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
(一)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倒装句、省略句 和 固定结构(习惯句式)
(二) 1.语言方面:简洁、准确。
2.内容方面:尽量结合语境,整体把握。
3.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
信: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雅,即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富有文采,要译出原作的意蕴美质。
【教学重难点】
1.准确分析课外文言文句子的句式特点
2. 准确翻译课外文言文的关键句
【特色讲解】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⑵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⑴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⑵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⑵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⑴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二、如何做到“达”的要求
古文翻译除了要忠实原文,准确翻译外,还在语言表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我们做到意明白易懂,不含糊不费解;语句通顺流利,衔接紧密,过流自然。这就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
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译: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应改为“一个叫丁的厨师”) ⑵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译文:牺牲最惨重的,要算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2、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⑴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当堂练习】
A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3.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4.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5.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答案及解析
1.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5.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拾。
B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我壮年的时候,尚且还不如一般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如果使郑国灭亡而能对你有利,冒昧的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你。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我不能早重用你,现在事急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4.夫晋,何厌之有?
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呢?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我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到不了今天。借助人家的力量又去伤害他。这是不仁德的;失掉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C
1、【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答案解析
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习驾御马车,不久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没有将您的技术全部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了,使用就出错了。凡是驾御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统一,(驾御的)人心和马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2、【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答案解析
刘邦曾经从容地与韩信谈论众将领的才能如何,认为各有不同能力.皇上(刘邦)问道:\"那像我这样能带领多少人马?\"韩信答道;\"您最多能带十万.\"皇上说:\"和你比比如何?\"韩信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既然多多益善,那为什么曾被我擒住过?\"韩信说:\"您不能率领士兵,但善于率领将领,这就是我韩信之所以曾被陛下擒获的原因.\"
3、【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答案解析
有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市场,没有人知道他有骏马。 这人去求见伯乐,说:\"我有骏马想卖掉它,连续三天站在市场上,没有人来与我谈生意。希望您围着马绕一圈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我愿送您一天的报酬。\" 伯乐于是绕着马看看它,临走时回头看看它,仅一天马价就贵十倍。
4、【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答案解析
有个楚国人,过着贫穷的日子,一次读《淮南子》这本书,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就是螳螂窥伺蝉时使着隐身的那片树叶,来摘取它。这片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得见我不?”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欺骗他说“看不见了”。楚人内心暗自高兴,携带着对叶进入集市,当着面拿取人家的货物。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5、【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答案解析
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不久,他们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当堂检测】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答案解析
译:考察邻国的治理,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答案解析
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答案解析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4、【丑妇效颦】西施病心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答案解析
译文: 西施有心病,双手按住胸口,皱着眉头。离西施家不远,有个长得很丑的女人,看到西施的那副模样很美,回家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棒着心口,紧皱着眉头。村里的富人看见她那副模样,紧闭大门;穷人看见,赶紧带着妻子儿女躲开。她只知道人家皱眉棒心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捧心为什么美。
5.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答案解析
(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家庭作业】
1.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答案解析译:从前的战争失败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耻辱?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答案解析 译:我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答案解析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害怕我。 4.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答案解析译:满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尽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案解析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6.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答案解析 译:触龙进去的时候,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而慢慢地走,到了太后跟前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以致连快走也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
7.无乃尔是过与?
答案解析译:恐怕该责备你了吧! 9.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答案解析 译: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他呢? 10.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答案解析译: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附臣服,就要采取措施加强文教和德化来使他们归附,已经使他们归附了,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