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王粲《登楼赋》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蕴解读

王粲《登楼赋》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蕴解读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静静 嗲 王粲 登楼赋 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蕴解读 ◆武新虹 (新疆教育学院人文分院) 【摘要】王粲的《登楼赋》是王粲停留在荆州时登当阳城楼所写诗赋,该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最有影响力的登高之作,也可以说 是我国登高文化兴起的奠基之作,几乎涵盖了历代登高之作的思想精髓,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有着非常深远的 影响。这篇赋文内涵丰富,感情真挚,不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同时又有着深邃的思想内蕴,值得仔细品位研读。 【关键词l登楼赋诗赋艺术特色思想内蕴 一、王粲及其诗赋创作 赋》是王粲有感而发,赋中所用的典故与作者的身世遭际相吻合,因而非常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乃三国时曹魏名臣,出身于东汉的上层官 自然贴切,其中,“仲尼叹归”“钟仪楚奏”和“庄舄越吟”形象地描绘出了人 僚之家,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幕府名士,更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王粲 们思乡的普遍心理,而“河清未至”、“匏瓜徒悬”和“井渫不食”却含蓄而准 曾祖王龚顺帝时官至太尉,祖父王畅灵帝时官至司空,都曾位列三公。献 确地表达了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的忧虑之情。这些典故恰当成功的使用非 帝西迁时,王粲徙至长安,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到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 常巧妙的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大大丰富文章内涵。 子刘琮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也可以说是由于 王粲《登楼赋》直抒胸臆的表达技法也是非常有特色的。王粲《登楼 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使他成了我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王粲强 赋》通过写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 记默识,善算术行文,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著有《王侍中集》。王粲与 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该赋特别使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技法,“虽信美 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璃、汝南应场、东平刘桢,合称“建安 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心凄怆以 七子”。在“建安七子”当中,王粲不仅名列其中,而且是七子中成就较大的 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均强烈抒发了作者长期积压在内心的徘徊和苦闷, 个,特别是文学成就最高,并且与曹植并称“曹王”。王粲有着优越的家 起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庭条件做铺垫,加上本人的刻苦努力,终于使王粲成就了自己在文学上的 三、王粲《登楼赋》的思想内蕴解读 光辉事业,他以诗赋见长,写下了著名的《登楼赋》、《初征》和《七哀诗》等 王粲《登楼赋》整篇彻底塑造了一个落魄书生的真实形象,诗人的思归 作品。这些作品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 之情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抒发的淋漓尽致,从王粲在该赋抒发的感情中我们 王粲诗赋很有特色,在文词的结撰方面华美凝练,句法工整,声韵和 能真实的感受到他的内心痛苦与悲愤,更可以从诗人的行为举止去窥见他 谐。以王粲《神女赋》为例,改赋文以精致细腻的笔法和华丽轻绮的辞藻描 的思想内蕴,这种思想内蕴所蕴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积极的建功立业思 绘神女的仪态,塑造了一个内外兼修、清丽脱俗的女子形象。甚至后来的 想,使得王粲的《登楼赋》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楚辞屈原精神的回归。 曹植创作著名的《洛神赋》在构思和语言方面,都吸收借鉴了王粲《神女 生于东汉末年的王粲,作为一代才子对当时刚刚兴起的登高文化非常 赋》中的艺术手法。所以说,通过品位《神女赋》可以感觉出王粲作品不仅 关注,加之他长期流亡在外、漂泊异地的生活,这必然让他时时牵起对故乡 句法工整,声韵和谐,而且在文词的结撰方面也体现出了华美和凝练的特 的思念之情。所以登高眺远,借景抒情便成为诗人排遣乡思之情和离愁别 点。另外,建功立业也是贯穿王粲一生的思想,同样也是贯穿在他作品中 恨的最佳方式。王粲《登楼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但是值得注 的一个主旋律,间接、直接或隐伏在王粲后来的作品中。 意的是诗人不但利用登高这种形式来抒发感情,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诗人 二、王粲《登楼赋》的艺术特色品位 把个人的不幸放在时代离乱动荡的大社会背景中,从而使作品表达出了一 通读王粲《登楼赋》可以体味出,该赋整篇结构严谨,环环相扣,首尾呼 代人的心声,使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同时该赋把国愁家愁、个人 应,脉络分明,作者以登楼为线索,以登楼游览的活动为顺序,开头写“登兹 壮志难酬的苦闷融入登高文化中,也使这篇赋文开了先河。这不但丰富了 楼以四望”,然后写登楼所见及所感,最后以下楼所思结尾,点出“循阶除而 登高文化的内涵,而且扩大了登高文化在文人中的影响和传播。 下降”,显得线索明朗清晰,整篇以“忧”字贯穿全篇,前后相互照应,首尾紧 王粲《登楼赋》深沉地表达了人生苦短多舛之叹和壮志难酬之忧。也 密相连,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构成低徊俯仰、一唱三叹的回环之美。 许是因为境遇的相似,古代文人在阅读前辈登高之作时,总有同病相怜之 王粲《登楼赋》情景交融的细致描写,突破了过去诗赋景少情多的传统 感。而王粲表现个人忧患意识的作品是非常多的,但是其中以《登楼赋》最 写法,具有浓厚的诗意,改变了汉代骚体赋寓情于景,情景甚至有时无关的 为著名,整篇以登楼“销忧”开始,又以“心凄怆以感发”、“气交愤于胸臆” 状态,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其描写艺术方面,可谓达到极至。王粲《登楼赋》 为尾。开始登楼所见。皆为美景,然而随后“虽信美而非吾士”,反惹出满腹 开头写异乡风光,地势开阔,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大家都知道异乡风光越 乡思来,此一语直接道破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忧国、忧民之感。 美好,思乡之情就会越殷切,以眼前乐景反衬心中哀情,特别深切感人。最 参考文献: 后写傍晚景色。天惨惨、风萧萧,兽狂顾、鸟倦飞,原野阒寂,悄无人声,一 [1]王琳.六朝辞赋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片凄清。作者着意渲染寂寞凄凉的气氛,勾勒出一幅魂断城楼图,有力地 [2]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凄怆惨恻,可以看到该赋前后两段景物描写,~段即景 [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生情,一段寓情于景,一乐一悲,相互照应,真切地反映出作者愁绪步步加 [4]顾农.王粲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 深、忧伤至极的过程,感人肺腑。另外,王粲《登楼赋》很好地把握了赋体 f5):63. “体物写志”的艺术特点,同时构思巧妙自成特色,达到了情景过渡和情景 [5]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113. 交融的特点,还将抒情、议论和描写熔于一体,使得《登楼赋》全篇给人的感 [6]王宇.诉不尽一纸思乡情,洒不完前年英雄泪——读王粲《登楼 觉是志趣深远,又情深意厚,可以说该赋真切自然而无斧凿之痕,而这正是 赋》.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抒情小赋超越汉代传统体赋的主要艺术特色。 [7]王锐.登高之作的里程碑——读王粲《登楼赋》.济南大学学报(社 王粲《登楼赋》的另外一大艺术特点,就是借典故抒发感情。《登楼 会科学版),2007,(3). 04/2010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