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班级: 学号: 姓名:
2004 年 10 月 14 日,是中俄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中俄两国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以有关条约为基础签定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明确了阿巴该图洲渚和黑瞎子岛地段的边界划分问题,也为彻底解决长期困扰两国关系的边界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年 4 月和 5 月,中俄两国最高立法机构先后批准了这份来之不易的文件。加上已经生效和完成勘界工作的另两份关于边界问题的协定,中国和俄罗斯两国 300 多年交往史中首次全线标定了边界线。
首先可以说这是中国21世纪来,收回失去领土的一步,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并不值得乐观!尤其是东南方向的海面上的问题!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然而近期黄岩岛菲律宾非法侵占中国的黄岩岛而引发的中菲舰船对峙仍在持续,去年10月5日的湄公河惨案13名中国船员死亡,以及中日钓鱼岛争端„„等一系列发生在中国周边的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
一是因为中国周边地理环境复杂。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海上邻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等,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仅邻国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世界上较为少见。中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决定了在中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因为在中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中国海问题。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中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
对中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中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这就在一定时期内增大了双方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相信我们终可以收回曾经失去的,包括中华民族的自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