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混凝土建筑墙体表面气泡的成因和防治分析

混凝土建筑墙体表面气泡的成因和防治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混凝土建筑墙体表面气泡的成因和防治分析 张传相张美娟 绍兴县元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本文以混凝土建筑墙体为例,.分析了表面气泡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气泡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067(2013)01—230—01 前言 混凝土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广泛使用的结构材料,但是伴随这类材料 的生产研究与应用,混凝土结构的墙体表面气泡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气泡有无害气泡和有害气泡之分。如因为加入优质的引气剂,在混凝土 2.混凝土建筑墙体表面气泡的防治措施 2.1配合比方面的预防措施 2.1.1尽量减小水灰比和控制外加剂中引气剂的含量,使混凝土中的 含气量一般混凝土控制在4%以内。而水灰比越小,产生的气泡会越少。 中形成的直径20--200ram的微小气泡就属于无害气泡。这种气泡从混凝 土结构理论上来讲,它不但不会降低强度,还会大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 性。而当混凝土表面的气泡过大时,就是有害气泡,会对混凝土产生危 害。 1.表面气泡的成因分析 1.1表面气泡的的产生机制 在混凝土构件拆模时,经常会发现混凝土表面有气泡痕迹,潜在表 层的气泡未排出,形成零星破损麻面,使得混凝土表观质量受到影响, 施工中引起重视。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和水泥组成水泥浆,包裹在 砂子、石子表面,并且填充骨料的空隙,在混凝土硬化之前水泥浆有良 好的可塑性,有助于砂、石骨料的润滑作用,砂、石级配过程中,空隙 中存在一定的空气,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被水泥浆膜层包裹,产生气泡, 这是混凝土拌合物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是一个非 常复杂的过程,与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标号、水化热、 水泥的密度、堆积密度有关,水泥与水接触立刻发生水化反应放出大量 水化热,少量分散在水中的水泥颗粒未参加水化反应,夹杂着空气依附 在水泥未水化内核边缘,随后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化物膜层,水化热 反应减慢,气泡在胶凝体膜层围绕水泥颗粒成长,在膜层长大并互相凝 结过程中,大量气泡排出。水化放热增加,水化物进一步发展填充毛细 孔,少量气泡浮着在模板表面,被水泥浆膜层包裹着。 1.2影响表面气泡产生的因素 1-2.1原材料因素 在水泥用量太少的混凝土拌合物中,由于水化反应耗费用水较少, 使得薄膜结合水、自由水相对较多,从而让水泡形成的几率增大,这便 是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易产生气泡的原因所在。再者掺合 料的多少也会直接导致气泡数量的增减,当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可以保 证混凝土的强度时,用掺合料代替部分水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而造价会大大降低,活性料还对强度有一些提高,适量的掺合料能改善 混凝土的和易性,形成的胶合料能填塞骨料间的空隙,减少气泡的产生。 比如三峡工程混凝土均采取减水剂引气剂复掺以保证含气量在4.5~ 5.5,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大量气泡的引入势必增加了表面气泡形 成的机率。同时I级粉煤灰的使用及细骨料中较高的石粉含量在提高混凝 土拌和物黏聚性,改善和易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气泡排出时的粘滞阻力, 不利于混凝土中较大气泡的排出 1.2.2温度因素 . 混凝土受水泥水化热作用、大气及周围温度、电气焊接等因素影响 而冷热变化时,发生收缩和膨胀,能产生表面气泡。温度表面气泡区别 其它表面气泡最主要特征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其多发生在大 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次种表面气泡的 产生通常无一定规律。此种温度表面气泡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 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1-2_3施工因素 (1濮板表面不光洁阻碍气泡上升。(2)油性脱模剂与水、空气的表面 张力不同。三者互不相溶,形成气泡的水膜不易破裂,粘附在模板上没 有排出的气泡在拆模后就成为表面气泡。(3)振捣时间不合理。振捣棒振 动间距过大或振捣时间过短,造成气泡上升阻力大或排出时间太短残留 气泡过多。 230 中国电子商务..2013。01 2.1-2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大粒径级配连续的骨料配制 混凝土,因为增大骨料粒径,可减少用水量而使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随 之减少实践表明,采用较大粒径的骨料配制同样强度的混凝土,在水灰 比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用量可减少40kg-50kg,用水量也会相应减少。石子 规格可根据施工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料,以减少水 和水泥用量,使混凝土的收缩性和泌水性减小,同时使水泥的水化热减 少,降低混凝土的升温。但骨料粒径增大以后,易引起混凝土的离析。 2.1_3引气剂的质量对混凝土表面产生气泡的影响很大。对高标号、 高性能混凝土我们一定要选用引气气泡小、分布均匀稳定的引气璎外加 剂。 2.2混凝土搅拌方面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加水量。加强计量控制, 使用水量尽量按照配合比要求。 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混凝土的不均匀搅拌会导致外加剂在混凝土中 的不均匀分布,从而起不到外加剂的作用。 如果用商品混凝土,也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有的商品混凝土因 为某种原因到现场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很大.这时可能会利用外加剂 进行二次调配,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搅拌,保证其均匀 性。 2.3工艺方面的预防措施 减少温度对气泡产生的影响,但温度变化较大时,采取适当的保温 措施。 首先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当炎热季节浇筑混凝土 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当采用泵送混 凝土施工时,混凝士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运输 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 混凝土的铺摊厚度应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 确定,泵送混凝土的铺摊厚度不大于500ram,非泵送混凝土的铺摊厚度 不大于400raln。要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振捣要密实,做到不欠振、不 过振、不漏振。需要分层次浇注时,在上层混凝土浇注前,应充分润湿 已浇混凝土,并且将表面清理干净。 墙体内大型预留洞口底模设排气孔,使气泡能及时排出。合理安排 浇注顺序,给气泡排出留出时间和空问。采用质量好的脱模剂,避免脱 模剂对气泡的粘滞作用。 2.4气泡的治理措施 2.4.1经过多年经验总结,采用与浇注混凝土同品种、同标号、同配 比的水泥和粉煤灰修补的效果很好。在混凝土刚拆模时进行,用适当粘 稠度的混合浆对蜂窝、麻面等小气泡进行修补,然后用拆下来的模板进 行压实、抹面。通过这样的处理之后,基本看不出是修补过的。 2.4.2当气泡较大时,应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根据具体 情况协调处理。 结束语 总之,只要分析清楚气泡的成因,找出相适宜的方法,混凝土的表 面气泡是可以消除的.值得注意的是,不过在消除气泡问题的同时要综 合考虑其他技术指标,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否则将会顾此失彼,得 不偿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