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校本课程开发纲要
一、课程目标
1、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受到伤害。通过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高素质的小公民。掌握相关环保知识,情感体验环境受到破坏后的痛心,让学生能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志。
3、通过器乐教学,使学生懂得有关吹奏的基本概念,培养音乐感,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质。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吹奏方法,能演奏较简单的乐曲。
4、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培养学生从小热爱书法艺术,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美观、熟练,掌握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经过长期训练,逐步做到写好毛笔字。 二、课程内容
主题 目标 内容 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必修) 心理健康的维护 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3 2 3 课时 2 3 1、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 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 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 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 公民道理解公民道德规范具体内容,理解牢记“八荣八耻”。 德教育 国防 教育 环境 教育 安全 教育 了解新中国建立的艰辛历程,了解中国当今军事力量的优劣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志。 了解世界环境的概况,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熟知身边的安全隐患,培养安全意识,“珍爱生命,安全为天”。 竹笛的认识,怎样选购笛子,贴笛膜地方法。 学习吹奏中音1-7 学习吹奏低音567 民族器乐进课堂继承毛笔书法艺术(选毛笔 书法 学习 竹笛 学习吹奏高音1-6 吹奏《粉刷匠》 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 掌握气震音、颤音、滑音 运用所学技巧吹奏较复杂曲子 简介中国传统书法的悠久历史,了解历朝著名书法家及主要风格。 运用毛笔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运腕和运笔方法 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描红与临帖 2 2 2 2 4 4 4 4 1 2 2 2 2 2 3 6 1 2 2 5 10 专题教育(必修) 三、实施建议
1、学校课时计划安排为每周2课时,即每周必修、选修各一课时。其中选修课全校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必修课采用班级授课制,选修课要打破班级界限,由教师提供课程内容、学生自主选课。
2、课程实施力求体现开放性、针对性、自主性、普及性、实用性原则。 四、课程评价
1、建立以教师评价为主,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主要对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不断完善。
2、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围绕情感态度、积极参与、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进步等方面加以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