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专题探讨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江苏泰兴市迎幸中学(2254OO)刘琴 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领域或现实生活 AG//BC即可. 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 证法3:过E作EH//BC交BA的延长线于H(如 易证. 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本文就在新课程实施中 图4),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谈点滴体会. 证法4:延长EF交BC于K(如图5),若证出 FKB 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探究 一90。,则命题得证. 2.利用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探究 数学实验是指在一定的数学目标的指导下,对具有 一、一定数学意义的实物、模型、数字、图形、题目等,进行观 察、制作、演示、求解以获取感性认识和数学信息的活 动.“做数学”要求学生用亲身的体验,来经历数学、探究 数学.在数学教学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创设“做 数学”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验中合作、探 究、体验认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勇于探索的 科学精神. 二、让学生在疑难辨析中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典型错题,精心 组织学生辨析探究,让学生明辨真伪,力求找到学生的 错源和思维的弱点,达到激活思维、深化知识的目的. 【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5 cm 和6 em,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错解:。. 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5 cm和6 cm,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5+6—16(cm). 由于部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特征认识不够深入和 思考问题不够全面,因而出现漏解的现象.在教学中,笔 者要求学生先思考,然后按四人一个小组进行交流.不 久,很多小组都能找到漏解:腰长为6 cm时,周长为6+ 6+5—17(cm).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认 识和对其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缜密、严谨和全面的思 维习惯.笔者更改上述例题中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变式 训练: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5 cm和10 cm, 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在这个问题中通过探究又纠正 了腰长是5 cm的错误想法. 三、让学生在解题反思中探究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又一阵地, 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进行质疑、探索,使学生从不同角 度去探索同一问题,收到“舍其形”,“取其质”,达到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在初三几何的复习中,笔者采 取以下变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利用一题多解,启发学生探究 【例21如图2,在AABC中,AB=AC,E在CA的 延长线上,, ̄AEF一 AFE,试探究EF与BC的位置关 系,并给予证明. 图2 图3 图4 图5 证法1:若能找到一条直线与BC垂直或平行BC, 而与EF平行或与EF垂直,则命题得证. 对此题,大部分学生都是过A作AD_LBC于D,利 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和三角形外角和定理进行求解. 经笔者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最 后找到了多种证法,比较典型的有下列几种: 证法2:过A作AGJ_EF于G(如图3),只要证出 【例3】 如图6,AB—AD, BAC= DAC, △ABC和△ADC全等吗?为什么? 对于这道题的证明比较简单,只要知道全等的判定 条件即可.下面给出本例的几种变式题: 变式1:如图7,AB—ED, BAC一 E,EA—CF, △ABC和△EDF全等吗?为什么? 变式2:如图8,AB—AD,AC—AE,△ABC和 △ADE全等吗?为什么? 变式3:如图9,AB—AD, BAD一 CAE,AC— AE,△BAC和△DAE全等吗?为什么? 。B 。 图6 图7 图8 图9 3.利用一法多用.激发学生探究 【例41(1)图1O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2)图11中,共有多少个锐角? (3)凸iv/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4)参加会议的人见面时都握手,且每一个人都和 其他人握一次手,一共28次,有多少人参加会议? A B C D O 图1O 图1l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法多用,拓展了思维 空间,使学生感到数学并非枯燥无味,从而对数学这门 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 于引导学生变换题型,灵活运用启发式,让学生善于提 出问题和发现问题,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求知兴趣,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数学源于生活.事实证明: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教 具,重视实习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 维,变被动听为主动学.在几何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制作 几何学具等.在学习解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后,可组织学 生测量物体的高度,如测学校国旗杆的高度.这样不仅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和应变能力.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当今新课 程改革的三大主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数学、探究地学 习数学,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在数学 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是我们一线教师 的主课题. (责任编辑:黄春香) 23 E—ma : x k@ 63’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