而使用的一种手法,如折鸟的翅膀、尾巴、头颈,花的茎叶等。通过拉的手法可使餐巾的线条曲直明显,花型挺括而有生气,如冰清玉洁。
捏主要是做鸟或其他动物的头所使用的方法。操作时,用一只手的拇指、食指、中指进行。先将餐巾巾角的上端拉挺做头颈,然后用食指将巾角尖端向里压下,用中指与拇指将压下的巾角捏紧,捏成一个尖嘴,作为鸟头。如:和平鸽、圣诞火鸡。 形式一:教师操作多媒体课件,在讲台前边复习餐巾折花的7种技法边请同学进行练习。如:讲到叠的技法时,就请同学们练习圣帽,以实践操作来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目的:同学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餐巾折花7种技法的要领,并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折叠技法。
要求:每讲到一种技法时,就让学生们用这种技法折一种花,并请一学生把他认为最好的一朵花拿到讲台前展示。
形式二:利用投影仪,教师讲解孔雀开屏的折叠方法,因为孔雀开屏集中了餐巾折花的7种基本技法,是个很有代表性的花型,难度较大。
目的:通过统一讲解的形式,再次巩固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 要求:所折花造型美观,形象逼真,折花手势正确。 形式三:学生进行自创花型的展示。 目的:
1、使学生学会欣赏餐巾折花(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观赏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使学生明白会做餐巾花容易,但做好餐巾花却很难。 3、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要求:课前有所准备,能说出花的名称,所用技法。
形式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餐巾折花的技法。如:利用投影仪 1人讲解示范,把他所学的餐巾花教会其他同学做,本组另外2位同学在一旁巡视指导。
目的:
1、通过交流,巩固正确的折叠技法,特别是手势的要求。 2、通过交流,既充分利用了操作实地,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3、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利用投影仪演示主要折叠技法,并把他自创的花教给其他同学。 形式五:按掌握程度把同学分成两部分,掌握程度一般的同学利用电脑中的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掌握程度好的同学则要完成两个摆台上的餐巾折花造型。
目的:
1、活学活用,在“做”中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要求:将学生布置的餐台与老师布置的餐台进行比较,看哪个餐台更美观? 三、折花欣赏:
形式:观看课件中的折花欣赏集锦。 目的:
1、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让学生明白学无止尽的道理,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求:请学生谈谈在观看了欣赏片段后,有何感想? 四、本课小结:
1、讲评:请学生讲评教师摆台和学生摆台哪个更好,为什么?然后教师讲评。
2、归纳: 3、小结:
折叠餐巾花虽然有多种方法,但无论哪种花型,又都有着共同的基本操作技法和要领,大体可分为叠、折、卷、穿、翻、拉、捏七种。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七种基本方法,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就能随心所欲地创制出多种美观大方的花型。
五、布置作业:
运用所学的7种折叠技法,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折出形态各异的餐巾花。
【板书设计】 折餐巾花
叠:如圣帽、 折:如三尾金鱼(直推)、 卷:如天竹、 穿:如彩蝶纷飞 翻、拉、捏:如圣诞火鸡。 第三课:《学编吉祥结》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使学生了解有关中国结的特点及作用,体会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技能领域:学会吉祥结编制,通过学习简单结,为复杂结的编制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领域: 使学生认识到中华结艺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学习中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竞争,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吉祥结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协调的完成吉祥结调整时的“拉内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吉祥结半成品等
学习准备:编中国结的彩线及珠子之类装饰物,泡沫,大头针等.调查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与合作学习,应用多媒体和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引趣激情、诱发动机(大约需要5分钟)
1.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啊?(中国结)课前让大家调查有关中国结的资料,你对中国结了解多少呢?
(学生汇报交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中国结,大家想欣赏吗?(课件:古乐声中逐一出示中国结图片,一件件造型独特、绚丽多彩的中国结展现在学生面前。师讲解:
追溯历史,中国结艺是从远古年代的结绳纪事开始的。
据说中国结又叫盘长结,古人喜欢用绳结作装饰。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是从唐宋时代开始的,兴盛于明清时期。开始,它只是王公贵族衣袍或首饰上的佩饰,
后来流于民间,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百姓布衣上的纽扣就蕴藏精巧的结艺。
纵观古今,中国结的装饰用途极为广泛。日常生活中的大小物品,如轿子、窗帘、帐钩、扇缀、笛箫、香袋以及书画的下方常编有各色各样的中国结。
中国结式样繁多、名称优美。仅按形状分,就有蝴蝶结、同心结、双喜结、十字结等数十种。
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的吉祥装饰物品。如:“金玉满堂”“五谷丰登”“鱼虾满仓”“吉祥平安”“丰收结”等等。
现代社会中,中国结已不仅仅是绳结和运用于服装上了,而是巧妙制成了造型各异的花动物、花卉、饰品等等.)
欣赏了这些中国结,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谈感受)
师总结:中国结年代久远,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结”字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2.除此之外,北京申办奥运会的会标也使用了中国结的图案造型。(课件演示)看,它将“五环”巧妙串成了一个美丽的中国结!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 生:讨论)
师:它简洁明快,寓意吉祥,把中国悠远的文化和奥运联系起来。它象征了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世界人民携手共创新世纪。
师小结:刚才欣赏的中国结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个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编“吉祥结”,它是中国结的一种基本打法。(出示课题:《学编吉祥结》)
师:大家看,这就是吉祥结。(课件)
“吉祥”二字代表着祥瑞、美好、吉祥如意。吉祥结的耳翼有七个,所以又称为\"七圈结\"。这种结常出现在中国僧人的服装及庙堂的饰物上,是一个古老而又被视为吉祥的结式,因此得名为“吉祥结”。
(二)大胆尝试(大约需要5分钟)
中国结都要经过编、抽、修的过程。那么吉祥结应该如何编织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中的秘诀吧!要想做好吉祥结,材料工具可不能少。请大家把课
本翻到7—8面,看看都需要哪些材料?(指名说)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就让我们仔细观察吉祥结的制作过程,拿起手中的材料“大胆尝试”,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还要走到学生中去,做好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启发: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做出来了!还没有做好的同学们,你认为在制作过程中,哪一步做起来比较困难一些?(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可能会认为“拉内耳”比较困难。)
(三)谁有一双巧巧手(约15分钟)
师:有困难别着急。刚才,XX同学做的又快又漂亮,你们愿不愿意请她当小老师,上台来把制作吉祥结的全过程示范一下呢?相信在她的指导下,我们刚才遇到的难题一定能迎刃而解!
学生XX进行演示、讲解,(老师适时补充:吉祥结的编法可总结为四步:固定——编(压)——抽——修,并板书。其中,只剩拉内耳这一步时,同学们可能感到拉的时候拉不动,提醒同学注意:拉绳子的时候一定要“均匀拉紧”,不能过紧,否则抽拉内耳一定很困难。另外,拉内耳时大小要均匀,与外耳配合起来看上去才美观。做完后要稍加修整,这样,一个美丽的吉祥结就做好了。我们还可以给吉祥结加上珠子、穗子等,把它装饰的更加漂亮!板书:装饰)
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做一次,比比“谁有一双巧巧手”,能把吉祥结做的最漂亮!做完后,我们还要开一个小小的作品展。
(四)夸夸我的吉祥结(大约需要5分钟)
大家做得真是又快又好啊!老师今天带来了几颗闪亮的小星星,谁做的吉祥结最漂亮,我就把它奖励给谁。你们想得到它吗?好!那就赶快来夸夸你自己的吉祥结吧!先在小组内夸夸自己的吉祥结,每个小组评出:做工最精细,最美观大方的作品,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件作品在班内进行展览。我们要评出最佳作品并颁发奖品!
被推荐同学携作品登台(自夸)。
刚才你们几个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究竟谁的是最佳作品,还是由观众说的算。下面的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吧!(他夸)
颁奖(最佳创意奖、心灵手巧奖、独具匠心奖等)
(五)奇思妙想(大约需要10分钟)
1.用吉祥结还能做出很多漂亮的装饰品呢!大家今天做的吉祥结这么漂亮!你准备把它做成什么装饰品呢?就让我们来个“奇思妙想”吧!
2.大家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中国结的装饰功能非常强,你们想欣赏一下用中国结做成的装饰品吗?(课件展示:大型壁挂、室内挂件、汽车挂件等)这些都属于吉祥挂饰;(课件展示:戒指、耳坠、手链、项链、腰带、古典盘扣等)这些都属于编结服饰。
3.除了今天学编的吉祥结,你还会制作其它的中国结吗?有兴趣的同学不如拜他做小老师,向他学习一种新的打结方法吧!
我们课本上的“拓展活动”里还介绍了双钱结的编法,大家可以去做一做啊!
课堂总结
同学们,中国结不仅凝结着中国人的智慧,还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利用灵巧的双手,就能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中国结的花样其实还有很多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更多的了解她,如上网这里有许多的中国结编制方法,大家可以来学哦!等学会了,别忘了多做几个送给你的亲人和朋友啊!
板书设计:
学编吉祥结
固定——编(压)——抽——修——装饰 第四课:贴布绣
一、教学目标
1、探究学习贴布绣的基本针法,掌握贴布绣的制作技巧。
2、通过制作贴布绣作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刺绣知识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3、通过对贴布绣作品的赏析、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探究学习贴布绣的基本针法,了解制作贴布绣作品的一般步骤。
三、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技能进行作品创作。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贴布绣艺术品。 学生准备:针、线、布料、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人
1、平日生活中,有一种刺绣作品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瞧!你认识这种刺绣作品吗?
2、贴布绣,也称补花绣,是一种将其他布料剪贴绣缝在绣布上的刺绣形式。贴布绣绣法简单,图案以块面为主,风格别致大方。你见过这种布贴绣作品吗?你喜欢这种布贴绣作品吗?
3、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种既简单又美观的布贴绣的制作。(板书:巧手学刺绣——布贴绣)
(二)学习与探究
1、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准备学习布贴绣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工具,大家发现这些材料、工具和前面的活动所准备的材料工具有什么不同吗?它们有什么用处呢?
2、班级探究、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3、制作贴布绣,我们要学习两种常用的锁边缝针法。
根据基本针法图,学生尝试联系基本针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注意针脚的长短、疏密均匀。
4、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练习感受,相互评价。
5、进一步质疑、探究:扦针法与码针法有什么不同?线头应该怎样处理呢?
(三)实践与体验
1、学会了基本针法,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制作贴布绣作品了。老师今天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贴布绣作品,请同学仔细观察,讨论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制作贴布绣作品?
2、学生分组观察、探究、交流。
3、班级交流。(教师适时板书:设计图案——剪裁布料——缝制布块) 4、教师提示:制作贴布绣时,使用不同的布料,可以用不同的锁边方法。 5、学生动手尝试制作。
6、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以实物投影展示问题作品,学生观察、讨论:这些作品有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避免?(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布面不平整,可以在锁边前,先用大针脚将布块固定,再锁边;图案不清晰,应注意布块颜色的搭配,还要注意锁边线的颜色……)
(四)总结与交流
1、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班级展示交流。
2、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及教师进行评价。 3、完成优秀作品的学生介绍缝制经验。
(五)拓展与创新
生活中,除了我们常见的彩绣,简单易学的十字绣、活泼而富有动感的贴布绣,还有很多美观、新颖的绣艺值得我们学习,课后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哦! 课件展示:珠绣、镂空绣、贴线绣、丝带绣等刺绣作品。 第五课:制作火箭模型
教材分析:本课旨在通过制作火箭模型,掌握切割、裁剪、打孔等工艺技巧,了解我国的宇航事业及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本主题的学习还为以后的模型小制作和小发明制作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科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设计火箭模型;第二部分是利用材料和工具制作火箭模型;第三部分是教学评价、拓展、延伸、创新(再设计制作)。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废弃物来制作火箭模型号,掌握在铁皮上打孔的技能。 2、学会火箭主体和发射架的制作方法,并能用橡皮筋作动力来发射火箭。 3、了解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发射情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在可乐塑料瓶上进行裁剪、切割及在铁皮上打孔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蚊香盘上打孔并制作。
材料:直径为3厘米、长为27厘米的PC管、卡纸或书面纸、硬纸板、 橡皮筋40cm、铅笔、16号铁丝50cm、蚊香盘。
工具:尖嘴钳、剪刀、美工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1、放映“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录像。
2、你知道这般宇宙飞船是怎样飞上天空的吗?其实,它是靠火箭带上天空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火箭模型。 二、展示事先做好的火箭模型
向学生展示事先做好的火箭模型,让学生观察、了解作品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三、熟悉火箭制作材料,形成设计方案 四、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火箭模型 1、火箭体制作
(1)用材料制作一个圆柱体作火箭体。 (2)用彩纸粘贴火箭体。 (3)做个圆锥体作火箭头。 2、火箭发射台制作
(1)在蚊香盘中间用尖嘴钳钻一个8毫米的圆孔。
注意点:这个圆孔直径要比火箭体的直径稍大一些,好让火箭插在火箭发射架上不紧也不宽。
(2)两边用铁钉各扎两个小孔。
(3)下面用铁丝弯上四只脚,并用粘纸粘牢。 (4)在两个小孔中间穿上皮筋。
注:皮筋要用弹力较强的多股橡皮筋制作。 (5)将圆纸筒用胶纸粘在蚊香盘的中间。 五、指导发射
发射火箭时,左手拿着蚊香盘,右手用铅笔穿过蚊香盘是间的大圆孔,抵住火箭体的尾部,拉开橡皮筋一松手,借助橡皮筋的弹力,把火箭推送出去。 六、小看台
1、评一评谁的火箭最漂亮。 第六课:我做小义工
教学目标 1、 通过进入社区情景,学生发现问题,并根据与其他社 区志愿者的对比,了解自己实际情况提出活动主题。 2、通过游戏启发学生组内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体验互相合作的乐趣。完成《我是小小社区志愿者》的计划表。 3、通过学生自主观察了解社会志愿者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通过进入社区情景,学生发现问题,并根据与其他社区志愿者的对比,了解自己实际情况提出活动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游戏启发学生组内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体验互相合作的乐趣。完成《我是小小社区志愿者》的计划表。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社区图片,志愿者视频,计划表 交流探究 一、认识义工 教师 学生 教学意图
导入:视频,志愿者宣传片 1、认识志愿者 先请同学们欣赏几位大明星,同学们都知道,这些明星平日里都在唱歌,拍电影,都很 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发学生的思学生:他们在做考。 培养学生设计作品的能力。 忙。可是在这个视频里志愿者。( ) 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呢? 2、那同学们对志愿者这个词熟悉吗,你们对志愿者了解吗?知 志愿者就是不要道的同学可以说一说。 钱对人们服务 2、 刚才的视 引发学生思考,频时奥运志愿者,奥运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是奥运会,那联系本课主题 今天我们来当小小社区志愿者,那我们的服务对象应该是谁呢? 3、 二、谁在为我们的社区服务 教师 学生 意图 近些年社区里面已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经出现许多的志愿者, 力。使学生学会及时 大家来看看他们为社 总结自己的收获。 区做了那些贡献? 激发、培养学生的出示图片:图1志愿学生观察,填写创新意识。 者为社区老人理发 表格 图2志愿 者为社区人员测血压 图3志愿 者做交通疏导 图4支援者 宣传节约用水 学生观察: 他他你 们们服能 在务的做学生填写表格,在填写表格的同做对象到引发他们的思考,时,引发孩子的思什是谁吗组内同学可交流考,对自己有清楚的么 他们? 讨论。 认识,并对接下来自做的 己设计计划表时,起事情, 到了知识迁移的作图 不 用。 1 能 图 不 2 能 图 能 3 图 能 4 学生可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来做目的是让学生从新所以我们同学社区小小志愿者 认识自己,确定主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题。 地认识? 1. 虽然有社 学生开始思考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区工作人员和社 区志愿者为我们 服务,为了让我们 生活得更安全更 方便,仍有许多方 面需要我们去改 善。 2. 根据你们 发现的问题来确 定你们组的主题 学生自己讨论确 定主题,也可以用 3. 请大家根据自老师提供的资料己身边的情况提出自来讨论 己的想法 例如: 社会交通疏导员 自觉排队疏导 捡拾白色垃圾 学做小导游 社区文明宣传员 帮助孤寡老人等 3、同学们可以组内讨论自定主题,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选择主题。 1、在以往的课堂中,老师发现,在组内讨论分工的时候,咱们同学相互合作的意识还不够,有的组是组 学生组织参加长大包大揽,把所有游戏,其他组总结工作都抗了下来,而观察,说自己的感有的同学呢,则是不受。 参与研究与讨论,今 天老师先让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从这个小游戏当中,你体验到了什么。 ~~·~别看这个游戏简单,但是依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在这个游戏 中 ,大家组成了一个整体,需要全力配合才可能达到目标。它提示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要互相合作,团结一致,这样才可达成最后的目标。 主题也确定了,也体验到了互相合作的重要性了,那咱们就来填写志愿者计划表吧! 1、填写志愿者计划表 提出要求:1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2集合自己能力
我做小义工 志愿者 服务对象 对自己的认识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课学生明白了我们是小小社会志愿者,那些事情使我们有能力去做的,那些事情是我们没有能力去做的。如果我们要来为社区做一些贡献的话,也要从实际情况来出发。本节课一直是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敢于提问,团结合作,使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第七课、做手掷滑翔机模型 教学目的:
1、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学生独立制作滑翔机模型 教学准备: 1.制作材料和工具
3×55×320mm桐木1片,3×15×320mm桐木1条,0.75×40×155桐木1片,快干胶,橡皮泥
笔、尺、=刀、砂纸板、工作板、蜡纸、大头钉、小木块、尖嘴钳2.活动场地:美术教室,和体育场。
教学过程 1.削制机翼
⑴画线。按照图纸上所示机翼的尺寸在3×55×320mm的木片上用尺分别画出中心线、二条反折线及二翼尖的轮廓线。再画出机翼前缘1/3机翼宽的翼型线。 ⑵削机翼的翼型。先按翼尖的轮廓削出翼尖来,再翼型线向前削翼型和后面的翼型面。机翼翼型削完后使用砂纸板打磨平整光滑,再把翼尖的四个角倒圆。 ⑶粘上反角。在折线处刻“V”字槽,刻时要控制槽深,既不能刻断又要刻透,及呈现透明状为宜。然后下面垫蜡纸,机翼中断固定在工作台上,V字槽中加快干胶,用一只手按住机翼中间部分,另一只手把翼尖慢慢抬起,同时在下面垫木块,使翼尖的尖端到工作台的距离是30mm,待胶干后,起出大头钉取下机翼。 2.做机身
按图示的尺寸在3×15×320mm的桐木条上用笔和尺画出机身轮廓线,然后用刀削出机身,机身剖面除与机翼、尾翼的胶合面外都要用砂纸板打磨成圆角。 3.尾翼的制作
安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的尺寸在0.75×55×155mm的桐木片上画线,画垂直尾翼时木片的木纹方向要取从上到下的。再用刀沿线切出水平尾翼、垂直尾翼来,用砂纸板将粘合外露的尖角倒圆。 4.模型的总装
按图纸所示的位置,用快干胶把机翼、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粘合到机身相应部位。机翼、水平尾翼在粘合时要保证于机身垂直,并且没有安装角。垂直尾翼在机身的中心线上,与水平尾翼互相垂直。 5.模型的调试
以模型的重心位置作支点,通过少量的橡皮泥粘在机头部位的方法,是模型的前后左右保持平衡,就可以试飞了。
室外试飞的一般过程是首先要调整飞行姿态:通过增减机头橡皮泥重量的方法使轻轻推出去的模型能缓缓的滑翔到地面,而不出现头重或头轻波状飞行情况。接着加大力量和角度,根据滑翔的姿态调整重心位置。 三、竞赛方法
手掷模型滑翔机的竞赛方法可分为留空时间和直线距离两种。但两种比赛对模型
的重量要求是一样的;不能超过15克。且不能设助手。
⑴留空时间赛。每轮竞赛3分钟;满10秒为正式飞行;最大测定时间30秒;每轮加时赛最长测定时间递增10秒。每次竞赛飞行三轮,三轮成绩之和为正式竞赛成绩。留空时间的计时单位为秒,保留两位小数。留空时间自模型离手开始计时,模型着陆(第一次)终止计时。
⑵直线距离赛。模型不准安装滑行轮。场地为矩形,两条起飞线长14米,边线长30米(可延长或缩短)。每轮竞赛进行往返飞行各一次。一个但航程的比赛时间2分钟,以往返飞行的距离这总和为该轮的竞赛成绩。以模型着陆停稳时机头在地面上垂足到起飞线的垂直距离为单程竞赛成绩,单位是米,保留2位小数。竞赛进行两轮,取其中一轮较高成绩为个人竞赛成绩。以下情况成绩无效:放飞时踩线或跨线;模型整机着陆在边线或边线延长线之外;飞行时模型翻滚90°以上。飞行成绩无效时,可再次试飞,在规定时间内试飞次数不限。 课后总结:
学生谈谈本次活动的收获。 课后作业:
探究活动(课本18页)
课题 第八课:学煮粥 课时 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熬粥的方法。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重点讲解,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重、难点 教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详写) 重点:熬粥的方法 难点:熬粥的火候 碗、筷子、勺子、盆、厨具等
教师活动 一、情景引入 粥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主食之一。在寒冷的冬天,热热乎乎、香美可口的粥,更是人们常用的美餐。有哪些粮食可以熬成粥?请介绍给大家。 学生活动 个性思考 讨论交流汇报 激发学生想学的兴趣
二、师生探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熬粥 1、 教师提问 学生分小组探讨研究 我们要想熬一锅玉米面粥应分为哪几个步骤?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概括、讲解、示范 (1)先往锅里,加1000毫升左右的水,放在火上加热。 (2)将100克左右的玉米面用凉水调成糊状。 (3)水开后把面糊倒入锅内,边倒边用勺子搅拌。 (4)再次开锅后,用文火煮几分钟,玉米面粥就熬好啦。 4、提示: (1)操作前,先准备好原料,在将手、及其用具清洗干净。 (2)在加工过程中,正确、安全的使用用具。 (3)同学之间合理分工,互相帮助。 熬玉米面粥要注意哪些事项? 怎样做到不粘锅不起疙瘩? 1、 粥的种类很多:有大米粥、 讨论汇报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讨论交流汇报
一个方案。自备相应的原料和辅料,根据小组多数人的口味,熬一锅粥。 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辅料新鲜、择洗干净 2、科学营养、搭配合理 3、大小适当、调料适宜 4、刀具用品、经常消毒 5、注意卫生 6、同学之间相互合作 三、归纳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四、质疑 你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回家熬粥给家人喝。 板书设计: 学煮粥 加水、调糊 倒锅、搅拌、文火 动手实践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
教学反思: 第九课、插花
一、导言:
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渡过这四十分钟。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鲜花。大家喜欢吗?下面再请大家欣赏一段录像,看一看鲜花装点的城市、居室、
和婚礼。
欣赏录像: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婚礼中一种高雅的礼品。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
出示课题:插花 二、新授:
1、插花: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
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在世界上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2、请大家欣赏插花作品。
大家所看到的是实用性插花,也叫礼仪插花,还有一种是商业插花。 3、花语:人们爱花、赏花,把花人格化,所以产生了一种花的语言叫花语。我已经请同学们回家收集一些常见花的花语,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花语。
4、我们来认识一下插花的工具材料: 利刀、剪刀、花泥、喷雾器等。
花泥:是一种化学制品,它吸水性强,可以保持水分的供给。
喷雾器:浇花用的喷雾器,其喷出的水点柔和均匀,能保持花朵鲜艳,减少水分的蒸发。
按花材的性质可以分为鲜花、绢花和干花。我们常见的种类是鲜花和绢花。它们的插花方法也是相同的,现在我以鲜花为例。
5、演示插花步骤:
⑴立意构思: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先要确定意图。要讲究意境:如以松表示高洁、长青、刚强等主题;以竹表示清高、平安等主题;梅表示孤高、迎春等题材。
并且要确定插花类型:瓶花、手把花或是花篮等。 我要做一个盆花,送给我的好朋友,愿我们的友谊更深。
⑵根据需要确定插花的造型:扇形、三角形、圆形或任意形状。我以扇形为例。
⑶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⑷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也就是确定视点中心,困此,要选择鲜艳、富有神采形状的花材。我选用非洲菊。另外要意高低的搭配,要具有合谐性。
⑸添充花插的空间,使线条和焦点和谐融为一体。
配花的选择要根据主花而定,不要杂、多,只起点缀作用。我选用康乃新和玫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师:下一步应添入什么呢?
生:一些配草、配叶,除有衬托作用外还可起到遮盖的作用。
师:大家说的很好,最后还要加一些装饰性花材,如满天星等。不要忘了插花完成后用喷雾器喷洒。
你喜欢教师的插花吗?相信大家一定很想试一试。
6、 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小组制作插花:3—5人都可以,人数不限。 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的花想送给谁或想摆放在哪里?你们想选择什么花材?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选择插花容器和花材。
在大家插花之前,我有个要求:请给作品起出名字,并派一名代表说一下你们的立意构思及寓意。下面就请大家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进行你们的创作吧。
7、作品展评:
请大家把作品放到前面。你们比较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请作者说一下你的创意吧。
三、小结:
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插花,不是单纯的花草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它是融艺术、生活与一体的艺术活动。我相信大家通过花与草的构筑一定会将我们的生活创造的更加美满 第十课 学切菜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知道切菜的主要过程。 2. 动手实践,掌握切菜的操作要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切菜的操作要领,掌握切菜的方法。 教学准备:
菜板、切菜刀、黄瓜、盘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回忆妈妈在家是怎样切菜的。
二、讨论学习,确定切菜的步骤地操作要领。 (一)黄瓜切丝
1. 分组讨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2.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3. 教师 讲解操作要领。 4. 教师演示 (学生练习切黄瓜)
5.师:在切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这种切法适合切哪些蔬菜? (二)黄瓜切块
1. 分组讨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
2.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3. 教师 讲解操作要领。 4. 教师演示 (学生练习切黄瓜)
5、师:说说你是怎样切块的?怎样切出大方块、小方块(丁)、三角块、菱形块等块状? 三、实践操作
1、学生比赛切黄瓜丝、黄瓜块。 2、展示学生的作品。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收获 五、拓展活动
看看图中的菜被切成了什么形状,想一想它们是怎么切成的。动手试一试。 想一想,还有哪些菜适合切成片状、丝状或块状? 六.作业布置
利用双休日,做妈妈的小助手,从择菜、洗菜、切菜等劳动项目开始,练习做家务,同时体 验父母的辛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