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mental research | 试验研究到生鲜水牛乳收购站以户为单位采集奶农早上交售的鲜乳样品,加保鲜剂摇匀密封,低温保存送回实验室检测。本次调查共采样2批次,第1次采样时间为2020年4月17日,采样49份(户);第2次采样时间2020年4月28日,采样84份(户)。1.2 仪器MikoscanTM FT1 20乳成分分析仪1.3 检测项目蛋白质、脂肪、乳糖、非脂固形物、总固形物等。鲜奶质量均比此前有较大幅度降低。因此,若排除掺假因素,低品质的鲜奶应与较低的饲料营养水平有关。见表3、表4。 表3 单项指标最高的3份奶样主要乳成分 单位:%项目蛋白质最高脂肪最高非脂最高平均数户数111/蛋白质6.174.495.695.45±0.87脂肪9.7910.899.049.91±0.93总固形物22.0721.3821.1921.55±0.46非脂固形物10.799.4611.0110.42±0.84乳糖4.735.005.234.99±0.252 结果与分析2.1 主要乳成分总体情况2次采样共133个样品,测定结果: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63%,脂肪平均含量为8.01%,总固形物平均含量为18.91%,非脂固形物平均含量为9.96%,乳糖平均含量为5.28%。参照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DBS45 011-2014《生水牛乳》相关指标要求,所采样品中有6户不合格,剔除相关数据后,抽样散养户合格生鲜水牛乳主要乳成分为蛋白质4.66%,脂肪8.11%,总固形物19.07%,非脂固形物10.02%,乳糖5.30%。见表1、表2。表1 散养户水牛鲜乳主要乳成分测定结果 单位:%样品第1次采样第2次采样平均值地标参考值户数4984133 蛋白质4.57±0.464.66±0.404.63±0.43≥3.8脂肪8.09±1.057.79±1.108.01±1.08≥5.5总固形物18.94±1.7318.90±1.4518.91±1.56/非脂固形物9.94±0.819.97±0.399.96±0.58≥9.2乳糖5.29±0.405.28±0.225.28±0.30/ 表4 不合格样品主要乳成分数据 单位:%等级序号等外等外等外等外等外等外平均123456/蛋白质2.313.944.044.154.324.683.91±0.82脂肪4.538.317.785.365.115.346.07±1.57总固形物9.8918.2317.9815.6815.4516.1315.56±3.02非脂固形物4.929.109.049.699.5910.348.78±1.95乳糖2.815.145.145.495.205.374.86±1.012.3 按企业分级收购标准达标情况参考广西某水牛奶加工企业的分级收购标准,对全部奶样进行分级,达到特级奶、一级奶、二级奶、三级奶和四级奶标准的样品分别占15.04%、12.03%、32.33%、22.56%和13.53%,达到上述各级别标准的达标率分别为15.04%、27.07%、59.40%、81.95%和95.49%。抽样结果表明农户鲜奶主要乳成分总体情况较好,各项营养指标水平较高,但二级及以上仅占总数的59.40%,有40.60%的农户处于二级以下,收购价格较低,提示需要加强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和乳品质量控制。见表5、表6。 表5 某水牛奶加工企业分级收购相关指标标准 单位:%指标项目特级一级指标要求二级三级四级蛋白质≥4.85≥4.70≥4.40≥4.10≥3.80脂肪≥8.00≥7.50≥7.00≥6.50≥5.50非脂乳固体≥10.30≥10.10≥9.80≥9.50≥9.20 表2 合格样品主要乳成分数据 单位:%样品第1次采样第2次采样平均值地标参考值户数4780127 蛋白质4.64±0.314.68±0.404.66±0.37≥3.8脂肪8.16±0.938.07±0.998.11±0.96≥5.5非脂固形总固形物物19.14±1.1419.03±1.3519.07±1.27/10.07±0.339.98±0.3810.02±0.36≥9.2乳糖5.34±0.165.27±0.235.30±0.21/2.2 特优奶和不合格奶主要乳成分在全部奶样中选取单项指标(蛋白质、脂肪、非脂固形物)最高的3份样品作为特优奶进行统计,蛋白质、脂肪、非脂固形物等主要乳成分平均值分别达到5.45%、9.91%和10.42%,表明优秀的群体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将水牛鲜乳主要乳成分提升到较高水平,生产出高端的生鲜乳。不合格的6份样品中,有1份样品各项指标均不达标,有掺假嫌疑,其余5份样品均只有其中1项指标不达标,经初步了解,有农户因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饲料投入不足,牛群体况普遍较差,产奶量和 表6 抽样农户鲜奶主要乳成分达标情况 单位:%等级户数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2016433018蛋白质脂肪非脂固形物占比达标率15.0427.0759.4081.9595.495.18±0.338.98±0.5410.53±0.1615.044.90±0.188.36±0.7110.27±0.1912.034.67±0.168.28±0.6810.05±0.1332.334.44±0.187.54±0.864.22±0.287.43±1.309.80±0.209.50±0.2222.5613.538 ·2020.22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试验研究 | Experimental research3 讨论邹彩霞[5]等(2010年)报道水牛原乳的蛋白质、脂肪、总固形物和乳糖含量分别为(4.7±0.2)%、(6.8±0.5)%、(17.0±0.5)%和(5.5±0.2)%。本次调查结果与之相比,脂肪和总固形物分别提高19.26%和12.18%,相关数据来源于不同的牛群和不同的饲养方案,因此乳成分的变化可能与牛群遗传性能和日粮结构有关[6]。陈涛[7]等(2017年)研究了奶水牛不同时间乳样乳成分的相关性,早、晚乳样和按早晚6∶4混合的全天样,分别进行乳成分测定,结果全天样与早样的乳脂率差异极显著,总固、体细胞的差异显著;全天样与晚样各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早样与晚样除尿素氮差异显著外,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说明用早乳预测全天乳的偏离度较大,建议为保证牛场DHI测定的准确性,应采集全天乳样。刘琴[8]等(2019年)研究云南省不同季节对奶水牛日均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发现季节对产奶量、乳脂率、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等影响不显著;对乳蛋白率影响极显著,从低到高分别为春季(3.99%)、夏季(4.19%)冬季(4.31%)和秋季(4.32%)。本研究作为一次摸底调查,采集早班奶样测定散养农户生鲜乳主要乳成分,数据可能有所偏离,但基本能反映目前水牛散养户生鲜乳主要成分现状。体情况良好,合格率达到95.45%,合格生鲜水牛乳主要乳成分为蛋白质4.66%,脂肪8.11%,总固形物19.07%,非脂固形物10.02%,乳糖5.30%,品质优秀,非常适合于生产风味独特的高端水牛乳制品。参考文献[1] 伍佰鑫,文立华,李继仁,等.世界乳用家畜乳汁研究进展[J].中国乳业,2020(3):74-78.[2] 姚春杰,李全阳,黄忠闯.水牛乳理化及其生物特性研究进展[J].广西轻工业,2011(5):15-17.[3] 黄加祥,关意寅,罗军,等.印度水牛奶业产业化管理与运行机制的考察报告[J].广西畜牧兽医,2010,26(3):142-145.[4] 黄锋,陈明棠,覃广胜,等.新常态下南方奶水牛发展模式构想[J].广西农学报,2019,34(3):49-56.[5] 邹彩霞,杨炳壮.水牛乳能值与乳成分的相关性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0(4):964-968.[6] 姚金良.乳成分与饲料的关系[J].中国奶牛,2004(2):25-26.[7] 陈涛,师正鹏,肖艳玲,等.奶水牛不同时间乳样乳成分相关性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7(2):27-30.[8] 刘琴,周亚平,张泉鹏,等.云南省不同季节对奶水牛日均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J].中国乳业,2020(3):17-19.4 结论广西奶水牛主产区散养户早班生鲜乳主要乳成分总行业简讯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 变“调猪”为“运肉” 实践证明,变“调猪”为“运肉”,减少生猪长距离跨区域调运,是降低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的有效手段。日前印发的《中南区生猪调运管理办法》(简称《办法》)规定,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等中南六省(区)从11月30日起,全面禁止非中南区的生猪(种猪、仔猪除外)调入,中南区内原则上不进行生猪(种猪、仔猪除外)跨省(区)调运。《办法》还规定,当区域内生猪及生猪产品供给不足或突发紧急情况时,为保障市场供应,促进生猪及生猪产品价格稳定,经向输出地、输入地农业农村部门备案,可启动生猪“点对点”调运。《办法》明确,从11月30日起,中南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跨省(区)运输实施指定通道制度,通过陆路跨省(区)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必须经过指定通道入境。未经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通道入境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区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收,官方兽医不得出具相关检疫证明。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加强生猪调运管理,省内生猪及生猪产品指定通道检查站要结合备案管理制度严格检查进入的生猪(种猪、仔猪除外)及生猪产品,对不符合规定调运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2020.22·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