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言模糊性及其成因 高莹(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模糊语言研究,探讨语言模糊性产生原因。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 文献标识码:A 客观世界中的各种客体,许多都是没有绝对精确界限的。 中图分类号:H314 0引言 李欣 辽宁・沈阳 l10819)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及自然语言中。本文分析早期的 如果一个词、短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或模 有些事物是存在物理上的模糊,例如英语中的brook,stream,ri. 糊的,我们就称其为模糊语。1965年,美国伯克利的加利福尼 VeT,水流量多大为brook?多大为srteam?多大为fiver?并没 亚大学电机工程控制论专家查德在《信息与控制》上发表了论 有泾渭分明的界限。由于这类事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过渡 文“模糊集”,最早提出了“模糊集”的概念。模糊语言学在中 的阶段,要想找出它们之间截然分明的外延界限显然不可能。 国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伍铁平教授最早运用模糊理论 对语言模糊性进行研究,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 1早期的模糊语言研究 2.3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有限性和不确定性 客观世界是千差万别,而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总是 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人类不能完全认识客观世界,因此有 1902年,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斯给语言 限的认知力使语言不能完全精准。人们用语言表达认识结果 的模糊性下了一个定义。他指出:“一种判断产生模糊的原因 时,就必须采用抽象概括的办法,允许语言单位可以不像客观 与其内在不确定状态有关,这些不确定状态依说话者判断归 事物那样个个有差别,只要能达至0交际目的即可。同时,人们 入相应不同类别。语言外指世界,模糊在语言与世界相互映 对客观对象类属的边界把握,常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受这 过程指中产生”。 为世界既不模糊也不准确,只有语言才存在模糊与精确问题, 种不确定性的影响,人们往往无法精确地确定一定思维对象 1923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发表了著名的《论模糊性》,他认 的内涵和外延。 2.4语言符号特性与客观事物的连续性的矛盾 人类的语言符号具有有限性和离散性特点。使用有限的 长大,到衰老,这一成长过程是连续不断的,然而语言中却用 但是语言有模糊性出现时,那一定在表达与被表达物之间存 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 在着一对多的关系。这标志着模糊语言理论初步形成,他认 语言标志连续的事物,就可能产生模糊性。例如人从出生到 1937年,麦克斯区分了含糊、概括和模糊三种现象:含糊 “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符号分别 指语言与其代表的意项中存在着一对多关系;概括指同一语 标志不同的年龄段,自然不能绝对地分清楚。 音形式内有一组可选择的意义系列;模糊与上述两类不同,它 是语言外延交界的特征,与语言本身无关。无论人们如何想 2.5对词语理解的差异性 世界观、性别、年龄、文化、职业、风俗习惯、社会经历、生 准确观察或测量它,模糊性总是存在。即“一个模糊的语词, 活环境等社会特征不同,对同一词语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引起 就是一个没有严格地划出应用范围的普遍语词”。模糊的语 词义的模糊性。如“勤奋”与“懒惰”,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特征 词总是有某种交界的区域状态的,这些“交界现象说明了语词 不同便会有不同的理解,因而使这类词产生模糊性 的模糊性的根源”。 2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3结论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主要属性之一,是心理作用的结果, 一不同学者对语言模糊性的产生存在不同观点。本文将从 以下几点论述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切模糊感觉全来自人们的心理判断。在交际中起着不可或 缺的积极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言辞手段和交际策略。探 讨语言的模糊性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为了在交际中,恰当的使 2.1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实在,它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 用语言的模糊性,使其丰富的语义内涵和语用功能起到精确 性。首先,语言描述存在着量的模糊;大部分形容词、副词在 语言所不能及的表达效果。 运用时都存在着模糊性现象,比如大/小,高/低等具有相对 性含义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参考文献 [1】Zadeh,L.A.Fuzzy sets.Information andControl,1965,8:338--353. [2】伍铁平.“模糊语言初探”[J】.外国语,1979(4). (3]Peirce,C.S.Vagueness.In J.M.Bald ̄dn(Ed.),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andpsyehology(Vo1.2).NewYork..Macmilln,1902.a 1923,1.84—92. ., 语言描述也存在着质的模糊。例如,评价一个客体长短, 由于客观标准不同和主观上感知差异而产生的相对性,使这 些形容词具有模糊性。有时歧义或者概括等语言描述也使语 结构。因为同时具有两种或以上的解释,也可称之为模糊结构。 言存在模糊性,如“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属于多义结构或歧义 【4】Russell,B.Vauegness.Australasian Journal of ̄,sychology nad Philosophy, 2.2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 98 一【5】【波兰】沙夫.语义学引论【M1.罗兰,周易,译|jb京:商务印书馆,1979:352. ・ -科教导刊r电子版J・2014年第2期r中j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