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电网继电保护竞赛题库
说明:
1、 为便于专业人员复习备战七月底的全员普考,编制本题库。
2、 题库包含常规站(1-120页)和智能站(121-220页)内容,普考地县分开组卷,但均要考上面两部分内容,智能站题目比重约占40-50%。 3、 普考试题类型:题库里的题目类型普考中均可能涉及。 4、 复习中,发现题库中题目有疑问或错误,请及时反馈给市局继电保护负责人,由其统一反馈省调。
常规站部分题目(1-120页)
第一章 选择题 第一节 基础知识
1. 如果对短路点的正、负、零序综合电抗为X1Σ、X2Σ、X0Σ,而且X1Σ=X2Σ,故
障点的单相接地故障相的电流比三相短路电流大的条件是(A )。 A.X1Σ>X0Σ B.X1Σ=X0Σ C.X1Σ A. 电流差动保护 B. 零序电流保护 C. 电流速断保护 D. 暂态方向保护 3. 原理上不受电力系统振荡影响的保护有:( C ) A. 电流保护 B. 距离保护 C. 电流差动纵联保护和相差保护 D. 电压保护 4. 系统短路时电流、电压是突变的,而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是(C)。 A. 缓慢的 B. 与三相短路一样快速变化 C. 缓慢的且与振荡周期有关 D. 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5.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系统发生振荡时电流和电压值都往复摆动,并且三相严重不对称;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零序电流保护在电网发生振荡时容易误动作; C. 有一电流保护其动作时限为4.5秒,在系统发生振荡时它不会误动作; D. 距离保护在系统发生振荡时容易误动作,所以系统发生振荡时应断开距离保护投退压板。 6. 下列关于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描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C ) A. 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而系统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值均作往复性摆动; B. 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着功角δ的变化而变化; C. 系统振荡时,将对以测量电流为原理的保护形成影响,如:电流速断保护、电流纵联差动保护等。 D. 短路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角是基本不变的。 7.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的波动情况是( A ) A. 幅度最大 B. 幅度最小 C. 幅度不变 D. 不一定 8.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后,若单相接地故障的电流呈感性,此时的补偿方式为(B )。 A. 全补偿 B. 过补偿 C. 欠补偿 9. 微机保护一般都记忆故障前的电压,其主要目的是(B )。 A. 事故后分析故障前潮流 B. 保证方向元件的方向性 C. 录波功能的需要 D. 微机保护录波功能的需要 10. 一组对称向量、、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彼此相差120°,称为(A )分量。 A. 正序 B. 负序 C. 零序 11. 有一组正序对称向量,彼此间相位角是120°,它按( A )方向旋转。 A. 顺时针 B. 逆时针 C. 平行方向 12. 在三相对称故障时,计算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三角形接线是星形接线的( C ) A. 2倍 B. 3倍 C. 3倍 13. 在微机保护中,掉电会丢失数据的主存储器是( B ) A. ROM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RAM C. EPROM 14. 在电压回路最大负荷时,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电压降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 B ) 。 A. 2% B. 3% C. 5% 15.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当相邻平行线路停运检修并在两侧接地时,电网发生接地故障, 此时停运线路( A )零序电流。 A. 流过 B. 没有 C. 不一定有 16.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当相邻平行线停运检修并在两侧接地时,电网接地故障线路通过 零序电流,将在该运行线路上产生零序感应电流,此时在运行线路中的零序电流将会(A)。 A. 增大 B. 减少 C. 无变化 17.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的两个变电站之间,架有同杆并架双回线。当其中的一条线路停运 检修,另一条线路仍然运行时,电网中发生了接地故障,如果此时被检修线路两端均已接地,则在运行线路上的零序电流将( A )。 A. 大于被检修线路两端不接地的情况 B. 与被检修线路两端不接地的情况相同 C. 小于被检修线路两端不接地的情况 18. 线路发生两相短路时短路点处正序电压与负序电压大小的关系为(B)。 A. UK1>UK2 B. UK1=UK2 C. UK1<UK2 19. 负序电流整定往往用模拟单相接地短路的方法,因为单相接地短路时负序电流分量为短 路电流的( C ) A. 3倍 B. 2倍 C. 1/3倍 20.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 B )三种。 A.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B.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不接地方式。 C.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21. 电力系统不允许长期非全相运行,为了防止断路器一相断开后,长时间非全相运行,应 采取措施断开三相,并保证选择性。其措施是装设:( C ) A.断路器失灵保护 B.零序电流保护 C.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2. 当架空输电线路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该线路保护安装处的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是 ( B )。 A. 功率因素角 B. 线路阻抗角 C. 保护安装处的功角 D. 0度 23. 110KV某一条线路发生两相接地故障,该线路保护所测的正序和零序功率的方向是 ( C )。 A. 均指向线路 B. 零序指向线路,正序指向母线 C. 正序指向线路,零序指向母线 D. 均指向母线 24. 输电线路BC两相金属性短路时,短路电流IBC( C )。 A. 滞后于C相间电压一线路阻抗角 B. 滞后于B相电压一线路阻抗角; C. 滞后于BC相间电压一线路阻抗角 D. 滞后于A相电压一线路阻抗角; 25. 超高压输电线单相跳闸熄弧较慢是由于( A ) A. 潜供电流影响 B. 单相跳闸慢 C. 短路电流小 D. 短路电流大 26.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保护安装点的3U0和3I0之间的相位角取决于( C ) A. 该点到故障点的线路零序阻抗角; B. 该点正方向到零序网络中性点之间的零序阻抗角; C. 该点背后到零序网络中性点之间的零序阻抗角; 27. 大接地电流系统中,不论正向发生单相接地,还是发生两相接地短路时,都是3I0超前 3U0约(D)度。 A. 30 B. 45 C. 70 D. 110 28. 当小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中性点对地电压为( B )。 A. UΦ B. -UΦ C. 0 D. 3 UΦ 29. 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在( A )。 A. 接地短路点最高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变压器中性点最高 C. 各处相等 D. 发电机中性点最高 30. 两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大于单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的条件是( C )。 A. Zk1 31. 若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大于正序综合阻抗,与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的零序电流相比,单 相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 A. 较大 B. 较小 C. 不定 32. 若故障点综合零序阻抗小于正序阻抗,则各类接地故障中的零序电流分量以( B ) 的为最大。 A. 单相接地 B. 两相接地 C. 三相接地 33. 电压频率变换器(VFC)构成模数变换器时,其主要优点是:(C)。 A. 精度高 B. 速度快 C. 易隔离和抗干扰能力强 34. 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某处发生单相接地时,母线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的电压 ( C )。 A. 故障点距母线越近,电压越高; B. 故障点距母线越近,电压越低; C. 与故障点的距离远近无关。 35. 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的大小( A )。 A. 与零序等值网络的状况和正负序等值网络的变化有关 B. 只与零序等值网络的状况有关,与正负序等值网络的变化无关 C. 只与正负序等值网络的变化有关,与零序等值网络的状况无关 D. 不确定 36. 系统发生两相短路,短路点距母线远近与母线上负序电压值的关系是(C) A. 与故障点的位置无关 B. 故障点越远负序电压越高 C. 故障点越近负序电压越高 D. 不确定 37. 开关非全相运行时,负序电流的大小与负荷电流的大小关系为 ( A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不确定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A ) 38. 双侧电源的输电线路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短路电流中各序分量受两侧电势相差影响的是 ( C ) A. 零序分量 B. 负序分量 C. 正序分量 39. 线路断相运行时,两健全相电流之间的夹角与系统纵向阻抗Zo∑/Z2∑之比有关。 若Zo∑/Z2∑=1,此时两电流间夹角(B)。 A. 大于120° B. 为120° C. 小于120° 40. 继电保护后备保护逐级配合是指(B)。 A. 时间配合 B. 时间和灵敏度均配合 C. 灵敏度配合 41. 对于有零序互感的平行双回线路中的每个回路,其零序阻抗有下列三种,其中最小的是 (B)。 A. 一回路处于热备用状态; B. 一回路处于接地检修状态; C. 二回路运行状态 42. ( B )是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加的 简单保护 A. 异常运行保护 B. 辅助保护 C. 失灵保护 43. 输电线路中某一侧的潮流是送有功,受无功,它的电压超前电流为( D )。 A. 0º~90º B. 90º~180º C. 180º~270º D. 270º~360º 44. 微机保护中通常用来保存故障数据的存储器是(C )。 A. EPROM B. EEPROM C. SRAM 45.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路始端发生两相金属性接地短路,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中的方向 元件将( B )。 A. 因短路相电压为零而拒动 B. 因感受零序电压最大而灵敏动作 C. 因零序电压为零而拒动 46. 纯电感、电容并联回路发生谐振时,其并联回路的视在阻抗等于( A ) A. 无穷大 B. 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电源阻抗 D. 谐振回路中的电抗。 47. 大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故障点距母线远近与母线上零序电压值的关系是 (C)。 A. 与故障点位置无关 B. 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高 C. 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 48. 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的线路上发生接地故障时,在该线路保护安装处流过的3Io与母线 3Uo的相位为( A )。 A. 电流超前电压约110° B. 电流滞后电压约70° C. 电流滞后电压约110° D. 电流超前电压约70° 49. 电压/频率变换式数据采集系统,在规定时间内,计数器输出脉冲的个数与模拟输入电 压量的( C )。 A. 积分成正比 B. 积分成反比 C. 瞬时值的绝对值成正比 50. 输电线路空载时, 其末端电压比首端电压( A )。 A. 高 B. 低 C. 相同 51. 采用( B ),就不存在由发电机间相角确定的功率极限问题,不受系统稳定的限制。 A. 串联补偿 B. 直流输电 C. 并联补偿 52. 大电流接地系统的PT变比为:( C ) A. UN/3 / 100/3 /100/3 B. UN/3 / 100/3 /100/3 C. UN/3 / 100/3 /100 53. 双侧电源线路上发生经过渡电阻接地,流过保护装置电流与流过过渡电阻电流的相位 ( C ) A.同相 B.不同相 C.不定 54. 某线路有功负荷由母线流向线路,下面的角度范围哪个是正确的? ( C ) A. Φ(Ua-Ia)=97°,Φ(Ua-Ub)=122° B. Φ(Ua-Ia)=195°,Φ(Ua-Ub)=121° C. Φ(Ua-Ia)=13°,Φ(Ua-Ub)=119° 55. 微机保护硬件中EPROM芯片的作用:( A ) A. 存放微机保护功能程序代码 B. 存放采样数据和计算的中间结果、标志字等信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存放微机保护的动作报告信息等内容 56. 数字滤波器是( C ) A. 由运算放大器、电阻、电容组成 B. 存在阻抗匹配的问题 C. 程序 57. 电网中相邻M、N两线路,正序阻抗分别为40∠75º欧和60∠75º欧,在N线中点发 生三相短路,流过M、N同相的短路电流如图,M线相间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一次值为( C ) A. 70欧 B. 100欧 C. 90欧 D. 123欧 1800A 58. 检查微机型保护回路及整定值的正确性( C )。 A. 可采用打印定值和键盘传动相结合的方法; B. 可采用检查VFC模数变换系统和键盘传动相结合的方法; C. 只能用由电流电压端子通入与故障情况相符的模拟量,保护装置处于与投入运行完全相同状态的整组试验方法。 59. 在正常负荷电流下,流入电流保护测量元件的电流,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A. 电流互感器接成星型时为3 Iφ B. 电流互感器接成三角形接线时为3Iφ C. 电流互感器接成两相差接时为0 60. 当大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故障点零序电压( B ) (A)与故障相正序电压同相位 (B)与故障相正序电压相位相差180° (C)超前故障相正序电压90° 61. 交流电压二次回路断线时不会误动的保护为( B ) A. 距离保护 B. 电流差动保护 C. 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62. 如果线路送出有功与受进无功相等,则线路电流、电压相位关系 ( B ) A. 电压超前电流45° B. 电流超前电压45° C. 电流超前电压135° D. 电压超前电流135°。 63. 若取相电压基准值为额定相电压,则功率标么值等于( C ) A. 线电压标么值 B. 线电压标么值的3倍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M N 3000A C. 电流标么值 D. 电流标么值的3倍。 64. 在微机保护中经常用全周傅氏算法计算工频量的有效值和相角,请选择当用该算法时正 确的说法是 ( C )。 A. 对直流分量和衰减的直流分量都有很好的滤波作用 B. 对直流分量和所有的谐波分量都有很好的滤波作用 C. 对直流分量和整数倍的谐波分量都有很好的滤波作用 65. 采用VFC数据采集系统时,每隔Ts从计数器中读取一个数。保护算法运算时采用的是 (C)。 A. 直接从计数器中读取得的数 B. Ts期间的脉冲个数 C. 2Ts或以上期间的脉冲个数 66. 微机保护要保证各通道同步采样,如果不能做到同步采样,除对(B )以外,对其他 元件都将产生影响。 A. B. C. 负序电流元件 相电流元件 零序方向元件 67. YN,d11变压器,三角形侧ab两相短路,星形侧装设两相三继电器过流保护,设ZL和 ZK为二次电缆(包括TA二次漏阻抗)和过流继电器的阻抗,则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阻抗为( C )。 A. ZL+Zk B. 2(ZL+Zk) C. 3(ZL+Zk) 68. 如果对短路点的正、负、零序综合电抗为X1Σ、X2Σ、X0Σ,且X1Σ=X2Σ,则两相接地短 路时的复合序网图是在正序序网图中的短路点K1和中性点H1间串入如(C )式表达的附加阻抗。 A. X2Σ+X0 B. X2 C. X2Σ//X0Σ 69. 继电保护是以常见运行方式为主来进行整定计算和灵敏度校核的。所谓常见运行方式是 指( B )。 A. 正常运行方式下,任意一回线路检修 B. 正常运行方式下,与被保护设备相邻近的一回线路或一个元件检修 C. 正常运行方式下,与被保护设备相邻近的一回线路检修并有另一回线路故障被切除 70. 当线路上发生BC两相接地短路时,从复合序网图中求出的各序分量的电流是( C ) 中的各序分量电流。 A. C相 B. B相 C. A相 71. 如果三相输电线路的自感阻抗为ZL,互感阻抗为ZM,则正确的是( A)式。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Z0=ZL+2ZM B. Z1=ZL+2ZM C. Z0=ZL-ZM 7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金属性两相接地故障时,健全相的电压( C )。 A. 略微增大 B. 不变 C. 增大为正常相电压的1.5倍 73. 我国220千伏及以上系统的中性点均采用( A )。 A. 直接接地方式 B. 经消弧圈接地方式 C. 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74. 输送相同的负荷,提高输送系统的电压等级会(B )。 A、提高负荷功率因数; B、减少线损;C、改善电能波形。 75. 系统频率降低时,可以通过( C)的办法使频率上升。 A:增加发电机的励磁,降低功率因数; B:投入大电流联切装置; C:增加发电机有功出力或减少用电负荷。 76. 通过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进行调整电压时,对系统来说( C)。 A、起不了多大作用; B、改变系统的频率; C、改变了无功分布; D、改变系统的谐波。 77. 只有发生(C ),零序电流才会出现。 A、相间故障; B、振荡时; C、不对称接地故障或非全相运行时; 78. 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干扰最严重的一般是(B )。 A、投切大型空载变压器; B、发生三相短路故障; C、发生二相接地短路; D、发生单相接地。 79. 当线路输送自然功率时,线路产生的无功( B )线路吸收的无功。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80. 两台阻抗电压不相等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在负荷分配上( A)。 A、阻抗电压大的变压器负荷小; B、阻抗电压小的变压器负荷小; C、负荷分配不受阻抗电压影响; D、一样大。 8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选择性,除了决定于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性能外,还要求满足:由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电源算起,愈靠近故障点的继电保护的故障起动值( C ) (A)相对愈小,动作时间愈长;(B) 相对愈大,动作时间愈短; (C)相对愈灵敏,动作时间愈短 82. 突变量可以反映( A )状况。 A、短路 B、过负荷 C、振荡 83. 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系统网络的总阻抗会出现( B ) A、突然增大 B、突然减小 C、忽大忽小变化 D、不变 84. 如果电网提供的无功功率小于负荷需要的无功功率,则电压(A )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高或低压 85. 变电所增加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在该变电所某出线对侧母线上发生单相接地 故障时,该出线的零序电流(C)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86. 变电所切除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负荷变压器,在该变电所母线出线上发生二相故障 时,该出线的正序电流(B)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87. 额定电压为35KV的开关用在10KV系统中,其遮断容量会( C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少 D. 不能用 88. 同相通道允许直接并机,工作频率间隔应大于( C )。 A. 4KHZ B. 12KHZ C. 14KHZ D. 2KHZ 89. 某35KV变电站发“35KV母线接地”信号,测得三相电压为A相22.5KV,B相23.5KV, C相0.6KV,则应判断为(B )。 A、单相接地 ; B、PT断线 ; C、铁磁谐振 ; D、线路断线。 90. A相短路接地时,(C )保持不变。 A.UB,UC不变 B.IB,IC不变 C.UBC,IBC不变 91. 当系统的频率高于额定频率时,方向阻抗继电器最大灵敏角(A) A、变大 A、III段 B、变小 C、不变 D、都一样 92. 三段式电流保护中,灵敏度最高度的是(A) B、II段 C、I段 93. 暂态过程的大小与持续时间与系统的时间常数有关,一般220kV系统的时间常数不大 于(B)。 A、10ms B、60ms C、80-200ms D、200-300ms 94. 对接地距离继电器,如发生A相接地故障,为消除电压死区,应采用(C)作极化电压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效果最好。 A、AC相间电压 B、AB相间电压 C、BC相间电压 D、都可以 第二节 线路保护 1. 一台收发信机的发信功率为10W,输出阻抗为75Ω,当其接入通道后,测得电压电平 为30dB,则通道的输入阻抗(B )。 A. 大于75Ω B. 小于75Ω C. 等于75Ω 2. 一台发信功率为10W、额定阻抗为75Ω的收发信机,当其向输入阻抗为100Ω的通道 发信时,通道上接受的功率( B )。 A. 大于10W B. 小于10W C. 等于10W 3. 在特性阻抗为75Ω的高频电缆上,使用电平表进行跨接测量时,选择电平表的内阻为 ( C)。 A. 75Ω档 B. 600Ω档 C. 高阻挡 4. 高频保护的同轴电缆屏蔽层应(A )。 A. 两端接地 B. 一端接地 C. 不接地 5. 保护线路发生三相短路,相间距离保护感受的阻抗(B )接地距离保护感受的阻抗。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6. 相—地制高频通道组成元件中,阻止高频信号外流的元件是( A )。 A. 高频阻波器 B. 耦合电容器 C. 结合滤波器 7. 结合滤波器二次侧最佳接地为( C )。 A. 不接地 B. 在耦合电容器接地点处接地 C. 距耦合电容器接地点3至5米处接地 8. 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对阻波器接入后的分流衰耗在阻带内要求不大于( A )dB。 A. 2 B. 1.5 C. 3 9. 已知一条高频通道发讯侧收发讯机输送到高频通道的功率是10瓦,收讯侧收发讯机入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口接收到的电压电平为15dBv(设收发讯机的内阻为75Ω),则该通道的传输衰耗为( C )。 A. 25dB B. 19dB C. 16dB 10. 高频通道中接合滤波器与耦合电容器共同组成带通滤波器,其在通道中的作用是( B )。 A. 使输电线路和高频电缆的连接成为匹配连接 B. 使输电线路和高频电缆的连接成为匹配连接,同时使高频收发讯机和高压线路隔 离 C. 阻止高频电流流到相邻线路上去 11. 对于专用高频通道,在新投入运行及在通道中更换了(或增加了)个别加工设备后,所 进行的传输衰耗试验的结果,应保证收发信机接受对端信号时的通道裕量不低于( C )否则,不允许将保护投入运行。 A. 25dB B. 1.5dB C. 8.686dB 12. 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对阻波器接入后的( C )衰耗在阻塞频带内一般要求不大于2dB 。 A. 跨越 B. 反射 C. 分流 13. 高频通道中最大传输衰耗,建仪此值不大于( B )db A. +20db B. +21db C. +15db 14. 高频通道中一侧的终端衰耗约( B )db A. 3db B. 4db C. 5db 15. 已知一条高频通道发讯侧收发讯机输送到高频通道的功率是20瓦,收讯侧收发讯机入 口接收到的电压电平为20dBv(设收发讯机的内阻为75Ω),则该通道的传输衰耗为( C )。 A. 20dB B. 18dB C. 14dB D. 16dB 16. 高频通道衰耗增加3dB,对应的接收侧的电压下降到原来收信电压的( A )倍。(已知 lg2=0.3010) A. 1/2倍 B. 1/2倍 C. 1/3 倍 17. 在高频保护的通道加工设备中的(C)主要是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防止反射,以减少 衰耗。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阻波器 B. 结合电容器 C. 结合滤波器 18. 功率绝对电平Lpx与电压绝对电平Lux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A )(其中Z—被测处的阻抗 值) 600 Z600B. LpxLux10lg ZZC. LpxLux10lg 600A. LpxLux10lg19. 为保证接地后备最后一段保护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500KV线路接地电阻最大 按( C )欧姆,220KV线路接地电阻最大按100欧姆考虑。 A. 150 B. 180 C. 300 20. 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 B )。 A.提高灵敏度 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死区 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死区 21. 过渡电阻对距离继电器工作的影响是( C )。 A. 只会使保护区缩短 B. 只会使继电器超越 C. 视条件可能会失去方向性,也可能使保护区缩短,也可能超越或拒动。 22. 距离保护失去电压或装置“总闭锁”动作信号发出后,应( B )。 A. 立即通知保护人员现场处理 B. 停用距离保护 C. 等候处理 23. 闭锁式纵联保护跳闸的条件是(B )。 A. 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没有收到过闭锁信号; B. 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收到闭锁信号而后信号又消失; C. 正、反方向元件均动作,没有收到过闭锁信号; D. 正方向元件不动作,收到闭锁信号而后信号又消失; 24. 单侧电源线路的自动重合闸必须在故障切除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允许发出合闸脉冲, 这是因为( C )。 A. 需与保护配合; B. 防止多次重合; C. 故障点去游离需一定时间 25. 接地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输入电压Uk、输入电流Ik分别是( B )。 A. Up,Ip B. Up,Ip+3kIo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Upp,Ipp D. Upp,Ip+3kIo 26. 高频保护载波频率过低,如低于50kHz,其缺点是( A )。 A. 受工频干扰大,加工设备制造困难; B. 受高频干扰大; C. 通道衰耗大。 27. 高频电缆屏蔽层应( A )。 A. 在接入收发信机前直接接地,收发信机内的“通道地”另行接地 B. 在接入收发信机前不直接接地,由收发信机内的“通道地”起接地作用,避免 重复接地 C. 在接入收发信机前直接接地,收发信机内的“通道地”不再接地 D. 在接入收发信机前不直接接地,收发信机内的“通道地”亦不直接接地 28. 下列阻抗继电器,其测量阻抗受过渡电阻影响最大的是( A )。 A. 方向阻抗继电器; B. 带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C. 四边形阻抗继电器。 29. 相间距离保护交流回路的0度接线,是指下述的电压、电流接线组合:( B )。 A. Uab/(Ib-Ia) Ubc/(Ic-Ib) Uca/(Ia-Ic) B. Uab/(Ia-Ib) Ubc/(Ib-Ic) Uca/(Ic-Ia) C. Ua/(Ia+3KI0) Ub/(Ib+3KI0) Uc/(Ic+3KI0) 30. 如果一台三绕组自耦变压器的高中绕组变比为2.5,Sn为额定容量,则低压绕组的最 大容量为( B )。 A. 0.5 Sn B. 0.6 Sn C. 0.4 Sn 31. 采用分时接收法的收发信机当两侧同时发信时其收信回路( B )。 A. 只接收对侧信号 B. 只接收本侧信号 C. 交替接收两侧信号 32. 用测量跨越衰耗检查某一运行线路的阻波器,这种方法适用于相邻线路挂( A )阻波 器的情况。 A. 单频 B. 宽频 C. 各种 33. 电路中某点功率为 Px,该点的功率绝对电平 Lpx =( C ) dB。 A:20 lg pxP0 B: 20 lg p0Px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pxP C:10 lg0 34. 用于超高压电网的保护直接作用于断路器跳闸的中间继电器,其动作时间应小于(A)。 A. 10ms B. 15ms C. 20ms 35. 当PT接于母线上时,线路出现非全相运行,如果断线相又发生接地故障,两端负序方 向元件(B)。 A. 不能正确动作 B. 能正确动作 C. 动作特性不确定 36. 在所有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当整定阻抗相同时,(C)躲过渡电阻能力最强。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阻抗继电器 C. 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 37. 综合重合闸中常用的阻抗选相元件的整定,除了要躲最大负荷外,还要保证线路末端经 (A)过渡电阻接地时,起码能相继动作,同时还要校验非故障相选相元件在出口故障时不误动。 A. 20欧姆 B. 10欧姆 C. 30欧姆 38. 某一非平行线路与两条平行线相邻,该线路的距离保护正方向在相邻平行线中点故障时 不会动作,在相邻平行线末端故障时 ( A ) A. 可能动可能不动 B. 能动 C. 不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9. 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在整套保护中最显著的优点是( C )。 A. 反应过渡电阻能力强; B. 出口故障时高速动作; C. 出口故障时高速动作,反应过渡电阻能力强 40. 高频方向保护中(A )。 A、本侧启动元件(或反向元件)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于对侧正向测量元件 B、本侧正向测量元件的灵敏度一定要高于对侧启动元件(或反向元件) C、本侧正向测量元件的灵敏度与对侧无关 D、两侧启动元件(或反向元件)的灵敏度必须一致,且与正向测量元件无关。 41. 当Z=600Ω时,功率电平为13dBm,那么该处对应的电压电平为( A ) A. B. C. D. 13dB 4dB 3dB 10dB 42. 设电路中某一点的阻抗为60Ω,该点的电压为U=7.75v,那么,该点的电压绝对电平和功 率绝对电平分别为( A )。 A. B. C. D. 20dBv,30dBm 10dBv,20dBm 10dBv,30dBm 20dBv,20dBm 43. 当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灵敏角为电流越前电压100°时 (B) A、其电流和电压回路应按反极性与相应的CT、PT回路联接 B、该相位角与线路正向故障时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一致 C、该元件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零序方向保护 44. 方向阻抗继电器受电网频率变化影响较大的回路是 (C) A、 幅值比较回路 B、相位比较回路 C、 记忆回路 D、执行元件回路 45. 请问以下哪项定义不是接地距离保护的优点。( C ) A. 接地距离保护的I段范围固定 B. 接地距离保护比较容易获得有较短延时和足够灵敏度的II段 C. 接地距离保护三段受过渡电阻影响小,可作为经高阻接地故障的可靠的后备保 护 46. 在电路中某测试点的功率P和标准比较功率P0=1mW之比取常用对数的10倍,称为 该点的( C )。 A. 电压电平 B. 功率电平 C. 功率绝对电平 47. 相间距离I段保护整定范围为被保护线路全长的: ( C ) A. 60% B. 70%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80%~85% 48. 请问以下哪项定义不是零序电流保护的优点: ( B ) A. 结构及工作原理简单、中间环节环节少、尤其是近处故障动作速度快; B. 不受运行方式影响,能够具备稳定的速动段保护范围; C. 保护反应零序电流的绝对值,受过渡电阻影响小,可作为经高阻接地故障的可 靠的后备保护; 49. 当单相故障,单跳故障相,故障相单相重合;当相间故障,三跳,不重合,是指: ( A ) A. 单重方式 B. 三重方式 C. 综重方式 50. 加到阻抗继电器的电压电流的比值是该继电器的: ( A ) A 测量阻抗 B 整定阻抗 C 动作阻抗 51. 下列哪一项对线路距离保护振荡闭锁控制原则的描述是错误的:( B ) A. 单侧电源线路的距离保护不应经振荡闭锁; B. 双侧电源线路的距离保护必须经振荡闭锁; C. 35KV及以下的线路距离保护不考虑系统振荡误动问题; 52. 校验距离保护做阻抗整定时(非四边形特性),应该以( A )角度通入电流电压 A. 以给定的线路阻抗角; B. 以通过试验得到的阻抗灵敏角; C. 因阻抗定值由电抗值决定,因此固定90度角。 53. 220-500kV线路分相操作断路器使用单相重合闸,要求断路器三相合闸不同期时间不 大于( B )。 A. 1ms B. 5ms C. 10ms 54. 当负荷阻抗等于( C )时,功率电平和电压电平相等。 A. 400Ω; B. 300Ω; C. 600Ω; 55. 综合重合闸中阻抗选相元件整定10欧,其零序补偿系统K=0.67,从A-N通入1A电流 调整动作阻抗。最高的动作电压为:( C ) A. B. C. D. 10V 20V 16.7V 12V 56. 以电压U和(U-IZ)比较,可构成( B ) A. 全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B. 方向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C. 电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D. 带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57. 接地距离保护的相阻抗继电器接线为( C ) A. UΦ/IΦ B. UΦΦ/IΦΦ C. UΦ/(IΦ+K3I0) D. UΦΦ/(IΦΦ+K3I0) 58. 如果躲不开在一侧断路器合闸时三相不同步产生的零序电流,则两侧的零序后加速保护 在整个重合闸周期中均应带( A )秒延时。 A. 0.1 B. 0.2 C. 0.5 59. 高频收发讯机投产时要求收讯电平不低于16dB,此电平是( A ) A. 功率电平 B. 相对电平 C. 电压电平 60. 所谓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潜动,是指( B )现象 A. 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不动 B. 只给继电器加入电流或电压时,继电器动作 C. 加入继电器的电压反向时继电器动作 61. 高频阻波器能起到( A )的作用。 A. 阻止高频信号由母线方向进入通道 B. 阻止工频信号进入通信设备 C. 限制短路电流水平 62. 当收发信机利用相—地通道传输高频信号时,如果加工相的高压输电线对地短路,则 ( B ) A. 信号电平将下降很多,以至于本侧收不到对侧发出的信号 B. 本侧有可能收得到,也有可能收不到对侧发出的信号 C. 由于高频信号能耦合到另外两相进行传输,所以信号电平不会下降很多,本侧 收信不会受影响 63. 如果阻抗整定值相同,下述保护中躲过渡电阻能力最强的是( A ) A. 透镜型阻抗继电器 B. 全阻抗圆特性阻抗继电器 C. 方向圆特性阻抗继电器 64. 为保证允许式纵联保护能够正确动作,要求收信侧的通信设备在收到允许信号时 ( C )。 A. 须将其展宽至200~500ms B. 须将其展宽至100~200ms C. 不需要展宽 D. 将信号脉宽固定为100ms 65. 某距离保护的动作方程为90°< Arg((ZJ-ZDZ)/ZJ) < 270°,它在阻抗复数平面 上的动作特性是以+ZZD与坐标原点两点的连线为直径的圆。特性为以+ZZD与坐标原点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连线为长轴的透镜的动作方程(δ>0°)是( B )。 A. 90°+δ< Arg((ZJ-ZDZ)/ZJ) < 270°+δ B. 90°+δ< Arg((ZJ-ZDZ)/ZJ) < 270°-δ C. 90°-δ< Arg((ZJ-ZDZ)/ZJ) < 270°+δ D. 90°-δ< Arg((ZJ-ZDZ)/ZJ) < 270°-δ 66. 用于500KV线路保护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选用( C )。 A. D级 B. TPS级 C. TPY级 D. 0.5级 67. 能切除线路区内任一点故障的主保护是( B ) A. 相间距离; B. 纵联保护; C. 零序电流保护; D. 接地距离; 68. 超范围式纵联保护可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 B ) A. B. C. D. 69. 距 离A. 基本同相; 保B. 基本反相; 护C. 相差90° 70. 超范围允许式纵联保护,本侧判断为正方向故障时,则向对侧发送(正 C )信号。 向A. 跳闸 区B. 闭锁 外C. 允许 71. 在振荡中,线路发生故B、C两相金属性接地短路。如果从短路点F到保护安装处M的 障正序阻抗为ZK,零序电流补偿系数为K,M到F之间的A、B、C相电流及零序电流分时IA、IB、IC和I0,则保护安装处B相电压的表达式为( B )。 别是 ,A. (IB+IC+K3I0)ZK 测B. (IB+K3I0)ZK 量C. IBZK 72. 线路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采用( B )通道最优。 电 A. 数字载波 Φ与同名相母线电压UΦ之间的相位关系( A )。 B. 光纤 C. 数字微波 73. 配有重合闸后加速的线路,当重合到永久性故障时( A )。 A. 能瞬时切除故障 B. 不能瞬时切除故障 80-85% 100% 115-120% 180-185%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故障点在I段保护范围内时,可以瞬时切除故障;故障 点在II段保护范围内时,则需带延时切除。 74. 我国110千伏及以上系统的中性点均采用( A )。 A. 直接接地方式 B. 经消弧圈接地方式 C. 经大电抗器接地方式 75. 零序电流保护逐级配合是指( C )。 A. 零序定值要配合,不出现交错点 B. 时间必须首先配合,不出现交错点 C. 电流定值灵敏度和时间都要相互配合 76. 由负序电压元件与低电压元件组成的复合电压元件构成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其动作 条件是( B ) A. 复合电压元件不动,过流元件动作,并启动出口继电器。 B. 低电压元件或负序电压元件动作,同时电流元件动作,保护才启动出口继电器。 C. 当相间电压降低或出现负序电压时,电流元件才动作。 77. 高频距离零序电流保护的高频保护(或高频通道)停用时,距离、零序电流保护应 ( A )。 A. 继续运行 B. 同时停用 C. 只允许零序电流保护运行 78. 电力系统振荡时,阻抗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是( A )。 A. 继电器周期性地动作及返回 B. 继电器不会动作 C. 继电器一直处于动作状态 79. 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地线上( A )安装有开断可能的设备。 A. 不应 B. 应 C. 必要时可以 80. 220kV线路保护一般采用(A)方式,即当故障元件的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拒动时,相互 独立的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 A、近后备 B、远后备 C、主保护、后备保护结合 D、速断保护、延时保护结合 81. RCS-931A保护两侧装置采样同步的的前提条件为通道单向最大传输时延小于( C ) ms。 A、20 B、10 C、15 D、25 82. 超范围闭锁式纵联保护装置中,线路一侧设在高、低定值两个起动元件,其正确的说法 是:( C ) A、低定值开放保护出口正电源,高定值起动保护,从而提高保护工作可靠性 B、使保护装置起动可靠 C、低定值起动发信,高定值起动保护,起到区外短路故障时,一侧开放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保护另一侧必起动发信,防止保护误动作 83. 当微机型光纤纵差保护采用专用光纤时,两侧保护装置的通信方式应该是(A)方式。 A、主-主B、主-从 C、从-从 D、无所谓 84. 传输线路纵联保护信息的数字式通道传输时间应不大于( C ),点对点的数字式通 道传输时间应不大于(C)。 A. 15ms,8ms B. 12ms,8ms C. 12ms,5ms D. 8ms,3ms 85. 高频通道上衰耗普遍过高,可能的原因是( A )。 A. 结合滤波器的放电器绝缘下降 B. 短分支线影响 C. 阻波器无功分量与变电所输入阻抗产生串联谐振 86. 为使阻波器获得最大阻抗,阻波器的谐振频率fx与使用频率f0的关系是( A )。 A. fx比f0小0.2KHZ B. fx比f0大0.2KHZ C. fx与f0相等 D. fx比f0大0.4KHZ 87. 高频保护通道余量满足15dB条件下,两侧测得的通道衰耗差值应小于( B )。 A. 2.5dB B. 3dB C. 3.5dB 88. 突变量方向元件中补偿阻抗的作用是( B )。 A. 防止反方向时方向元件误动 B. 用于长线路重负荷时,保护背后运行方式很大,长线路末端短路,方向元件能够可靠动作 C. 用于短线路时,提高方向元件的灵敏度 89. 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接受时钟为( B )。 A. 固定采用装置内部时钟 B. 固定从接受数据流中提取 C. 根据通道应用情况,两者都可能 90. 系统最低运行电压200kV,相间方向阻抗继电器一次整定80∠75°,线路在功率因数 为0.866下,继电器会误动作的最小送出功率为( A )。 A. 204MW B. 167MW C. 144MW D. 500MW 91. 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的线路,保护起动重合闸方式( B) A. 任何保护动作均可起动重合闸 B. 有选相功能的快速保护动作跳闸起动重合闸 C. 有选相功能的后备保护动作跳闸,起动重合闸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92. 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B)。 A、使保护范围延长 C、保护范围不变 B、使保护范围缩短 D、保护范围不定 93. 对输电线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动作的灵敏度不同,灵敏度最高的是( C )。 A.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C.定时限电流保护 第三节 元件与辅助保护 1. 母线充电保护是( B )。 A. 母线故障的后备保护 B. 利用母联或分段断路器给另一母线充电的保护 C. 利用母线上任一断路器给母线充电的保护 D. 母线故障的主保护 2. 中阻抗型母线差动保护在母线内部故障时,保护装置整组动作时间不大于( B )mS。 A. B. C. D. 5 10 20 30 3. 1断路器接线每组母线宜装设两套母线保护,同时母线保护应 ( A ) 电压闭锁环节。 A. 不设置 B. 设置 C. 一套设置一套不设置 4. 断路器失灵保护是( C )。 A. 一种近后备保护,当故障元件的保护拒动时,可依靠该保护切除故障 B. 一种远后备保护,当故障元件的断路器拒动时,必须依靠故障元件本身保护的动作 信号起动失灵保护以切除故障点 C. 一种近后备保护,当故障元件的断路器拒动时,可依靠该保护隔离故障点 D. 一种远后备保护,当故障元件的保护拒动时,可依靠该保护隔离故障点 5. 双母线差动保护的复合电压(U0,U1,U2)闭锁元件还要求闭锁每一断路器失灵保护, 这一做法的原因是( B )。 A. 断路器失灵保护选择性能不好 B. 防止断路器失灵保护误动作 C. 断路器失灵保护原理不完善 D. 断路器失灵保护必须采用复合电压闭锁元件选择母线 6. 当双母线接线的两条母线分列运行时,母差保护( B )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将降低,因 此需自动将制动系数降低。 A. 小差; B. 大差; C. 大差和小差; 7. 需要加电压闭锁的母差保护,所加电压闭锁环节应加在( A )。 12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母差各出口回路; B. 母联出口; C. 母差总出口 8. 对于双母线接线方式的变电所,当某一连接元件发生故障且断路器拒动时,失灵保护动 作应首先跳开( B ) A. 拒动断路器所在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 B. 母联断路器 C. 故障元件其它断路器 D. 所有断路器 9. 在母差保护中,中间变流器的误差要求,应比主电流互感器严格,一般要求误差电流不 超过最大区外故障电流的 A. 3% B. 4% C. 5% 10. 关于母线充电保护特点,不正确的是:( B ) A. 为可靠切除被充电母线上的故障,专门设立母线充电保护; B. 为确保母线充电保护的可靠动作,尽量采用阻抗保护作为相间故障的保护; C. 母线充电保护仅在母线充电时投入,其余情况下应退出。 11. 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的必要条件是( C )。 A. 失灵保护电压闭锁回路开放,本站有保护装置动作且超过失灵保护整定时间仍未返 回 B. 失灵保护电压闭锁回路开放,故障元件的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失灵保护整定时间仍未 返回,且故障元件的保护装置曾动作 C. 失灵保护电压闭锁回路开放,本站有保护装置动作,且该保护装置和与之相对应的 失灵电流判别元件持续动作时间超过失灵保护整定时间仍未返回。 12. 分相操作的断路器拒动考虑的原则是( A ) A. 单相拒动; B. 两相拒动; C. 三相拒动; D. 都要考虑 13. 双母线的电流差动保护,当故障发生在母联断路器与母联TA之间时出现动作死区,此 时应该( B ) A. 启动远方跳闸 B. 启动母联失灵(或死区)保护 C. 启动失灵保护及远方跳闸。 14. 母线差动保护的暂态不平衡电流比稳态不平衡电流( A )。 A. 大 B. 相等 C. 小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C ) 15. 为了验证中阻抗母差保护的动作正确性,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带负荷试验。( C ) A. 短接一相母差TA的二次侧,模拟母线故障 B. 短接一相辅助变流器的二次侧,模拟母线故障 C. 短接负荷电流最大连接元件一相母差TA的二次侧,并在可靠短接后断开辅助变流 器一次侧与母差TA二次的连线 16. 全电流比较原理的母差保护某一出线CT单元零相断线后,保护的动作行为是 ( B ) A. 区内故障不动作,区外故障可能动作 B. 区内故障动作,区外故障可能动作 C. 区内故障不动作,区外故障不动作 D. 区内故障动作,区外故障不动作 17. 双母线运行倒闸过程中会出现两个隔离开关同时闭合的情况,如果此时Ⅰ母发生故障, 母线保护应( A )。 A. 切除两条母线 B. 切除Ⅰ母 C. 切除Ⅱ母 D. 两条母线均不切除 18. Y/△-11结线的变压器,是指(C )。 A. 一次侧相电压超前二次侧相电压30° B. 一次侧线电压超前二次侧线电压30° C. 一次侧线电压滞后二次侧线电压30° 19. 运行中的变压器保护,当现场进行什么工作时,重瓦斯保护应由“跳闸”位置改为“信 号”位置运行(A)。 A. 进行注油和滤油时 B. 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时 C. 变压器轻瓦斯保护动作后 20. 变压器差动保护防止励磁涌流影响的措施有:( A )。 A. 鉴别短路电流和励磁涌流波形的区别,要求间断角为60°~65° B. 加装电压元件 C. 各侧均接入制动绕组 21. 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包括( D )。 A. 间隙过电流保护 B. 间隙过电压保护 C. 间隙过电流保护与间隙过电压保护,且其接点串联出口 D. 间隙过电流保护与间隙过电压保护,且其接点并联出口 22. 变压器励磁涌流与变压器充电合闸初相有关,当初相角为(A )时励磁涌流最大。 A. 0; B. 60°; C. 90°; D. 120°; 23. 变压器差动保护用的CT要求的准确级是( D )。 A. 0.5级;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10级; C. 0.1级 ; D. D级; 24. 在有一台Y/△-11型,35/10.5Kv的变压器,在其10KV侧发生AB相间短路,三相短 路电流分别为Ik、-Ik、0,则高压侧的三相短路电流为( C )。 A. Ik、Ik、0; B. Ik/3、-Ik/3、0; C. Ik/3、-2Ik/3、Ik/3; D. -Ik/3、2Ik/3、-Ik/3 。 25. 鉴别波形间断角的差动保护,是根据变压器( C )波形特点为原理的保护。 A. 外部短路电流; B. 负荷电流; C. 励磁涌流 26. 为防止变压器后备阻抗保护在电压断线时误动作,必须( C )。 A. 装设电压断线闭锁装置; B. 装设电流增量启动元件; C. 同时装设电压断线闭锁装置和电流增量启动元件。 27. 在Y,d11接线的变压器低压侧发生两相短路时,星形侧的某一相的电流等于其 它两相短路电流的( C )倍 A. 3 B. 1/2 C. 2 D. 3 /2 28. 变压器差动保护防止穿越性故障情况下误动的主要措施是( C )。 A. 间断角闭锁 B. 二次谐波制动 C. 比率制动 29. 为躲过励磁涌流,变压器差动保护采用二次谐波制动,( B )。 A. 二次谐波制动比越大,躲过励磁涌流的能力越强 B. 二次谐波制动比越大,躲过励磁涌流的能力越弱 C. 二次谐波制动比越大,躲空投时不平衡电流的能力越强 30. 在一台Y/△-11接线的变压器低压侧发生BC相两相短路,星形侧某相电流为其它两相 短路电流的两倍,该相为: ( C ) A. A相 B. B相 C. C相 31. Y,d-11接线的变压器△侧发生两相短路时,Y侧有一相电流比另外两相电流大,该相是 ( B )。 A. 同名故障相中的超前相;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同名故障相中的滞后相; C. 同名的非故障相; 32. 某变压器的结线组别为Yo-Y/12,则差动保护用的CT二次接线为( A ) A. △/△ B. Y—Y ( A ) C. A、B任一种均可 33. 自耦变压器的接地保护应装设: A. 零序过电流; B. 零序过电压; C. 零序间隙过流; 34. 对自耦变压器的零序方向电流保护,其零序方向元件的零序电流取自:( B ) A.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电流互感器 B. 变压器出口的三相电流互感器 C. 均可 35. 差动保护的二次不平衡电流与一次三相对称穿越性电流的关系曲线( A )。 A. 呈明显的非线性特性; B. 大致是直线; C. 不定 36. 分级绝缘的220kV变压器一般装有下列三种保护作为在高压侧失去接地中性点时发生 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此时,该高压侧中性点绝缘的主保护应为( C )。 A. 带延时的间隙零序电流保护; B. 带延时的零序过电压保护; C. 放电间隙 37. 自耦变压器的带方向的零序电流保护中的零序电流和比率制动式的零序差动保护中的 制动电流都不应该从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互感器上来取,以保证在( A )发生外部接地故障时不会误动作。 A. 高压侧; B. 中压侧; C. 高、中侧 38. 自耦变压器的零序方向保护中,零序电流( B )从变压器中性点的流变来取得。 A . 必须 B. 不应 C . 可以 39. 一条线路M侧为系统,N侧无电源但主变(Y0/Y/Δ接线)中性点接地,当线路A相接地 故障时,如果不考虑负荷电流,则( C ) A. N侧A相无电流,B、C相有短路电流 B. N侧A相无电流,B、C相电流大小不同 C. N侧A相有电流,与B、C相电流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 40. 变压器差动继电器采用比率制动式的意图是(C ) A. 为了躲励磁涌流 B. 为了提高保护内部故障的灵敏度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为了提高保护对于外部故障的安全性 41. 变压器励磁涌流中含有大量高次谐波,其中以 ( A ) A. 二次谐波为主 B. 三次谐波为主 C. 五次谐波为主 42. 变压器差动保护投入前,带负荷测相位和差电压(或差电流)的目的是检查 ( A ) A. 电流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B. 差动保护的整定值 C. 电压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43. 变压器差动保护防止励磁涌流影响的措施之一是: ( A ). A. 鉴别短路电流和励磁涌流波形的区别,要求间断角为60°~65°。 B. 加装电压元件。 C. 各侧均接入制动绕组。 44. 双卷变压器空载合闸的励磁涌流的特点有: ( C ) A. 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一致; B. 变压器两侧电流相位无直接联系; C. 仅在变压器一侧有电流; 45. 主变间隙过压过流保护的构成是:( A ) A. 间隙过流继电器与间隙过压继电器并联构成或门,并带0.5s延时; B. 间隙过流继电器与间隙过压继电器串联构成与门,并带0.5s延时; C. 间隙过流继电器与间隙过压继电器各自带0.5s延时,分别出口; 46. 一台微机变压器保护用于Y/Y/△接线的变压器,外部CT全星形接入,微机保护内部转 角。当在高压侧通单相电流和三相对称电流时,( A )。 A. 动作值不一样,两者之间的比值是1:3 ,通单相电流动作值大,三相对称电 流动作值小 B. 动作值不一样,两者之间的比值是1:3 ,通单相电流动作值小,三相对称电 流动作值大 C. 动作值一样 47. 为防止变压器、发电机后备阻抗保护电压断线误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 装设电压断线闭锁装置; B. 装设电流启动元件; C. 同时装设电压断线闭锁装置和电流启动元件。 48. 自耦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这是为了避免当高压侧电网内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A )。 A. 中压侧出现过电压 B. 高压侧出现过电压 C. 高压侧、中压侧都出现过电压 49. 变压器过激磁与系统频率的关系是( A ) A. 与系统频率成反比 B. 与系统频率无关 C. 与系统频率成正比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50. 谐波制动的变压器纵差保护装置中设置差动速断元件的主要原因是( B )。 A. 提高保护动作速度 B. 防止在区内故障较高的短路水平时,由于电流互感器的饱和产生谐波量增加,导 致谐波制动的比率差动元件拒动 C. 保护设置的双重化,互为备用 D. 提高整套保护灵敏度 51.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非全相运行保护的构成,( A ) A. 主要由灵敏的负序或零序电流元件与非全相判别回路构成 B. 由灵敏的相电流元件与非全相判别回路构成 C. 由灵敏的负序或零序电压元件与非全相判别回路构成。 52. Y/Δ-11接线的变压器装有微机差动保护,其Y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相位补偿是通 过微机软件实现的。现整定Y侧二次基准电流IB=5A,差动动作电流IC=0.4IB,从这一侧模拟AB相短路,其动作电流应为( C )左右。 A. 3/2A B. 3A C. 2A 53. 为防止由瓦斯保护起动的中间继电器在直流电源正极接地时误动,应(A )。 A. 采用动作功率较大的中间继电器,而不要求快速动作 B. 对中间继电器增加0.5秒的延时 C. 在中间继电器起动线圈上并联电容 54. 对两个具有两段折线式差动保护的动作灵敏度的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C )。 A. 初始动作电流小的差动保护动作灵敏度高 B. 初始动作电流较大,但比率制动系数较小的差动保护动作灵敏度高 C. 当拐点电流及比率制动系数分别相等时,初始动作电流小者,其动作灵敏度高 55. 空载变压器突然合闸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励磁涌流的值与短路电流相比( C )。 A. 前者远小于后者 B. 前者远大于后者 C. 可以比拟 56. 具有二次谐波制动的差动保护,为了可靠躲过励磁涌流,可( B )。 A. 增大“差动速断”动作电流的整定值 B. 适当减小差动保护的二次谐波制动比 C. 适当增大差动保护的二次谐波制动比 57. 发电机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应该( C )。 A. 设置独立的电源回路(包括直流空气小开关及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出口回路与电 气量保护公用 B. 设置独立的电源回路及出口跳闸回路,可与电气量保护安装在同一机箱内 C. 设置独立的电源回路和出口跳闸回路,且在保护柜上的安装位置也应相对独立 58. 容量为180MVA,各侧电压分别为220kV、110kV和10.5kV的三卷自耦变压器,其高 压侧、中压侧及低压侧的额定容量应分别是( B )。 A. 180MVA,180MVA,180MVA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180MVA,180MVA,90MVA C. 180MVA,90MVA,90MVA 59. 以下关于变压器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由自耦变压器高、中压及公共绕组三侧电流构成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无需采取防 止励磁涌流的专门措施。 B. 由自耦变压器高、中压及公共绕组三侧电流构成的分相电流差动保护需要采取防 止励磁涌流的专门措施。 C. 自耦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应接入中性点引出线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 60. 变压器差动保护在外部短路故障切除后随即误动,原因可能是( C )。 A.整定错误 B.TA二次接线错误 C.两侧TA二次回路时间常数相差太大 61. 为了( A ),采用谐波制动的变压器保护中设置了差动速断保护。 A.防止电流互感器饱和,引起差动保护拒动 B.提高差动保护动作速度 C.构成双重化保护,提高动作的可靠性 D.提高差动保护动作灵敏度。 62. 对中性点经间隙接地的220kV变压器零序过电压保护, 从母线电压互感器取电压的 3U0定值一般为( A )伏。 A.180V B.100V C.50V D.57.7V 63. 220kV母联失灵出口延时定值应大于开关最大跳闸灭弧时间,一般整定为( D )。 A、1S B、0.5S C、2S D、0.2S 64. 220kV线路、旁路及主变开关(非机械联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应投入运行,时间 统一按(B)整定 A、2.0S B、2.5S C、3.0S 65. 在母差保护中,中间变流器的误差要求,应比主电流互感器严格,一般要求误差电流不 超过最大区外故障电流的 A.3% B. 5% ( B ) C. 10% 66. 某变电站装设两台自耦变压器,其中性点接地方式为( B )。 A) 一台变压器接地,当接地变退出运行时,另一台变压器接地 B) 两台变压器都接地 C) 两台变压器都不接地 67. 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电流相位补偿的目的是( B )。 A) 保证外部短路时差动保护各侧电流相位一致,不必考虑三次谐波及零序电流不平衡 B) 保证外部短路时差动保护各侧电流相位一致,滤去可能产生不平衡的三次谐波及零序电流 C) 调整差动保护各侧电流的幅值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8. 对电容器回路的相间短路,可采用下列哪种保护?( B ) A. 差压保护 B. 电流速断保护 C. 零序电流保护 69. 与励磁涌流(一次值)特征无关的是( C )。 A. 系统容量 B. 合闸初相角 C. TA特性 D. 变压器容量 70. 一台Y/Δ-11型变压器,低压侧无电源,当其高压侧内部发生故障电流大小相同的三 相短路故障和两相短路故障时,其差动保护的灵敏度( D )。 A. 相同 B. 三相短路的灵敏度大于两相短路的灵敏度 C. 不定 D. 两相短路的灵敏度大于三相短路的灵敏度 71. 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的分级绝缘的变压器,若中性点未安装间隙,应选择接地后备保护方 案( C )。 A. 先跳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后跳不接地的变压器 B.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时用零序过流保护,在中性点不接地时用零序过压保护 C. 先跳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后跳直接接地接地的变压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2. 3/2接线中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其断路器失灵的启动方式为( )。答案: A(培训教材 P461) A、启动与该线路相连的边断路器及中断路器 B、启动两个边断路器及中断路器 C、启动与该线路相连的边断路器及另一边断路器 D、启动中断路器 73. 3/2接线中当线路发生故障时跳闸后,重合闸的方式为( ) 答案: B(培训教材P463) A.先合中断路器,后合与该线路相连的边断路器 B.先合与该线路相连的边断路器,后合中断路器 C.与该线路相连的边断路器 、中断路器同时合闸 D.均不再重合 74. 失灵保护对于相电流判别元件的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要求均不大于()MS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75. 接在变压器中性点放电间隙回路中的零序电流保护,整定值按经验数据,一般取(A), 动作时间(A) A、100A、0.5S B、150A、0.5S C、100A、5S 76. 在一进一出变电站的变压器停役后,其对侧线路后备距离保护的保护范围(D)。 A、变大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变小 C、不变 D根据系统运行方式不同,变压器中低压电源水平而变化 77. 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差动电流速断”元件,由于反应的是差流的(C),故其动作电流不 受电流波形畸变的影响。 A、最大值 B、瞬时值 C、有效值 第四节 二次回路 1. 继电保护要求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等于最大短路电流时,其复合误差不大于( B )。 A. 5% B. 10% C. 15% 2. 继电保护要求所用的电流互感器的( A )变比误差不应大于10%。 A. 稳态 B. 暂态 C. 正常负荷下 3. 电流互感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在运行中( A )。 A. 不能反应所有的接地 B. 对相间故障反映不灵敏 C. 对反映单相接地故障灵敏 D. 能够反映所有的故障 4. 由三只电流互感器组成的零序电流接线,在负荷电流对称的情况下有一组互感器二次侧 断线,流过零序电流继电器的电流是( C )倍负荷电流。 A. 3 B. 3 C. 1 5. 某变电站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形侧B相接反,则正常运行时,如一次侧运行电压为 110KV,开口三角形的输出为( C ) A. 0V B. 100V C. 200V D. 220V 6. 二次电缆相阻抗为ZL,继电器阻抗忽略,为减小电流互感器二次负担,它的二次绕组 应接成星形。因为在发生相间故障时,TA二次绕组接成三角形是接成星形负担的( C )倍。 A. 2 B. 1/2 C. 3 7. 电流互感器本身造成的测量误差是由于有励磁电流存在,其角度误差是励磁支路呈现为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C )使电流有不同相位,造成角度误差。 A. 电阻性 B. 电容性 C. 电感性 8. 装于同一相且变比相同、容量相同的电流互感器,在二次绕组串联使用时( C )。 A. 容量和变比都增加一倍 B. 变比增加一倍容量不变 C. 变比不变容量增加一倍 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均可以开路 B. 电流互感器二次可以短路但不得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可以开路但不得短路 C.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均不可以短路 10. 电抗变压器是( C ) A. 把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流的中间转换装置 B. 把输入电压转换成输出电压的中间转换装置 C. 把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的中间转换装置 11. 输电线路、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为了减小不平衡电流,一般选用( B )级的电流 互感器。 A. 0.5 B. D C. TPS 12. 暂态型电流互感器分为:( C ) A. A、B、C、D B. 0.5、1.0、1.5、2.0 C. TPS、TPX、TPY、TPZ 13.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的正确设置方式是:( C ) A. 每只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必须有一个单独的接地点 B. 所有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均设置在电流互感器端子箱内 C.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对于多组电流互感器相互有联系的二次回路接地点应设在保护盘上 14. 如果将PT的3U0回路短接,则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A )。 A. 会对PT二次的三个相电压都产生影响,其中故障相电压将高于实际的故障相电压 B. 不会对PT二次的相电压产生影响 C. 只会对PT二次的故障相电压都产生影响,使其高于实际的故障相电压 15. 电流互感器装有小瓷套的一次端子应放在( A )侧 A. 母线 B. 线路或变压器 C. 任意 16. 当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同相两只同型号电流互感器并联接线时,所允许的二次负载 与采用一只电流互感器相比( B ) A. 增大一倍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减小一倍 C. 无变化 17.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的变比为, A. 100V B. 100V/3 C. 300V 18. 为相量分析简便,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电流相量的正向定义应取( B )标注。 A. 加极性 B. 减极性 C. 均可 19. 在继电保护中,通常用电抗变压器或中间小TA将电流转换成与之成正比的电压信号。 两者的特点是( A )。 A. 电抗变压器具有隔直(即滤去直流)作用,对高次谐波有放大作用,小TA则不然 B. 小TA具有隔直作用,对高次谐波有放大作用,电抗变压器则不然 C. 小TA没有隔直作用,对高次谐波有放大作用,电抗变压器则不然 20. 电流互感器是( A )。 A. 电流源,内阻视为无穷大 B. 电压源,内阻视为零 C. 电流源,内阻视为零 21. 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定,一般情况下用(B)伏摇表进行。 A. 500 B. 1000 C. 2500 22. 在电压回路最大负荷时,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电压降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B) 。 A. 2% B. 3% C. 5% 23. 双母线系统的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采用自动切换的接线,切换继电器的接点(C) A. 应采用同步接通与断开的接点 B. 应采用先断开,后接通的接点 C. 应采用先接通,后断开的接点 D. 对接点的断开顺序不作要求 24. 在保护和测量仪表中,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应小于(B)。 A. 1.5平方毫米 B. 2.5平方毫米 C. 4.0平方毫米 25. 承受工频耐压试验1000V的回路有(C)。 A. 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对地 B. 110V或220V直流回路对地 C. 110V或220V直流回路各对触点对地 26. 高压开关控制回路中防跳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应小于开关跳闸电流的(A),线圈压降应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0.5kV3100V3100V3互感器一次端子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第三绕组(开口三角)的电压为( A )。 小于10%额定电压。 A. 1/2 B. 1/3 C. 1/5 27. 断路器在跳合闸时,跳合闸线圈要有足够的电压才能够保证可靠跳合闸,因此,跳合闸 线圈的电压降均不小于电源电压的(C)才为合格。 A. 70% B. 80% C. 90% 28. 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在兆欧表(C)读取绝缘电阻的数值。 A. 转速上升时的某一时刻 B. 达到50%额定转速,待指针稳定后 C. 达到额定转速,待指针稳定后 29. 监视220V直流回路绝缘状态所用直流电压表计的内阻不小于(C)。 A. 10kΩ B. 15kΩ C. 20kΩ 30. 二次回路铜芯控制电缆按机械强度要求,连接强电端子的芯线最小截面为(A) A. 1.5mm2 B. 2.5 mm2 C. 0.5 mm2 31. 发电厂和变电所应采用铜芯控制电缆和导线,弱电控制回路的截面不应小于(C) A. 1.5mm2 B. 2.5mm2 C. 0.5mm2 32. 电流起动的防跳继电器,其电流线圈额定电流的选择应与断路器跳闸线圈的额定电流相 配合,并保证动作的灵敏系数不小于(C )。 A. 1.5 B. 1.8 C. 2.0 33. 为防止外部回路短路造成电压互感器的损坏,(B)中应装有熔断器或自动开关。 A.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L端 B.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试验线引出端 C.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N端 34. 芯线截面为4mm2的控制电缆,其电缆芯数不宜超过(A)芯。 A. 10 B. 14 C. 6 35. 在运行的TA二次回路工作时,为了人身安全,应(C) A. 使用绝缘工具,戴手套 B. 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C. 使用绝缘工具,站在绝缘垫上,必须有专人监护 36. 如果将PT的3U0回路短接,则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A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会对PT二次的三个相电压都产生影响,其中故障相电压将高于实际的故障相电压 B. 不会对PT二次的相电压产生影响 C. 只会对PT二次的故障相电压都产生影响,使其高于实际的故障相电压 37. 当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同相两只同型号电流互感器并联接线时,所允许的二次负载 与采用一只电流互感器相比( B ) A. 增大一倍 B. 减小一倍 C. 无变化 38. 某110kv系统最大短路电流为20KA,线路最大负荷为800A,为保证保护正确动作的 最佳CT选择为( B )。 A、600/5 10P20 B、1000/5 10P20 C、500/1 10P40 D、1000/1 10P10 39. 由三只电流互感器组成的零序电流接线,在负荷电流对称的情况下有一组互感器二次侧 断线,流过零序电流继电器的电流是( C )倍负荷电流。 A.3 B.3 C.1 40. 当直流母线电压为85%额定电压时,加于跳、合闸位置继电器的电压不应小于其额定 电压的:( C )。 A. 0.5 B. 0.6 C. 0.7 D. 0.8 41. 对负序电压元件进行试验时,采用单相电压做试验电源,短接BC相电压输入端子,在 A相与BC相电压端子间通入12V电压,相当于对该元件通入( A )的负序电压。 A)4V/相 B)43 V/相 C)23 V/相 42. 如果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互感器就成为一个带铁芯的电抗器。一次绕组中的 电压降等于铁芯磁通在该绕组中引起的电动势,铁芯磁通由一次电流所决定,因而一次压降会增大。根据铁芯上绕组各匝感应电动势相等的原理,二次绕组( B )。 A. 产生很高的工频高压 B. 产生很高的尖顶波高压 C. 不会产生高压 43. 二次回路的工作电压不应超过多少伏?(C) A、220V B、380V C、500V D、1000V 44. 保护装置绝缘测试过程中,任一被试回路施加试验电压时,(C)等电位互连地 A.被试回路 B.直流回路 C.其余回路 D.交流回路 45. 一般规定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安装处发生短路故障一次电压降为零时,二次电压要求 (B)ms内下降到10%以下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10;B.20;C.30;D.50; 46. 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一、二次绕组都设置了屏蔽以降低绕组间的(C)。 A、杂散耦合 A、瞬时到达 mm。 A、300 B、350 C、400 D、450 49. 关于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接地正确的说法是(D)。 A. 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属保护接地,电流互感器属工作接地 B. 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属工作接地,电流互感器属保护接地 C. 均属工作接地 D. 均属保护接地 (说明:保护接地是防止一、二次绝缘损坏击穿,高电压窜到二次侧,对人身和设备造成危害。工作接地是指互感器工作原理的需要,保证正确传变。) B、传导耦合 B、缩短 C、电容耦合 C、延长 D、间接耦合 D、没有影响 47. 电流互感器在铁芯中引入大气隙后,可以(C)电流互感器到达饱和的时间。 48. 端子排一般布置在屏的两侧,为了敷设及接线方便,最低端子排距离地面不小于(B) 第五节 规程及反措 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哪一项是属于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 )。 A. 工作票制度 B. 工作安全制度 C. 工作安全责任制度 2) 防止继电保护“三误”是指防止继电保护的( C )。 A. 误校验、误接线、误碰 B. 误校验、误整定、误碰 C. 误整定、误碰、误接线 3) 现场工作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或断路器跳闸时( C )。 A. 只要不是本身工作的设备异常或跳闸,就可以继续工作,由运行值班人员处理 B. 可继续工作,由运行值班人员处理异常或事故 C. 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找出原因或确定与本工作无关后,方可继续工作 D. 可将人员分成两组,一组继续工作,一组协助运行值班人员查找原因 4) 试运行的保护在投入跳闸试运行期间,因设计原理、制造质量等非人员责任原因而发 生误动,并在事前经过( B )同意,可不予评价。 A. 部质检中心 B. 网、省局 C. 基层局、厂 5) 110KV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是( C )。 A. 1.2米 B. 0.7米 C. 1.5米 D. 2.0米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分为三种,是( C )。 A. 验收检验、全部检验、传动检验 B. 部分检验、补充检验、定期检验 C. 验收检验、定期检验、补充检验 7) 工作负责人可以( C ) A. 签发工作票 B. 代理签发工作票 C. 填写工作票但不能签发 D. 填写且签发工作票 8) 线路纵联保护仅一侧动作且不正确时,如原因未查明,而线路两侧保护归不同单位管 辖,按照评价规程规定,应评价为( C )。 A. 保护动作侧不正确,未动作侧不评价 B. 保护动作侧不评价,未动作侧不正确 C. 两侧各不正确一次 D. 两侧均不评价 9) 220kV变压器的中性点经间隙接地的零序过电压保护定值一般可整定:( B ) A. B. C. D. 120V 180V 70V 220V 10) 检查二次回路绝缘电阻应使用( C )伏摇表。 A. 500 B. 2500 C. 1000 11)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校验,在使用交流电源的电子仪器时,仪器外壳与保护屏( A )。 A. 同一点接地 B. 分别接地 C. 不相联且不接地 12) 发电厂、变电站蓄电池直流母线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的( C )。 A. ±3% B. ±5% C. ±10% 13)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直流母线电压最高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15%,在最大负荷情况下 保护动作时不应低于额定电压的( B )。 A. 85% B. 80% C. 90% 14) 微机保护的整组试验是指( B )。 A. 用专用的模拟试验装置进行试验 B. 由端子排通入与故障情况相符的电流、电压模拟量进行试验 C. 用卡接点和通入电流、电压模拟量进行试验 15) 整组试验允许用( C )的方法进行。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保护试验按钮、试验插件或启动微机保护 B. 短接接点、手按继电器等 C. 从端子排上通入电流、电压模拟各种故障,保护处于投入运行完全相同的状态 16) 省调继电保护科科长到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工作,他可以担任的角色是( C )。 A. 工作负责人 B. 工作票签发人 C. 工作班人员 D. 工作许可人 17) 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行短路接线时,应用短路片或导线联接,运行中的电流互感 器短路后,应仍有可靠的接地点,对短路后失去接地点的接线应有临时接地线,( A )。 A. 但在一个回路中禁止有两个接地点 B. 且可以有两个接地点 C. 可以没有接地点 18) 配置单相重合闸的线路发生瞬时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重合闸原因误跳三相,但又三 相重合成功,重合闸应如何评价( D )。 A. 不评价 B. 正确动作1次,误动1次 C. 不正确动作1次 D. 不正确动作2次 19) 保护装置整组试验实测动作时间与整定时间误差最大值不得超过整定时间级差的 ( B )。 A. 5% B. 10% C. 15% 20) 按“检验条例”,对辅助变流器定期检验时,可以只做( B )的变比试验。 A. 实际负载下 B. 额定电流下 C. 最大计算负载下 21) 母线故障,母线差动保护动作,已跳开故障母线上六个断路器(包括母联),有一个断 路器因本身原因而拒跳,则母差保护按 ( C )进行评价。 A. 正确动作一次 B. 拒动一次 C. 不予评价 22) 按“检验条例”,对于超高压的电网保护,直接作用于断路器跳闸的中间继电器,其动 作时间应小于( A )。 A. 10ms B. 15ms C. 5ms 23) 微机保护投运前不要做带负荷试验项目的是:( A ) A. 联动试验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相序 C. 功率角度 D. 3I0极性 24) 测量交流电流回路的绝缘电阻使用( B )摇表 A. 500V B. 1000V C. 2000V 25) 各级继电保护部门划分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范围的原则是( B )。 A. 按电压等级划分,分级管理 B. 整定范围一般与调度操作范围相适应 C. 由各级继电保护部门协商决 26) 零序电流保护最末一段,为保证在高阻接地时,对接地故障有足够灵敏度,因此,其定值 不应大于:( B ) A. 200A B. 300A C. 360A 27) 新安装装置的第一次定期检验应由( B )完成。 A. 基建部门 B. 运行部门 C. 基建与运行部门联合 28) 在没有实际测量值情况下,除大区间的弱联系联络线外,系统最长振荡周期一般可按 ( C )考虑 A. 1.0S B. 1.3 S C. 1.5 S 29) 微机保护应承受工频试验电压1000V的回路有:( C ) A. 110V或220V直流回路对地 B. 直流逻辑回路对高压回路 C. 触点的动静两端之间 30) 某线路两侧的纵联保护属同一供电局管辖,区外故障时发生了不正确动作,经多次检 查、分析未找到原因,经本单位总工同意且报主管调度部门认可后,事故原因定为原因不明,此时应评价:( C )。 A. 该单位两次不正确动作 B. 暂不评价保护动作正确与否,等以后找出原因再评价 C. 仅按该单位不正确动作一次评价 31) 对工作前的准备,现场工作的安全、质量、进度和工作结束后的交接负全部责任,是 属于( B )。 A. 工作票签发人 B. 工作负责人 C. 工作票许可人 32) 双母线接线变电站的母差保护按设计要求先动作于母联断路器,后动作于故障母线的 其它断路器,正确动作后,母差保护按( A )进行评价。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正确动作一次 B. 正确动作二次 C. 跳开的断路器个数 33) 为保证接地后备最后一段保护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500KV线路接地电阻最 大按300Ω,220 KV线路接地电阻最大按( C )考虑。 A. 150Ω B. 180Ω C. 100Ω 34) 跳闸出口继电器的起动电压不宜低于直流额定电压的50%,也不应高于直流额定电 压的( A )。 A. 70% B. 65% C. 80% 35) 继电保护事故后校验属于( C )。 A. 部分校验 B. 运行中发现异常的校验 C. 补充校验 36) 继电保护设备、控制屏端子排上所接导线的截面不宜超过( C )。 A. 4mm2 B. 8 mm2 C. 6 mm2 37) 利用保护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一般( C )。 A. 每年不少于两次 B. 每两年进行一次 C. 每年不宜少于一次 38) 新安装保护装置投入运行后的第一次全部校验工作应安排在( B )。 A. 一年之后进行 B. 一年之内进行 C. 运行3年之后进行 39) 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分为:全部检验,部分检验,( C )。 A. 验收检验 B. 事故后检验 C. 用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 40) 工作票签发人( B )兼任该项工作负责人。 A. 允许 B. 不得 C. 特殊情况下允许 41) 新安装或一、二次回路经过变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当第一次充电时,应将差动保护 ( A ) A. 投入 B. 退出 C. 投入退出均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42) 选用弱电控制回路的电缆时,按机械强度要求,电缆芯线的最小截面应不小( C ) A. 5mm2 B. 1mm2 C. 0.5mm2 43) 继电保护装置在进行整组试验时,其直流电源电压应为( C ) A. 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85% B. 额定直流电源电压 C. 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80% 44) 20kV系统故障录波器应按以下原则统计动作次数:( C ) A. 计入220kV系统保护动作的总次数中 B. 计入全部保护动作的总次数中 C. 应单独对录波器进行统计 45) 微机型保护装置未按规定使用正确的软件版本,造成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按照评价 规程其责任应统计为( C )。 A. 原理缺陷 B. 运行维护不良 C. 调试质量不良 D. 制造质量不良 46) 《保安规定》要求,对一些主要设备,特别是复杂保护装置或有联跳回路的保护装置 的现场校验工作,应编制和执行《安全措施票》,如( A ) A. 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和主变零序联跳回路等 B. 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主变零序联跳回路和用钳形伏安相位表测量等 C. 母线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主变零序联跳回路和用拉路法寻找直流接地等 47) 对二次回路保安接地的要求是( C )。 A. TV二次只能有一个接地点,接地点位置宜在TV安装处 B. 主设备差动保护各侧TA二次只能有一个公共接地点,接地点宜在TA端子箱 C. 发电机中性点TV二次只能有一个接地点,接地点应在保护盘上 48) 继电保护试验用仪器的精度及测量二次回路绝缘表计的电压等级应分别为( B )。 A. 1级及1000V B. 0.5级及1000V C. 3级及500V 49) 在保护柜端子排上(外回路断开),用1000V摇表测量保护各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值 应( A )。 A. 大于10MΩ B. 大于5MΩ C. 大于0.5MΩ 50)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年限一般为( A )。 A. 10—12年 B. 8—10年 C. 6—8年 51) 执行和恢复安全措施时,需要二人工作。一人负责操作,( C )担任监护人,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逐项记录执行和恢复内容。 A. 有经验的职工 B. 工作班成员 C. 工作负责人 52) 更换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屏或拆除旧屏前,应在相关回路( A )做好安 全措施。 A. 回路对侧屏 B. 本屏上 C. 两侧都可以 53) 被检验保护装置与其它保护装置有工作电流互感器绕组的特殊情况时,应核实电流互 感器二次回路的( C ) A. 变比和极性 B. 有无开路 C. 使用情况和连接顺序 54) 凡是现场接触到运行的继电保护、电网安全自动装置及其( C )的人员,均应遵 守《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还应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 A. 高压设备 B. 监控设备 C. 二次回路 55) 运行中的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需要检验时,应先断开相关( B ),再断开 装置的工作电源。 A. 保护压板 B. 跳闸和合闸压板 C. 交流电压 56) 整组传动试验前,应告知运行值班人员和相关人员本次试验的内容,以及可能涉及的 一、二地设备,试验时,继电保护人员和运行值班人员应共同监视( C )动作行为。 A. 保护装置 B. 监控信号 C. 断路器 57) 某220kV终端变电所35kV侧接有电源,其两台主变一台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 另一台经放电间隙接地。当其220kV进线单相接地,该线路系统侧开关跳开后,一般(A ) A、先切除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根据故障情况再切除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 B、先切除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根据故障情况再切除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 C、两台变压器同时切除D、两台变压器跳闸的顺序不定 58) 6、电流起动的防跳继电器,其电流线圈额定电流的选择应与断路器跳闸线圈的额定 电流相配合,并保证动作的灵敏系数不小于(A)。 A、1.5 B、1.8 C、2.0 59) 下列哪一项不是自动投入装置应符合的要求(B) A、在工作电源或设备断开后,才投入备用电源或设备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自动投入装置必须采用母线残压闭锁的切换方式 C、工作电源或设备上的电压,不论因什么原因消失,自投装置均应动作 D、自动投入装置应保证只动作一次 60) 保护装置双重化配置应充分考虑(B)的安全性 A、检修和设备 B、运行和检修 C、人员和设备 D、系统稳定 61) 禁止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C)除外 A、计量用电流互感器 B、测量用电流互感器 C、光电流互感器 D、二次电流为1A的电流互感器 62) 远方更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定值或操作继电保护装置时,应根据现场有关运行管理规 定,并有保密和监控手段,以防止(A) A、误整定和误操作 B、误整定和误校验 C、误碰和误校验 D、误整定和误碰 63) 传送数字信号的保护与通信设备间的距离大于(B) 时,应采用光缆。 A、20m; B、50m; C、100m; D、150m。 64) 按照部颁反措要点的要求,对于有两组跳闸线圈的断路器,(A)。 A. 其每一跳闸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B. 两组跳闸回路可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供电 C. 其中一组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另一组可与一套主保护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 65) 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同时(C)。 A. 电缆的屏蔽层应在开关场可靠接地 B. 电缆的屏蔽层应在控制室可靠接地 C. 电缆的屏蔽层应在开关场和控制室两端可靠接地 66) 直流电压为220V的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线径不宜小于(A) 。 A. 0.09 mm B. 0.10 mm C. 0.11mm 67) 如果直流电源为220V,而中间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110V,则回路的连接可以采用中 间继电器串联电阻的方式,串联电阻的一端应接于(B)。 A. 正电源 B. 负电源 C. 远离正、负电源(不能直接接于电源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8) 线路装有两套纵联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按照部颁反措要点的要求,其后备保护的直 流回路(C)。 A. 必须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B. 应在两套纵联保护所用的直流熔断器中选用负荷较轻的供电 C. 既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两套纵联保护所用的直流供 电回路中 69) 装于同一面屏上由不同端子对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之间(B)。 A. 为防止相互干扰,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电磁联系 B. 不允许有任何电的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空接点输出 C. 一般不允许有电磁联系,如有需要,应加装抗干扰电容等措施 70)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的正确设置方式是:(C)。 A. 每只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必须有一个单独的接地点 B. 所有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点均设置在电流互感器端子箱内 C.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对于多组电流互感器相互有联系的二次 回路接地点应设在保护盘上 71) 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四根开关场引入线(UA、UB、UC、UN)和电压互感器三次 侧的两根开关场引入线(开口三角侧的UL、UN)中的两个零相电缆线UN应按方式( B)接至保护屏。 A. 在开关场并接在一起后,合成一根后引至控制室,并在控制室接地后 B. 必须分别引至控制室,并在控制室一点接地后 C. 三次侧的UN在开关场就地接地,仅将二次侧的UN引至控制室,并在控制室接地 后 72) 经控制室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应在控制室将N600接地,其中用于 取得同期电压的线路电压抽取装置的二次(C)在开关场另行接地。 A. 应 B. 宜 C. 不得 73) 在控制室经零相公共小母线N600连接的220~500kV的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其 接地点应(B)。 A. 各自在220~500kV保护室外一点接地; B. 只在室内接地; C. 各电压互感器分别接地 74) 经控制室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A )在控制室将N600一点接 地。 A. 只应 B. 宜 C. 不得 75) 在直流回路中,为了降低中间继电器在线圈断电时,对直流回路产生过电压的影响, 可采取在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B)。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并联“一反向二极管”的方式 B. 并联“一反向二极管串电阻”的方式 C. 并联“一只容量适当的电容器”的方式 76) 对于能否在正常运行时确认3U0回路是否完好,有下述三种意见,其中(C)是正确 的。 A. 可以用电压表检测3U0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判断3U0回路是否完好 B. 可以用电压表检测3U0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判断3U0回路是否完好,但 必须使用高内阻的数字万用表,使用指针式万用表不能进行正确地判断 C. 不能以检测3U0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判断3U0回路是否完好 77) 对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为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应采取的方法是( C )。 A. 交流电源来线必须经抗干扰处理,直流电源来线可不经抗干扰处理 B. 直流电源来线必须经抗干扰处理,交流电源来线可不经抗干扰处理 C. 交流及直流电源来线均必须经抗干扰处理 78) 与微机保护装置出口继电器触点连接的中间继电器线圈两端应(A)以消除过压回路。 A. 并联电容且还需串联一个电阻 B. 串联电容且还需串联一个电阻 C. 串联电容且还需并联一个电阻 79) 直流中间继电器、跳(合)闸出口继电器的消弧回路应采取以下方式:(C) A. 两支二极管串联后与继电器的线圈并联,要求每支二极管的反压不低于500V B. 一支二极管与一适当感抗值的电感串联后与继电器的线圈并联,要求二极管与电感 的反压均不低于1000V C. 一支二极管与一适当阻值的电阻串联后与继电器的线圈并联,要求二极管的反压不 低于1000V 80) 一套独立保护装置在不同的保护屏上,其直流电源必须从(A)。 A. 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 B. 由出口继电器屏上的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 C. 在各自的安装保护屏上的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 81) 某一套独立的保护装置由保护主机及出口继电器两部分组成,分装于两面保护屏上, 其出口继电器部分(A) A. 必须与保护主机部分由同一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 B. 应由出口继电器所在屏上的专用端子对取得正、负直流电源 C. 为提高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应由另一直流熔断器提供电源 82) 为防止启动中间继电器的触点返回(断开)时,中间继电器线圈所产生的反电势,中 间继电器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串电阻”。当直流电源电压为110-220V时,其中电阻值应选取为(C) A. 10-30Ω B. 1000-2000Ω C. 250-300Ω 83) 按照部颁反措要点要求,防止跳跃继电器的电流线圈与电压线圈间耐压水平应(B)。 A. 不低于2500V、2min的试验标准 B. 不低于1000V,1min的试验标准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不低于2500V,1min的试验标准。 84) 按照部颁《反措要点》的要求,220kV变电站信号系统的直流回路应(C) A. 尽量使用专用的直流熔断器,特殊情况下可与控制回路共用一组直流熔断器; B. 尽量使用专用的直流熔断器,或与某一断路器操作回路的直流熔断器共用; C. 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它回路混用。 85) 在以下三种关于微机保护二次回路抗干扰措施的定义中,指出哪种是错误的:(B) A. 强电和弱电回路不得合用同一根电缆; B. 尽量要求使用屏蔽电缆,如使用普通铠装电缆,则应使用电缆备用芯,在开关场及主 控室同时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C. 保护用电缆与电力电缆不应同层敷设; 86) 按照部颁反措要点的要求,防止跳跃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应(A) A. 接在出口触点与断路器控制回路之间。 B. 与断路器跳闸线圈并联。 C. 与跳闸继电器出口触点并联。 87) 按照《反措要点》的要求,防跳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应小于跳闸电流的50%,线圈压 降小于额定值的(A)。 A. 10% B. 15% C. 20% 88) 在直流总输出回路及各直流分路输出回路装设直流熔断器或小空气开关时,上下级配 合(B)。 A. 无选择性要求 B. 有选择性要求 C. 视具体情况而定 89) 中间继电器的电流保持线圈在实际回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压降应小于回路额定电压 的(A)。 A. 5% B. 10% C. 15% 90) 对于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而言,( A ) A.弱信号线不得和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 B.因保护中已采取了抗干扰措施,弱信号线可以和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 C.在弱信号线回路并接抗干扰电容后,弱信号线可以和强干扰(如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的导线相邻近 第六节 多选题 1.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 A B)不应接有开断元件(熔断器、自动开关等)。 A. 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 B. 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回路 C.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引出的试验线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 不需要考虑振荡闭锁的继电器有: ( B、C ) A. 极化量带记忆的阻抗继电器; B. 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 C. 多相补偿距离继电器; 3. 用分路试停的方法查找直流接地有时查找不到,可能是由于( C、D )。 A. 分路正极接地 B. 分路负级接地 C. 环路供电方式合环运行 D. 充电设备或蓄电池发生直流接地 4. 在下列那些情况下应该停用整套微机继电保护装置?(A、B、C) A.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作业; B. 装置内部作业; C. 继电保护人员输入定值; D. 高频保护交换信号。 5. 在使用工作票时,下列填用工作票正确的是 (A、D) A. 线路双微机保护轮流退其中一套微机保护改定值,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B. 线路保护装置异常,倒旁路检查本开关保护,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C. 更换端子箱保护需带开关做传动试验,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D. 停主变检查主变保护,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6. 微机保护做全检的项目有( A、B、C、D ) A. 绝缘检验 B. 告警回路检验 C. 整组试验 D. 打印机检验 7. 在检定同期、检定无压重合闸装置中,下列的做法哪些是正确的( B、D )。 A. 只能投入检定无压或检定同期继电器的一种 B. 两侧都要投入检定同期继电器 C. 两侧都要投入检定无压和检定同期的继电器 D. 只允许有一侧投入检定无压的继电器 8. 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 A、B、C )的电气设备。 A. 全部带有电压 B. 部分带有电压 C. 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 9. 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进行短路接线时,应用( A、B )短路。 A. 短路片 B. 导线压接 C. 保险丝 10. 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为:( A、B、D、E ) A. 不履行工作票手续即行工作。 B. 不认真履行现场继电保护工作安全措施票。 C. 使用未经检验的仪器、仪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D. 监护人不到位或失去监护。 E. 现场标示牌不全,走错屏位(间隔)。 11. 按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属于监督范围的阶段是( A、B、C、D )。 A. 工程设计 B. 运行维护 C. 安装调试 D. 规划阶段 12. 高频阻波器能起到( A、D )的作用。 A. 阻止高频信号由母线方向进入通道 B. 阻止工频信号进入通信设备 C. 限制短路电流水平 D. 阻止高频信号由线路方向进入母线 13. 为增强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重要变电站宜配置两套直流系统,同时要求:( B、D )。 A. 任何时候两套直流系统均不得有电的联系 B. 两套直流系统同时运行互为备用 C. 两套直流系统正常时并列运行 D. 两套直流系统正常时分列运行 14. 对于高频闭锁式保护,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高频通道不通,则( A、B、C )。 A. 区内故障时能够正确动作 B. 功率倒向时可能误动作 C. 区外故障时可能误动作 D. 区内故障时可能拒动 15. 采用比率制动式的差动保护继电器,可以( B、C )。 A. 躲开励磁涌流 B. 提高保护内部故障时的灵敏度 C. 提高保护对于外部故障的安全性 D. 防止TA断线时误动 16. 继电保护装置中采用正序电压做极化电压有以下优点( A、B、C )。 A. 故障后各相正序电压的相位与故障前的相位基本不变,与故障类型无关,易取得稳 定的动作特性 B. 除了出口三相短路以外,正序电压幅值不为零,死区较小 C. 可改善保护的选相性能 D. 可提高保护动作时间 17. 目前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应用的通道形式有:( A、C )。 A. 光纤通道 B. 载波通道 C. 导引线 18. 根据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静态型保护装置的绝缘试验项 目有:( A、C、D )。 A. 工频耐压试验 B. 绝缘老化试验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绝缘电阻试验 D. 冲击电压试验 19.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统计评价范围里有:( A、B、C )。 A. 发电机、变压器的保护装置 B. 安全自动装置 C. 故障录波器 D. 直流系统 20. 高压电网继电保护短路电流计算可以忽略( A、B、C、D )等阻抗参数中的电阻部 分。 A. 发电机 B. 变压器 C. 架空线路 D. 电缆 21. 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是所有并联运行变压器的( A、B、C )。 A. 变比相等 B. 短路电压相等 C. 绕组接线组别相同 D. 中性点绝缘水平相当 22. 电力系统发生全相振荡时,( B、D )不会发生误动。 A. 阻抗元件 B. 分相电流差动元件 C. 电流速断元件 D. 零序电流速断元件 23. 变压器差动保护防止励磁涌流的措施有( A、B、D )。 A. 采用二次谐波制动 B. 采用间断角判别 C. 采用五次谐波制动 D. 采用波形对称原理 24. 由开关场至控制室的二次电缆采用屏蔽电缆且要求屏蔽层两端接地是为了降低 ( A、B、C )。 A. 开关场的空间电磁场在电缆芯线上产生感应,对静态型保护装置造成干扰 B. 相邻电缆中信号产生的电磁场在电缆芯线上产生感应,对静态型保护装置造成干扰 C. 本电缆中信号产生的电磁场在相邻电缆的芯线上产生感应,对静态型保护装置造成 干扰 D. 由于开关场与控制室的地电位不同,在电缆中产生干扰 25. 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发生经弧光电阻的两相短路故障时,存在有(AB)分量。 A. 正序 B. 负序 C. 零序 26. 下列哪些故障将出现负序电压( AB )。 A. 单相接地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AB相间短路 C. 三相短路 27. 谐振过电压分为(ABC) A、 线性谐振过电压 B、 铁磁谐振过电压 C、 参数谐振过电压 D、 操作谐振过电压 28. 通过缩短故障切除后的电气距离以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措施是(AB )。 A、 设置开关站 B、 采用串联补偿装置 C、 采用自动重合闸 D、 增加强励倍数 29. 以下关于有零序互感的平行双回线与同杆并架双回线的主要差别描述正确的是( A、B、 C、D ) A.后者零序互感大于前者 B后者正序互感大于前者 C.发生跨线故障的可能性,后者大于前者 D.后者负序互感大于前者 30. 无功调节手段有( BCD ) A、调变压器分接头 B、投切电容器组 C、投切电抗器组 D、发电机调节 E、投切电阻性照明负荷 31. 下列情况( ACD )将对重合闸实行闭锁 A、手动合闸 B、线路主保护动作 C、母差保护动作 D、后备距离保护动作 E、阻抗保护 32.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时, 电流互感器饱和是需要时间的,饱和时间与下列因素有关: (BCD) A、电流互感器剩磁越大,饱和时间越长 B、二次负载阻抗减小,可增长饱和时间 C、饱和时间受短路故障时电压初相角影响 D、饱和时间受一次回路时间常数影响 33. 微机保护中的微处理器对转换后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 ( A C )以判断电力系统是 否发生故障。 A. 数值运算 B. 数字滤波 C. 逻辑运算 D. A/D变换 34. 就继电保护装置来说,检测到谐波电压或谐波电流的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BC )。 A. 变压器过电压时会出现三次、五次谐波电流,并且过电压越高的时候五次谐波的含量也越高 B. 变压器低频运行,会出现三次、五次谐波电流 C. 电流互感器饱和时,二次电流中会出现二次、三次谐波电流 D. 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励磁涌流中主要含有二次谐波分量,同时也有一定量的三次谐波电流分量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5. 电气设备的接地可分为三种( ABC )。 A. 工作接地 B. 保护接地 C. 防雷接地 D. 屏蔽接地 36. 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单相金属性接地时,有如下特点(AB)。 A. 当X0Σ>X1Σ时,非故障相电压要升高 B. 当X0Σ 37. 标幺值是无单位的相对值,当在三相系统中采用标幺制后,正确的关系式是(BCD) A. S*=√3U*I* B. S*=U*I* C. P*=U*I*cosφ D. 线路保护 38. 线路串补电容主要与( BC )有关。 A. 分布电容 B. 线路和系统电感 C. 并联电抗器 39. LFX—912收发信机面板有以下信号灯(ABCD)。 A、正常 B、起信 C、停信 D、收信 E、远方启动 40. 当发生电压回路继线后,RCS—901A型保护中需要退出的保护元件有(ABCD)。 A、△F+元件补偿阻抗元件 B、零序方向元件 C、零序Ⅱ段过流保护元件 D距离保护 E、零序Ⅲ段过流保护元件 41. RCS—900系列保护在故障计算程序中进行(ABC)。 A、各种保护的算法计算 B、跳闸逻辑判断 C、事件报告、故障报告及波形的整理 42. 接地故障时,不是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的相位关系决定因素的是(ABD)。 A.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大小 B.系统容量的大小 C.相关元件的零序阻抗 D.相关元件的各序阻抗 43. 考虑到零序电抗继电器的特点,其一般要与(ABC)共同使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U线)*=(U相)* A. 选相元件 B. 方向元件 C. 躲负荷元件 元件及辅助保护 44. 对三绕组自耦变压器来说,以下( AC )运行方式均有可能出现公共绕组过载。 A. 当高压侧和低压侧同时向中压侧送有功功率和滞后无功功率时 B. 当高压侧同时向中压侧送有功功率和滞后无功功率时 C. 当中压侧同时向高压和低压侧送有功和滞后无功功率时 D. 当中、低压侧同时向高压侧送有功和滞后无功功率时 45. 下列情况中出现二次谐波的是( BCD )。 A. 超高压变压器铁芯严重饱和时,励磁电流中含有较多的二次谐波电流 B. 电力系统严重故障短路电流过大,致使电流互感器饱和,二次电流中会出现二次谐波分量 C. 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励磁电流中含有二次谐波分量电流 D. 发电机励磁绕组不同地点发生两点接地 46. 励磁涌流一般可达额定电流4左右,其倍数与电压下降程序有关。因此与变压器阻抗 XB,供电线路阻抗XL以及系统阻抗XC相关。(AB) A、供电线路越长,励磁涌流越小 B、系统等值阻抗越小,励磁涌流大 C、变压器等值阻抗越大,涌流越小 47. 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CT二次绕组接线方式有( A、B ) A.高、低压侧CT极性端取自母线侧 B.高、低压侧CT极性端取自主变侧 C.高压侧CT极性端取自母线侧,低压侧取自主变侧 D.高压侧CT极性端取自主变侧,低压侧取自母线侧 规程及反措 48. 处理原有相间距离保护不满足先单相后延时发展成两相不接地或对称三相短路情况下 无选择性跳闸的原则有: A.220KV线路一般由纵联保护保证; B.没有振荡问题的线路; C.110KV要求距离保护的一、二段经振荡闭锁控制; D.新设计的距离保护,凡有可能的,宜增设不经振荡闭锁而用延时躲振荡的三段。答案A、B(技术问答;P344) 49. 对以下气体继电器的运行注意事项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 ) A、轻瓦斯作用于信号,重瓦斯作用于跳闸 B、瓦斯保护应防水、防油渗漏,密封性好,必要时在气体继电器顶部安装防水罩 C、气体继电器由中间端子箱引出电缆宜直接接到保护柜 D、瓦斯保护的直流电源和出口跳闸回路应与电气量保护分开,按独立保护配置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第二章 判断题 第一节 基础知识 1. 在线性电路中,如果电源电压是方波, 则电路中各个部分的电流及电压也是方波。 (×) 2. 共模电压是指在某一给定地点所测得在同一网络中两导线间的电压 。( × ) 3.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称为大接地系统。(×) 4. 我国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中,中性点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或经消弧线圈接 地方式。这种系统被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5.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普遍采用全补偿运行方式,即补偿后电感电流等于电容电 流。(×) 6.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采用过补偿方式时,由于接地点的电流是感性的,熄弧后 故障相电压恢复速度加快。(×) 7.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不采用欠补偿和全补偿的方式,主要是为了避免造成并 联谐振和铁磁共振引起过电压。(×) 8. 大接地电流系统系指所有的变压器中性点均直接接地的系统。(×) 9. 输电线路采用串联电容补偿,可以增加输送功率、改善系统稳定及电压水平。(√) 10.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如果忽略电容电流,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一定不会有零序 电流。(√) 11. 只要出现非全相运行状态,一定会出现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 12. 在零序序网图中没有出现发电机的电抗是发电机的零序电抗为零。(×) 13.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两个非故障相的故障电流一定为零。(×) 14. 为保证选择性,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和同一保护内有配合要求的两个 元件,其灵敏系数及动作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相互配合。(√) 15.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如果各元件的阻抗角都是80°,当正方向发生接地故障时, 3U。落后3I。100°;当反方向发生接地故障时,3U。超前3I。80°。(√) 16. 变压器励磁涌流含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分量,并以2次谐波为主。(√) 17. 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一定是三次谐波。(×) 18. 只要系统零序阻抗和零序网络不变,无论系统运行方式如何变化,零序电流的分配和 零序电流的大小都不会发生变化。(×) 19. 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的变化而变化,而短路时, 电流与电压的角度基本不变。(√) 20. 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三相短路电流的条件是:故障点零序综合 阻抗小于正序综合阻抗,假设正序阻抗等于负序阻抗。(√) 21. 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某处发生单相接地时,母线PT开口三角电压幅值大小与故障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点距离母线的远近无关。(√) 22. 大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接地点处的U0与U2相等。(×) 23. 相间距离继电器能够正确测量三相短路故障、两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单相接地故 障的距离(×) 24.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当A相经过渡电阻发生接地故障后,各相间电压发生变化。(×) 25. 线路发生两相短路时短路点处正序电压与负序电压的关系为 UK1>UK2。(×) 26. 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当相邻平行线停运检修并在两侧接地时,电网接地故障线路通 过零序电流,将在该运行线路上产生零序感应电流,此时在运行线路中的零序电流将会减少。(×) 27. 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短路时,电压各序对称分量的变化规律是,三相短路时,母线上正 序电压下降得最厉害,单相短路时正序电压下降最少。(√) 28. 大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正序电压是越靠近故障点数值越小,负序电压和零 序电压是越靠近故障点数值越大。(√) 29. 平行线路之间存在零序互感,当相邻平行线流过零序电流时,将在线路上产生感应零 序电势,有可能改变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的相量关系(√) 30. 保护安装点的零序电压,等于故障点的零序电压减去由故障点至保护安装点的零序电 压降,因此,保护安装点距离故障点越近,零序电压越高。(√) 31. 新投运带有方向性的保护只需要用负荷电流来校验电流互感器接线的正确性。(×) 32. 过电流保护在系统运行方式变小时,保护范围将变大。(×) 33. 电力系统的不对称故障有三种单相接地,三种两相短路接地, 三种两相短路和断线, 系统振荡。(×) 34. 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将在变压器中性点产生很 大的零序电压。(×) 35.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三相短路时,三相是对称的, 即各相电动势是对称的正序系统,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负载的每相阻抗都是相等的。(√) 36. 被保护线路上任一点发生AB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母线上电压Uab将等于零。(×) 37. 空载长线路充电时,末端电压会升高。这是由于对地电容电流在线路自感电抗上产生 了电压降。(√) 38.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三相短路对系统的危害不如两相接地短路大,在某些情况下,不 如单相接地短路大,因为这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比三相短路电流还要大。(×) 39. 电力系统有功出力不足时,不只影响系统的频率, 对系统电压的影响更大。(×) 40. 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接地短路时,系统零序电流的分布与中性点接地点的多少有关,而 与其位置无关。(×) 41.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始端发生两相金属性短路接地时,零序方向电流保护中的 方向元件将因零序电压为零而拒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42. 正方向不对称故障时,对正序电压为极化量的相间阻抗继电器,稳态阻抗特性圆不包 括原点,对称性故障恰好通过原点。(×) 43. 线路出现断相,当断相点纵向零序阻抗大于纵向正序阻抗时,单相断相零序电流小于 负序电流。(√) 44. 系统振荡时,线路发生断相,零序电流与两侧电势角差的变化无关,与线路负荷电流 的大小有关。 (×) 45. 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其保护安装处的负序、零序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6.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的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接于母线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电 压,当线路非全相运行时,该继电器可能会动作。(√) 47. 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的分布与发电机的开停机有关。(×) 4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上的容性无功功率的方向为由母线 流向故障点。(×) 49. 傅里叶算法可以滤去多次谐波,但受输入模拟量中非周期分量的影响较大。(√) 50. 五次谐波电流的大小或方向可以作为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查找故障线路的一个 判据。(√) 51.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相间电压基本不变。(√) 52. 系统振荡时,变电站现场观察到表计每秒摆动两次,系统的振荡周期应该是0.5秒。 (√) 53. 220kV终端变电站主变的中性点接地与否都不再影响其进线故障时送电侧的接地短路 电流值。(×) 54. 大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点的正、负、零序电流一定相等,各支路中的正、 负、零序电流可不相等。(√) 55. 由母线向线路送出有功100兆瓦,无功100兆乏。电压超前电流的角度是45度。(√) 56. 系统零序阻抗和零序网络不变,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大小就不变。(×) 57. 全相振荡是没有零序电流的。非全相振荡是有零序电流的,但这一零序电流不可能大 于此时再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分量中的零序电流。(×) 58. 在受电侧电源的助增作用下,线路正向发生经接地电阻单相短路,假如接地电阻为纯 电阻性的,将会在送电侧相阻抗继电器的阻抗测量元件中引起容性的附加分量ZR。(√) 59. 高压线路上F点的B、C两相各经电弧电阻RB与RC(RB≠RC)短路后再金属性接地时, 仍可按简单的两相接地故障一样,在构成简单的复合序网图后来计算故障电流。(×) 60. 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的零序磁通由于只能通过油箱作回路,所以磁阻大,零序阻抗比正 序阻抗小。(√) 61. Y0/△-11两侧电源变压器的Y0绕组发生单相接地短路,两侧电流相位相同。(×) 62. 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线路空载发生A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B相和C相的故障电流为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63. 由于对侧母线上电源的助增作用,使得阻抗继电器感受阻抗变小,造成超越。(×) 64.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90°, 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 65. 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的相角都随功角δ的变化而变化。(√) 66. 零序、负序功率元件不反应系统振荡和过负荷。(√) 67. 快速切除线路和母线的短路故障是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重要手段。(×) 68. 由于互感的作用,平行双回线外部发生接地故障时,该双回线中流过的零序电流要比 无互感时小。(√) 69. 由三个单相构成的变压器(Yn/D)正序电抗与零序电抗相等。(√) 70.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在故障线路上的零序功率是由母线流向线路( × ) 71. 长距离输电线路为了补偿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以防止过电压和发电机的自励磁,需 装设并联电抗补偿装置。(√) 72. 数字滤波器无任何硬件附加于计算机中,而是通过计算机去执行一种计算程序或算法, 从而去掉采样信号中无用的成份,以达到滤波的目的。(√) 73. 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与变电所和有关支路的零序阻抗角、故 障点有无过渡电阻有关。( × ) 74. 220kV系统时间常数较小,500kV系统时间常数较大,后者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的衰减 较慢。(√) 75. 无论线路末端开关是否合入,始端电压必定高于末端电压。( × ) 76. 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性是指它具有一定的耐受电磁干扰的能力,对周围电子设备 产生较小的干扰。(√) 77. 过渡电阻对距离继电器工作的影响,视条件可能失去方向性,也可能使保护区缩短, 还可能发生超越及拒动。( √ ) 78. 微机保护每周波采样12点,则采样率为600Hz.( √ ) 79. 当电力系统发生严重的低频事故时,为迅速使电网恢复正常,低频减负荷装置在达到 动作值后,可以不经时限立即动作,快速切除负荷。( × ) 80. 空载长线充电时,末端电压会升高。 (√) 81. 电力变压器不管其接线方式如何,其正、负、零序阻抗均相等。 ( × ) 82. 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保护安装点的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之间的相位 角决定于该点正方向到零序网络中性点之间的零序阻抗角。( × ) 83. 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中存在着正、负、零序分量,其中只有正序分 量才受线路两端电势角差的影响。(√) 84. 在电力系统中,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与系统频率的变化有关,系统频率升高时,负荷 吸取的有功功率随着增高,频率下降时,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随着下降。(√)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85. 变压器发生过激磁故障时,并非每次都造成设备的明显损坏,但多次反复过激磁将会 降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 √ ) 86. 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时,如果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数目不变,则系统零序阻抗和 零序等效网络就是不变的。 ( × ) 87. 在系统发生振荡情况下,同样的整定值,全阻抗继电器受振荡的影响最大,而椭圆继 电器所受的影响最小。 ( √ ) 88. 220kV终端变电所主变的中性点,不论其接地与否不会对其电源进线的接地短路电流 值有影响。( × ) 89. 方向元件改用正序电压作为极化电压后,比起90°接线的方向元件来,主要优点是电 压死区消失。( × ) 90. 变电所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零序电流与母线零序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大小主要取决于 变电所内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的零序阻抗角,与接地点弧光电阻的大小也有关。(×) 91. 如果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且在中性点接地线流有电流,该电流一定是三倍零序电 流。(√) 92. 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相间电压中会出现零序电压分量。 (×) 93. 对方向阻抗继电器来讲,如果在反方向出口(或母线)经小过渡电阻短路,且过渡阻 抗呈阻感性时,容易发生误动。 (×) 94. 流过保护的零序电流的大小仅决定于零序序网图中参数,而与电源的正负序阻抗无关。 (×) 95. Y/△-11变压器在三角侧发生两相短路,Y侧三相电流中有两相电流为另一相电流的 2倍。(×) 96. 在双侧电源系统中,如忽略分布电容,当线路非全相运行时一定会出现零序电流和负 序电流。(×) 97. 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线路上发生金属性单相接地时故障相电压为零,两非故障相电 压升高3 倍,中性点电压变为相电压。三个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与接地前相比都发生了变化。(×) 98. 由于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缩小。(√) 99. 在中性点接地大电流系统中,增加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台数,在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 电流将变小。(×) 100. 发生不对称故障时,保护安装点距故障点越近,保护感受的负序电压越高。(√) 101. 在电路中某测试点的电压Ux和标准比较电压U0=0.775V之比取常用对数的20倍, 称为该点的电压绝对电平。(√) 102. 用逐次逼近式原理的模数转换器(A/D)的数据采样系统中有专门的低通滤波器,滤 除输入信号中的高次分量,以满足采样定律。用电压—频率控制器(VFC)的数据采样系统中,由于用某一段时间内的脉冲个数来进行采样,这种做法本身含有滤波功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能,所以不必再加另外的滤波器。(√) 103. 一般微机保护的“信号复归”按钮和装置的“复位”键的作用是相同的。(×) 104. 微机保护对A/D变换器的转换速度要求不小于35us。(× ) 105. 过渡电阻产生的附加阻抗一般比过渡电阻本身大。(√ ) 106. 大接地系统中,当线路出现不对称运行时,因为没有发生接地故障,所以线路没有 零序电流。(×) 107. 电力系统中有接地故障时将出现零序电流。(×) 108. 微机保护采用的低通滤波器一般滤除频率高于采样频率1/3的信号。(×) 109. A/D变换器的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 110. 微机保护数据采集单元中通常采用变换器,变换器的一次与二次绕组间有屏蔽层, 对高频干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1. 微机保护装置应设有自复位电路,在因干扰而造成程序走死时应能通过自复位电路 自动恢复正常工作。但在进行抗高频 干扰试验时,不允许自复位电路工作。(√) 112. 微机保护装置贮存要求;长期不用的装置应保留原包装,在相对湿度不大 85%的库 房内贮存。(√) 113. 过渡电阻不影响序电压和序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也不影响突变量电压和突变量电 流间的相位关系。(× ) 114. 电流速断保护接线简单、动作迅速,可保护线路全长,因此被广泛采用。(×) 115. 反时限电流保护,当故障电流大时,保护的动作时限短,故障电流小时,保护的动 作时限长。(√) 116. 所有保护装置在系统振荡时均不允许误动作跳闸(×) 117. 阻抗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在系统振荡和区外故障时,继电器的工作电压总是对应于一 次系统保护整定点的电压。(√) 118. 零序电流保护的优点:结构及原理简单、中间环节少,对于近处故障可以实现快速 动作;在电网零序网络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保护范围比较稳定;受故障过渡电阻的影响小;保护定值不受负荷电流的影响,也基本不受其它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短路故障的影响,保护延时段灵敏度允许整定较高(√) 119. 为提高远方跳闸的安全性,防止误动作,对采用非数字通道的,执行端应设置故障 判别元件。对采用数字通道的,执行端可不设置故障判别元件。(√) 120. 在线路主保护双重化配置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后备保护允许不完全配合。(√) 121. 为保护高阻接地故障,220kV线路零序IV段或反时限零序启动电流任何情况下均不 应大于300A。(×) 122. 串补电容通常加装在线路一端,主要是考虑运行维护方便和对保护的影响较小。(×) 123. CPU在运算过程中可能因干扰的影响而导致运算出错,对此可以将整个运算进行两 次,以核对运算是否有误。(√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24. 在超高压电网中,宜采用单相重合闸或综合重合闸。(√ ) 125. 超高压线路电容电流对线路两侧电流大小和相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第二节 线路保护 1. 采用检无压、检同期重合闸的线路,投检无压的一侧,没有必要投检同期。(×) 2. 本侧收发信机的发信功率为20W,如对侧收信功率为5W,则通道衰耗为6dB。(√) 3. 反射衰耗是根据负载阻抗不等于电源内阻抗时所引起的能量损耗确定的衰耗。(√) 4. 当负载阻抗等于600欧姆时,功率电平与电压电平相等。(√) 5. 工作衰耗是当信号接入四端网络后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相对电平。(×) 6. 某收发信机在其所带75Ω负载不变的情况下发信电压电平由34dB下降至31dB,此时, 该收发信机的输出功率减少了一半。(√) 7. 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当选相为B相时,说明ΔIAB 或ΔIBC动作。(×) 8. I0、I2a比相的选相元件,当落入C区时,可能AB相故障。(√) 9. 开关位置不对应启动重合闸是指开关位置和开关控制把手位置不对应启动重合闸。 (√) 10. 一般允许式纵联保护比用同一通道的闭锁式纵联保护安全性更好。(√) 11. 允许式的纵联保护较闭锁式的纵联保护易拒动,但不易误动。(√) 12. 高频保护中,在选择高频电缆长度时要避开电缆长度接近1/8波长或1/8波长整数倍 的情况。(×) 13. 接地距离保护只在线路发生单相接地路障时动作,相间距离保护只在线路发生相间短 路故障时动作。(×) 14. 重合闸装置在保护起动前及起动后断路器发合闸压力闭锁信号时均闭锁重合闸。(×) 15. 对于一般纵联保护,在被保护范围末端发生金属性故障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 16. 距离保护是保护本线路和相邻线正方向故障的保护,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因此,距 离保护第Ⅲ段的测量元件,也不能用具有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17. 距离保护中的振荡闭锁装置,是在系统发生振荡时,才启动去闭锁保护。(×) 18. 在微机保护装置中,距离保护II段必须经振荡闭锁控制。(×) 19. 某35kV线路发生两相接地短路,则其零序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都应动作。(×) 20. 零序电流保护虽然作不了所有类型故障的后备保护,却能保证在本线路末端经较大过 渡电阻接地时仍有足够灵敏度。(√) 21. 距离保护中,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存在,有时会使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增大,也就是 说保护范围会伸长。(×) 22. 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流速断、零序电流速断保护有可能发生误动作。(×) 23. 为使接地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能正确反映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应引入补偿系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数K=(Z0-Z1)/3Z0 。(×) 24. 高频闭锁负序方向保护在电压二次回路断线时可不退出工作。(×) 25. 对采用单相重合闸的线路,当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保护及重合闸的动作顺序 是:先跳故障相,重合单相,后加速跳单相。(×) 26. 不论是单侧电源线路,还是双侧电源的网络上, 发生短路故障是故障短路点的过渡电 阻总是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增大。(×) 27. 在系统发生故障而振荡时, 只要距离保护的整定值大于保护安装点至振荡中心之间 的阻抗值就不会误动作。(×) 28. 高频闭锁负序功率方向保护,当被保护线路出现非全相时,若电压取自母线电压互感 器时,保护装置可能会误动。(√) 29. 一般距离保护振荡闭锁工作情况是正常与振荡时不动作、闭锁保护,系统故障时开放 保护。(√) 30. 与电流电压保护相比,距离保护主要优点在于完全不受运行方式影响(×) 31. 允许式保护控制载波机发信的接点为闭锁式保护停信的接点,该接点只有在正方向发 生故障时才可能动作。(√) 32. 在双侧电源线路上发生接地短路故障,考虑负荷电流情况下,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由于 故障短路点的接地过渡电阻的影响使其测量阻抗增大。(×) 33. 某线路的正序阻抗为0.2欧/公里,零序阻抗为0.6欧/公里,它的接地距离保护的零 序补偿系数为0.5。(×) 34. 三相重合闸后加速和单相重合闸的后加速,应加速对线路末端故障有足够灵敏度的保 护段。如果躲不开后合侧断路器合闸时三相不同期产生的零序电流,则两侧的后加速保护在整个重合闸周期中均应带0.1S延时。(√) 35. 接地距离保护的零序电流补偿系数K应按线路实测的正序、零序阻抗Z1、Z0,用式 K=(Z0-Z1)/3 Z1计算获得。装置整定值应大于或接近计算值。(×) 36. 当系统最大振荡周期为1.5S时,动作时间不小于0.5S的距离Ⅰ段,不小于1S的距 离保护Ⅱ段和不小于1.5S的距离保护Ⅲ段均可不经振荡闭锁控制。(√) 37. 闭锁式高频保护,判断故障为区内故障发跳闸令的条件为:本侧停信元件在动作状态 及此时通道无高频信号(即收信元件在不动作状态)。(×) 38. 闭锁式纵联保护中母差跳闸停信,主要防止母线故障发生在电流互感器和断路器之 间,需要通过对侧保护的跳闸来切除故障点。(√) 39. 为了保证在电流互感器与断路器之间发生故障时,本侧断路器跳开后对侧高频保护能 快速动作,应采取的措施为跳闸位置继电器停讯 。(×) 40. 单侧电源线路所采用的三相重合闸时间,除应大于故障点熄弧时间及周围介质去游离 时间外,还应大于断路器及操作机构复归原状准备好再次动作的时间。(√) 41. 在被保护线路上发生金属性短路时,距离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应反比于母线与短路点间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的距离。(×) 42. 外部故障转换时的过渡过程是造成距离保护暂态超越的因素之一。(√) 43. 在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了保证各零序电流保护有选择性动作和降低定值,有时 要加装方向继电器组成零序电流方向保护。(√) 44. 零序电流保护灵敏Ⅰ段在重合在永久故障时将瞬时跳闸。(×) 45. 自动重合闸时限的选择与电弧熄灭时间无关。(×) 46. 距离保护受系统振荡的影响且与保护安装位置有关,当振荡中心在保护范围外或位于 保护的反方向时,距离保护会因系统振荡而误动作。(×) 47. 接地距离保护在受端母线经电阻三相短路时,不会失去方向性。(×) 48. 一侧高频保护定期检验时,应同时退出两侧的高频保护。(√) 49.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可能会导致阻抗元件误动作,因此突变量阻抗元件动作出口时, 同样需经振荡闭锁元件控制。(×) 50. 闭锁式纵联保护在系统发生区外故障时靠近故障点一侧的保护将作用收发讯机停信。 (×) 51. 线路过电压保护的作用在于线路电压高于定值时,跳开本侧线路开关。(×) 52. 线路开关合闸后正常运行(包括空充线路)时,突变量保护既能作为快速主保护,又 能作为阶段式后备保护。(×) 53. “合闸于故障保护”是基于以下认识而配备的附加简单保护。即合闸时发生的故障大 多是内部故障,不考虑合闸时刚好发生外部故障。( √ ) 54. 高频闭锁保护一侧发信机损坏,无法发信,当反方向发生故障时,对侧的高频闭锁保 护可能会误动作。(√) 55. 双侧电源线路两侧装有闭锁式纵联保护,在相邻线路出口故障,若靠近故障点的阻波 器调谐电容击穿,该线路两侧闭锁式纵联保护会同时误动作跳闸。(×) 56. 零序电流保护不反应电网正常负荷、振荡和相间短路。(√) 57. 距离继电器能判别线路的区内、区外故障,是因为加入了带记忆的故障相电压极化量。 (×) U58. 接地距离保护的相阻抗继电器的正确接线为IK3I0 (√) 59. 闭锁式纵联保护跳闸的必要条件是正方向元件动作,反方向元件不动作,收到过闭锁 信号而后信号又消失。(√) 60. 纵联保护不仅作为本线路的全线速动保护,还可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 61. 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零序电流保护动作时,除有特殊要求(如单相接地对人身和设 备的安全有危险的地方)者外,一般动作于信号。(√) 62. 耦合电容器对工频电流具有很大的阻抗,可防止工频高压侵入高频收发信机。(√) 63. 结合滤波器和耦合电容器组成一个带通滤波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4. 若线路保护装置和收发信机均有远方起动回路时,应将两套远方起动回路均投入运 行。(×) 65. 高频保护通道输电线衰耗与它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及使用频率有关,使用频率愈高, 线路每单位长度衰耗愈小。(×) 66. 一台功率为10瓦、额定阻抗为75Ω的收发讯机,当其接入通道后测得的电压电平为 30dBv时,则通道的输入阻抗小于75Ω。(√) 67. 结合滤波器和耦合电容器组成的带通滤波器对50Hz工频应呈现极大的衰耗,以阻止 工频串入高频装置。(√) 68. 通道的传输衰耗即为发信侧与收信侧收发信机之间相对功率电平。(√) 69. 当宽频阻波器损坏后,分流衰耗一定会增加。(×) 70. 为保证高频保护可靠动作,通道裕度应尽可能大。(×) 71. 高频保护采用相-地制高频通道是因为相-地制通道衰耗小。(×) 72. 允许式高频保护必须使用双频制,而不能使用单频制。(√) 73. 利用电力线载波通道的纵联保护为保证有足够的通道裕度,只要发信端的功放元件允 许,接收端的接收电平越高越好。(×) 74. 对于专用高频通道,在新投入运行及在通道中更换了(或增加了)个别加工设备后, 所进行的传输衰耗试验的结果,应保证收发信机接收对端信号时的通道裕量不低于8.686dB,否则,不允许将保护投入运行。(√) 75. 在高频通道中连接滤波器的作用是使输电线路和高频电缆的连接成为匹配连接;且与 耦合电容器共同组成带通滤波器。(√) 76. 高频收发信机分时接收法是指当对侧发信时,本侧收发信机只收对侧信号,而当对侧 不发信时,本侧收发信机才收本侧信号。(×) 77. 为保证高频收发信机能可靠接收对端的闭锁信号,要求其通道裕度不得小于16dBm。 (×) 78. 高频收发信机的内阻是指从收发信机的通道入口处加高频信号,在通道入口处所测得 的输入阻抗。(×) 79. 已知一条高频通道发讯侧收发讯机输送到高频通道的功率是10瓦,收讯侧收发讯机 入口接收到的电压电平为15dBv(设收发讯机的内阻为75Ω),则该通道的传输衰耗为25dBm。(×) 80. 综合重合闸装置的动作时间应从断路器最后一次跳闸算起。( √ ) 81. 在单电源系统的线路上发生区内故障时,对于负荷侧的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来说可 能拒动。( × ) 82. 某超高压线路一侧(甲侧)设置了串补电容、且补偿度较大,当在该串联补偿电容背 后线路侧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该线路甲侧的正向零序方向元件不会有拒动现象(零序电压取自母线TV二次)。( √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83. 根据高频通道设计,其工作频率选择原则是线路长、频率高,线路短、频率低。( × ) 84. 高频阻波器衰耗值应小于2dB,结合滤波器衰耗值应小于1dB,高频电缆衰耗值应在 0.5~1dB。( √ ) 85. 线路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中存在着正、负、零序分量,其中只有正序分 量才受线路两端电势角差的影响。( √ ) 86. 双侧电源供电的线路上受电侧的距离第I段在背后母线上发生三相短路会因故障处有 小过渡电阻而失去方向性,送电侧不会。 √ UA87. A相接地距离继电器按 计算测量阻抗,在A相金属性短路接地时能正确动作, IA+kI0 对IB和IC没有任何限制,即使振荡使IB和IC变得很大也无妨。 √ 88. 平行两回线之间有零序互感存在,当其中一回线停电检修工作,在线路两侧都安全接 地时运行,线路接地距离第I段的保护范围会延长。 √ 89. 220kV线路一般不采用三相重合闸主要是因为单相接地时,进行三相重合比单相重合 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大。( × ) 90. 收发信机的远方启动功能是供通道交换信号试验用的,所以不管保护装置采用双接点 还是单接点控制收发信机,这个功能都应该投入。(×) 91. 一般来将切除故障是越快越好,所以手合于故障线路或三相重合于故障线路,微机保 护零序加速段总是瞬时动作。(×) 92. 终端线路的零序电流I段保护范围允许伸入线路末端供电变压器(或T接供电变压 器),变压器故障时线路保护的无选择性动作由重合闸来补救(√)。 93. 高频保护通道传送的信号按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跳闸信号、允许信号和闭锁信号三 类。(√) 94. 当一次系统发生短路时,PT断线闭锁不能误动,以免将距离保护误闭锁。(√ ) 95. 高压电网中,电网结构复杂,网络运行方式变化较大,使得零序电流保护范围变化较 大,在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大时整定配合困难,易失去选择性。因此在有接地距离充当接地故障的后备情况下,确定以接地距离保护为主、零序电流保护为辅的接地保护。(√) 96. 在平行双回线计算最大零序电流,应考虑平行线其中一回停用并接地方式。(√) 97. 闭锁式方向高频保护受振荡影响,在区内故障且高频通道破坏的情况下,保护不会动 作。(×) 98. 输电线路零序电流速断保护,故其动作电流应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单相或两相接地 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 99. 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100. 零序I段可以保护本线路的80%左右。(×) 101. 距离保护I段的保护范围不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的影响,因此保护范围比较稳定。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02. 相间距离保护的Ⅲ段定值,按可靠躲过本线路的最大事故过负荷电流对应的最大阻 抗整定。(×) 103. 电力网中出现短路故障时,过渡电阻的存在,对距离保护装置有一定的影响,而且 当整定值越小时,它的影响越大,故障点离保护安装处越远时,影响也越大(×) 104. 输电线路零序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应不超过线路末端,故其动作电流应小于保护线路 末端故障时的最大零序电流。(×) 105. 在后加速期间,即使相邻线路发生故障,也不允许本线路无选择性地三相跳闸(×) 106. 某距离保护II段在整定时已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若运行中助增电流消失,保护范 围将增大。(√) 107. 高频保护采用闭锁信号,当区内故障伴随通道破坏,两端保护均能可靠跳闸。(对) 108. 当线路保护采用综重方式时,线路发生瞬时相间故障,保护跳开故障相断路器,然 后重合,恢复正常运行。(√) 109. 定时限过流的启动电流是按照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当电流的幅值超过最大负 荷值时启动。(√) 110. 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逐级配合是为了防止靠近故障点的过电流保护未启动, 而距离故障点较远的过电流保护启动,导致非选择性动作,扩大停电范围。(×) 111. 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动作灵敏度逐级配合是为了保证在发生故障时,靠近故障点的过 电流保护动作切除故障,尽可能减少停电范围。(×) 112. 电力系统振荡对方向纵联保护的影响与方向纵联保护所采用的方向元件有关,若采 用负序功率方向元件或工频故障分量构成的方向元件时,振荡对方向纵联保护无影响。(对) 113. 线路微机保护在软件上有滤波功能,可以滤掉直流成分,因此零漂稍大不影响保护 的计算。(√) 114. 当线路断路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发生故障时,本侧母差保护动作三跳。为使线路对 侧的高频保护快速跳闸,采用母差保护动作三跳停信措施。(√) 115. 纵联保护需要在线路带电运行情况下检验载波通道的衰减及通道裕量,以测定载波 通道运行的可靠性。(√) 116. 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需要经振荡闭锁。(×) 117. 微机保护硬件中RAM常用于存放采样数据和计算的中间结果、标志字等信息,一般 也同时存放微机保护的动作报告信息等内容。(√) 118. 对微机保护装置,若失去电压后不及时处理,遇有区外故障或系统操作使其启动, 则只要有一定的负荷电流距离保护将误动。(×) 119. 虽然微机保护有完善的闭锁措施,但“弱电源回答”回路仍不允许在强电源侧投入。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第三节 元件及辅助保护 1. 自耦变压器零序保护的零序电流应取自中性线上的电流互感器(×) 2. 与励磁涌流无关的变压器差动保护有:高中压分侧差动保护、零序差动保护。(√) 3. 当变压器中性点采用经过间隙接地的运行方式时,变压器接地保护应采用零序电流继电 器和零序电压继电器串联的方式,保护的动作时限选用0.5秒。(×) 4. 自耦变压器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运行。(√) 5. 瓦斯保护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的任何故障,差动保护却不能,因此差动保护不能代替瓦 斯保护。(√) 6.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都是变压器的主保护,它们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 7.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范围在差动保护范围内,这两种保护均为瞬动保护,所以可用差动保 护来代替瓦斯保护。(×) 8. 双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正确接线,应该是正常及外部故障时,高、低压侧二次电流相 位相同,流入差动继电器差动线圈的电流为变压器高、低压侧二次电流之向量和。(×) 9. 在变压器差动保护范围以外改变一次电路的相序时, 变压器差动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 的二次接线,也应随着作相应的变动。(×) 10. 谐波制动的变压器保护中设置差动速断元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差动保护的动作速 度。(×) 11. 当变压器发生少数绕组匝间短路时,匝间短路电流很大,因而变压器瓦斯保护和纵差保 护均动作跳闸。(×) 12. 变压器的后备方向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方向须指向变压器。(×) 13. 电抗器差动保护动作值不应躲过励磁涌流。(√) 14. 变压器采用比率制动式差动继电器主要是为了躲励磁涌流和提高灵敏度。(×) 15. 变压器投产时,进行五次冲击合闸前,要投入瓦斯保护。先停用差动保护,待做过负荷 试验,验明正确后,再将它投入运行。(×) 16. 为防御变压器过励磁应装设负序过电流保护(×) 17. 变压器内部故障系指变压器线圈内发生故障(×) 18.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配置两套独立完整的保护(含非电量保护),以满足双重 化原则。( × ) 19. 变压器差动保护(包括无制动的电流速断部分)的定值应能躲过励磁涌流和外部故障的 不平衡电流。( × ) 20. 在变压器高压侧引线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将导致变压器油热膨胀,从而使瓦斯保 护动作跳闸。(×) 21. 新安装变压器,在进行5次冲击合闸试验时,必须投入差动保护。 (√) 22. 变压器的复合电压方向过流保护中,三侧的复合电压接点并联是为了提高该保护的灵敏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度。(√) 23. 传统(完全)纵差保护只能对定子绕组和变压器绕组的相间短路起作用,不反应匝间短 路。(×) 24. 为使变压器差动保护在变压器过激磁时不误动,在确定保护的整定值时,应增大差动保 护的5次谐波制动比。(×) 25. 设置变压器差动速断元件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区内故障TA饱和产生高次谐波致使差动保 护拒动或延缓动作。(√) 26. 变压器纵差保护经星-角相位补偿后,滤去了故障电流中的零序电流,因此,不能反映 变压器YN侧内部单相接地故障。(×) 27. 变压器瓦斯保护是防御变压器油箱内各种短路故障和油面降低的保护。(√) 28.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相电流判别元件的整定值,在为了满足线路末端单相接地故障时有足 够灵敏度,可以不躲过正常运行负荷电流。(√) 29. 当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方式一串中的中间断路器拒动,启动失灵保护,并采用远方跳闸装 置,使线路对端断路器跳闸并闭锁其重合闸。(√) 30. 双母线差动保护按要求在每一单元出口回路加装低电压闭锁。(×) 31. 双母线接线的母差保护采用电压闭锁元件是因为有二次回路切换问题;一个半断路器接 线的母差保护不采用电压闭锁元件是因为没有二次回路切换问题。(×) 32. 固定连接方式的母差保护,当运行的双母线的固定连接方式被破坏时,此时发生任一母 线故障,该母差保护能有选择故障母线的能力即只切除接于该母线的元件,另一母线可以继续运行。(×) 33. 正常运行时,不得投入母线充电保护的压板。(√) 34. 母线差动保护采用电压闭锁元件,是为了防止差动元件误动或误碰出口继电器而造成保 护误动。(√) 35. 母线差动保护为防止误动作而采用的电压闭锁元件,正常的做法是闭锁总起动回路(×) 36. 中阻抗母差保护主要是靠谐波比率制动来防止CT饱和后保护误动作(×) 37. 断路器失灵保护是一种后备保护,当故障元件的保护拒动时可依靠该保护切除故障。 (×) 38. 失灵保护是一种近后备保护。(√) 39. 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必须闭锁重合闸。 ( √ ) 40. 220KV变压器保护动作后均应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 41. 变压器容量越大,励磁涌流相对额定电流倍数越小,衰减越慢.( √ ) 42. 变压器接线为YN,d11接线,微机差动保护采用d侧移相方式,该变压器在额定运行时, YN侧一相TA二次回路断线,三个差动继电器只有一个处于动作状态,其余两个因差动回路无电流仍处制动状态。( × ) 43. 接线为YN,d11的变压器,两侧TA接成星型,微机差动保护采用d侧移相方式,额定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运行下YN侧保护区内发生单相接地,差动回路最小相电流与最大相电流之比等于0.5。( √ ) 44. 对自耦变压器,为增加切除单相接地短路的可靠性,可在变压器中性点回路增设零序过 流保护。( √ ) 45. 保护直流电源消失必须立即停用母差,待故障处理后方能投入保护。( √ ) 46. 装于Y/接线变压器高压侧的过电流保护,在低电压侧两相短路,采用三相三继电器的 接线方式比两相两继电器的接线方式灵敏度高。( √ ) 47. 利用间断角原理判断励磁涌流的变压器保护在整定时,当差动元件的启动电流一定时, 整定的闭锁角越小,则闭锁保护时要求的间断角越小,躲励磁涌流的能力越强。( √) 48. 对两个具有两段折线式差动保护的动作灵敏度,初始动作电流较大,但比率制动系数较 小的差动保护动作灵敏度高(×) 49. 对于单独备自投装置时间的整定要求:低压元件动作后延时跳开工作电源,其动作时间 宜大于本级线路负荷侧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与线路重合闸时间之和。( × ) 50. 自动低频减载装置动作反应的是所接母线的频率瞬时值( × ) 51. 引入故障录波器的开关量如经过重动继电器,其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必须小于10MS (√ ) 52. 母联过流保护不经复合电压闭锁( √ ) 53. 谐波制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为防止在较高的短路水平时,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时高次谐 波量增加,产生极大的制动力矩而使差动元件拒动,因此设置差动速断元件,当短路电流达到4-10倍额定电流时,速断元件快速动作出口。(√) 54. 变压器短路故障的后备保护,主要是作为变压器和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 55. 变压器铁心的总磁密有周期磁密、非周期磁密和剩磁磁密三相共同组成。总磁密超过饱 和磁密后,使二次电流不再正确反映一次电流,造成查动保护内部故障时,轻则延迟动作,重则拒动的后果。也可能造成外部短路时误动后果。(√) 56. 重瓦斯保护的气体继电器是由开口杯、干簧触点等组成,作用于信号。(×) 57. 励磁涌流衰减时间常数与变压器至电源之间的阻抗大小、变压器的容量和铁芯的材料等 因素有关。(√) 58. 变压器差动保护避越励磁涌流的方法之一是降低整定值。(×) 59. 轻瓦斯保护的气体继电器是由挡板、弹簧、干簧触点等组成,作用于跳闸。(×) 60. Y0/Y0/△接线自耦变压器在中压侧出线故障时,直接接地中性点的零序电流和高压套管 零序电流相等(×)。 61. 变电所切除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负荷变压器,在变电所母线上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变电所出线的正序电流变大(× )。 62. 变电所增加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在变电所母线上发生二相接地故障时,变电 所出线的零序电流变大(×)。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3. 变压器中性点另序电流始终等于同侧三相另序滤过器另序电流。(×) 64. 自耦变压器高压侧接地故障,中性点另序电流方向不固定,因而中性点电流可能为O。 (√) 65. 变压器励磁涌流与变压器充电合闸初相有关,当初相角为180度时励磁涌流最大。(错) 66. 自耦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这是为了避免当高压侧电网内发生单相接地时高压侧出现 过电压(×) 67. 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谐波采用三相“或”闭锁时,由于存在变压 器空投伴随故障时保护动作延时的缺点,因此不采用。(×) 68. 一台YN/△-11的变压器,容量为40/20MVA,电压为115/6.3kv,电流互感器二次接成全 星型,如变压器一、二次电流互感器分别选600/5和2000/5,若高压侧平衡系数选1,则低压侧为0.79。(√) 69. 变压器的高压侧后备保护应主要考虑对高压侧线路和母线保护的后备要求。(×) 70. 220kV微机母差保护出口经相应母线复压元件闭锁(包括母联、母分也经电压闭锁), 复压元件动作后应告警。(×) 71. 220kV微机母差保护当PT断线时,按照标准化设计规范,装置应发出告警信号但不 闭锁保护。(√) 72. 由于变压器在1.3倍额定电流时还能运行10秒,因此变压器过流保护的过电流定值按 不大于1.3倍额定电流值整定,时间按不大于9秒整定。(×) 73. 差动保护动作整定值越小或外部短路穿越性电流越大,则变压器差动保护越易误动。 (√) 74. 变压器差动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仅按变压器空载合闸、有最大励磁涌流不误动作为整定 原则。(×) 75. 差动保护回路中涌流的特征之一是:含有较多的高次谐波,其中五次谐波占比重较大。 (×) 76. 母差保护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正常或断线时可跳闸。(×) 77. 对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允许在起动出口继电器的逻辑中设置电压闭锁回路,而不在 跳闸出口接点回路上串接电压闭锁触点。(√) 78. 对于母线保护装置的备用间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在母线保护柜端子排外侧断开, 端子排内侧不应短路。(√) 79. 当备自投装置动作时,如备用电源或设备投于故障,应有保护加速跳闸。(√) 80. 变压器纵差保护的差电流速断部分的动作值躲过励磁涌流整定时,系统容量越大其系 数K取值越大。 ( × ) 81.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动作时间应大于断路器的跳闸时间与保护装置的返回时间之和。 (√ ) 82. 变压器的励磁涌流的数值很大,最大可达额定电流的8—10倍,但其对变压器自身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无危险。(√) 83. 对于3/2断路器接线母线保护,要求它的可信赖性比安全性更高。( √ ) 84. 倘若三绕组变压器低压绕组的等值漏抗等于零,则高压侧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中压 侧有零序电流流通。 (×) 85. 分侧差动接地故障时的灵敏度相对较低 (× ) 86. 母差保护中,母联电流互感器断线闭锁母差 ( ×) 第四节 二次回路 1. 断路器的“跳跃”现象一般是在跳闸、合闸回路同时接通时才发生,“防跳”回路设置 是将断路器闭锁到跳闸位置(√) 2. 开关液压机构在压力下降过程中,依次发压力降低闭锁重合闸、压力降低闭锁合闸、压 力降低闭锁跳闸信号。(√) 3. 电压互感器二次输出回路A、B、C、N相均应装设熔断器或自动小开关。(×) 4. 安装在电缆上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电缆的屏蔽引线应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地。(√) 5. 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均应装设熔断器或自动开关。(×) 6. 直流回路一点接地可能造成断路器误跳闸。 (√) 7. 二次回路标号一般采用数字或数字和文字的组合,表明了回路的性质和用途。(√) 8. 二次回路标号的基本原则是:凡是各设备间要用控制电缆经端子排进行联系的,都要按 回路原则进行标号(√) 9. 开关防跳回路如果出现问题,有可能会引起系统稳定破坏事故(√) 10. 继电保护装置的跳闸出口接点,必须在开关确实跳开后才能返回,否则,该接点会由于 断弧而烧毁。(×) 11. 断路器的防跳回路的作用是:防止断路器在无故障的情况下误跳闸。(×) 12. 当保护装置出现异常,经调度允许将该保护装置退出运行时,必须将该保护装置的跳闸 压板和启动失灵压板同时退出。(√) 13. 操作箱面板的跳闸信号灯应在保护动作跳闸时点亮、在手动跳闸时不亮。(√) 14. 母线差动及断路器失灵保护,允许用导通方法分别证实到每个断路器接线的正确性。 (√) 15. 新投入或经变更的电流、电压回路,应直接利用工作电压检查电压二次回路,利用负荷 电流检查电流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为了测试准确性,一般负荷电流宜超过20%的额定电流。(√) 16. 二次回路中电缆芯线和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是:只需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在电压和操 作回路中,应按允许的压降选择电缆芯线或电缆芯线的截面。(×) 17. 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通电试验时,为防止由二次侧向一次侧反充电,将二次回路断开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即可。(×) 18. 双母线系统中电压切换的作用是为了保证二次电压与一次电压的对应 (√ 19. 为满足保护装置灵敏性要求,必须同时满足灵敏度和动作时限相互配合的要求,即要满 足双配合。( × ) 20. 对于在接线图中不经过端子而在屏内直接连接的回路,可不进行二次回路标号。 ( √ ) 21. 为防止寄生回路,电源回路在屏内配线应首尾成环。( √ ) 22. 防跳继电器的保持接点应串在正电源与电流线圈之间。( √ ) 23. 电流互感器二次接成三角形比接成完全星型的负载能力强。( × ) 24. 电流互感器一次侧串联时变比比一次侧并联时大一倍(二次分接头相同)。( × ) 25. 电流互感器变比越小,其励磁阻抗越大,运行的二次负载越小。( × ) 26. 交流电流二次回路使用中间变流器时,采用降流方式互感器的二次负载小。( √ ) 27. 对保护装置或继电器的直流和交流回路必须用1000V摇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 √ ) 28.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时接线系数为1。( √ ) 29. 在高压端与地短路情况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峰值应在额定频率的2个周波内 衰减到低于短路前电压峰值的10%,称之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暂态响应”。( × ) 30. 电流互感器饱和后线性变差,在一次故障电流波形过零点时,饱和电流互感器不能线性 传递一次电流。( × ) 31. 电磁型电流互感器电气性能主要缺点是大电流时容易饱和、暂态特性差。( √ ) 3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稳态工作特性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基本相同,但暂态特性差、有铁磁 谐振问题。( × ) 33. 电抗互感器二次电压滞后一次电流90°,其大小与一次电流成正比。( × ) 34. 断路器位置不对应时应发出事故报警信号。( √ ) 35. 同型号、同变比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成三角形比接成星形所允许的二次负荷要小。 (√) 36. 设K为电流互感器的变化,无论电流互感器是否饱和,其一次电流I1与二次电流I2 始终保持I2=I1/K的关系。(×) 37. 电流互感器因二次负载大,误差超过10%时,可将两组同级别、同型号、同变比的电流 互感器二次串联,以降低电流互感器的负载。(√) 38. P级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欠佳,在外部短路时会产生较大的差流。为此,特性呈分段 式的比率制动式差动继电器抬高了制动系数的取值。同理,继电器的最小动作电流定值也该相应抬高。(×) 39.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与二次侧负载无关,而变压器的一次电流随着二次侧的负载变化 而变化。、( √) 40. 电流互感器容量大表示其二次负载阻抗允许值大。 (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41. P级电流互感器10%误差是指额定负载情况下的最大允许误差。( × ) 42. 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输出端不应装熔断器,而应装设自动开关,以便开关跳开时 发信号。(×) 43. 电流互感器变比越大,二次开路电压越大。 ( √) 44. 电流互感器内阻很大,为电流源,严禁其二次开路。 ( √) 45. 对于CT二次侧结成三角形接线的情况(如主变差动保护)因为没有N相,所以二次侧 无法接地。(×) 46. 微机保护电压互感器二次三次回路开关场至保护小室的接地相电缆芯应分开。(√) 47. 为保证安全,母线差动保护装置中各元件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应分别接地( × )。 48.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标有的5P10,表示的含义是在5倍额定电流下,二次误差在10%之内 ( × )。 49. 对设有可靠稳压装置的厂站直流系统,经确认稳压性能可靠后,进行整组试验时,应按 额定电压进行。(√) 50. 母差保护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正常或断线时可跳闸。(×)注:发告警信号,不允 许跳闸。 51. 对于母线保护装置的备用间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在母线保护柜端子排外侧断开,端 子排内侧不应短路。(√) 第五节 规程及反措 1. 220V直流回路对地应承受工频试验电压2000V。(×) 2. 采用单相重合闸的线路,其零序电流保护的最末一段时间要躲过重合闸周期。(√) 3. 不重要的电力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无保护状态下运行。(×) 4. 高频保护的通道设备本身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部检验。(√) 5. 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盘及其电气设备的背面接线应由继电人员清扫。(√) 6. 对于配置了两套全线速动保护的220KV密集型电网的线路,带延时的线路后备保护第二 段,如果需要,可与相邻线路全线速动保护相配合,按可靠躲过相邻线路出口短路故障整定。(×) 7. 解列点上的距离保护不应经振荡闭锁控制。(√) 8. 对220kV及以上电网不宜选用全星形自耦变压器,以免恶化接地故障后备保护的运行整 定。(√) 9. 继电保护短路电流计算可以忽略发电机、变压器、架空线路、电缆等阻抗参数的电阻部 分。(√) 10. 在同一套保护装置中,闭锁、起动、方向判别和选相等辅助元件的动作灵敏度,应小于 所控制的测量、判别等主要元件的动作灵敏度。(×)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1. 线路保护的双重化主要是指两套保护的交流电流、电压和直流电源彼此独立;有独立的 选相功能;有两套独立的保护专(复)用通道;断路器有两个跳闸线圈时,每套主保护分别启动一组。(√) 12.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元件安全运行的基本装备,任何电力元件不得在无保护的状态 下运行。(√) 13. 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分为验收检验、定期检验和事故检验三种。(×) 1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有四项基本性能要求,分别是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 15. 继电保护装置试验所用仪表的精确度应为0.5级。(√) 16. 在一次设备运行而停用部分保护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断开不经连接片的跳合闸线及 与运行设备安全有关的连线。(√) 17. 带电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回路均不允许开路。(×) 18. 在保护和测量仪表中,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应小于4mm。(×) 19. 需要变更工作成员时,必须经过工作票签发人同意。(×) 20. 保护装置的二次接线变动时或改动时,应严防寄生回路的存在。没用的线必须拆除。变 动直流二次回路后,应进行相应传动试验,还必须模拟各种故障进行整组试验。(×) 21. 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22. 对辅助变流器定期检验时,可以只做额定电流下的变比试验。(√) 23. 对于双重化保护的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电源回路,双套跳闸线圈的控制回路等, 不宜合用同一根多芯电缆。(√) 24. 所谓选择性是指应该由故障设备的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25. 继电保护专业的所谓三误是指误碰、误整定、误接线。(√) 26. 工作票签发人可以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 27.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扰动(如负荷和电压较小的变化)后,能自动地恢复到 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28. 变动交流电压.电流二次回路后,要用负荷电流.工作电压检查变动后回路的正确性。 (√) 29. 测定保护装置整定的动作时间为自向保护屏通入模拟故障分量起至保护动作向断路器 发出跳闸脉冲为止的全部时间。(√) 30. 当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有断路器时,可装设发电机与变压器的大差动保护。(×) 31. 对保护装置或继电器的直流和交流回路必须用1000伏摇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 × ) 32. 为了使用户停电时间尽可能短,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可以不带时限。(×) 33.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经值班员执行停电和验电后,可以不再装设 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34. 当需将保护的电流输入回路从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断开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 具, 并站在绝缘垫上,断开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后,便用短路线妥善可靠地短接电流互感 2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器二次绕组。(×) 35. 在现场进行继电保护装置或继电器试验所需直流可以从保护屏上的端子上取得。(×) 36. 对于传送大功率的输电线路保护,一般宜于强调可信赖性;而对于其它线路保护,则往 往宜于强调安全性。(×) 37. 配置两套完整独立的全线速动保护是对330kV—500kV线路实现保护双重化的一个原 则。(√) 38. 凡接触现场运行的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的所有人员,不论其所属专 业,都必须遵守《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39. 为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开路,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前,用导线将其 二次缠绕短路方可工作。(×) 40. 接到厂家通知及软件芯片后,各单位即可进行保护装置软件更换。(×) 41. 两组电压互感器的并联,必须先是一次侧先并联,然后才允许二次侧并联。(√) 42. 一条线路两端的同一型号微机高频保护程序版本可采用不同的程序版本。(×) 43. 近后备保护是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 护。(×) 44. 接入供电变压器的终端线路,无论是一台或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都允许线路侧的速动 段保护按躲开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整定。(√) 45. 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经过运行单位第一次定检后,发生由于安装调试不良造成的不正 确动作,但是在投入运行尚在一年以内,根据规程规定,责任属基建单位。(×) 46. 对只有两回线和一台变压器的变电所,当该变压器退出运行时,可以不更改两侧线路保 护定值,此时,不要求两回线相互之间的整定配合有选择性; (√) 47. 对于终端站具有小水电或自备发电机的线路,当主供电源线路故障时,为保证主供电源 能重合成功,应将其解列。 (√ ) 48. 任何电力设备和线路在运行中,必须在任何时候由两套完全独立的继电保护装置分别控 制两台完全独立的断路器实现保护。 ( √ ) 49. 一般来说,高低压电磁环网运行可以给变电站提供多路电源,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因此应尽可能采用这种运行方式。(×) 50. 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只能且必须是一点接地。(√) 51. 熔断器的熔丝必须保证在二次电压回路内发生短路时,其熔断的时间小于保护装置的动 作时间。(√) 52. 不履行现场继电保护工作安全措施票,是现场继电保护工作的习惯性违章的表现。(√) 53. 在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中,工作票签发人可以兼做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 54.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的标准样式为白底、红字。(√) 55. 为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减少一次设备故障时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干扰,所有 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必须在开关场就地接地。(×)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56. 电力设备由一种运行方式转为另一种运行方式的操作过程中,被操作的有关设备应在保 护范围内,且所有保护装置不允许失去选择性。(×) 57. 继电保护动作速度愈快愈好,灵敏度愈高愈好。(×) 58. 220kV线路保护宜采用远后备方式,110kV线路保护宜采用近后备方式。(×) 59. 动作时间大于振荡周期的距离保护亦应经振荡闭锁控制。(×) 60. 测量继电器的绝缘电阻,额定电压为100V及以上者用1000伏摇表,额定电压在100V 以下者用500伏摇表。(×) 61. 500kV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是4.0米。(×) 62. 外单位参加工作的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可担任工作负责人。(×) 63. 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短接后,也不得去掉接地点。(√) 64. 按照检验条例的规定,每年至少检查一次CT端子箱端子排的螺丝压接情况。(×) 65. 为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减少一次设备故障时CT二次回路的环流,所有电流互感器的 中性线必须在开关场就地接地。(×) 66. “在此工作!”标示牌的标准样式为绿底、白圆圈且圈内有黑字。(√) 67. 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票;工作许可人不得签发工作票。(√) 68. 带负荷调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调压装置,亦应装设瓦斯保护。(√) 69. 保护整定计算以常见的运行方式为依据。所谓常见的运行方式一般是指正常运行方式加 上被保护设备相邻的一回线(同杆双回线仍作为二回线)或一个元件检修的正常检修方式。(×) 70. 从保护原理上就依赖相继动作的保护,允许其对不利故障类型和不利故障点的灵敏系数 在对侧开关跳开后才满足规定的要求。(√) 71. 出口继电器电流保持线圈的自保持电流应不大于断路器跳闸线圈的额定电流,该线圈上 的压降应小于5%的额定电压。(×) 72. 对工作前的准备,现场工作的安全,质量,进度和工作结束后的交接负全部责任者是工 作票负责人。(√) 73. 继电保护要求电流互感器在最大短路电流(包括非周期分量电流)下,其变比误差不大 于10%。(×) 74. 监视220V直流回路绝缘状态所用直流电压表计的内阻不小于10 K。(×) 75. 所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 (√) 76.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只允许有一个接地点,对于多组电流互感器相互有联系的二次回路 接地点应设在开关场 。(×) 77. 试验用直流电源应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也可以从运行设备上直接取得实验电源。(×) 78. 20~35KV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为1米。(√) 79. 保护装置的动作符合其动作原理,就应评价为正确动作。(×) 80. 母线接地时母差保护动作,但断路器拒动,母差保护评价为正确动作。(×)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81. 对不能明确提供保护动作情况的微机保护装置,不论动作多少次都只按动作1次统计。 ( ✓ ) 82. 在电力系统故障时,某保护装置本身定值正确、装置完好、回路正确,但由于装置原理 缺陷造成越级动作,但未造成负荷损失,该保护装置可不予评价。(×) 83. 断路器跳闸,但无任何信号,经过检验证实保护装置良好,应予评价。(×) 84. 按时限分段的保护装置应以段为单位进行统计动作次数。 ( ✓ ) 85. 当线路一侧的纵联保护无故障掉闸时,则评价该侧保护误动一次。( × ) 86. 一台直接连接于容量为300MW发变组的高压厂用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开发变组220KV 侧断路器,该差动保护应统计在220KV及以上系统保护装置内。(×) 87. 当由于从保护端子排至开关端子箱间电缆接地而造成开关无故障跳闸时,无论该电缆由 谁维护,均评价保护装置误动。( ✓ ) 88. 如果一套独立保护的继电器及回路分装在不同的保护屏上,那么在不同保护屏上的回路 可以由不同的专用端子对取得直流正、负电源。(×) 89. 可以用电缆备用芯两端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90. 高频保护用的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紧靠高频同轴电缆敷设截面不 小于100平方毫米两端接地的铜导线。(√) 91. 根据反措要求,不允许在强电源侧投入“弱电源回答”回路。(√) 92. 直流系统接地时,采用拉路寻找、分段处理办法:先拉信号,后拉操作,先拉室外、后 拉室内原则。在切断各专用直流回路时,切断时间不得超过3s,一旦拉路寻找到就不再合上,立即处理。(×) 93. 允许用卡继电器触点、短路触点或类似的人为手段做保护装置的整组试验。(×) 94. 保证220KV及以上电网微机保护不因干扰引起不正确动作,主要是选用抗干扰能力强的 微机保护装置,现场不必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95. 直流回路是绝缘系统而交流回路是接地系统,因此二者不能共用一条电缆。(√) 96. 为提高抗干扰能力,微机型保护的电流引入线,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和备用芯应在 开关场和控制室同时接地。(×) 97. 塑胶无屏蔽层的电缆,允许将备用芯两端接地来减小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98. 整组试验时,如果由电流或电压端子通入模拟故障量有困难时可采用卡继电器触点、短 路触点等方法来代替。(×) 99. 高频通道反措中,采用高频变量器直接耦合的高频通道,要求在高频电缆芯回路中串接 一个电容的目的是为了高频通道的参数匹配。(×) 100.按照反措要点的要求,防止跳跃继电器的电流线圈与电压线圈间耐压水平应不低于 1000V、1min的试验标准。(√) 101.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为:应在两端分别可靠接地。(√) 102.交直流回路可共用一条电缆,因为交直流回路都是独立系统。( ×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03.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的零序电抗必须使用实测值。(√) 104.查找直流接地若无专用仪表,可用灯泡寻找的方法。(×) 105.为保证弱电源端能可靠快速切除故障,线路两侧均投入“弱电源回答”回路(×) 106.远方直接跳闸必须有相应的就地判据控制。(√) 107.不能以检查3U0回路是否有不平衡电压的方法来确认3U0回路良好。(√) 108.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 并用截面不小于5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网直接连通, 装设静 态保护的保护屏间应用截面不小于90 mm2的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连通。(×) 109.按照部颁反措要点要求,保护跳闸连接片的安装方法是:连接片的开口端应该装在上方, 保护装置的出口跳闸接点回路应接至连接片的下方。(√) 110.在开关场至控制室的电缆主沟内敷设一至两根100mm2的铜电缆,除了可以降低在开关 场至控制室之间的地电位差,减少电缆屏蔽层所流过的电流之外,还可以对开关场内空间电磁场产生的干扰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 111.在结合滤波器与高频电缆之间串入电容,主要是为了防止工频地电流的穿越使变量器饱 和、发信中断,从而在区外故障时正方向侧纵联保护的误动。(√) 112.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输出端不应装熔断器,而应装设自动开关,以便开关跳开时 发信号。(×) 113.直流熔断器的配置原则要求信号回路由专用熔断器供电,不得与其他回路混用 。(√) 114.电力系统中,各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原有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凡能满足可靠性、选 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的,均应予以保留。凡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应逐步进行改造。 (√) 115.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可以装设熔断器。(×) 116.直流电压在110V以上的中间继电器,消弧回路应采用反向二极管并接在继电器接点上。 (×) 117.控制屏、保护屏上的端子排,正、负电源之间及电源与跳(合)闸引出端子之间应适当 隔开。(√) 118.按照“反措”规定,用于集成电路型、微机型保护的电流、电压和信号接点的引入线应 采用屏蔽电缆,同时电缆的屏蔽层应在控制室可靠接地。(×) 119.采用“近后备”原则,只有一套纵联保护和一套后备保护的线路,纵联保护和后备保护 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120.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过程记录功能的采样速率允许较低,一般不超过1.0kHz,但记录时 间长。(√) 121.按照220kV~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准则的规定,故障录波器每次启动后的记录时 间至少应大于3s。(√) 122.微机故障录波器启动后,为避免对运行人员造成干扰,不宜给出声光启动信号; (√) 123.相间距离保护的Ⅲ段定值,按可靠躲过本线路的最大事故过负荷电流对应的最大阻抗整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定。(×) 124.由于变压器在1.3倍额定电流时还能运行10秒,因此变压器过流保护的过电流定值按 不大于1.3倍额定电流值整定,时间按不大于9秒整定。 (×) 125.重瓦斯继电器的流速一般整定在1.1 ~1.4m/s。( ×) 126.单相重合闸时间的整定,主要是以保证第II段保护能可靠动作来考虑的。(× ) 127.母差保护与失灵保护共用出口回路时,闭锁元件的灵敏系数应按失灵保护的要求整定。 (√) 128.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接地的半绝缘110kV变压器的间隙零序电压保护,3U0定值一般整定 为150--180V。(√) 129.不履行现场继电保护工作安全措施票,是现场继电保护工作的习惯性违章的表现。(√) 130.在一次电流继电器有特殊装置,可以在运行中改变定值的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答 案 × 131.零序电流保护逐级配合是指时间必须首先配合,不出现交叉点。()答案 × 132.配置单相重合闸的线路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重合闸原因误跳三相,但又三 相重合成功,重合闸应评价为不正确动作2次()答案√ 133.220VK系统故障录波器应按单独对录波器进行统计()答案√ 134.没有带电的电气设备就不是运行设备。(×) 135.专职监护人在设备全部停电时也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 136.继电保护属于二次工种,它的所有工作填写第二种工作票即可。(×) 137.对于微机保护装置,当失去PT电压时,只要装置不启动,不进入故障处理程序就不会 误动。若失压不及时处理,遇有区外故障或系统操作使其启动,则只要有一定的负荷电流保护有可能误动。(√) 138.微机保护装置在运行中需要改变已固化好的成套定值时,有现场运行人员按规定的方法 改变定值,此时不必停用微机保护装置,但应打印出新定值清单,并与主管调度核对定值。(√) 139.装设有重合闸的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断路器动作2次,保护装置应按2次统计,重合 闸按1次统计。(√) 140.新启动变电所一年内保护装置误动,查明原因是保护装置插件接触不良,此次误动的责 任部门应评价为基建部门,误动原因为调试质量不良。(√) 141.在微机型保护装置上进行工作时,要有防止静电感应的措施,以免损坏设备(√) 142.运行中的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作,音响、光字牌的复归,均应由运行值班员 进行。但“跳闸连片”(即投退保护装置)应由继电保护人员负责操作,运行值班员监护。(×) 143.在变动直流二次回路后,应进行相应的传动试验。必要时还应模拟各种故障进行整组试 验。(√)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44.任何运行中的星形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应视为带电设备。(√) 145.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采用多点接地,易造成保护拒绝动作。(√) 146.断路器最低跳闸电压及最低合闸电压,其值分别为不低于30%Ue和不大于70%Ue。(×) 147.继电保护人员输入定值应停用整套微机保护装置。(√) 148.在微机保护装置使用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回路作业时,应 停整套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149.新安装的微机保护装置1年内进行一次全部检验,以后每6年进行1次全部检验,每 1-2年进行1次部分检验。(√) 150.微机保护装置应设有硬件闭锁回路,只有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保护装置起动时,才允许 开放跳闸回路(√) 151.微机保护装置应具有在线自动检测功能。装置中出口元件损坏时,不应造成保护误动作, 且能发出装置异常信号。(×) 152.微机保护装置的实时时钟信号及其他主要动作信号在失去直流电源的情况下不能丢失, 在电源恢复正常后应能重新正确显示并输出(√) 153.为了防护,装在10KV开关柜上的微机保护装置应当具有不小于60dB的屏蔽能力。(√) 154.为了提高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辅助变换器一般采用屏蔽层接地的变压器隔离, 其作用是消除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可能携带的浪涌干扰。(√) 155.变压器差动保护需要与其他元件的保护配合。(×) 156.电容器过电压保护的动作电压可取为Uop=120V(二次值),延时可较长。(√) 157.即使在系统振荡过程中发生短路故障,也不得降低对继电保护装置速动性的要求(×) 158.对使用触点输出的信号回路,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每芯对地及对其他各芯间的绝缘 电阻,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定期检验只测量芯线对地的绝缘电阻。(√) 159.检验中尽量不使用烙铁,如元件损坏等必须在现场进行焊接时,必须要用内热式带接地 线烙铁焊接。所替换的元件必须使用制造厂确认的合格产品。(×)注:或烙铁断电后焊接 160.断路器操作回路检验时,可三相同时传动“防跳”回路。(×)注:对分相操作断路器, 应逐相传动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 161.对设有可靠稳压装置的厂站直流系统,经确认稳压性能可靠后,进行整组试验时,应按 额定电压进行。(√) 162.纵联保护需要在线路带电运行情况下检验载波通道的衰减及通道裕量,以测定载波通道 运行的可靠性。(√) 163.母差保护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正常或断线时可跳闸。(×)注:发告警信号,不允 许跳闸。 164.为提高远方跳闸的安全性,防止误动作,对采用非数字通道的,执行端应设置故障判别 元件。对采用数字通道的,执行端可不设置故障判别元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65.对数字式母线保护装置,允许在起动出口继电器的逻辑中设置电压闭锁回路,而不在跳 闸出口接点回路上串接电压闭锁触点。(√) 166.红色绝缘胶布只作为执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安全措施的标识,未征得工作负责人同意 前不得拆除。(√) 167.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使用带绝缘把手的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以 保证人身安全。(√) 168.用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传动断路器前,应告知运行值班人员和相关人员本次试 验的内容,以及可能涉及的一、二次设备。派专人到相应地点确认一、二次设备正常后,方可开始试验。试验时,由继电保护试验人员监视断路器动作行为。(×)注:继电保护人员和运行值班人员应共同监视断路器动作行为。 169.安装在电缆上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电缆的屏蔽引线应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接地。(√) 170.二次回路中电缆芯线和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是:只需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在电压和操 作回路中,应按允许的压降选择电缆芯线或电缆芯线的截面。(×) 171.一般操作回路按正常最大负荷下至各设备的电压降不得超过20% 的条件校验控制电缆 截面。( × ) 172.当屏、柜搬迁使原有电缆长度不够时,可用焊接法连接电缆(通过大电流的应紧固连接, 在连接处应设连接盒)。(√) 173.根据反措要求,防止直接远方跳闸回路因通道干扰引起误动作,本侧在收到对侧远方直 接跳闸信号时本侧在经就地判别是否动作确认后再去进行跳闸,以提高安全性。(√) 第三章 填空题 第一节 基础知识 1. 在进行交流二次电压回路通电试验时,必须可靠地断开至电压互感器 二次侧 的回 路,以防止 反充电 。 2. 由不同熔断器供电或不同专用端子供电的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逻辑回路间不允许有任 何___电的___联系,如有需要,必须经__空接点__输出。 3. 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值均作往复性摆动(或周期性) ,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 突变的 。 4. 继电保护采用的互感器变比误差不应大于 10% ,角度误差不应大于 7 度。 5. 所有差动保护的带负荷试验,除测定相回路及差回路电流外,还必须测各 中性点 的 不平衡电流,以保证回路完整、正确。 6. 按频率降低自动减负荷装置的两种防止误动的闭锁措施,其电压闭锁称为 低电压闭 锁 ,其频率闭锁称为 滑差闭锁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7. 零、负序分量只能反映不对称故障,但它可以实现延时动作的后备保护;工频变化量可 以反映各类故障,但它只能作为 瞬时动作 的主保护。 8. 与模拟滤波器相比,数字滤波器不存在阻抗的(匹配)问题 9. 110kV以上变电所接地电阻应小于(0.5)欧姆. 10. 用一次设备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措施为(分裂导线)、(串联电容)、中间补偿装置、 直流输电。 11. 在微机保护的数据采集系统中,采样频率必须大于采样信号中所含最高频率成分的频率 fmax的(2)倍,否则造成频率混叠。 12. 按继电保护所起的作用可将保护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其中后备保 护又可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 13.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的重要指标分辨率、转换速度。 14. 微机采样中若每周波采样20点,则采样间隔T(1)ms采样率f(1000)HZ。 15. 从继电保护角度出发,220kV线路过渡电阻按 100Ω 考虑,500kV线路过渡电阻按 300 Ω考虑。 16. 完全配合是指需要配合的两个保护在_动作范围和_时间上均能配合,满足选择性要 求。 17. 选择性主要考虑是_远后备保护的选择性问题,包括后备保护间、后备保护和主保护间 _的选择性问题。 18. 选择可靠系数时,由短路电流绝对值决定定值的无时限保护,应选取 较大 可靠系 数,而相互配合的延时保护,可选取 较小 的可靠系数。 19. 当负序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值为6~12V时,电压回路一相或两相断线,负序电压继电器 (会动作 )。 20. 故障点正序综合阻抗(大于)零序综合阻抗时,三相短路电流小于单相接地短路电流, 单相短路零序电流(小于)两相接地短路零序电流。 21. 系统发生振荡时,系统(电压最低点)叫振荡中心,它在系统综合阻抗的(1/2)处。 22. 在某些条件下必须加速切除短路时,可使保护(无选择性)动作。但必须采取补救措 施。 如重合闸和备自投来补救。 23. 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类型分为: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24. 快速切除线路与母线的短路故障,是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的最重要的手段。 25. 在一次设备运行而部分保护进行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断开 不经连接片 的跳合闸线和 与 运行设备 安全有关的连线。 26. 断路器分闸时间是表明断路器分断快慢的参数。它包括(固有分断时间 )和(燃 弧时间 )。 27.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 )、(传播途径 )和(电磁敏感设备 )。 28. 纵联保护需要在线路(带电运行 )情况下检验载波通道的衰减及通道裕量,以测定载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波通道运行的可靠性。 29. 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得设计原则为:(冗余原则 )、(分层原则 )、分区与独立原则。 30. 一般(横向故障)由TA的安装位置决定保护范围,这是因为TA两边故障的电流方向不 同,而TV两边故障的电压相同;(纵向故障)由TV的安装位置决定保护范围,这是因为TV两边故障的电压方向不同,而TA两边故障的电流相同。 第二节 线路保护 1.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延时均 不需 与其他保护的时限配合,因为它在其他保护 动作 后 才开始计时。 2. 高频通道中的保护间隙用来保护 收发信机 和 高频电缆 免受过电压袭击。 3. 当通道衰耗突然增加 3 db以上很有可能这一条线路上的阻波器损坏。 4. 220kV线路应按双重化原则配置两套完全独立的微机保护,每套微机保护除了全线速断 的纵联保护外,还应具有完整的三段相间距离保护、三段接地距离保护、阶段式零序过流保护。 5. 某收发信机的收信功率为16dBm,所接高频电缆的特性阻抗为75Ω,则该收发信机收到 的电压电平应为 7 dBv。 6. 现代微机式高频方向保护中普遍采用正、反两个方向元件,其中反方向元件动作要比正 方向元件动作 灵敏 。 7. 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的线路,在单相跳闸后,潜供电流的大小正比于线路的 运行电压 和 线路长度 。 8. 重合闸前加速保护方式的优点是能快速切除 瞬时性 故障,接线简单易于实现;其缺 点是切除 永久性 故障时间较长,一旦断路器或重合闸拒动,将使 停电范围 扩大。 9. 在与单相重合闸配合使用时,在非全相时不会误动的保护用 单跳 停信,会误动的保 护用 三跳 停信。 10. 故障点综合零序阻抗大于正序阻抗时, 三相 短路电流值居于各类短路电流之首;反 之为 单相 短路电流值居首。 11. 大接地系统发生不对称故障,且Zk1 13. 由于放电频谱较宽,一旦包含 工作频率 ,则因带电导体对构架的短暂放 电,将通过 远方起动 回路,使收发讯机频繁起动。 14. 为解决收发同频率而产生的频拍问题,大部分收发信机都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方式和 (时分门控)技术。 15. 一般电平表均以(1mW)在600欧姆上的电压(0.775)V为基准而刻度的。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6. 闭锁式高频保护在区外故障时,两侧都先(启动发信)。一侧正方向元件动作使高频信 号停止;另一侧正方向元件不动作,通道上(高频信号)不会消失,故线路不会跳闸。 17. 对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配置的基本要求是:消除(寄生回路);增强(保护功能)的 冗余度。 18. 潜供电流由 导线对地电容电流 和 相间感应电流 组成。 19. 一条线路两端的同一型号微机高频保护程序版本应 相同 。 20. 对正常作为备用或在检修方式下可能出现单线送终端方式的220千伏终端线路,为减少 方式调整,宜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21. 助增电流的存在,对距离继电器有什么影响(保护范围减小)使距离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增大, 22. 某开关距离保护Ⅰ段二次定值整定1欧,由于开关电流互感器由原来的600/5改为 750/5,其距离保护Ⅰ段二次定值应整定为(1.25)欧。 23. 线路并联电抗器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线路过电压和补偿线路容性无功。 24. 线路末端接地故障对侧断路器三相跳开后,线路零序电流通常 有较大增长 。对 侧断路器单相先跳闸时,本侧零序电流 变化不大 。 25. 220kV线路保护高频保护的停讯回路有本保护停信、其他保护停信、和断 路器位置停信。 26. 线路高频保护投入运行时,为保证保护可靠工作,要求保护的灵敏起始电平为10dBm, 收信电平在25~28dBm范围,通道异常告警电平整定为(比实际收到功率电平低)4dBm。 27. 启动远方跳闸的保护类型有失灵保护、过电压保护、高抗保护。 28. 线路纵联保护的信号分为:闭锁信号、允许信号、跳闸信号 29. 高频保护投入跳闸前,必须交换线路两侧高频信号,确认正常后,方可将线路高频信号 两侧同时投入跳闸。 30. 工作电压要与极化电压比较相位,因此要求极化电压在各种短路情况下作到相位始终不 变,幅值不要降到零,期望构成最好的性能特性。 31. 当采用电力线载波通道传送允许式命令信号时应采用(相一相 )藕合方式;传送闭 锁信号时,可采用(相一地 )藕合方式。 32. 传输线路纵联保护信息的数字式通道传输时间应不大于12 ms,点对点的数字式通道传 输时间应不大于(5ms )。 33. 距离保护克服“死区”的方法有 (记忆回路)和引入非故障相电压。 第三节 元件及辅助保护 1. 变压器瓦斯保护,轻瓦斯作用于 信号 。重瓦斯作用于 跳闸 。 2. 变压器中性点间隙接地的间隙保护采用零序电流继电器与零序电压继电器 并联 方式,动作时间为 0.5秒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 当线路保护、主变保护及重合闸装置做实验时,除停用保护及重合闸压板外,还应取下 该保护 启动失灵保护 压板。 4. 变压器非电量和电气量各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回路、出口回路应独立。 5. 110kV线路自动重合闸,对于双侧电源单回线路,大电源侧采用检无压方式,小电源侧 重合闸停用或检线路有压母线无压方式。 6. 当光纤通道有工作处理影响光纤差动保护时,应将相关的光纤差动保护改停用。 7. 变压器励磁涌流的衰减时间为 0.5-1s 。 8. 1个半短路器接线的母线,每组母线宜装设 两 套母线保护,且该母线保护 不应 装设电压闭锁元件。 9. 在每相电容器组中串接一只电抗器,其作用是限制(高次谐波)电流。 10. 母线差动保护采用电压闭锁元件的主要目的时为了防止误碰(出口)继电器而不至于造 成母差保护误动作。 11. 变压器瓦斯保护是防御变压器油箱内各种短路故障和(油面降低)的保护。 12. 对于中性点可接地或不接地的变压器需要装设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过电压保护)。 13. 三绕组自耦变压器一般(三侧绕组)应装设过负荷保护,至少要在(公共绕组)装设过 负荷保护。 14. 变压器的零序保护是低压侧线路的(后备)保护。 15. 重瓦斯保护的气体继电器是由(挡板)、(弹簧)、(干簧触点)等组成,作用于跳闸。 16. 从变压器△侧施以另序电压,构不成回路,从△看入的另序阻抗(∞)。从中性接地的 Y接侧施以另序电压,△侧形成环流。从Y侧看相当于△侧(短路)。 17. 微机型母差保护设置 大差动 元件进行母线故障判别,小差动 元件选择故障母线。 18. 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延时( 不需 )与后备保护的时限配合。 19. 断器器失灵保护相电流判别元件的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均应( 不大于20ms )。 20. 110kV母线差动保护的电压闭锁元件中零序电压一般可整定为(4-12V )。 21. 对变压器少数绕组故障,差动保护的灵敏度(小于)瓦斯保护 22. 微机线路保护中,起动元件起动后才_开放____出口继电器的正电源,以提高保护装置 的抗干扰能力。 23. 变压器充电时,励磁电流的大小与断路器合闸瞬间电压的相位角有关,当= 90 时,不产生励磁涌流;当= 0 时,合闸磁通由零增至2φm,励磁涌流最大。 24. 变压器并联运行的条件是所有并联运行变压器的(变比 )相等、( 短路阻抗 )相 等和( 绕组接线组别)相同。 25. 大型变压器过励磁保护中铁芯的工作磁密与电压成( 正比),与频率成( 反比)。 26. 为了减小自耦变压器零序差动回路中的不平衡电流,各侧最好选用相同 ( 变比 ) 的 同型号电流互感器。 27. 当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接成星形时,保护对单相接地故障的灵敏度比电流互感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接成三角形时高 3倍;但电流互感器接成三角形的负载比接成星形时大(3)倍。 28. 大型变压器有过激磁保护,能反应系统(电压升高)或 (频率下降)两种异常运行状 态。 第四节 二次回路 1. 现场工作结束后,现场继电保护工作记录簿上应记录 整定值变更情况 ,二次回路更 改情况,已解决及未解决的问题及缺陷,运行注意事项, 能否投入 等项内容。 2. 当电流互感器10%误差超过时,可用两组同变比的互感器绕组 串接 的方法,以提 高电流互感器的带负载能力。 3.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通电试验时,为防止二次侧向一次侧反充电,应将 二次回路 断 开,还应取下一次熔断器(保险)或 断开隔离开关 。 4. 按惯例,直接接入电压互感器第三绕组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其动作灵敏角为3IO 滞 后 3UO 70°;微机保护多采用保护装置自产3UO接线的零序功率方向元件,动作灵敏角为3IO 超前 3UO 110°。 5. 新投入或经变更的电流、电压回路,应直接利用(工作电压)检查电压二次回路的正确 性,利用(负荷电流)检查电流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6. 二次回路标号按(等电位)的原则标注,即连于一点上的所有导线需标以相同的回路编 号。 7. 电压回路一相、两相或三相同时失压,都应(发出警报),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 8. 母线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要求在最不利的区外故障条件下,误差电流不超过最大 故障电流的(10%)。对中间变流器的误差,一般要求误差电流不超过最大区外故障电流的(5%)。 9. 变电站二次回路干扰可分为(50HZ干扰)、(高频干扰)、雷电引起的干扰、(控制回路 产生的干扰)、高能辐射设备引起的干扰。 10. 电流互感器不能满足10%误差要求时可采取的措施有:A)增大二次电缆截面;B)串接 备用互感器;C)改用容量大的互感器;D)增大TA一次额定电流。 11. 如果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阻抗增加很多,超出了所容许的二次负载阻抗时,(励磁电 流)的数值就会大大增加,而使铁芯进入(饱和)状态。 12. 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的选择,既要考虑消除(保护死区),也要尽可能消除(电 流互感器本身)故障所产生的后果。 13. 保护屏必须有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于(4)mm的多股铜线与地网直接连通。 14. 继电保护专用接地铜排的截面积不小于(100)mm。 15. 保护二次回路接线在变动直流回路后,应进行相应的__传动__试验,必要时还应模拟各 种故障进行_整组_试验。 22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第五节 规程及反措 1. 继电保护的“三误”是指( 误整定 )、( 误碰 )、( 误接线 )。 2. 传动或整组试验后不得在二次设备及回路上进行拆接或改动工作 ,否则应重做 相应 的试验。 3. 断开二次回路的外部电缆后,应立即用 红色的绝缘 胶布包扎好电缆芯线头。 4. 对于母线保护装置的备用间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应在母线保护柜端子排外侧 断开 , 端子排内侧不应 短路。 5. 330、500KV及并联回路数等于及小于 3 回的220KV线路,采用单相重合闸。 6. 工作负责人在 全部停电 时,可以参加工作班组工作。 7. 保护装置在现场对直流电源的拉、合试验时,保护在此过程中不得出现有(误动作)或 信号误表示的情况。 8. 电力设备由一种运行方式转为另一种运行方式的操作过程中,被操作的有关设备均应在 保护的范围内 ,部分保护装置可短时失去 选择性 。 9. 检验功率方向继电器电流及电压的潜动,不允许出现(动作方向 ) 的潜动,但允许 存在不大的 非动作 方向的潜动。 10. 中性点放电间隙保护应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断开后__投入__,接地刀闸合上前___ 退出__。 11. 为防止断路器偷跳,当经长电缆去启动出口继电器时,应采取的措施有:将不同用途的 电缆分开布置及适当 增加出口继电器动作功率 。 12. 零序电流保护的速断段,在恢复三相带负荷运行时,不得因断路器的短时三相不同步而 误动作。如果整定值躲不过,则应在重合闸后增加(0.1S )的延时 13. 零序差动保护的整定必须躲过(励磁涌流产生的零序不平衡电流)。外部三相短路时产 生的不平衡电流 14. 电保护“反措要点”对直流熔断器与相关回路的配置的基本要求是:消除 寄生 回路; 增强保护功能的 冗余度 。 15. 对采用线路电压互感器,对距离保护的后加速跳闸应有专门措施,防止出现 电压死区 。 16. 在整定计算中,系统最长振荡周期可按( 1.5S )考虑。 17. 对于220kV线路,当同一送电截面的同级电压及高一级电压的并联回路数不小于4回时, 选用一侧检(线路无压),一侧检(同期 )的三重方式,重合时间( 10s )左右;并联数不大于3回的220kV线路采用单重方式。 18. 传输远方跳闸信号的通道,在新安装或更换设备后应测试其( 通道传输时间 )。采用 允许式信号的纵联保护,除了测试该时间外,还应测试“允许跳闸”信号的(返回时间)。 19. 为减缓电磁干扰,应根据电磁环境的具体情况,采用接地、屏蔽、限幅、隔离及适当布 线等措施,以满足保护设备的抗扰度要求。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0. 在进行试验接线前,应了解试验电源的容量和接线方式。被检验装置和试验仪器不应从 运行设备上取试验电源,取试验电源要使用隔离刀闸或空气开关 。 21. 十八项反措规定所有差动保护(母线、变压器、发电机的纵、横差等)在投入运行前, 除测定相回路和差回路外,还必须测量各中性线的不平衡 电流、电压,以保证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22. 十八项反措规定继电保护整定中当灵敏性与选择性难兼顾时,应首先考虑以保灵敏度 为主,防止保护 拒动 ,并备案报主管领导批准。 23. 反向二极管并在中间继电器线圈上,作消弧回路时必须串入电阻。反向二极管的反向击 穿电压不宜低于1000伏;当直流电源电压为110~220伏时,选取电阻值为250-300欧姆较合适。 24. 为提高抗干扰能力,微机保护装置内隔离变压器的应在(保护屏 )可靠接地。 第四章 简答与绘图题 第一节 基础知识 1. 小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电流、电压有何特点? 答:①电压:在接地故障点,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至线电压; 0值等于本线路电容电流;0零序电压大小等于相电压。②电流:非故障线路3I故障线路3I0等于全系统电容电流之总和。③等于所有非故障线路电容电流之和;接地故障点的3I0导前于零序电压90度。 相位:接地故障点的3I 2. 方向过流保护为什么必须采用按相起动方式? 答:方向过流保护采取\"按相起动\"的接线方式,是为了躲开反方向发生两相短路时造成装置误动。例如当反方向发生BC相短路时,在线路A相方向继电器因负荷电流为正方向将动作,此时如果不按相起动,当C相电流元件动作时,将引起装置误动;采用了按相起动接线,尽管A相方向继电器动作,但A相的电流元件不动,而C相电流元件动作但C相方向继电器不动作,所以装置不会误动作。 3. 何谓系统的最大、最小运行方式? 答:在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中,一般都要考虑电力系统的最大与最小运行方式。最大运行方式是指在被保护对象末端短路时,系统的等值阻抗最小,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 最小的运行方式是指在上述同样的短路情况下,系统等值阻抗最大,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4. 对大接地电流系统,如果PT开口三角中B相线圈的极性接反,正常运行时UL—UN的电 压为多少?请用相量图表示。 答:200V 5. 试画出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假设Z0Σ= Z1Σ)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发生A相接地 故障时,三相电压的相量,试述两种电网使用的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及开口绕组的电压。 解:(1)相量图: UA UA UC UB UC UB 3U0 UC UB 3U0 (I)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2)分析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 故障相UA=0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 (II)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 UB、UC电压与故障前相同,开口三角绕组两端的电压3U0=UA 变比(UN/1.732)/(100/1.732)/100(V) 则3U0=100V. 对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 故障相UA=0 UB、UC电压升高1.732倍,开口三角绕组两端的电压3U0=3UA 变比(UN/1.732)/(100/1.732)/(100/3)(V) 则3U0=100V. 6. 在负序滤过器的输出中为什么常装设5次谐波滤过器,而不是装设3次谐波滤过器? 答:因系统中存在5次谐波分量,且5次谐波分量相当于负序分量,所以在负序滤过器中必须将5次谐波滤波滤掉。系统中同样存在3次谐波分量,且3次谐波分量相当于零序分量,它已在过滤器的输入端将其滤掉,不可能有输出,因此在输出中不必装设3次谐波滤过器。 7. 消弧线圈的作用是什么? 答:消弧线圈的作用是: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消弧线圈产生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点非故障相产生的电容电流,使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变小或为零,从而消除接地处的间歇电弧爱国主义由它所产生的谐振过电压。 8. 影响阻抗继电器正确测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1)故障点的过渡电阻; 2)保护安装处与故障点之间的助增电流和汲出电流; 3)测量互感器的误差; 4)电力系统振荡; 5)电压二次回路断线; 6)被保护线路的串补电容。 9. 三相三柱式变压器与三相五柱式变压器的零序阻抗的主要区别。 答:三相三柱式变压器零序磁通无法在铁芯内流通,将流经变压器外壳,因此零序励磁阻抗不能视为∞,可等效为第四绕组(Δ接线),因此零序阻抗小于正序阻抗;三相五柱式变压器零序磁通始终在铁芯内流通,因此零序励磁阻抗可视为∞,零序阻抗等于正序阻抗。 10.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主要技术特征是什么?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1)可实现点对点、大功率、远距离直接将电力送往负荷中心,并可实现非同步联网;(2)可减少或避免大量过网潮流,按照送受两端运行方式变化而改变潮流;(3)电压高,输送容量大,线路走廊窄;(4)利用直流有功功率调制,可有效的抑制与其并列的交流线路的功率振荡;(5)当直流系统发生闭锁时,两端交流系统将承受大的功率冲击。 11. 超、特高压线路的并联电抗器的主要用途? 答:(1)补偿容性无功;(2)降低线路上的工频过电压;(3)中性点连接小电抗使单相接地时的潜供电流幅值降低而易于自灭,提高重合闸成功率;(4)有利于消除同步电机带空载长线时可能出现的自激磁现象。 12. 对YN、d接线的变压器,当YN侧区外发生接地故障时,YN侧零序电流与中性点零序电 流存在什么关系?当YN侧靠近中性点附近发生匝间故障时, YN侧零序电流与中性点零序电流方向存在什么关系? 答:YN侧区外发生接地故障时,YN侧零序电流与中性点零序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属于穿越变压器零序电流。发生匝间故障时,可以把短路绕组当作自耦变的公共绕组发生一相与中性点短路,此时YN侧零序电流与中性点接地电流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13. 对YN/a/d接线的自耦变压器,当两个调压端子间发生短路故障时,YN侧是否会出现零 序电流?零序差动是否能动作? 答:此时可把短路的两个接头之间的绕组当作第四侧的Y接线绕组发生一相短路故障,此时,会使得三相磁通不平衡,在d绕组中产生环流,引起YN侧及中性点产生零序电流,但此零序电流属于穿越性零序电流,不会引起零序差动保护动作。 14. 装设在变压器高压侧作为变压器后备保护的接地阻抗保护,若其保护范围为其正方向不 超越中压母线,反方向对高压侧母线故障有灵敏度,该接地阻抗保护在计算接地阻抗时,如何考虑零序补偿系数? 答:装设在变压器高压侧作为变压器后备保护的接地阻抗保护,其正方向保护范围不超越中压母线,因此计算接地阻抗时,不需要考虑零序补偿系数;其反方向保护范围要考虑与线路接地阻抗保护配合,因此计算接地阻抗时,需要考虑零序补偿系数。 15. 保护应用于短线路时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短线路主要特点是线路阻抗小,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尤其是当经过长线向短线路供电时,在线路末端故障时,保护安装处的残压非常低,当此电压低于距离保护的最小的精确工作电压时,可能会造成距离保护的非选择性动作,因此,距离保护应用于短线路时应特别注意校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核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在线路末端短路时距离保护能够精确测量阻抗,同时,还应注意其在小定值下的的整定精度,保证距离保护运行时不会出现非选择性动作。 16. 什么是计算电力系统故障的叠加原理? 答:在假定是线性网络的前提下,将电力系统故障状态分为故障前的负荷状态和故障引起的附加状态分别求解,然后将这两个状态叠加起来,就得到故障状态。 17. 根据国标规定,电力系统谐波要监测的最高次数为19次谐波。一台录波装置如要达到 上述要求,从采样角度出发,每周波(指工频50HZ)至少需采样多少点? 答:至少需采样38点(谐波频率为19*50=950HZ,根据采样定律,采样频率至少为fs=2*950=1900HZ,采样点为1900*0.02=38点)。 18. 微机保护装置中,为什么要在电压频率变换器(VFC)的输入回路中设置一个偏置电压? 答:因为VFC并不能反应输入电压的极性,加入偏置电压是为了将双极性的输入电压变为单极性。 19. 微机保护中,“看门狗”的作用是什么? 答:微机保护运行时,由于各种难以预测的原因导致CPU系统工作偏离正常程序设计的轨道,或者进入某个死循环时,由看门狗经一个事先设定的延时将CPU系统强行复位,重新拉入正常运行的轨道。 20. 简述微机型保护装置对运行环境的要求。 答: 1) 机继电保护装置室内月最大湿度不应超过75%; 2)应防止灰尘和不良气体侵入。 3)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室内环境温度应在5—30C范围内, 4)若超过此范围应装设空调。 21. 试说明数字滤波器的优点。 答:滤波精度高:通过增加数值字长可很容易提高精度。 可靠性高:滤波特性基本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滤波特性改变灵活方便:通过改变算法或系数,即可改变滤波特性。 可用于时分复用:通过时分复用,一套滤波算法即可完成所有交流通道的滤波任务。 22. 什么是采样与采样定理?并计算N=12时的采样频率fS和采样周期TS的值。 答:采样就是周期性地抽去连续信号,把连续的模拟信号A变为数字量D,每隔⊿T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时间采样一次,⊿T称为采样周期,1/⊿T称为采样频率。为了根据采样信号完全重现原来的信号,采样频率fs必须大于输入连续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即fs>2fmax,这就是采样定理 Ts=1.66毫秒 Fs= 600 23.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各相对地的电容是沿线路均匀分布的,请问线路上的电容电流 沿线路是如何分布的? 答:线路上的电容电流沿线路是不相等的。越靠近线路末端,电容电流越小。 24. 微机保护硬件系统通常包括那几个部分? 答:①数据处理单元,及微机主系统; ②数据采集单元,即模拟量输入系统; ③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即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 ④通信接口。 25. 确定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配置和构成方案时,应综合考虑哪几个方面? 答: 1) 电力设备和电力网的结构特点和运行特点; 2) 故障出现的频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3) 电力系统的近期发展情况; 4) 经济上的合理性; 5) 国内和国外的经验。 26. 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区别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主要区别是: (1)电力系统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均作往复性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此外,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突然变化量很大。 (2)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δ的变化而变化;而短路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27. 电力系统故障如何划分?故障种类有那些? 答:电力系统有一处故障时称为简单故障,有两处以上同时故障时称为复故障。简单故障有七种,其中短路故障有四种,即单相接地故障、二相短路故障、二相短路接地故障、三相短路故障,均称为横向故障。断线故障有三种,即断一相、断二相、全相振荡,均称为纵向故障,其中三相短路故障和全相振荡为对称故障,其他是不对称故障。 28. 在微机保护数据采集系统中,共用A/D转换器条件下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保证在A/D变换过程中输入模拟量保持不变;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②保证各通道同步采样,使各模拟量的相位关系经过采样后保持不变。 29. 如果全系统对短路点的综和正负零序阻抗分别为Z1Σ,Z2Σ,Z0Σ。则各种短路故障 的复合序网图相当在正序序网图的短路点K1和中性点H1两点间串入了一个附加阻抗ΔZ。试分别写出K(3),K(2),K(1,1)和K(1)四种故障类型的ΔZ的表达式。 答:K(3)、 ΔZ=0 K(2)、 ΔZ=Z2∑ K(1,1)、ΔZ= Z2∑∥Z0∑ (或写成ΔZ= Z2∑* Z0∑/(Z2∑+ Z0∑)) K(1)、 ΔZ=Z2∑+ Z0∑ 30. 用单相电源试验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定值时,试验电压与负序电压定值是什么关系? 答:用单相电源电压模拟AB、BC、CA三种两相短路故障,试验负序继电器的定值时,所加试验电压是负序电压定值的3 31. 为什么线路发生单相接地,进行三相重合闸时,会比单相重合闸产生较大的操作过电 压? 答案:这是由于三相跳闸,电流过零时断电,在非故障相上会保留相当于相电压峰值的残余电荷电压,而重合闸的断电时间较短,上述非故障相的电压变化不大,因而在重合时会产生较大的操作过电压。而当使用单相重合闸时,重合时的故障相电压一般只有1 7%左右(由于线路本身电容分压产生),因而没有操作过电压问题。然而,从较长时间在110kV及220kV电网采用三相重合闸的运行情况来看,对一般中、短线路操作过电压方面的问题并不突出。 32. 为什么说负荷调节效应对系统运行有积极作用? 答:系统中发生有功功率缺额而引起频率下降时,负荷调节效应的存在会使相应的负荷功率也跟着减小,从而对功率缺额起着自动补偿作用,系统才得以稳定在一个较低的频率上继续运行。否则,缺额得不到补偿,变成不在有新的有功功率平衡点,频率势必一直下降,系统必然瓦解。故负荷调节效应对系统起着积极作用。 倍。 第二节 线路保护 1. 什么叫潜供电流?对重合闸时间有什么影响? 答:当故障相跳开后,另两健全相通过电容耦合和磁感应耦合供给故障点的电流叫潜供电流。 潜供电流使故障点的消弧时间延长,因此重合闸的时间必须考虑这一消弧时间的延长。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 限制潜供电流的一般措施? 答案:为了保证重合闸有较高的重合成功率,可采用500kV中长线路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加小电抗、短时在线路两侧投入快速单相接地开关等措施。 3. 什么叫重合闸后加速?为什么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时不用后加速? 答:当线路发生故障后,保护有选择性的动作切除故障,重合闸进行一次重合以恢复供电。若重合于永久故障保护装置即不带时限无选择性的动作断开断路器,这种方式称重合闸后加速。 检定同期重合闸是当线路一侧无压重合后,另一侧在两端的频率不超过一定允许值的情况下才进行重合的。若线路属于永久故障,无压侧重合后再次断开,此时检定同期重合闸不重合,因此采用检定同期重合闸再装后加速也没有意义。若线路属于瞬时故障,无压重合后,即线路已重合成功,不存在故障,故同期重合闸时,不采用后加速,以免合闸冲击电流引起误 4. 高频保护收信灵敏度,整定太高或太低,对保护装置各有何影响? 答:收信灵敏度整定太高,会造成通道余量减少;收信灵敏度整定太低,将影响装置的抗干扰能力,降低装置的可靠性。 5. 方向纵联保护中的方向元件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1)能反映所有类型的故障; (2)不受负荷的影响,在正常负荷状态下不启动; (3)不受振荡影响,在振荡无故障时不误动,振荡中故障能准确动作; (4)在两相运行时仍能起保护作用。 6. 零序方向元件在方向纵联保护通常起后备作用,其好处有哪些? 答:1)由于突变量只能短时存在,在突变量输出消失后,零序方向元件可起后备作用;2)在振荡中再故障时突变量方向元件可能拒动,零序方向元件在δ减小时总可以动作;3)在启动断路器失灵保护时突变量的输出不能持续存在,而零序电流则可连续存在。 7. 造成距离保护暂态超越的因素有哪些? 答:(1)短路初始时,一次短路电流中存在的直流分量(2)外部故障转换时的过渡过程(3)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过渡过程(4)继电器内部回路因输入量突然改变引起的过渡过程。 8. 某220kV线路,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在线路单相瞬时故障时,一侧单跳单重,另一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侧直接三相跳闸。若排除断路器本身的问题,试分析可能造成直接三跳的原因(要求答出五个原因)。(5分) 答: (1)保护感知沟通三跳开入(1分) (2) 重合闸充电未满,单相故障发三跳令(1分) (3)保护选相失败(1分) (4)分相跳闸保护未投入,由后备保护三相跳闸(1分) (5)定值中跳闸方式整定为三相跳闸,或重合闸置于三重位置(1分) 9. 收到三相跳闸位置继电器(TWJ)动作信号后,RCS901(闭锁式)和RCS931如何处理? 答:RCS901: a) 如果高定值起动元件未起动,又收到了三相跳闸位置继电器都动作的信号并确认三相均 无电流时,把起动发信(含远方起信)往后推迟100ms。 b) 如果高定值起动元件起动后,又收到了任一相相跳闸位置继电器都动作的信号并确认该相无电流时立即停信。这停信通常称作‘位置停信’。 RCS931: c) 如果起动元件未起动又收到三相的TWJ都动作的信号,并且任一相差流元件动作后立即发‘差动动作’的允许信号。 d) 如果起动元件起动后又收到三相的TWJ都动作的信号,并且任一相差流元件动作后立即发‘差动动作’的允许信号。 10. 500kV线路保护远跳就地判别装置为什么采用低功率判据? 答:500kV远跳一般在过电压和断路器失灵的情况启动针对远跳的就地判别装置。 对于过电压情况下则必须采用低功率进行就地判别。 对于断路器失灵情况下,500kV开关失灵只考虑单相失灵。因此在开关失灵情况下,则必有两相跳开,利用相低功率或门进行就地判别。 11. LFP-901A保护中在非全相运行再发生故障时,其阻抗继电器如何开放?其判据是什 么? 答:由非全相运行振荡闭锁元件开放 (1)非全相在单相故障时,以选相区不在跳开相时开放 (2)当非全相运行再相间故障时,测量非故障两相电流之差的工频变化量, (3)当电流突然增大达一定幅值时开放。 12. 为什么在距离保护的振荡闭锁中采用对称开放或不对称开放? 答:距离保护在振荡时会误动作,对于哪些在故障发生后短时开放其Ⅰ、Ⅱ段的距离保护,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当振荡中又发生故障时,就无法快速切除故障。振荡中发生不对称故障和对称故障时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采用对称开放和不对称开放距离保护。 13. 何谓高频收发信机的分时接收法? 答:本侧发信期间,收信回路只按收本侧高频信号,而不接收对侧发信来的高频信号;只有当本侧发信机停信时,收信回路才接收对侧发送来的高频信号。 14. 母线上并联很多设备如变压器、PT等都是电感设备,而且感抗都有比较大,母线对 地也存在电容,但电容量都比较小,但我们在分析高频保护的频带内的高频传输时,反而把母线看成电容负载,这是为什么? 答:因高频保护范围内的高频电压(电流)频率很高(一般在50~500KHZ范围内),母线上的容抗显得较小,高频电量就容易通过,而感抗就显得特别大,相当于开路,所以把母线看成电容负载。 15. 10kV出线瞬时故障时,由于小水电电压自保可造成何种后果?试分析原因。 答:10kV出线故障,开关跳闸后,由于对侧小水电电压自保,线路电压不能下降至线路重合闸检无压定值,重合闸条件不满足,所以重合闸不启动,开关跳闸后不能重合。 16. 220kV单电源线路通常由双回线并列或单回终端线路供电,简述这两种供电方式对纵 联保护的影响? 答:单回线方式下,由于末端无正序电源,纵联距离(方向)保护如不考虑弱馈则一般不会动作。而双回线方式下,在故障靠近首端此时短路电流不会流过负荷端,开始的动作行为与单回线差别不大;但如首端故障先切除,末端保护一般能正确动作,明显与单回线不同。在故障靠近末端时,保护感受到的故障与正常双电源系统类似,基本正确。 17. 在有一侧为弱电源的线路内部故障时,防止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拒动的措施是什么? 答:在发生短路以后,弱电侧由于三相电流为零、又无电流的突变,故起动元件不起动。于是无法向对侧发‘差动动作’的允许信号,因此造成电源侧的纵差保护因收不到允许信号而无法跳闸。为解决此问题,在纵联电流差动保护中除了有相电流差突变量起动元件、零序电流起动元件和不对应起动元件以外,再增加一个‘低压差流起动元件’。该起动元件的起动条件为:① 差流元件动作。② 差流元件的动作相或动作相间的电压小于0.6倍的额定电压。③ 收到对侧的‘差动动作’的允许信号。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该起动元件起动。 18. 简述平行线路线间互感对纵联零序方向保护的影响及相关措施。 答:主要影响: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两条没有任何电气联系的平行线路,只要存在零序互感,当一条线路有零序电流时另一套线路的纵联零序方向保护将误动。 2)在同杆并架双回线上,只要两回线有一端是直接相连的,一回线接地故障时,另一回线的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不会误动。 3)在弱电强磁联系的两条线路上,当一条线路上流有零序电流时,将可能造成另一条线路的纵联零序方向保护误动。 相关措施: 1)通过定值躲过相邻线故障时可能出现的最大零序电流。 2)增加负序方向元件辅助判别。 19. 输电线路微机纵联电流差动保护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输电线路电容电流的影响。 2)外部短路或外部短路切除时,由于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不一致、短路暂态过程中由于两侧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不一致、二次回路的时间常数的不一致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3)解决重负荷线路区内经高电阻接地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 4)防止正常运行时电流互感器(TA)断线造成的纵联电流差动保护误动。 5)由于输电线路两侧保护采样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20. 闭锁式纵联保护通道联调的项目有哪些(要求回答出5条)? 答:(1)工作频率下整条通道传输衰耗和输入阻抗; (2)两侧收、发信功率测试; (3)两侧收信回路各点电平校验; (4)收信灵敏起动电平及通道裕量的检查; (5)通道监视告警回路的整定; (6)远方启动试验检查(交换信号试验) 21. 请表述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动作阻抗、整定阻抗的含义? 答:①测量阻抗是指其测量(感受)到的阻抗,即为加入到阻抗继电器的电压、电流的比值; ②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最大测量阻抗; ③整定阻抗是指编制整定方案时根据保护范围给出的阻抗,(当角度等于线路阻抗角时, 动作阻抗等于整定阻抗;发生短路时,当测量阻抗等于或小于整定阻抗时,阻抗继电器动作)。 22. 线路距离保护振荡闭锁的控制原则是什么? 答:线路距离保护振荡闭锁的控制原则一般如下: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单侧电源线路和无振荡可能的双侧电源线路的距离保护不应经振荡闭锁。 (2)35kV及以下线路距离保护不考虑系统振荡误动问题。 (3)预定作为解列点上的距离保护不应经振荡闭锁控制。 (4)躲过振荡中心的距离保护瞬时段不宜经振荡闭锁控制。 (5)动作时间大于振荡周期的距离保护段不应经振荡闭锁控制。 (6)当系统最大振荡周期为1.5s时,动作时间不小于0.5s的距离保护I段、不小于1.Os的距离保护Ⅱ段和不小于1.5s的距离保护Ⅲ段不应经振荡闭锁控制。 23. 为什么要调整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 答:被保护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时,短路电流与继电器安装处电压间的夹角等于线路的阻抗角,即方向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的阻抗角等于线路的阻抗角。为了使继电器工作在最灵敏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 24. 高频保护中母差动作停信和跳闸位置停信的作用是什么? 答:(1)母差动作停信:当线路开关和CT之间死区发生故障或母线故障,线路开关失灵时,通过母差动作停信,可使线路对侧高频保护能快速动作切除故障。 (2)跳闸位置停信:一方面对空充线路,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开关拉开侧通过跳闸位置停信延时启信,使充电运行侧高频保护快速动作切除故障;另一方面是考虑当故障发生在本侧出口时,由接地或距离保护快速段动作跳闸,而高频保护还未来得及动作,故障已被切除,并发出连续高频信号,闭锁了对侧高频保护,只能由二段带延时跳闸。为了克服此缺点,采用由跳闸位置继电器停信,使对侧自发自收,实现无延时跳闸。 25. 电缆线路采不采用重合闸?为什么? 答:一般不采用。它和架空线不一样,瞬时故障比较少,一般都是绝缘击穿的永久性故障。不但成功率不高,而且加剧绝缘损坏程度。 26. 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实质上是在判别什么?为什么存在“死区”,什么时候要求它最灵 敏? 答: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实质上是判别输入到该元件的电流÷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的动作与否不仅与其所加的电流、电压间的角度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电流、电压值的大小有关。当加入到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的电压小于其最小动作电压或电流小于其最小动作电流时,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将拒绝动作,即存在“死区”。要求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在常见的短路情况下动作最灵敏。 27. 在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中,为什么要引入可靠系数? 答:引入可靠系数的原因是由于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即必须考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虑实际上存在的各种误差的影响,如实际短路电流可能大于计算值;对瞬时动作的保护还应考虑非周期分量使短路电流增大的影响;保护装置中电流继电器(元件)的实际启动电流可能小于整定值;考虑到必要的裕度,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即使同时存在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也能保证在预定的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作。 28. 在单相重合闸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使高频闭锁式(突变量方向除外)保护实现单跳停 信? 答:因为线路单相故障,如果一侧先跳闸,单跳之后保护就返回,而起信元件可能不复归,则收发信机又起动发信,将对侧高频保护闭锁而不能跳闸,所以要实现单跳停信。 29. 单相重合闸方式下,断路器跳闸后,在那些情况下重合闸不应动作(至少说出4种)? 答:(1)运行人员手动跳闸; (2)运行人员手动合闸到故障线路,而随即保护跳闸时; (3)断路器处于不正常状态,如气压或液压降低闭锁重合闸; (4)相间故障或三相故障保护跳闸; (5)母线保护或失灵保护跳闸。 30. 为保证继电保护安全运行,高频通道需进行哪些检验项目? 答:①分别测量结合滤波器二次侧(包括高频电缆)及一次对地的绝缘电阻; ②测定高频通道的传输衰耗(与最近一次测量值之差不大于2.5dB); ③对于专用高频通道,新投运或更换加工设备后,应保证收发信机的通道裕量不低于8.68dB。 31. 怎样核对收发信机中通道告警回路启动电平整定的正确性? 答:在收发信机的通道入口处串入可调衰耗器,先由对侧发送连续高频信号,逐步投入衰耗器,使收发信机的收信电平下降3~4dB,然后对侧停止发信,本侧按下发信按钮,此时告警回路调整到应发告警信号,将衰耗器减少1dB,重复以上试验至不再发告警信号。 32. 在做阻波器试验时,对阻波器的试验环境有何要求? 答:为消除各种物体对阻波器的杂散电容的影响,要将阻波器吊离四周物体和距离地面1米,并应避开强电场。 33. 简述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的特点。 答: (1) 动作速度快,故障越严重动作越快。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 方向性好。 (3) 适应过渡电阻能力强 (4) 不需要振荡闭锁。 34. 为什么要求高频阻波器的阻塞阻抗要含有足够的电阻分量? 答:因为高频信号的相返波必须要通过阻波器和加工母线对地阻抗串联才形成分流回路;而母线对地阻抗一般呈容性,但也有可能是感性的。因此,要求阻波器具有足够的电阻分量,以保证当阻波器的容抗或感抗在对地感抗或容抗处于串联谐振状态而全部抵消时,还有良好的阻塞作用。 35. 为什么距离保护的I段保护范围通常选择为被保护线路全长的80%~85%? 答:(1)距离保护I段的动作时限为保护装置本身的固有动作时间,为了和相邻的下一线路的距离保护I段有选择性的配合,两者的保护范围不能有重叠的部分,否则,本线路I段的保护范围会延伸到下一线路,造成无选择性动作。 (2)另外,保护定值计算用的线路参数有误差,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测量也有误差。考虑最不利的情况,若这些误差为正值相加,如果I段的保护范围为被保护线路的全长,就不可避免地要延伸到下一线路。此时,若下一线路出口故障,则相邻的两条线路的I段会同时动作,造成无选择性的切断故障。因此,距离保护的I段通常取被保护线路全长的80%~85%。 36. 纵联保护的通道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电力线载波纵联保护(简称高频保护)。 (2)微波纵联保护(简称微波保护)。 (3)光纤纵联保护(简称光纤保护)。 (4)导引线纵联保护(简称导引线保护)。 37. 正序电压用作极化电压的好处是什么? 答:正序电压用作极化电压的好处是: (1)故障后各相正序电压的相位始终保持故障前的相位不变,与故障类型无关。作为工作电压要与它来比相的,起着参考标准的极化电压正需要这种相位始终不变的特性; (2)除了三相短路以外,幅值一律不会降到零,意味着无死区; (3)构成的元件性能好。例如方向元件的极化电压改用正序电压后,其选相性能大大改善。不向过去未用正序电压时,为了消灭多数故障形式下的电压死区,方向元件要用90度接线。结果是与故障相方向元件动作的同时,健全相也往往动作,即选相性能差。改用正序电压后,健全相的便不会动了。 38. 电气化铁路供电线路保护应如何配置,保护应考虑哪些特殊要求? 答:采用三相电源对电铁负荷供电的线路,可装设与一般线路相同的保护。采用两相电源对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电铁负荷供电的线路,可装设两段式距离、两段式电流保护; 应考虑下述特点:1)电气化铁路供电产生的不对称分量和冲击负荷可能会使线路保护装置频繁起动,必要时,可增设保护装置快速复归的回路; 2)电气化铁路供电在电网中造成的谐波分量可能导致线路保护装置误动,必要时,可增设谐波分量闭锁回路。 39. 高频闭锁式纵联保护的收发讯机为什么要采用远方启动发信? 答: (1)采用远方启动发信,可使值班运行人员检查高频通道时单独进行,而不必与对侧保护的运行人员同时联合检查通道。 (2)还有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在区外故障时,近故障侧(反方向侧)能确保启动发信,从而使二侧保护均收到高频闭锁信号而将保护闭锁起来。防止了高频闭锁式纵联保护在区外近故障侧因某种原因拒绝启动发信,远故障侧在测量到正方向故障停信后,因收不到闭锁信号而误动。 40. 什么是功率倒向?功率倒向时高频保护为什么有可能误动?目前保护采取了什么主 要措施? 答:(1)功率倒向即为双回线中的一条线路发生近处(出口)故障,当近故障侧开关先于远故障侧开关跳闸而引起非故障线路的功率(负荷)的方向发生倒向的情况。 功率倒向后,反向转正向侧保护因不能及时收到对侧闭锁信号有可能误动。 解决措施:反向转正向时延时跳闸(反方向闭锁正方向)。 41. 线路运行中通道衰耗突然增加很多(3dB以上),如何排除阻波器的问题?为什么? 要点:(1)一侧发信,一侧收信,轮流断开两侧开关,当断开某一开关时,收信电压有明显提高,则说明该侧阻波器损坏了。 (2)可以测量两侧高频通道的输入阻抗,如果输入阻抗产生了突变,可能是该侧阻波器有问题。 (3)邻线阻波器为狭带阻波器时可以本侧发信测量邻线跨越衰耗的方法确认阻波器是否有问题。 42. 在高频保护中,高频电缆特性阻抗ZC2=100Ω,220kV输电线路的特性阻抗ZC1=400 Ω,在高频通道中如何实现匹配? 答:高频电缆和输电线路之间的阻抗匹配,是通过结合滤波器的阻抗变换达到的。本题中输电线路特性阻抗400欧,高频电缆特性阻抗100欧。设结合滤波器线路侧线圈匝数为N1,电缆侧匝数为N2,为使两者达到阻抗匹配,要求N1/N2=2,则电缆侧100欧就可以在折算到线路侧后为400欧,达到匹配的要求。即ZC1=ZC2(N1/N2)2=100×4=400欧。 43. 为什么架空地线对地放电会引起两侧收发信机频繁启动发信? 答:(1)由于放电时频谱很宽,其中包含了收发信机工作频率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新型收发信机都有远方启动回路; (3)架空地线也是高频通道传输的通路。 44. 为什么专用收发信机需要每天进行对试?而利用通讯载波机构成的复用通道则不需 要? 答:专用收发讯机正常运行时通道上没有信号传递,因此无法检查通道正常与否,更无法保证故障时高频信号能可靠的在两侧收发讯机间传输。因此必须人为的利用保护(或收发讯机)的通道对试逻辑对高频通道进行测试。而利用通讯载波机构成的复用通道,因为通道中一直有导频信号监视通道,一旦出现异常会自动报警,因此不需要进行每天的通道对试。 45. 在如下系统中,如果ES超前ER,ZS=ZR,是M侧方向阻抗继电器在反方向短路容易 误动,还是N侧方向阻抗继电器反方向短路容易误动。请说明理由。 答:①反方向出口(母线)发生经小电阻短路过渡电阻且附加阻抗是电阻电容性最易误动。 ②N侧反方向短路时,N侧方向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中的过渡电阻附加阻抗是阻容性质的,所以N侧方向阻抗继电器反方向短路最易误动。M侧方向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中的过渡电阻附加阻抗是阻感性质的,所以M侧方向阻抗继电器反方向短路不会误动。 46. 构成具有如下动作特性的接地阻抗继电器,式中ZZD为整定阻抗,阴影部分为动作区。 ①试写出阻抗形式表达的相位比较动作方程②该继电器的接线方式是什么? ③写出用以实现的用电压形式表达的相位比较动作方程(即用加入继电器的电压UJ和电流IJ表达的动作方程) jX ZZD 10o 15o R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 ①180°+10°<arg[(ZJ- ZZD)/R]<360-15° 即 190°<arg[(ZJ- ZZD)/R]<345° ②UJ=Uφ IJ=Iφ+K3I0 ③190°<arg[(UJ- IJZZD)/IJR]<345° 47. 某条线路的零序电流保护III段,其定值为4.6安,3.0秒;,其电流互感器B相极 性接反,试问当负荷电流为90A时该保护会不会动作?并用相量分析。(电流互感器变比150/5) 答: 负荷电流二次值为90/30=3,零序电流为2倍负荷电流,二次6安,保护动作。 第三节 元件及辅助保护 1. 在对110KV主变保护A相进行比率制动系数测试时,为什么在低压侧C相还要加电流才 平衡? 答:因为微机主变保护软件采用内部转角,对于Y/△-11接线的变压器差动保护,其CT二次接线均采用Y接法,如果是高压侧转角的那种,IA’=IA-IB IB’=IB-IC IC’=IC-IA,正常带负荷运行的时候,高压侧IA’与低压侧IA大小相同,相位相反刚好抵消,但是在进行比率制动系数测试时,如果光在高压侧加了A相电流,那么根据上面的公式,IA’=IA, IB’=0,IC’=-IA,所以在低压侧C相还要加电流来抵消。 2. 变压器的过励磁是怎样产生的?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案:以下原因都可能产生变压器的过励磁:电力系统因事故解列后,部分系统的甩负荷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变压器分接头连接调整不当;长线路末端带空载变压器或其他误操作;发电机频率未到额定值过早增加励磁电流;发电机自励磁。 3. 220kV变压器高、中、低压侧PT断线时,本侧的复压闭锁过流保护功能如何应对以提高 装置动作的可靠性? 答:高压侧PT断线,高压侧复压过流保护采用中压侧PT闭锁过流保护; 中压侧PT断线,中压侧复压过流保护采用高压侧PT闭锁过流保护; 低压侧PT断线,低压侧复压过流保护变为纯过流元件。 4. 试述自耦变压器有什么优缺点? 答:优点:1.节省材料,造价低。2.损耗少(包括铜损及铁损)。3.重量轻,便于运输安装,能扩大变压器的极限制造容量。 缺点:1.自耦变压器由于原边与副边之间除磁耦合外还有电气直接耦合,增加保护配置的复杂性。2.中性点绝缘水平低,故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增加系统单相短路容量。3.使不同电压的零序网络相连通,给零序保护的配合带来困难。 5. 怎样理解变压器非电气量保护和电气量保护的出口继电器要分开设置? 答:(1)反措要求要完善断路器失灵保护。 (2)反措同时要求慢速返回的非电气量保护不能启动失灵保护。 (3)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等电气量保护和瓦斯保护合用出口,会造成瓦斯保护动作后启动失灵保护的问题,由于瓦斯保护的延时返回可能会造成失灵保护误动作。因此变压器非电气量保护和电气量保护的出口继电器要分开设置。 6. 在母线电流差动保护中,为什么要采用电压闭锁元件?怎样闭锁? 答:为了防止差动继电器误动作或误碰出口中间继电器造成母线保护误动作,故采用复合电压闭锁元件。它利用接在每组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上的低电压继电器和零序过电压继电器实现。三只低电压继电器反应各种相间短路故障,零序过电压继电器反应各种接地故障。利用电压元件对母线保护进行闭锁,接线简单。防止母线保护误动接线是将电压重动继电器的触点串接在各个跳闸回路中。这种方式如误碰出口中间继电器不会引起母线保护误动作,因此被广泛采用。 7. 有哪些措施可以保证母联(分段)断路器停运时母差保护的工作灵敏度?现在微机型母 差保护中一般采用哪种措施?并以什么做为开入量? 答:1.解除大差元件;2.自动降低大差元件的比率制动系数;现在的微机型母差保护一般采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用自动降低大差元件的比率制动系数的方法,以母联(分段)开关的辅助接点作为开入量。 8. 为什么母线保护动作停信(闭锁式纵联)和发信(允许式纵联)的措施在3/2接线方式 中不能应用? 答:因为在3/2接线中,当母线上故障时,母线保护动作跳开边断路器后,中断路器还可以继续带线路运行。此时断路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发生故障时由母线保护启动失灵保护,失灵保护动作后启动“远跳”跳对端断路器。 9. 为什么500kV单相自耦变压器组的零序差动保护不需要经励磁涌流及过励磁闭锁?为什 么它不能保护变压器内部匝间不接地的短路? 答:因为零序差动保护使用的各端零序电流是同一个电路中的电流,它们之间没有电磁耦合的关系,故不需要经励磁涌流及过励磁闭锁。因为在变压器发生匝间不接地短路时,尽管会产生零序电流,但该零序电流对零序差动保护来说是穿越性的,所以零序差动保护不能反映。 10. 为何自耦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不能接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上? 答:当系统接地短路时,该中性点的电流既不等于高压侧3I01,也不等于中压侧3I02,而是两者有名值之差。所以各侧零序保护不能接在中性点CT上。 11. 自耦变压器过负荷保护比起非自耦变压器的来,更要注意什么? 答:自耦变压器高、中、低三个绕组的电流分布、过载情况与三侧之间传输功率的方向有关,因而自耦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负载(最大通过容量)和过载情况除与各绕组的容量有关外,还与其运行方式直接相关。特别是高、低压侧同时向中压侧传输功率时,会在三侧均未过载的情况下,其公共绕组却已过载,因此,应装设公共绕组过负荷保护。 12. Yo/△接线变压器的差动保护为什么对Yo侧绕组单相短路不灵敏?如何解决? 答: (1) 通常作相间短路用的差动保护,一次为Yo接线,其二次用△接线,而单相短路的零序 电流流经二次△接线时被滤掉,所以对单相短路不灵敏。 (2) Yo绕组单相短路,Yo/△变压器两侧电流的相位可能具有外部短路特征,所以差动保护 不灵敏。 (3) 在Yo绕组侧装设零序差动保护。 13.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有哪些? 答:1)由外部相间、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 2)过电压;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超过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 4)漏油引起的油面降低; 5)冷却系统故障及因此而引起的温度过高; 6)大容量变压器的过励磁和过电压问题等。 14. 为什么差动保护不能代替瓦斯保护? 答:瓦斯保护能反应变压器油箱内的任何故障,如铁芯过热烧伤、油面降低等,但差动保护对此无反应。又如变压器绕组发生少数线匝的匝间短路,虽然短路匝内短路电流很大会造成局部绕组严重过热产生强烈的油流向油枕方向冲击,但表现在相电流上其量值却不大,因此差动保护没有反应,但瓦斯保护对此却能灵敏地加以反应,这就是差动保护不能代替瓦斯保护的原因. 15. 什么条件下,断路器失灵保护的跳闸回路方可起动? 答:下列条件同时具备时失灵保护的跳闸回路方可起动: 1)故障设备的保护能瞬时复归的出口继电器动作后不返回; 2)断路器未跳开的判别元件动作。 16. 变压器空载合闸时的励磁涌流有何特点? 答:1)波形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往往使涌流偏于时间轴的一侧; 2)包含有大量高次谐波,而以二次谐波为主; 3)涌流波形之间出现间断。 17. 自耦变压器的接线形式为Y0/Y0/Δ,其过负荷保护如何配置,为什么? 答:自耦变的自耦两侧和Δ侧及公共绕组均应装设过负荷保护。 原因:自耦变一般应用于超高压网络,作为联络变,各侧都有过负荷的可能。另外,带自耦的高中压侧可能没有过负荷,而公共绕组由于额定容量S公=(1-1/N)Se,可能过负荷。因此,公共绕组及自耦变各侧均应装设过负荷。 18. 220kV/110kV/35kV变压器一次绕组为Y0/Y0/△-11接线,35kV侧没负荷,也没引线, 变压器实际当作两卷变用,采用的保护为微机双侧差动。问这台变压器差动的二次电流需不需要转角(内部转角或外部转角)为什么? 答:对高中侧二次电流必须进行转角。 一次变压器内部有一个内三角绕组,在电气特性上相当于把三次谐波和零序电流接地,使之不能传变。二次接线电气特性必须和一次特性一致,所以必须进行转角,无论是采用内部软件转角方式还是外部回路转角方式。 若不转角,当外部发生不对称接地故障时,差动保护会误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9. 简述三相变压器空载合闸时励磁涌流的大小及波形特征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三相变压器空载合闸的励磁涌流大小和波形与下列因素有关: (1)系统电压大小和合闸出相角 (2)系统等值电抗大小 (3)铁心剩磁、铁心结构 (4)铁心材质(饱和特性、磁滞环) (5)合闸在高压或低压侧 20. 变压器差动保护通常采用哪几种方法躲励磁涌流? 答:目前变压器保护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躲励磁涌流: (1)采用具有速饱和铁芯的差动继电器; (2)鉴别短路电流和励磁涌流波形的区别,间断角为60—65; (3)利用二次谐波制动,制动比为15%—20%; (4)利用波形对称原理的差动继电器。 21. 变压器新安装或大修后,投入运行发现:轻瓦斯继电器动作频繁,试分析动作原因,和 怎样处理? 答:(1)轻瓦斯的动作原因:可能在投运前未将空气排除,当变压器运行后,因温度上升,形成油的对流,内部贮存的空气逐渐上升,空气压力造成轻瓦斯动作。 (2)处理方法: 应收集气体并进行化验,密切注意变压器运行情况,如:温度变化,电流、电压数值及音响有何异常,如上述化验和观察未发现异常,故可将气体排除后继续运行。 22. 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稳定情况下不平衡电流的原因有哪些? 答: ①由于各侧CT特性和额定参数不同; ②各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补偿,零序电流消除; ③由于改变变压器的调压分接头。 23. 变压器差动保护在暂态情况下的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1)由于短路电流的非周期分量主要为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电流,使其铁芯饱和,误差增大而引起不平衡电流。 2)变压器空载合闸的励磁涌流,仅在变压器一侧有电流 24. 谐波制动的变压器保护为什么要设置差动速断元件? 答:设置差动速断元件的主要原因是:为防止高压侧引线故障时在较高的短路电流水平作用下,由于电流互感器饱和产生高次谐波量增加,产生极大的制动量而使差动保护拒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因此设置差动速断元件,当短路电流达到4~10倍额定电流时,速断元件快速动作出口。 25. 什么情况下变压器应装设瓦斯保护? 答:0.8MVA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和0.4MVA及以上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发信号;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带负荷调压的油浸式变压器的调压装置,亦应装设瓦斯保护。 26. 变压器差动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在最大穿越性短路电流时其误差超过10%,此时应采 取哪些措施来防止差动保护误动作? 答:此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 适当地增加电流互感器的变流比 2) 将两组电流互感器按相串联使用 3) 减小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负载 4) 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地提高保护动作电流 27. 为什么变压器纵差保护能反应绕组匝间短路?而发电机纵差保护不能反应匝间短路? 答:变压器某侧绕组匝间短路时,该绕组的匝间短路部分可视为出现了一个新的短路绕组,使差流变大,当达到整定值时差动就会动作。 由于变压器有磁耦合关系且有每相不少于两个绕组,匝间短路时0,而发电机没有磁耦合关系且每相只有一个绕组,绕组匝间短路时=0,没有差流,保护不动作。 28. 变压器、电抗器瓦斯保护动作跳闸回路有什么要求? 答:变压器、电抗器瓦斯保护的动作不应经过微机保护等处理后再跳闸,而应直接跳闸或经中间继电器重动后直接跳闸。因瓦斯继电器触点至中间继电器的连接电缆很长,电缆的电容值大,为避免电源正极接地引起误动作,应采取动作功率较大的延时返回中间继电器,不应快速动作。瓦斯继电器应有独立投退压板,与差动保护能分别投退。 29. 对Y/Δ-11变压器,Y侧B、C两相短路时,试分析两侧电流的关系。(可图解) 答:变压器高压侧(即Y侧)B、C两相短路电流相量如图1所示。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对于Y/Δ-11接线组别,正序电流应向导前方向转30度,负序电流应向滞后方向转30度即可得到低压侧(即Δ侧)电流相量如图2所示。 两侧电流数量关系可由图求得:设变比n=1,高压侧正序电流标么值为1,则有: 高压侧 IB=IC=3 IA=0 低压侧 Ia=Ic=1 Ib=2 第四节 二次回路 1. 在拆动二次线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拆动二次线时,必须做好记录;恢复时,应在记录本上注销。二次线改动较多时,应在每个线头拴牌。拆动或敷设二次电缆时,还应在电缆的首末端及其沿线的转弯处和交叉处拴牌。 2. 简述站用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 答:1)直流系统两点接地有可能造成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误动; 2)直流系统两点接地有可能使得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拒动; 3)直流系统正、负极间短路有可能使得直流保险熔断; 4)直流系统一点接地时,如交流系统也发生接地故障,则可能对保护装置形成干扰,严重时会导致保护装置误动作; 5)对于某些动作电压较低的断路器,当其跳(合)闸线圈前一点接地时,有可能造成断路器误跳(合)闸。 3. 在双母线系统中电压切换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于双母线系统上所连接的电气元件,在两组母线分开运行时(例如母联断路器断开),为了保证其一次系统合二次系统的电压保持对应,以免发生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拒动,要求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二次电压回路随同主接线一起进行切换。用隔离开关两个辅助触点并联后去启动电压切换中间继电器,利用其触点实现电压回路的自动切换。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4. 电流互感器饱和时其二次电流有什么特征? 答:(1)在故障发生瞬间,由于铁芯中的磁通不能跃变,TA不能立即进入饱和区,而是存 在一个时域为3~5ms的线性传递区。在线性传递区内,TA二次电流与一次成正比; (2)TA饱和之后,在每个周期内一次电流过零点附近存在不饱和时段,在此时段内,TA二次电流又与一次电流成正比; (3)TA饱和后其励磁阻抗大大减小,使其内阻大大降低,严重情况内阻等于零; (4)TA饱和后,其二次电流偏于时间轴一侧,致使电流的正、负半波不对称,电流中含有很大的二次和三次谐波电流分量。 5. 电压互感器的零序电压回路是否装设熔断器,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的零序电压回路无电压,不能监视熔断器是否断开,一旦熔丝熔断了,而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则保护拒动。 6.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的定义是什么? 答: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等于电流互感二次绕组两端的电压除以该绕组内流过的电流。 7.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为1A和5A有何区别? 答:采用1A的电流互感器比5A的匝数大5倍,二次绕组匝数大5倍,开路电压高,内阻大,励磁电流小。但采用1A的电流互感器可大幅度降低电缆中的有功损耗,在相同条件下,可增加电流回路电缆的长度。在相同的电缆长度和截面时,功耗减小25倍,因此电缆截面可以减小。 8. 为什么有些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的铁芯在磁回路中留有小气隙? 答:为了使在重合闸过程中,铁芯中的剩磁很快消失,以免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有可能造成铁芯磁饱和。 9. 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答:1)了解电流互感器本身的磁化特性,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2)是目前可以发现线匝层间短路唯一可靠的方法,特别是二次线圈短路圈数很少时。 10. 请问电抗变压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区别是什么? 答:电抗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大,二次负载阻抗大,处于开路工作状态;电流互感器的励 磁电流小,二次负载阻抗小,处于短路工作状态。 11. 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为什么要严防二次侧短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电压互感器是一个内阻极小的电压源,正常运行时负载阻抗很大,相当于开路状态,二次侧仅有很小的负载电流。当二次短路时,负载阻抗为零,将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会将电压互感器烧坏。 12. 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那些安全措施? 答: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严格防止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短路或接地。工作时应使用绝缘工具,带绝缘手套,必要时在工作前停用有关保护装置。 (2)在二次侧接临时负载,必须装有专门的刀闸和熔断器。 13.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载阻抗如果超过了其允许的二次负载阻抗,为什么准确度就会下 降? 答: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阻抗的大小对互感器的准确度有很大影响。这是因为,如果电流互感器二次负载阻抗增加得很多,超出了所容许的二次负载阻抗时,励磁电流的数值就会大大增加,而使铁芯进入饱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次电流的很大一部分将用来提供励磁电流,从而使互感器的误差大为增加,其准确度就随之下降了。 14. 为什么交直流回路不可以共用一条电缆? 答:1)交直流回路都是独立系统。直流回路是绝缘系统而交流回路是接地系统。若共用一条电缆,两者之间一旦发生短路就造成直流接地,同时影响了交、直流两个系统。 2)平常也容易互相干扰,还有可能降低对直流回路的绝缘电阻。 所以交直流回路不能共用一条电缆。 15. 变电所二次回路干扰的种类,可以分为几种? 答:①50Hz干扰; ②高频干扰; ③雷电引起的干扰; ④控制回路产生的干扰; ⑤高能辐射设备引起的干扰。 16. 为提高抗干扰能力,是否允许用电缆芯线两端接地的方式替代电缆屏蔽层的两端接地? 为什么? 答:不允许; 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及控制室两端接地可以抵御空间电磁干扰的机理是:当电缆为干扰源电流产生的磁通所包围时,如屏蔽层两端接地,则可在电缆的屏蔽层中感应出电流,屏蔽层中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与干扰源电流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反,从而可以抵消干扰源磁通对电缆芯线上的影响。 由于发生接地故障时开关场各处地电位不等,则两端接地的备用电缆芯会流过电流,对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对称排列的工作电缆芯会感应出不同的电势,从而对保护装置形成干扰。 第五节 规程及反措 1. 对于被检验保护装置与其它保护装置共用电流互感器绕组的特殊情况,应采取何种措施 防止保护装置误启动? 答案:(1)核实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使用情况和连接顺序。 (2)若在被检验装置电流回路后串接有其它运行的保护装置,原则上应停用其它保护装置。如确无法停运,在短接被检验保护装置电流回路前、后,应监测运行的保护装置电流与实际相符。若在被检验保护电流前串接其它运行保护装置,短接被检验保护装置电流后,监测到被检验保护装置电流接近于零时,方可断开被检验保护装置电流回路。 2.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案:1)停电;2)验电;3)装设接地线;4)悬挂标上示牌和装设遮栏。 3. 现场在进行试验接线前应注意什么? 答:在进行试验接线前,应了解试验电源的容量和接线方式;配备适当的熔断器,特别要防止总电源熔断器越级熔断;试验用刀闸必须带罩,禁止从运行设备上直接取得试验电源。在试验工作完毕后,必须经第二人检查,方可通电。 4. 对保护二次电压切换有些什么反措要求? 答:(1)用隔离开关辅助接点控制的电压切换继电器,应有一副电压切换继电器触点作监视用;不得在运行中维修隔离开关辅助接点。 (2)检查并保证在切换过程中,不会产生电压互感器二次反充电。 (3)手动进行电压切换的,应有专用的运行规程,并由运行人员执行。 (4)用隔离开关辅助接点控制的切换继电器,应同时控制可能误动作的保护的正电源,有处理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与同时不动作等异常情况的专用运行规程。 5. 对500kV线路,应按什么原则实现主保护的双重化? 答:1.设置两套完整、独立的全线速动保护;2.两套保护的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和直流电源彼此独立;3.每一套主保护对全线路内发生的各种类型故障均能无时限动作切除故障;4.每套主保护应有独立选相功能,实现分相跳闸和三相跳闸;5.断路器有两组跳闸线圈,每套主保护分别启动一组跳闸线圈;6.两套主保护分别使用独立的远方信号传输设备。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 在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哪些工作时应停用整套保护? 答:①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交流电流、电压,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上工作。 ②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内部作业。 ③ 输入保护定值。 7.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中在运行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 工作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1)不应将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接地和断线。必要时,工作前申请停用有关继电保护或电网安全自动装置。 (2) 接临时负载,应装有专用的隔离开关(刀闸)和熔断器。 (3)不应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 8. PT开口三角侧断线和短路,将有什么危害? 答:断线和短路,将会使这些接入开口三角电压的保护在接地故障中拒动,用于绝缘监视的继电器不能正确反应一次接地问题;开口三角短路,还会使绕组在接地故障中过流而烧坏PT。 9. 220 kV标准化设计继电保护设备的“六统一”指什么? 答:功能配置统一、定值格式统一、报告输出统一、接口标准统一、组屏方案统一、回路设计统一。 10. 在标准化规范中,软压板、硬压板使用的方式有几种?每一种方式举一例子? 答:软压板、硬压板使用的方式有4种: 1)软压板、硬压板之间为“与门”关系,例如: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中软压板:“纵联保护”置1与屏上“投纵联保护”硬压板为“与门”关系。 2)软压板、硬压板之间为“或门”关系,例如:线路纵联距离(方向)保护中软压板:“退出重合闸”置1与屏上“退出重合闸”硬压板为“或门”关系。 3)只有软压板,无硬压板对应,如“允许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无硬压板对应。 4)只有硬压板,无软压板对应,如变压器保护装置高压侧电压投/退的硬压板、母线保护的“互联”硬压板无软压板对应。 11. 继电保护故障责任分析时,“整定计算错误”包括那些方面? 答:1.未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要求变更整定值; 2、整定值计算错误(包括定值及微机软件管理通知单错误); 3、使用参数错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4、保护装置运行规定错误。 12. 大短路接地系统的零序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和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有何异 同? 答:接地故障和相间故障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都按阶梯原则整定。不同之处在于接地故障零序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不需要从离电源最远处的保护逐级增大,而相间故障的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必须从离电源最远处的保护开始逐级增大。 13. 为什么变压器非电量保护与电气量保护不能共用同一个出口继电器? 答:变压器的电气量保护依靠电气量作故障特征,在动作后一旦故障被切除,均能很快返回,而非电量保护如瓦斯保护、温度保护等则是依靠变压器内部的气体或变压器的温升作为故障的特征量,一旦动作后返回很慢,通常需要人为地释放气体后或温度下降后才能可靠返回。如果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与电气量保护同用同一出口继电器且均启动失灵保护,则失灵保护存在误动的风险。为此反措要求将变压器非电量保护和电气量保护的出口继电器要分开设置,慢速返回的非电量保护不启动失灵保护。 14. 电缆及导线的布线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a) 交流和直流回路不应合用同一根电缆。 b) 强电和弱电回路不应合用一根电缆。 c) 保护用电缆与电力电缆不应同层敷设。 d) 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不应合用同一根电缆。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设备不应合用同一根电缆。e) 保护用电缆敷设路径,尽可能避开高压母线及高频暂态电流的人地点,如避雷器和避雷针的接地点、并联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结合电容及电容式套管等设备。 f) 与保护连接的同一回路应在同一根电缆中走线。 15. 我们知道,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是经常变化的,在整定计算上如何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 选择性和灵敏度? 答:一般采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来整定选择性,用最小运行方式来校核灵敏度,以保证在各种系统运行方式下满足选择性和灵敏度的要求。 16. 为保证电网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保护之间逐级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上、下级(包括同级和上一级及下一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底整定,应遵循逐级配合底原则,满足选择性的要求,即当下一级线路或元件故障时,故障线路或元件的继电保护整定值必须在灵敏度和时间上均与上一级线路或元件的继电保护整定值相互配合,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7. 在110~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后备保护的装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后备保护应按下列原则配置: 2) 110kV线路保护宜采用远后备方式。 3) 220kV线路保护宜采用近后备方式。但某些线路如能实现远后备,则宜采用远后备 方式,或同时采用远、近结合的后备方式。 18. 保护装置调试的定值依据是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答:保护装置调试的定值,必须依据最新整定值通知单的规定。 调试保护装置定值时,先核对通知单与实际设备是否相符(包括互感器的接线、变比)及有无审核人签字。根据电话通知整定时,应在正式的运行记录簿上作电话记录并在收到定值通知单后,将试验报告与通知单逐条核对。 所有交流继电器的最后定值试验,必须在保护屏的端子排上通电进行。开始试验时应先做好原定值试验,如发现与上次试验结果相差较大或与预期结果不符等任何细小问题时应慎重对待,查找原因。在未得出结论前,不得草率处理。 19. 新投入或经更改的电流电压回路应利用工作电压和负荷电流进行那些检验? 答:(1)电压互感器在接入系统电压以后,应进行下列检验工作: 1)测量每一个二次绕组的电压。 2)测量相间电压。 3)测量零序电压。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在带电测量前,应在零序电压回路接入一合适的电阻负载,避免出现铁磁谐振现象,造成错误测量。 4)检验相序。 5)定相。 (2)被保护线路有负荷电流之后(一般宜超过20%的额定电流):应进行下列检验工作: 1)测量每相及零序回路的电流值。 2)测量各相电流的极性及相序是否正确。 3)定相。 4)对接有差动保护或电流相序滤过器的回路,测量有关不平衡值。 20.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现场检验应包括哪几项内容? 答: 1)测量绝缘 2)检验逆变电源(拉合直流电源,直流电压缓慢上升,缓慢下降时逆变电源及保护正常) 3)检验固化的程序是否正确 4)检验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和平衡度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5)检验开关量输入和输出回路 6)检验定值单 7)整组检验 8)用一次电流及工作电压检验 21.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有那些要求? 答案: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 22.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时,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有哪些? 答案:1)工作票制度 2)工作许可制度 3)工作监护制度 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23.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 答:工作监护制度规定: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在全部停电时,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在部分停电时,只有在安全措施可靠,人员集中在一个工作地点,不致误碰导电部分的情况下,方能工作 2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对直流电源在下列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额定电压220伏或110伏 2)允许偏差-20%~+10% 3)波纹系数不大于5% 25. 继电保护现场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1)不履行工作票手续即开始工作 2)不认真履行现场继电保护工作安全措施票 3)监护人不到位或失去监护 4)现场标示牌不全,走错间隔(屏位) 26. 清扫运行中的设备和二次回路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答:清扫运行中的设备和二次回路时,应认真仔细,并使用绝缘工具(毛刷、吹风设备等),特别注意防止振动,防止误碰。 27. 现场工作结束后,全部设备及回路应发恢复到工作前状态。清理完现场后,工作负责人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应做哪些工作? 答:工作负责人应向运行人员详细进行现场交代,并将其记入继电保护工作记录簿,主要内容有:整定值变更情况、二次接线更改情况,已经解决及未解决的问题和缺陷,运行注意事项和设备能否投运等,经运行人员检查无误后,双方应在继电保护工作记录簿上签字。 28. 现场工作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或断路器跳闸时,应如何处理? 答: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如直流系统接地)或断路器跳闸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找出原因或确定与本工作无关后,方可继续工作。上述异常若为从事现场继电保护工作的人员造成,应立即通知运行人员,以便有效处理。 29. 电力设备由一种运行方式转为另一种运行方式的操作过程中,对保护有什么要求? 答:电力设备由一种运行方式转为另一种运行方式的操作过程中,被操作的有关设备均应在保护范围内,部分保护装置可短时失去选择性。 30. 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1)严禁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 2)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必须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短路应妥善可靠,严禁用导线缠绕。 3)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上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 4)工作必须认真,谨慎,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 5)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并站在绝缘垫上 31. 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的补充检验分哪几种? 答:分四种1)装置改造后的检验2)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3)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4)事故后检验。 32. 线路纵联保护是由线路两侧的设备共同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如果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 是因为一侧设备的不正确状态引起的,在统计动作次数时,请问应如何统计评价? 答:如果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是因为一侧设备的不正确状态引起的,则应由引起不正确动 作的一侧统计,另一侧不统计。 33. 用于整定计算的哪些一次设备参数必须采用实测值? 答: (1)三相三柱式变压器的零序阻抗; (2)66kV及以上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阻抗 (3)平行线之间的零序互感阻抗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4)双回线路的同名相间和零序的差电流系数 (5)其它对继电保护影响较大的有关参数 34. 为保证灵敏度,接地故障保护的最末一段定值应如何整定? 答:零序电流保护最末一段的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0A(一次值)线路末端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允许线路两侧继电保护装置纵续动作切除故障,接地故障保护最末一段(如零序电流保护四段),应以适应下述短路点接地电阻值的故障为整定条件: 220kV线路,100; 330kV线路,150; 500kV线路,300。 35. 保护装置应具有哪些抗干扰措施? 答:保护装置应具有的抗干扰措施有: 1)交流输入回路与电子回路的隔离应采用带有屏蔽层的输入变压器(或变流器、电抗变压器等变换器),屏蔽层要直接接地。 2)跳闸、信号等外引电路要经过触点过渡或光电耦合器隔离。 3)发电厂、变电所的直流电源不宜直接与电子回路相连(例如经过逆变换器)。 4)消除电子回路内部干扰源,例如在小型辅助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或电阻、电容,以消除线圈断电时所产生的反电动势。 5)保护装置强弱电平回路的配线要隔离。 6)装置与外部设备相连,应具有一定的屏蔽措施。 36. 试验工作结束前应做哪些工作? 答:现场试验工作结束前应做下述工作: 1)工作负责人应会同工作人员检查试验记录有无漏试项目,整定值是否与定值通知单相符,试验结论、数据是否完整正确。经检查无误后,才能拆除试验接线。 2)复查临时接线是否全部拆除,拆下的线头是否全部接好,图纸是否与实际接线相符,标志是否正确完备等。 第五章 计算分析题 第一节 基础知识 1. 某一220kV输电线路送有功P=90MW,受无功Q=50Mvar,电压互感器PT变比为 220kV/100V,电流互感器变比为600/5。试计算出二次负荷电流。 答: 线路输送功率为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SP2Q2902502103MVA 线路一次负荷电流为 I1 二次负荷电流为 I2 2. 某电网电力铁路工程的供电系统采用的是220kV两相供电方式,但牵引站的变压器T 为单相变压器,一典型系统如图所示: S3U1030003220270.3A I1270.32.25A 600nCT5 假设变压器T满负荷运行,母线M的运行电压和三相短路容量分别为220kV和1000MVA,两相供电线路非常短,断路器QF保护设有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稳态起动元件,定值的一次值分别为22kV和120A。 试问: 1. 忽略谐波因素,该供电系统对一、二次系统有何影响? 2. 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起动元件能否起动? 答: 1. 由于正常运行时,有负序分量存在,所以负序电流对系统中的发电机有影响; 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对采用负序分量的保护装置有影响。 2. 计算负序电流: 正常运行的负荷电流:IS501000227(A) U22033负序电流: I2I227131(A) 可知,正常运行的负序电流值大于负序电流稳态起动元件的定值120A, 所以负序电流起动元件能起动。 计算负序电压: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U220B系统等值阻抗:Z48.4 SB10002负序电压U2ZI248.41316340V6.34kV 可知,正常运行的负序电压值小于负序电压起动元件的定值22kV, 所以负序电压起动元件不能起动。 3. 某一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600/5,某一次侧通过最大三相短路电流4800A,如测得该电 流互感器某一点得伏安特性为Ⅰc=3A时,U2=150V,计算二次接入3Ω负载阻抗(包括电流互感器二次漏抗及电缆电阻)时,其变比误差能否超过10%? 答: 一次侧通过最大三相短路电流4800A时, 二次电流为4800/120=40A U1=(40-3)×3=111V 因111V<150V 相应Ie`<3A,若Ie`按3A计算,则 I2=40-3=37A 此时变比误差△I=(40-37)/43=7.5%<10% 故变比误差不超过10% 4. 试计算如图所示接线在AB两相短路时A相电流互感器的视在负载? Zl Zl Zl A A B C 答:A、B两相短路时,A相电流互感器两端的电压为Ua =(Ia+Ib)Z1+IaZ1=3IaZ1 (因为Ia=Ib),故A相电流互感器的视在负载为ZH=负荷为3Z1 •••••••UaIa••3Z1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智能变电站部分题目(121-220页) 第一章 是非题 基础知识和互感器: 1.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电压并列功能在母线合并单元中实现。( ) 答案:对 2. 智能变电站内智能终端按双重化配置时,分别对应于两个跳闸线圈,具有分相跳闸功能;其合闸命令输出则并接至合闸线圈。( ) 答案:对 3. 对于500kV智能变电站边断路器保护,当重合闸需要检同期功能时,采用母线电压 MU 接入相应间隔电压 MU 的方式接入母线电压,不考虑中断路器检同期。( ) 答案:对 4. 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 4 个交换机。当采用级联方式时,允许短时丢失数据。( ) 答案:错 5. 智能变电站内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MU。( ) 答案:对 6. 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GOOSE(SV)网络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 答案:对 7. 智能化变电站通用技术条件中对光纤发送功率和接受灵敏度要求是光波长1310nm光纤:光纤发送功率:-20dBm~-14dBm;光接收灵敏度:-31dBm~-14dBm。( ) 答案:对 8. 根据《智能变电站通用技术条件》,GOOSE开入软压板除双母线和单母线接线启动失灵、失灵联跳开入软压板即可设在接收端,也可设在发送端。( ) 答案:错 9. 有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线路电流提供电源。这种互感器电源的建立需要在一次电流接通后迟延一定时间。此延时称为“唤醒时间”。在此延时期间,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为零。( ) 答案:对 10. 唤醒电流是指唤醒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所需的最小一次电流方均根值。( ) 答案:对 11. 温度变化将不会影响光电效应原理互感器准确度。( ) 答案:错 12. 长期大功率激光供能影响光器件的寿命,从而影响罗氏线圈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准确度。( ) 答案:对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3. 合并单元的时钟输入只能是光信号。( ) 答案:错 14. 用于双重化保护的电子互感器,其两个采样系统应由不同的电源供电并与相应保护装置使用同一直流电源。( ) 答案:对 15. 电子式互感器采样数据的品质标志应实时反映自检状态,不应附加任何延时或展宽。( ) 答案:对 16. 现场检修工作时,SV 采样值网络与 GOOSE 网络可以联通。( ) 答案:错 17. GOOSE跳闸必须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方式。( ) 答案:错 18. 220kV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用于检同期的母线电压一般由母线合并单元点对点通过间隔合并单元转接给各间隔保护装置。( ) 答案:对 19. 智能变电站母线保护按双重化进行配置。各间隔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采用双重化配置。( ) 答案:对 20. 智能变电站采用分布式母线保护方案时,各间隔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以点对点方式接入对应母线保护子单元。( ) 答案:对 21. 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重采样过程中,应正确处理采样值溢出情况。( ) 答案:对 22. 与传统电磁感应式互感器相比,电子式互感器动态范围大,频率范围宽。( ) 答案:对 23. 传统电磁感应式互感器比电子式互感器抗电磁干扰性能好。( ) 答案:错 24. 有源式ECT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可分为罗氏(Rogowski)线圈式和“罗氏线圈+小功率线圈”组合两种形式。( ) 答案:对 25. 有源式ECT主要是利用法拉第(Faraday)磁光感应原理,可分为全光纤式和磁光玻璃式。( ) 答案:错 26. 有源式EVT主要应用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两种原理。( ) 答案:错 27. 无源式ECT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可分为罗氏(Rogowski)线圈式和“罗氏线圈+小功率线圈”组合两种形式。( ) 答案:错 28. 无源式EVT则主要采用电阻、电容分压和阻容分压等原理。( ) 答案:错 29.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在技术上无法实现一体化。( ) 答案:错 30. 电子式互感器是一种装置,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于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以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 答案:对 工程应用模型 31. 配置描述语言SCL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定义。(√) 32. 当交换机用于传输SV或GOOSE等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信息时应采用光接口。(√) 33. 智能变电站标准中定义的发送GOOSE报文服务不允许客户以未经请求和未确认方式发送变量信息。(×) 34. GOOSE报文心跳间隔由GOOSE网络通讯参数中的MaxTime(即T0)设置。(√) 35. GOOSE输出数据集应使用DO方式。(×) 36. GOOSE报文只能用于传输开关跳闸、开关位置等单位置遥信或双位置遥信。(×) 37. GOOSE报文的传输要经过OSI中的全部7层。(×) 38. 线路保护应直接采样,经GOOSE网络跳断路器。(×) 39. 变压器保护应直接采样,直接跳各侧断路器。(√) 40. 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GOOSE点对点跳闸。(×) 41. 录波及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采样值传输应采用点对点方式。(×) 42. 要求快速跳闸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应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方式。(√) 43. “远方修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远方控制压板”只能在装置就地修改,当某个远方软压板投入时,装置相应操作只能在远方进行,不能在就地进行。(×) 44. 保护装置GOOSE中断后,保护装置将闭锁。(×) 45. 根据IEC61850标准,定值激活定值区从0开始。(×) 46. 用于标识GOOSE控制块的appID必须全站唯一(√) 47. 合并单元失去同步时,采样值报文中的样本计数可超过采样率范围。(×) 48. 当外部同步信号失去时,合并单元输出的采样值报文中的同步标识位“SmpSynch”应立即变为0。(×) 49. IEC61850规范中,SV报文的APPID范围应在4000~7FFF。(√) 50. MU采样值发送间隔离散值应小于10μS;智能终端的动作时间应不大于10ms。(×) 51. GOOSE通信是通过重发相同数据来获得额外的可靠性。(√) 52. SV全称是采样值,基于客户/服务模式。(×) 53. 智能变电站中,保护装置可依赖于外部对时系统实现其保护功能。(×) 54.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复合误差不大于5P级要求。(×) 55. 根据Q/GDW 441,智能控制柜应具备温度、湿度的采集、调节功能,柜内温度控制在-10~50℃,湿度保持在90%以下。(√) 56. 根据Q/GDW 441,智能变电站光缆应采用金属铠装、阻燃、防鼠咬的光缆。(×) 57. 单个保护装置的IED可以有多个LD和SGCB,每个LD应可有多个SGCB实例。(×) 58. 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失去同步时,母线保护、主变保护将闭锁。(×) 59. 智能变电站3/2接线断路器保护按断路器单套配置,包含失灵保护及重合闸等功能。(×) 60. 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入单位置时,由智能终端完成单位置到双位置的转换,形成双位置信号给继电保护和测控。(√) 61. 同一个LD的相过流和零序过流其LN名都为PTOC,可以通过lnInst号或前缀来区分(√) 62. 装置 ICD 文件中应预先定义统一名称的数据集, 装置制造厂商不应预先配置数据集中的数据。(×)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3. 告警信号数据集(dsWarning)中包含所有影响装置部分功能,装置仍然继续运行的告警信号和导致装置闭锁无法正常工作的报警信号。(×) 64. 遥测类报告控制块使用有缓冲报告控制块类型,报告控制块名称以brcb开头。(×) 65. 遥信、告警类报告控制块为无缓冲报告控制块类型,报告控制块名称以urcb开头。(×) 66. BRCB缓存报告控制块 ;URCB 指非缓存报告控制块,BRCB和URCB均采用多个实例可视方式。(√) 67. 装置站控层访问点MMS及过程层GOOSE和SV访问点均应支持取代服务,以满足调试的需求。(×) 68. 当取代的数据配置在数据集中,subEna置为True时,取代的状态值和实际状态值不同,应上送报告,上送的数据值为取代后的数值,原因码应置数据变化位;(×) 69. BRCB和URCB均采用多个实例可视方式,报告实例数应不小于12。(√) 70. 保护当前定值区号按标准从1开始,保护编辑定值区号按标准从0开始,0区表示当前允许修改定值。(×) 71. 保护装置可通过在 ICD 文件中支持多个 AccessPoint 的方式支持多个独立的 GOOSE 网络。(√) 72. IED配置工具应支持从SCD文件自动导出相关CID文件和IED过程层虚端子配置文件,这两种文件不可分开下装。(×) 73. GOOSE的APPID配置范围为4000到7FFF,SV的APPID配置范围为0000到3FFF。(×) 74. 支持过程层的间隔层设备,对上与站控层设备通信,对下与过程层设备通信,可采用1个访问点分别与站控层、过程层GOOSE、过程层SV进行通信。(×) 75. 涉及多个时限,动作定值相同,且有独立的保护动作信号的保护功能应按照面向对象的概念划分成多个相同类型的逻辑节点,动作定值只在第一个时限的实例中映射。(√) 76. 故障录波应使用逻辑节点RDRE进行建模。保护装置只包含一个RDRE实例。(√) 77. 取代服务中,当subEna置为True时,改变subVal、subQ应直接改变相应的数据属性Val、q,同时须再次使能subEna。(×) 78. 取代服务使现场调试工作得到极大的简便,为了防止数据丢失,装置意外重启后,取代服务应扔能保持。(×) 79. “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只能在装置本地修改。“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投入时,装置参数、装置定值可远方修改。(√) 80. MU输出数据极性应与互感器一次极性一致。间隔层装置如需要反极性输入采样值时,应建立负极性SV输入虚端子模型;(√) 81. 新安装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装置验收时应检验其检修状态及组合行为(√) 82. 对于有多路(MU)SV输入的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应模拟被检装置的两路及以上SV输入,检查装置的采样同步性能(√) 83. 新安装的保护装置可按装置类型检验后台各软压板控制功能及图元描述正确性。(×) 84. 应用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保护装置调试时,可以读取保护装置输出的GOOSE报文关联测试仪的开入开展测试(×) 85. 合并单元故障不停电消缺时,应退出与该合并单元相关的所有SV接收压板(×) 86. 只有支路停役断路器分开时,母差相关支路的SV接收压板才可以退出(√) 87. 装置之间的GOOSE通信需要先握手建立连接(×) 88. 装置之间的SV传输通信不需要先握手建立连接(√) 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89. 已知合并单元每秒钟发4000帧报文,则合并单元中计数器的数值将在1到4000之间正常翻转。(×) 90. 合并单元采样的同步误差应不大于±1μs。(√) 91. SV报文MAC地址推荐范围为01-0c-cd-04-00-00至01-0c-cd-04-ff-ff。(√) 92. 在某9-2的SV报文看到电压量数值为0x000c71fb,已知其为峰值,那么其有效值是0.5768kV。(×) 93. 母线合并单元通过GOOSE接收母联断路器位置实现电压并列功能,双母线接线的间隔合并单元通过GOOSE接收间隔刀闸位置实现电压切换功能。(√) 94. 双母线接线的间隔合并单元通过GOOSE接收母联断路器位置实现电压切换功能。(×) 95. 根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每个MU 应能满足最多12 个输入通道和至少 8个输出端口的要求。(√) 96. 根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MU 采样值发送间隔离散值应小于10μS。(√) 97. MU时钟同步信号从无到有变化过程中,其采样周期调整步长应不大于1μs。(√) 98. 根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MU 应输出电子式互感器整体的采样响应延时。(√) 99. 根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对于接入了两段及以上母线电压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母线电压并列功能宜由合并单元完成。(√) 100. 直接采样是指智能电子设备(IED)间经过以太网交换机,以点对点连接方式直接进行采样值传输。(×) 101. SV主要用于实现在多IED 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传输跳合闸信号,具有高传输成功概率。(×) 102. SV信号发送端采用的数据集名称为deSMV。(×) 103. SV输入虚端子采用DA方式定义。(×) 104. 将合并单元的直流电源正负极性颠倒,要求合并单元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105. SV报文中可以同时传输单位置遥信、双位置遥信及测量值等信息。(√) 106. 当外部同步信号失去时,合并单元应该利用内部时钟进行守时。(√) 107. 合并单元应能够接收IEC61588 或B 码同步对时信号。合并单元应能够实现采集器间的采样同步功能,采样的同步误差应不大于±1ms。在外部同步信号消失后,至少能在10 分钟内继续满足4ms同步精度要求。(×) 108. 保护装置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接入方式,采样同步应由合并单元实现。(×) 109. 智能终端装置应是模块化、标准化、插件式结构;大部分板卡应容易维护和更换,且允许带电插拔;任何一个模块故障或检修时,应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 110. 智能终端装置应是模块化、标准化、插件式结构;大部分板卡应容易维护和更换,且不允许带电插拔;任何一个模块故障或检修时,应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 111. 智能终端将输入直流工作电源的正负极性颠倒,装置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112. 当正常工作时,装置功率消耗不大于30W;当装置动作时,功率消耗不大于60W。(√) 113. 智能终端DSP插件一方面负责MMS通信,另一方面完成动作逻辑,开放出口继电器的正电源 (×) 114. 智能终端在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时,装置均不应误动作或误发信号;当电源恢复正常后,装置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 115. 智能终端的开关量外部输入信号应进行光电隔离,隔离电压不小于2000V (√) 116. 智能终端可以通过调整信号输入的滤波时间常数,保证在接点抖动(反跳或振动)以及外部存在干扰下不误发信。 (√) 117. 智能终端不需要实现防跳功能。断路器的防跳功能宜在断路器本体机构中实现。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118. 智能终端收到GOOSE跳闸报文后,以遥信的方式转发跳闸报文来进行跳闸报文的反校。 (√) 119. 智能终端通过回采跳合闸继电器的接点来判断出口的正确 (√) 120. 智能终端不设置软压板是因为智能终端长期处于开关场就地,液晶面板容易损坏。同时也是为了符合运行人员的操作习惯,所以智能终端不设软压板,而设置硬压板。(√) 121. 本体智能终端的信息交互功能应包含非电量动作报文、调档及测温等。(√) 122. 智能终端在网络风暴发生时,智能终端不应误响应和误动作 (√) 123. 智能终端可以实现模拟量的采集 (√) 124. 智能终端响应正确报文的延时不应大于1ms。(√) 125. 智能终端需要对时。对时可采用光纤IRIG-B码对时方式时,宜采用ST接口;采用电IRIG-B码对时方式时,采用直流B码,通信介质为屏蔽双绞线。(√) 126. 对于双套保护配置,智能终端应与保护装置的GOOSE跳合闸一一对应;智能终端双套操作回路的跳闸硬接点开出应与断路器的跳闸线圈一一对应,且双重化智能终端跳闸线圈回路应保持完全独立。(√) 127. 智能终端可通过GOOSE单帧实现跳闸功能。(√) 128. 智能终端GOOSE订阅支持的数据集不应少于15个 (√) 129. 智能终端动作时间不大于7ms(包含出口继电器的时间)。(√) 130. 智能终端发送的外部采集开关量应带时标。(√) 131. 智能终端外部采集开关量分辨率应不大于1ms,消抖时间不小于5ms,动作时间不大于10ms。(√) 132. 智能终端应能记录输入、输出的相关信息。(√) 133. 智能终端应以虚遥信点方式转发收到的跳合闸命令。(√) 134. 智能终端遥信上送序号应与外部遥信开入序号一致。(√) 135. 智能终端动作时间是指智能终端从接收到GOOSE控制命令(如保护的跳合闸)到相应硬接点动作所经历的时间。通常包括智能终端订阅GOOSE信息后的处理响应处理时间和智能终端开出硬接点的所用时间 (√) 136. 采用GOOSE服务传输温度等模拟量信号时,如何避免模拟量信号频繁变化?模拟量死区,死区范围内不主动上送(√) 137. 过程层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及其所属的智能组件以及独立的智能电子设备。(√) 138. 智能化高压设备是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 139. 智能化高压设备是二次设备和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 140. 保护装置、 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间的相互启动、 相互闭锁、 位置状态等交换信息可通过 GOOSE 网络传输,双重化配置的保护之间可直接通过GOOSE网络交换信息。(×) 141. 智能终端具有断路器控制功能,根据工程需要只能选择三相控制模式。(×) 142. 智能终端的断路器防跳、三相不一致保护功能以及各种压力闭锁功能宜在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中实现。(√) 143. 智能终端装置电源模块应为满足现场运行环境的工业级或军工级产品,电源端口必须设置过电压保护或浪涌保护器件抑制浪涌骚扰。(√) 144. 智能终端装置内CPU芯片和电源功率芯片应采用自然散热。(√) 145. 智能终端装置应采用全密封、高阻抗、小功耗的继电器,尽可能减少装置的功耗和发热,以提高可靠性;装置的所有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146. 智能终端开关量外部输入信号宜选用DC220/110V,进入装置内部时应进行光电隔离,隔离电压不小于2000V,软硬件滤波。信号输入的滤波时间常数应保证在接点抖动(反跳或振动)以及存在外部干扰情况下不误发信,时间常数可调整。(√) 147. 网络通信介质宜采用多模光缆,波长1310nm,宜统一采用ST型接口。 (√) 148. 网络通信介质宜采用多模光缆,波长850nm,宜统一采用ST型接口。 (×) 149. 智能终端宜具备断路器操作箱功能,包含分合闸回路、合后监视、重合闸、操作电源监视和控制回路断线监视等功能。断路器防跳、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功能以及各种压力闭锁功能宜在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中实现。(√) 150. 智能终端宜具备断路器操作箱功能,包含分合闸回路、合后监视、重合闸、操作电源监视和控制回路断线监视、断路器防跳等功能。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功能以及各种压力闭锁功能宜在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中实现。(×) 151. 智能终端应具有信息转换和通信功能,支持以GOOSE方式上传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同时接收来自二次设备的GOOSE下行控制命令,实现对一次设备的实时控制功能。(√) 152. 智能终端在任何网络运行工况流量冲击下,装置均不应死机或重启,不发出错误报文,响应正确报文的延时不应大于1ms。 (√) 153. 智能终端装置的SOE分辨率应小于2ms。 (√) 154. 智能终端装置控制操作输出正确率应为100% (√) 155. 智能控制柜内宜设置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接地铜排,并使用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铜缆和电缆沟道内的接地网连接。控制柜内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连接。 (√) 156. 220kV及以上变压器各侧的智能终端均按双重化配置;110kV变压器各侧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157. 智能终端应具备三跳硬接点输入接口,可灵活配置的保护点对点接口(最大考虑10个)和GOOSE网络接口(√) 158. 智能终端至少提供两组分相跳闸接点和一组合闸接点(√) 159. 智能终端具备跳/合闸命令输出的监测功能。当智能终端接收到跳闸命令后,应通过GOOSE网发出收到跳令的报文(√); 160. 智能终端的告警信息通过GOOSE上送。(√) 161. 智能终端配置单工作电源。(√) 162. 智能终端不配置液晶显示屏,但应具备(断路器位置)指示灯位置显示和告警。(√) 163. 智能终端配置液晶显示屏,并应具备(断路器位置)指示灯位置显示和告警。(×) 164. 智能终端柜内应配置足够端子排。端子排、电缆夹头、电缆走线槽均应由阻燃型材料制造。端子排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接线,距柜底不小于300mm,距柜顶不小于150mm。每组端子排应留有不少于端子总量15%的备用端子。端子排上的操作回路引出线与操作电源不能接在相邻的端子上,直流电源正、负极也不能接在相邻端子上。(√) 165. 智能终端具有开关量(DI)和模拟量(AI)采集功能,输入量点数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配置;开关量输入宜采用强电方式采集;模拟量输入应能接收4~20mA电流量和0~5V电压量。 (√) 166. 智能终端应具备GOOSE命令记录功能,记录收到GOOSE命令时刻、GOOSE命令来源及出口动作时刻等内容,并能提供便捷的查看方法。(√) 167. 智能终端应至少带有1个本地通信接口(调试口)、2个独立的GOOSE接口(并可根据工程需要扩展);必要时还可设置1个独立的MMS接口(用于上传状态监测信息)。通信规约遵循DL/T860(IEC61850)标准。(√)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68. 智能终端GOOSE的单双网模式可灵活设置,宜统一采用ST型接口。(√) 169. 智能终端安装处应保留总出口压板和检修压板。(√) 170. 智能终端应有完善的闭锁告警功能,包括电源中断、通信中断、通信异常、GOOSE断链、装置内部异常等信号;其中装置异常及直流消失信号在装置面板上宜直接有LED指示灯。(√) 171. 智能终端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并能输出装置本身的自检信息,自检项目可包括:出口继电器线圈自检、开入光耦自检、控制回路断线自检、断路器位置不对应自检、定值自检、程序CRC自检等等。(√) 172. 智能终端应具备接收IEC61588或B码时钟同步信号功能,装置的对时精度误差应不大于±1ms。 (√) 173. 智能终端应提供方便、可靠的调试工具与手段,以满足网络化在线调试的需要。(√) 174. 智能终端可具备状态监测信息采集功能,能够接收安装于一次设备和就地智能控制柜传感元件的输出信号,比如温度、湿度、压力、密度、绝缘、机械特性以及工作状态等,支持以MMS方式上传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 (√) 175. 主变本体智能终端包含完整的本体信息交互功能(非电量动作报文、调档及测温等),并可提供用于闭锁调压、启动风冷、启动充氮灭火等出口接点,同时还宜具备就地非电量保护功能;所有非电量保护启动信号均应经大功率继电器重动,非电量保护跳闸通过控制电缆以直跳方式实现。(√) 智能站运行及检修安措: 176. 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光纤接口是否有光来判断该光纤是否断线,但不应长时间注视。(×) 177. 智能化变电站中不破坏网络结构的二次回路隔离措施是拔下相关回路光纤。(×) 178. 智能保护装置跳闸状态是指:保护交直流回路正常,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投入,GOOSE跳闸、启动失灵及SV接收等软压板投入,保护装置检修硬压板取下。(√) 179. 智能保护装置信号状态是指:保护交直流回路正常,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投入,跳闸、启动失灵等GOOSE软压板退出,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投入。(×) 180. 智能保护装置停用状态是指: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退出,跳闸、启动失灵等GOOSE软压板退出,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放上。(×) 181. 变压器一侧断路器改检修时,先拉开该断路器,由于一次已无电流,对主变保护该间隔“SV接收软压板”及该间隔合并单元“检修状态压板”的操作可由运行人员根据操作方便自行决定操作顺序。(×) 182. 某间隔断路器改检修时,为避免合并单元送出无效数据影响运行设备的保护功能,断路器拉开后应首先投入该间隔合并单元“检修状态压板”。 (×) 183. 为保证母差保护正常运行,某运行间隔改检修时,应先投入该间隔合并单元“检修状态压板”,再退出母差保护内该间隔的“间隔投入软压板”。(×) 184. 母差保护的某间隔“间隔投入软压板”必须在该间隔无流情况下才能退出。(√) 185. 南自SG-750母差保护,当任一运行间隔合并单元投入检修状态,则母差保护退出运行(√) 186. 南瑞继保PCS-915母差保护,当任一运行间隔合并单元投入检修状态,则母差保护认为该间隔退出运行,电流不纳入大差、小差计算,并闭锁该间隔失灵功能,因此一次设备不停电时,保护将出现差流。(√) 对时、网络、分析仪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87. 时间同步装置主要由接收单元、时钟单元和输出单元三部分组成。( ) 答案:√ 188. 时间同步系统有独立运行和组网运行两种运行方式。( ) 答案:√ 189. 时间同步系统组网运行方式,在无线时间基准信号和有线时间基准信号输入都有效的情况下,采用有线时间基准信号作为系统的优先授时源。( ) 答案:× 190. 间隔层设备宜采用IRIG-B、SNTP对时方式 。( ) 答案:× 191. IRIG-B码采用单向传输方式,自动对误差进行时差延时补偿,对时精度1μs。( ) 答案:× 192. 保护装置、MU和智能终端均应能接收IRIG-B码同步对时信号,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的对时精度误差应不大于±1ms,MU的对时精度应不大于±1μs。( ) 答案:√ 193. 从时钟能同时接收主时钟通过有线传输方式发送的至少两路时间同步信号,具有内部时间基准(晶振或原子频标),按照要求的时间准确度向外输出时间同步信号和时间信息。( ) 答案:√ 194. 采用光纤IRIG-B码对时方式时,宜采用ST接口;采用电IRIG-B码对时方式时,采用交流B码,通信介质为屏蔽双绞线。( ) 答案:× 195. 当存在外部时钟同步信号时,在同步秒脉冲时刻,采样点的样本计数应翻转置0。( ) 答案:√ 196. 当外部同步信号失去时,合并单元应该利用内部时钟进行守时。(√) 答案:√ 197.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时钟同步是提高综合自动化水平的必要技术手段,是保证网络采样同步的基础,为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提供准确的时间依据。( ) 答案:√ 198. TCP/IP通过“三次握手”机制建立连接,通过第四次握手断开连接。 答案:√ 199. NTP/SNTP使用软件,或硬件和软件配合方式,进行同步计算,以获得更精确的定时同步。( ) 答案:× 200. 在SNTP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中,用户向1个或多个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并根据获得的信息选择任意时钟源对本地时钟进行调整。( ) 答案:× 201. 以太网络(Ethernet)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目前以太网标准为Ethernet 802·3系列标准。( ) 答案:× 202. 根据IEC61850的分层模型与MMS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逻辑设备映射到MMS中的域,逻辑节点实例映射到MMS中的有名变量。( ) 答案:√ 203. BER基本编码规则采用8位位组作为基本传送单位,因此TLV结构的三个部分都由一个或多个8位位组组成。( ) 答案:√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04. VLAN表示虚拟局域网,用来构造装置与交换机之间的虚拟网络,实现报文在特定VLAN里边传播。 答案:√ 205. GMRP是通用组播注册协议,此协议为装置对交换机所发送的请求,交换机收到请求后做出响应,将相关的信息转发给装置,需要手动进行配置。 答案:× 206.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使用VLAN划分可以降低交换机负荷,限制组播报文。( ) 答案:√ 207. 采用双重化MMS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双重化网络的IP地址可以属于同一个网段。( ) 答案:× 208. 采用双重化MMS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冗余连接组中只有一个网的TCP连接处于工作状态,可以进行应用数据和命令的传输;另一个网的TCP连接应保持在关联状态,只可进行非应用类型数据的传输。( ) 答案:√ 209. 采用双重化MMS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客户端只能通过冗余连接组中处于工作状态的网络对属于本连接组的报告实例进行控制。( ) 答案:× 210. 交换机的转发方式有存储转发、直通式转发等,存储转发方式对数据帧进行校验,任何错误帧都被丢弃,直通式转发不对数据帧进行校验,因而转发速度快于存储转发。( ) 答案:√ 211. 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不可以同时属于多个VLAN。( ) 答案:× 212. 交换机端口全线速转发是指交换机所有端口均以“端口线速度”转发数据且交换机不丢包( ) 答案:√ 213. 智能化变电站站控层系统宜统一组网,IP地址统一分配,网络冗余方式宜符合IEC 61499及 IEC 62439的要求。( ) 答案:√ 214. 双重化配置的两个过程层网络应遵循完全独立的原则,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 答案:√ 215. 客户端检测到处于工作状态的连接断开时,通过定时召唤恢复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 ) 答案:√ 216. MMS双网热备用模式时,在单网络发生故障时,判断网络的故障需要一定周期,此时如果发生电力系统故障,不能及时上送报告给监控系统,不能做到无缝切换。( ) 答案:√ 217. 网络记录分析仪收到SV的报文Sample Sync值为false,说明合并单元处于失步状态。( ) 答案:√ 218. 网络报文记录分析仪通过对站控层网络交换机的端口镜像实现MMS报文的监测。( ) 答案:√ 219. 网络报文记录分析系统因站控制层发生故障而停运时,不能影响间隔层以及过程层信号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的正常记录。( ) 答案:√ 220. GOOSE报文帧结构的TCI域中,当CFI(标准格式指示位)值为1时,说明是规范格式,当CFI值为0式,说明为非规范格式。( ) 答案:× 221. 在GOOSE报文帧结构中,VID表示虚拟LAN标识,长度为12bit,0表示不属于任何VLAN。( ) 答案:√ 222. MMS报文的传输要经过OSI中的全部7层。( ) 答案:√ 223. 当接收方新接收到报文的StNum小于上一帧报文的StNum,将判断报文异常,丢弃该报文。( ) 答案:× 224. MMS报文采用的是发布/订阅的传输机制。( ) 答案:× 225. SendMSVmessage服务应用了ISO/OSI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表示层及应用层。( ) 答案:× 226.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MMS报文主要为低速报文,GOOSE报文主要为快速报文和中速报文。( ) 答案:× 227. 根据110kV~750kV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网络报文分析装置在系统配置规模扩大时,可以修改程序和重组软件。( ) 答案:× 228. 根据110kV~750kV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网络报文分析装置记录数据的分别率应小于1μs,记录数据的完整率大于99%。( ) 答案:× 保护部分 229. 智能终端的跳位监视功能利用跳位监视继电器并在合闸回路中实现。(√) 230. 智能变电站跨间隔的母线保护、主变保护、光纤差动保护的模拟量采集,需依赖外部时钟。(×) 231. 在智能化母差采用点对点连接时,由于单元数过多,主机无法全部接入,需要配置子机实现。主机将本身采集的采样值和通过子机发送的采样值综合插值后送给保护CPU处理,在点对点情况下主机和子机之间需设置特殊的同步机制。(×) 232. 智能变电站断路器保护失灵逻辑实现与传统站原理相同,本断路器失灵时,经GOOSE网络通过相邻断路器保护或母线保护跳相邻断路器。(√) 233. 智能变电站线路差动保护装置不能两侧分别采用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 234. PT合并单元故障或失电,线路保护装置收电压采样无效,闭锁部分保护(如:过流和距离)。(×) 235. 线路合并单元故障或失电,线路保护装置收线路电流采样无效,闭锁所有保护。(√) 236. 智能化站双重化配置的线路间隔一套智能终端检修或故障,不影响另一套。(√) 237. 软压板的功能压板,如保护功能投退,保护出口压板,是通过逻辑置位参与内部逻辑运算。(√)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38. 智能变电站主变故障时,非电量保护通过电缆接线直接作用于主变各侧智能终端的“其它保护动作三相跳闸”输入端口。(√) 239. 智能变电站中当“GOOSE出口软压板”退出后,保护装置可以发送GOOSE跳闸命令,但不会跳闸出口。(×) 240. 智能变电站主变保护当某一侧MU压板退出后,该侧所有的电流电压采样数据显示为0,同时闭锁与该侧相关的差动保护,退出该侧后备保护。(√) 241. 合并单元电压数据异常后,主变保护闭锁使用该电压的后备保护。(×) 242. 母线电压SV品质位与母差保护现状态不一致或任一间隔电流报文中品质位为无效时,母线保护将闭锁差动保护。(×) 243. 智能变电站母线保护在采样通讯中断时不应该闭锁母差保护。(×) 244. 智能变电站220kV母差保护需设置失灵启动和解除复压闭锁接收压板。(×) 245. 500kV线路过电压及远跳就地判别功能应集成在线路保护装置中,站内其它装置启动远跳经GOOSE网络启动。(√) 246. 线路保护经GOOSE 网络启动断路器失灵、重合闸。(√) 247. 变压器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及闭锁备自投、启动失灵等可采用GOOSE 网络传输。(√) 248. 变压器保护可通过GOOSE 网络接收失灵保护跳闸命令,并实现失灵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249. 智能变电站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 250. 智能变电站变压器非电量保护信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上送过程层GOOSE网。(√) 251. 母线保护直接采样、直接跳闸,当接入元件数较多时,可采用分布式母线保护。(√) 252. 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GOOSE点对点跳闸。(×) 253. 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电量保护通过相应断路器的两套智能终端发送GOOSE 报文,实现远跳。(√) 254. 断路器保护跳本断路器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 255. 断路器保护在本断路器失灵时,经GOOSE 网络通过相邻断路器保护或母线保护跳相邻断路器。(√) 256. 母联(分段)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采用GOOSE 网络跳闸方式。(×) 257. 母联(分段)保护启动母线失灵可采用GOOSE 网络传输。(√) 258. 如果智能变电站的线路差动保护采用来自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采样值,那么对侧常规变电站的线路间隔也必须配置相同型号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259. 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失去同步时,母线保护、主变保护将闭锁。(×) 260. 智能变电站3/2接线断路器保护按断路器单套配置,包含失灵保护及重合闸等功能。(×) 261. 断路器、隔离开关采用单位置接入时,由智能终端完成单位置到双位置的转换,形成双位置信号给继电保护和测控。(√) 262. 我国智能变电站标准采用的电力行业标准是IEC-61850系列标准。(×) 263. 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是新一代的变电站网络通信体系,适用于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分层结构。(√) 264.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网络等应按照双重化原则进行配置,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265. GOOSE报文在以太网中通过TCP/IP协议进行传输。(×) 266. 间隔层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及其所属的智能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组件以及独立的智能电子设备。(×) 267. 与传统电磁感应式互感器相比,电子式互感器不含铁芯,消除了磁饱和及铁磁谐振等问题。(√) 268. 电子式互感器是一种装置,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于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量,以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 269. 直接采样是指智能电子设备(IED)间不经过以太网交换机而以点对点连接方式直接进行采样值传输。(√) 270. 直接跳闸是指智能电子设备(IED)间不经过以太网交换机而以点对点连接方式直接进行跳合闸信号的传输。(√) 271. IEC61850-7-3中将数据对象按功能分为信号类、控制类、测量类、定值类和参数类一共五类。(×) 272. GOOSE报文中可以同时传输单位置遥信、双位置遥信及测量值等信息。(√) 273. SV报文中可以同时传输单位置遥信、双位置遥信及测量值等信息。(√) 274. IEEE为IEC61850报文分配的组播地址前三位为01-CD-0C。(×) 275. IEC61850规约中SV报文的推荐组播MAC地址区段为01-0C-CD-04-00-00至01-0C-CD-04-01-FF。(√) 276. GOOSE通信的重传序列中,每个报文都带有允许生存时间常数,用于通知接收方等待下一次重传的最大时间。如果在该时间间隔中没有收到新报文,接收方将认为关联丢失。(√) 277. 一个物理设备应有一个域代表 MMS 虚拟制造设备(MMS VMD)的物理资源。这个域应至少包含二个LLN0 和LPHD 逻辑节点。(×) 278. ICD模型文件分为四个部分:Header、Communication、IED和DataTypeTemplates。(√) 279.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中规定,SV数据集成员应按DA配置。(×) 280.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中规定,GOOSE数据集成员应按DO配置。(×) 281. 根据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中规定,每个保护装置应支持同时与不少于12个客户端建立连接。(√) 282. 根据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中规定,保护装置应具备“远方修改定值”、“远方切换定值区”和“远方控制压板”三块软压板,且只能在装置本地修改。(√) 283. 根据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中规定,保护装置报告服务应支持客户端在线设置OptFlds和Trgopt。(√) 284. 根据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规范中规定,GOOSE双网冗余机制中两个网络发送的GOOSE报文的多播地址、APPID不应一致。(×) 285. 虚端子解决了数字化变电所保护装置GOOSE信息无触点、无端子、无接线等问题。(√) 286. 智能终端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 第二章 单选题 1、 时间同步系统中时间保持单元的时钟准确度应优于( )。 A.1×1×10-8 B. 7×10-8 C. 1×10-7 D. 7×10-7 答案:B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 通常GPS装置中同步信号IRIG-B(AC)码可以有( )电接口类型。 A.TTL B.RS-485 C.20mA电流环 D.AC调制 答案:D 3、 用于高质量地传输GPS装置中TTL电平信号的同轴电缆,传输距离最大为( )米。 A.10 B.15 C.30 D.50 答案:A 4、 空接点脉冲信号,如1PPS,1PPM,1PPH,在选用合适的控制电缆传输信号时,其实际传输 距离≤( )。 A.10 B.50 C.100 D.500 答案:D 5、 主时钟应能同时接收至少两种外部基准信号,其中一种应为( )时间基准信号。 A.脉冲 B. 电平 C.无线 D.串行口 答案:C 6、 影响PTP(精确时钟同步协议)时钟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三个方面? A.振荡器的稳定性 B.网络时延 C.组网方式 D.以上均是 答案:D 7、 智能站现场常用时钟的同步方式不包括( )。 A PPS B IRIG-B C IEEE1588 D PPM 答案:D 8、 合并单元单元在外部同步时钟信号消失后,至少能在( )内继续满足4μS的同步精 度要求 。 A.2min B.5min C.10min D.20min 9、 能保证数据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可靠传输的是OSI的(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答案:C 10、 在OSI参考模型中,以下关于传输层描述错误的是: A. 确保数据可靠、顺序、无差错地从发送主机传输到接受主机,同时进行流量控制 B. 按照网路能够处理数据包的最大尺寸,发送方主机的传输层将较长的报文进行分割,生 成较小的数据段 C. 对每个数据段安排一个序列号,以便数据段到达接收方传输层时,能按照序列号以正确 的顺序进行重组。 D. 判断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中断后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答案:D 11、 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中没有定义(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硬件地址 B.位传输 C.电平 D.物理接口 答案:A 12、 IEC61850标准使用OSI的应用专规(A-Profile)和传输专规(T-Profile)来描 述不同的通信栈。其中传输专规为含() 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B.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 C.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D.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答案:A 13、 通常我们把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数据依次称为( ) A. 帧(frame),数据包(packet),段(segment),比特流(bit ) B. 段(segment),数据包(packet ),帧(frame),比特流(bit ) C. 比特流(bit ),帧(frame),数据包(packet ),段(segment) D. 数据包(packet),段(segment),帧(frame),比特流(bit ) 答案:B 14、 TCP/IP五层参考模型相对与OSI七层参考模型,没有定义( )。 A. 链路层和网络层 B. 网络层和传输层 A. 传输层和会话层 D. 会话层和表示层 答案:D 15、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过程层网络通常采用哪种方法实现VLAN划分。 A. 根据交换机端口划分 B.根据MAC地址划分 C.根据网络层地址划分 D.根据IP组播 划分 答案:A 16、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 (SAP)。在Internet数据帧中,目的地址\"00-0F-78-1 -60-01\"属于( )的服务访问点。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答案:A 17、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 A. 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 网络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 C. 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 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答案:D 18、 OSI模型的哪一层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 ) A. 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答案:B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9、 TCP/IP通过“三次握手”机制建立一个连接,其中第二次握手过程为:目的主机B 收到源主机A发出的连接请求后,如果同意建立连接,则会发回一个TCP确认,确认报文的确认位ACK如何设置?( ) A.ACK翻转 B.ACK不变 C.ACK置1 D.ACK置0 答案:C 20、 MMS基于( )传输协议集T-Profile。 A. UDP/IP B. TCP/IP C. GSSE D.SV 答案:B 21、 根据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智能变电站中交换机配 置原则上任意设备间数据传输不能超过( )个交换机。 A.3 B.4 C.5 D.8 答案:B 22、 根据Q/GDW 441-2010《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每台过程层交换机的光 纤接入数量不宜超过( )对。 A.8 B.12 C.16 D.24 答案:C 23、 GOOSE和SV使用的组播地址前三位为 ( ) A.01-0A-CD B.01-0B-CD C.01-0C-CD D.01-0D-CD 答案:C 24、 当SMV采用组网或与GOOSE共网的方式传输时,用于母线差动保护或主变差动保护 的过程层交换机宜支持在任意100M网口出现持续( )突发流量时不丢包,在任1000M网口出现持续0.25ms的2000M突发流量时不丢包。 A.1ms 100M B.0.5ms 100M C.0.25ms 1000M D. 2ms 100M 答案:C 25、 在任何网络运行工况流量冲击下,装置均不应死机或重启,不发出错误报文,响应 正确报文的延时不应大于( )。 A.1ms B.2ms C.10ms D.1s 答案:A 26、 在采用双重化MMS通信网络的情况下,来自冗余连接组的连接应使用 报告实 例号和 缓冲区映像进行数据传输。 A.不同的、不同的 B.不同的、相同的 C.相同的、不同的 D.相同的、相同的 答案:D 27、 关于VLAN的陈述错误的是( ) A. 把用户逻辑分组为明确的VLAN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帧过滤和帧标识 B. VLAN的有点包括通过建立安全用户组而得到更加严密的网络安全性 C. 网桥构成了VLAN通信中的一个核心组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D. VLAN有助于分发流量负载 答案:C 28、 一个VLAN 可以看作是一个?( ) A.冲突域 B.广播域 C.管理域 D.阻塞域 答案:B 29、 交换机存储转发交换工作通过( )进行数据帧的差错控制。 A.循环冗余校验 B奇偶校验码 C. 交叉校验码 D. 横向校验码 答案:A 30、 光纤弯曲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纤外直径的( ) 倍。 A.10倍 B.15倍 C.20倍 D.30倍 答案:C 31、 SV分配的以太网类型值是( ),APPID类型为01。 A.0x88B8 B. 0x88B9 C. 0x88BA D. 0x88BB 答案:C 32、 GOOSE分配的以太网类型值是( ),APPID类型为00。 A.0x88B8 B. 0x88B9 C. 0x88BA D. 0x88BB 答案:A 33、 GOOSE报文和SV报文的默认VLAN优先级为( )。 A.1 B.4 C.5 D.7 答案:B 34、 想要从一个端口收到另外一个端口的输入输出的所有数据,可以使用什么技术? ( ) A、RSTP B、端口锁定 C、端口镜像 D、链路汇聚 答案:C 35、 IEC 61850-9-2基于哪种通信机制( )。 A.C/S(客户/服务器) B. B/S(浏览器/服务器) C. 发布/订阅 D. 主/从 答案:C 36、 当SV报文的VLAN的优先级标记为( )时,表示优先级最高。 A.O B.1 C.6 D.7 答案:D 37、 SV的报文类型属于(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原始数据报文 B.低速报文 C.中速报文 D.低数报文 答案:A 38、 GOOSE报文的帧结构包含( ) A.源MAC地址、源端口地址 B.目标MAC地址、目标端口地址 C.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 D.源端口地址、目标端口地址 答案:C 39、 VLAN tag 在OSI 参考模型的哪一层实现? (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答案:B 40、 使用以太网桥的和VLAN主要目的分别是隔离什么?( ) A.广播域、冲突域 B.冲突域、广播域 C.冲突域、冲突域 D.广播域、广播域 答案:B 41、 未知目的组播进入交换机一般怎么处理?( D ) A、丢弃 B、向全部端口转发 C、向vlan内全部端口转发 D、vlan内除本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 答案:D 42、 根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交换机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时 延应小于 ,帧丢失率应为 ( )。 A. 10μs, 1% B.15μs,1% C. 10μs,0 D. 15μs,0 答案:C 43、 智能变电站交换机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 )个。 A.512 B.1024 C.2048 D.4096 答案:D 44、 GOOSE报文的目的地址是( )。 A.单播MAC地址 B.多播MAC地址 C.广播MAC地址 D.以上均可 答案:B 45、 GOOSE服务采用( )来获得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A.重传方案 B.问答方案 C.握手方案 D.以上均不是 答案:A 46、 GOOSE报文判断中断的依据为在接收报文的允许生存时间的( )倍时间内没有 收到下一帧报文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1 B.2 C.3 D.4 答案:B 47、 装置上电时,发送的第一帧GOOSE报文中的StNum=( ) A.0 B.1 C.2 D.2 答案:B 48、 GOOSE报文变位后立即补发的时间间隔由GOOSE网络通讯参数中的MinTime( ) 设置 A.T0 答案:B 49、 GOOSE报文心跳间隔由GOOSE网络通讯参数中的MaxTime ( )设置 B.T1 C.T2 D.T3 B.T1 C.T2 D.T3 A.T0 答案:A 50、 每个GSEControl控制块最多关联( )个MAC地址。 A.1 B.2 C.3 D.4 答案:A 51、 交换机优先级映射的作用为?( ) A.定义业务数据的默认优先级 B.不同优先级的数据被放入不同的输出队列中等待处理 C.业务优先级高的数据先输出 D.业务优先级低的后输出 答案:B 52、 关于IEC61850-9-2规范,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采用以太网接口,传输速度为10Mbit/s或100Mbit/s B 保护装置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采用点对点通信 C 测控、计量等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采用网络通信 D 仅支持网络方式通信 答案:D 53、 根据110kV~750kV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网络报文分 析仪的异常报文记录就地存储,存储容量不少于( )条,存储方式采用双存储器双备份存储。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答案:A 54、 根据110kV~750kV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网络报文监 测终端记录SV原始报文至少可以连续记录 ( )小时。 A.12 B.24 C.48 D.72 答案:B 55、 根据110kV~750kV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网络报文监 测终端记录GOOSE 、MMS报文,至少可以连续记录( )天。 A.7 B.10 C.14 D.30 答案:C 56、 根据110kV~750kV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网络报文监 测终端对时精度应小于等于( )μS,网络报文管理机对时精度应小于等于( )ms。 A.10,1 B.1,1O C.100,1 D.100,10 答案:B 57、 智能变电站的故障录波文件格式采用( ) A.GB/T22386 B. Q/GDW 131 C .DL/T860.72 D.Q/GDW 1344 答案:A 58、 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宜按( )设置网络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报文 记录分析装置。 A.电压等级 B.功能 C.间隔 D.其他 答案:A 59、 变压器非电量保护信息通过( )上送过程层GOOSE 网; A、高压侧智能终端 B、中压测智能终端 C、低压侧智能终端 D、本体智能终端 答案:(D) 60、 GOOSE是一种面向________对象的变电站事件( ) A特定 B通用 C智能 D单一 答案:(B) 61、 SSD、SCD、ICD和CID文件是智能变电站中用于配置的重要文件,在具体工程实际 配置过程中的关系为________。() A SSD+ICD生成SCD然后导出CID,最后下载到装置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SCD+ICD生成SSD然后导出CID,最后下载到装置 C SSD+CID生成SCD然后导出ICD,最后下载到装置 D SSD+ICD生成CID然后导出SCD,最后下载到装置 答案:(A) 62、 以下属于IEC61850标准数据模型的是________。 () A 通信信息片、物理设备、数据属性 B 物理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和数据属性 C 逻辑设备、逻辑节点、数据和数据属性 D PICOM、功能、数据和数据属性 答案:(C) 63、 智能变电站的故障录波文件格式采用________。 () A GB/T22386 B Q/GDW 131 C DL/T860.72 D Q/GDW 1344 答案:(A) 64、 GOOSE对检修TEST位的处理机制应为()。 A 相同处理,相异丢弃 B 相异处理,相同丢弃 C 相同、相异都处理 D 相同、相异都丢弃 答案:(A) 65、 Q/GDW 441规范规定了点对点9-2离散值应该不大于() A 2µs B 3µs C 5µs D 10µs 答案:(D) 66、 合并单元的守时精度要求10分钟小于() A ±4µs B ±2µs C ±1µs D ±1ms 答案:(A) 67、 采用点对点的智能站,一次设备未停役,仅某支路合并单元投入检修对母线保护产 生了一定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闭锁差动保护 B 闭锁所有支路失灵保护 C 闭锁该支路失灵保护 D 显示无效采样值 答案:(B) 68、 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用的是什么技术( )。 A、空心线圈、低功率线圈(LPCT)、分流器 B、电容分压、电感分压、电阻分压 C、Faraday磁光效应 D、Pockels电光效应 答案:(A)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69、 GOOSE报文采用( )方式传输 A、单播 B、广播 C、组播 D、应答 答案:(C) 70、 DA指的是( )。 A、逻辑设备 B、逻辑节点 C、数据对象 D、数据属性 答案:(D) 71、 GOOSE报文的重发传输采用以下哪种方式:()。 A、连续传输GOOSE报文, StNum+1 B、连续传输GOOSE报文, StNum保持不变,SqNum+1 C、连续传输GOOSE报文, StNum+1和SqNum+1 D、连续传输GOOSE报文, StNum和SqNum保持不变 答案:(B) 72、 双母单分段接线,按双重化配置()台母线电压合并单元,不考虑横向并列; A)1 B)2 C)3 D)4 答案:(B) 73、 5TPE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准确限值条件下的最大峰值瞬时误差限值? A)5% B)10% C)0.20% D)10.00% 答案:(D) 74、 光学电流互感器中光信号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的关系? A)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微分 B)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积分 C)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成正比 D)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成反比 答案:(C) 75、 ()不是SV的AppID A、46D0 B、11D0 C、41D0 D、41C0 答案:(B) 76、 装置复归采用()控制方式 A、sbo-with-enhanced-security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direct-with-enhanced-seurity C、sbo-with-normal-seurity D、direct-with-normal-seurity 答案:(D) 77、 智能终端的动作时间应不大于( )。 A) 2ms B) 7ms C) 8ms D) 10ms 答案:(B) 78、 电子式互感器(含MU)传输采样值额定延时应不大于( )。 A 1000us B 1500us C 2000us D 2500us 答案:(C) 79、 根据Q/GDW 441,9-2 SV报文中,电压采样值值为32为整形,1LSB=();电流 采样值值为32为整形,1LSB=( )。 选项A 10mV 1mA 选项B 1mV 1mA 选项C 10mV 10mA 选项D 1mV 10mA 答案:(A) 80、 IEC 61850-9-2采样值的以太网类型码为( ) A、0x88B8 B、0x88B9 C、0x88BA D、0x88BB 答案:(C) 81、 保护采用点对点直采方式,同步是在哪个环节完成的( ) A保护 B合并单元 C智能终端 D远端模块 答案:(A) 82、 电子式互感器采样数据的品质标志应实时反映自检状态,并且( )。 A 应附加必要的延时或展宽 B 不应附加任何延时或展宽 C 应附加必要的展宽 D 应附加必要的延时,但不应展宽 答案:(B) 83、 一台保护用ECT,额定一次电流4000A(有效值),额定输出为SCP=01CF H(有效 值,RangFlag=0)。对应于样本2DF0 H的瞬时模拟量电流值为(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4000A B 463A C 11760A D 101598A 答案:(D) 84、 根据Q/GDW 441,智能变电站单间隔保护配置要求为()。 A 直采直跳 B 网采直跳 C 直采网跳 D 网采网跳 答案:(A) 85、 ICD文件中IED名应为( )。 A IEDNAME B 装置型号 C TEMPLATE D 没要求 答案:(C) 86、 根据Q/GDW 396 GOOSE光纤拔掉后装置多长时间报GOOSE断链( ) A 立刻就报 B T0时间后报 C 2T0时间后报 D 3T0时间后报 答案:(D) 87、 保护跳闸信号Tr应由()逻辑节点产生。 A LLN0 B LPHD C PTRC D GGIO 答案:(C) 88、 某500kV智能变电站,5031、5032开关(5902出线)间隔停役检修时,必须将( ) 退出。 A 500kV I母母差检修压板 B 500kV I母5031支路“SV接收”压板 C 5031断路器保护跳本开关出口压板 D 5902线线路保护5031支路“SV接收”压板 答案:(B) 89、 以下GOOSE报文优先级中最高的是( )。 A、0 B、2 C、5 D、7 答案:(D) 90、 断路器使用什么实例( )。 A、 XCBR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XSWI C、 CSWI D、 RBRF 答案:(A) 91、 闸刀使用什么实例( )。 A、 XCBR B、 XSWI C、 CSWI D、 RBRF 答案:(B) 92、 断路器和闸刀的控制使用什么实例( )。 A、 XCBR B、 XSWI C、 CSWI D、 RBRF 答案:(C) 93、 报告服务中触发条件为dchg类型,代表着( )。 A、 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 由于品质属性值变化触发 C、 由于冻结属性值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D、 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答案:(A) 94、 报告服务中触发条件为qchg类型,代表着( )。 A、 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 由于品质属性值变化触发 C、 由于冻结属性值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D、 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答案:(B) 95、 报告服务中触发条件为dupd类型,代表着( )。 A、 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 由于品质属性值变化触发 C、 由于冻结属性值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D、 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答案:(C) 96、 报告服务中触发条件为integrity类型,代表着( )。 A、 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 由于品质属性值变化触发 C、 由于冻结属性值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D、 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答案:(D) 97、 报告服务中触发条件为GI类型,代表着( )。 A、 由于数据属性的变化触发 B、 客户启动总召后触发 C、 由于冻结属性值的冻结或任何其他属性刷新值触发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D、 由于设定周期时间到后触发 答案:(B) 98、 根据《IEC 61850继电保护工程应用模型》规定,GOOSE数据集成员应按( )配置。 A、DA B、DO C、LN D、LD 答案:(A) 99、 根据《IEC 61850继电保护工程应用模型》规定,SV数据集成员应按( )配置。 A、DA B、DO C、LN D、LD 答案:(B) 100、 根据《IEC 61850继电保护工程应用模型》规定,GOOSE 输入定义采用虚端子的概 念,在以( )为前缀的 GGIO 逻辑节点实例中定义DO信号。 A、SVIN B、MMSIN C、GOIN D、GSIN 答案:(C) 101、 根据《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应检验保护装置相应的输出事件时标与保护实际动 作时间差,应不大于()ms。 A) 0 B) 2 C) 5 D) 7 答案:(C) 102、 智能变电站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单体调试应依据 ()进行。 A) SCD文件 B) GOOSE报文 C) SV报文 D) ICD文件 答案:(A) 103、 下面第( )个时间最短? A) 保护装置收到故障起始数据的时刻到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时间 B) 保护装置收到故障起始数据的时刻到智能终端出口动作时间 C) 一次模拟量数据产生时刻到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时间 D) 一次模拟量数据产生时刻到智能终端出口动作时间 答案:(A) 104、 下面第( )个时间最长? A) 保护装置收到故障起始数据的时刻到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时间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保护装置收到故障起始数据的时刻到智能终端出口动作时间 C) 一次模拟量数据产生时刻到保护发出跳闸命令的时间 D) 一次模拟量数据产生时刻到智能终端出口动作时间 答案:(D) 105、 某220kV间隔智能终端检修压板投入时,相应母差() A) 母差强制互联 B) 母差强制解裂 C) 闭锁差动保护 D) 保持原来的运行状态 答案:(D) 106、 某220kV间隔智能终端故障断电时,相应母差() A) 母差强制互联 B) 母差强制解裂 C) 闭锁差动保护 D) 保持原来的运行状态 答案:(D) 107、 在以太网中,是根据什么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 A、IP 地址 B、IPX 地址 C、MAC 地址 D、LLC 地址 答案:(C) 108、 IEEE 802.1Q 的标记报头将随着介质不同而发生变化,按照IEEE802.1Q标准,标 记实际上嵌在?( ) A、 不固定 B、源MAC 地址和目标MAC 地址前 C、源MAC 地址和目标MAC 地址后 D、源MAC 地址和目标MAC 地址中间 答案:(C) 109、 交换机地址表存放的是什么?( ) A、IP 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 B、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C、MAC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 D、IP地址与VLAN的对应关系 答案:(C) 110、 vlan ID为0的帧进入交换机怎样处理?( ) A、丢弃 B、加上默认vlanID进行转发 C、向每个端口转发 D、向vlan内除本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 答案:(B) 111、 一个没有带tag的数据帧,进入TRUNK类型端口会被怎样处理?( ) A、丢弃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打上默认vlanID进行转发 C、向除了pvlan之外的所有vlan转发 D、向所有vlan内端口 答案:(B) 112、 同一种保护的不同段分别建( )实例。 A 相同 B 不同 C 没要求 答案:(B) 113、 GOOSE报文判断中断的依据为在接收报文的允许生存时间的( )倍时间内没有收 到下一帧报文。 A.1 B.2 C.3 D.4 答案:(B) 114、 下面有关采样值变电站配置语言定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APPID: 应用标识,可选项,应为4个字符,字符应限定为0~9和A~F;; B MAC-Adress:介质访问地址值,可选项,成为6组通过连接符(-)通过的可显示字符,字符应限定为0~9和A~F C VLAN-PRIORITY:VLAN用户优先级,条件性支持项目,应为单个字符,字符应限定为A~F; D VLAN-ID:VLAN标识,可选项,应为3字符,字符应限定为0~9和A~F; 答案:(C) 115、 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独立的电流互感器,主电抗器首端、末端电流互感器( )。 A 分别配置独立的MU B 共用1个独立的MU C 首端与线路电压共用MU。 D 首、末端与线路电压共用MU。 答案:(B) 116、 某一个装置需要接收来自相应SMV网的GOOSE 输入,必须在相应的LD的LN0中定 义( )节点 A Inputs B DataSet C LN D DOI 答案:(A) 117、 进行GOOSE连线配置时应该从( )选取发送信号 A GOOSE发送数据集 B LNO C LN D Ldevice 答案:(A) 118、 下列哪个属性不属于ConnectedAP节点的属性( ) A iedName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apName C desc D sAddr 答案:(D) 119、 关于IEC60044-8规范,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Manchester编码 B传输速度为2.5Mbit/s或10Mbit/s C只能实现点对点通信 D可实现网络方式传输 答案:(D) 120、 下面那些功能不能在合并单元中实现()。 A 电压并列 B 电压切换 C 数据同步 D GOOSE跳闸 答案:(D) 121、 220kV出线若配置组合式互感器,母线合并单元除组网外,点对点接至线路合并单 元主要用于()。 A 线路保护重合闸检同期 B 线路保护计算需要 C 挂网测控的手合检同期 D 计量用途 答案:(A) 122、 采用点对点的智能站,仅母线合并单元投入检修会对母线保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闭锁所有保护 B 不闭锁保护 C 开放该段母线电压 D 显示无效采样值 答案:(A)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23、 采用点对点的智能站,仅某支路合并单元投入检修对母线保护产生了一定影响,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闭锁差动保护 B 闭锁所有支路失灵保护 C 闭锁该支路失灵保护 D 显示无效采样值 答案:(B) 124、 A SMV B GOOSE C SMV和GOOSE D 都不是 答案:(A) 125、 A 1200 B 2400 C 4000 D 5000 答案:(C) 126、 以下哪种报文可以传输模拟量值?( ) A、GOOSE B、SV C、MMS D、以上都是 答案:(D) 127、 各间隔合并单元所需母线电压量通过()转发。 目前合并单元常用的采样频率是( )Hz? 实现电流电压数据传输的是() A)交换机 B)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智能终端 D)保护装置 答案:(B) 128、 A)1 B)2 C)3 D)4 答案:(B) 129、 A)1 B)2 C)3 D)4 答案:(D) 130、 MU数据品质位(无效、检修等)异常时,保护装置应怎样处理?() 双母双分段接线,按双重化配置()台母线电压合并单元,不考虑横向并列; 双母线接线,两段母线按双重化配置()台电压合并单元。 A)延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 B)瞬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并且在数据恢复正常后尽快恢复被闭锁的保护 C)瞬时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并且一直闭锁 D)不闭锁保护 答案:(B) 131、 母线电压合并单元输出的数据无效或失步,以下哪些保护会被闭锁( ) A差动保护 B失灵保护 C母联失灵保护 D都不闭锁 答案:(D)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32、 主变或线路支路间隔合并单元检修状态与母差保护装置检修状态不一致时,母线保 护装置如何处理?( ) A闭锁母线保护 B检修状态不一致的支路不参与母线保护差流计算 C母线保护直接跳闸该支路 D保护保护不做任何处理 答案:(A) 133、 接入两个及以上MU的保护装置应按什么原则设置“MU投入”软压板?()A)按模拟量通道 B)按电压等级 C)按MU设置 D)按保护装置设置 答案:(C) 134、 220kV及以上变压器各侧的中性点电流、间隙电流应如何采集?() A)各侧配置单独的MU进行采集 B)并于相应侧的MU进行采集 C)统一配置独立的MU进行采集 D)其他方式 答案:(B) 135、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合并单元只能就地布置 B)合并单元只能布置于控制室 C)合并单元可就地布置,亦可布置于控制室 D)合并单元采用激光供能 答案:(C) 136、 ( )不是SMV的应用ID号 A、46D0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11D0 C、41D0 D、41C0 答案:(B) 137、 TV并列、双母线电压切换功能由( )实现。 A 合并单元 B 电压切换箱 C 保护装置 D 智能终端 答案:(A) 138、 当采用常规互感器时,合并单元应____安装。 A 在保护小室 B 与互感器本体集成 C 集中组屏 D 在就地智能柜 答案:(D) 139、 SV采样值报文APPID应在( )范围内配置。 A 4000-7FFF B 1000-7FFF C 1000-1FFF D 4000-8FFF 答案:(A) 140、 智能变电站电压并列由( B )装置完成 A电压并列 B母线合并单元 C线路合并单元 D母线智能终端 答案:(B) 141、 主变中性点、间隙电流应接入(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相应侧合并单元 B独立合并单元 C主变保护 D主变测控 答案:(A) 142、 SV报文帧中以太网类型(Ethertype)值是()。 A、88B7 B、88B8 C、88B9 D、88BA 答案:(D) 143、 接入两个及以上MU的保护装置应按MU设置( )软压板。 A “运行” B “检修” C “退出” D “MU投入” 答案:(D) 144、 保护装置在MU上送的数据品质位异常状态下,应()闭锁可能误动的保护,( ) 告警。 A 瞬时,延时 B 瞬时,瞬时 C 延时,延时 D 延时,瞬时 答案:(A) 145、 合并单元在外部时钟源丢失后,应保证守时误差在 10min 内应小于多少?() A、±1μs B、±2μs C、±4μs D、±5μs 答案:(C) 146、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宜利用合并单元同步时钟实现同步采样,采样的同步误差应不大 于() A ±1μs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2μs C ±3μs D ±4μs 答案:(A) 147、 MU在时钟同步信号从无到有变化过程中,其采样周期调整步长应不大于( ) A、1μs B、2μs C、4μs D、10μs 答案:(A) 148、 在某9-2的SV报文看到电压量数值为0x000c71fb,已知其为峰值,那么其有效值 是() A、0.5768 kV B、5.768 kV C、8.15611 kV D、0.815611 Kv 答案:(B) 149、 在某9-2的SV报文看到电压量数值为0xFFF38ECB,那么该电压的实际瞬时值为多 少?() A、-8.15413kV B、8.15413 kV C、-0.815413 kV D、0.815413 Kv 答案:(A) 150、 A 8 B 10 C 12 D 24 每台MU装置应能满足最多________ 个输入通道的要求。() 答案:(C) 151、 SV信号发送端采用的数据集名称为 () A. SV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dsSV C. dsSMV 答案:(B) 152、 SV信号订阅端采用的逻辑节点前缀统一为 () A. INSV B. INSMV C. SMVIN D. SVIN 答案:(D) 153、 合并单元使用的逻辑设备名 () A.SVLD B.PI C.RPIT D.MU 答案:(D) 154、 当合并单元正常工作时,装置功率消耗不大于 ( )。 A 30W B 40W C 50W D 60W 答案:(B) 155、 智能终端使用的逻辑设备名 () C.RPIT D.MU A.SVLD B.PI 答案:(C) 156、 智能终端具有信息转换和通信功能,当传送重要的状态信息和控制命令时,通信机制采用( )方式,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A 硬接点 B 手动控制 C GOOSE D 遥信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案:(C) 157、 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信息通过什么终端上送过程层GOOSE 网?() A)智能终端 B)本体智能终端 C)合并单元 答案:(B) 158、 继电保护设备与本间隔智能终端之间的通信应采用()通信方式。 A)GOOSE网络 B)SV网络 C)GOOSE点对点连接 D)直接电缆 答案:(C) 159、 A)1台 B)2台 C)3台 D)4台 答案:(A) 160、 主变保护与各侧智能终端之间采用什么传输方式跳闸?()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保护应配置几台本体智能终端?() A)GOOSE点对点 B)GOOSE网络传输 C)电缆直接接入 D)其他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案:(A) 161、 根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要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智能电子设备的相互启动、相互闭锁信息可通过GOOSE网传输,双重化配置的保护可直接交换信息 B)变压器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只能采用直跳方式 C)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信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上送过程层GOOSE网 答案:(C) 162、 断路器隔离开关遥控采用()控制方式 A、sbo-with-enhanced-security B、direct-with-enhanced-seurity C、sbo-with-normal-seurity D、direct-with-normal-seurity 答案:(A) 163、 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电量保护采用()跳闸,并通过相应断路器的两套智能终端发送 GOOSE报文,实现远跳 A 就地直接电缆 B GOOSE网络 C GOOSE点对点 D MMSGOOSE合一网络 答案:(A) 164、 智能终端的动作时间应不大于____。 A 2ms B 7ms C 8ms D 10ms 答案:(B) 165、 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应采用何种压板方式(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软压板 B硬压板 C软、硬压板与门 D不设压板 答案:(B) 166、 防跳功能宜由( )实现 A智能终端 B合并单元 C保护装置 D断路器本体 答案:(D) 167、 智能控制柜应具备温度、湿度的采集、调节功能,柜内温度控制在( ) A -20~40℃ B -10~50℃ C -10~40℃ D -0~50℃ 答案:(B) 168、 关于智能终端硬件配置不正确的说法有( ) A智能终端硬件配置配置单电源 B智能终端配置液晶显示 C智能终端配置位置指示灯 D智能终端配置调试网口 答案:(B) 169、 闸刀、地刀的控制类型通常选择为:( )。正确答案:() A、常规安全的直接控制 B、常规安全的操作前选择(SBO)控制 C、增强安全的直接控制 D、增强安全的操作前选择(SBO)控制 答案:(D) 170、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网络等应按照双重化原则进 行配置,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两个( )分别一一对应。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合并单元 B、网络设备 C、电子式互感器 D、智能终端 答案:(D) 171、 智能组件是由若干智能电子设备集合组成,安装于宿主设备旁,承担与宿主设备相 关的( )等基本功能。 A、测量 B、控制 C、监测 D、以上都是 答案:(D) 172、 一个逻辑设备可能分布于()个不同的IED中。 A、1; B、2; C、3; D、4 答案:A 173、 采样值传输协议中()标准,技术先进,通道数可灵活配置,组网通讯,需外部时 钟进行同步,但报文传输延时不确定,对交换机的依赖度很高,且软硬件实现较复杂。 A、9-2; B、9-1; C、60044-8; D、IEC60870-5-103 答案:A 174、 基于IEC61850-9-2的插值再采样同步,报文的发送、传输和接受处理的抖动延时 小于()。 A、1μs; B、2μs; C、10μs; D、20μs 答案:C 175、 当合并单元装置检修压板投入时,发送采样值报文中采样值数据的品质q的Test 位应置()。 A、False; B、空; C、0; D、True 答案:D 176、 智能变电站主变非电量保护一般(),采用直接电缆跳闸方式。 A、布置在保护室; B、就地布置; C、可任意布置; D、集成在电气量保护内 答案:B 177、 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的电压切换功能在( )中实现。 A、线路保护装置;B、母线合并单元;C、线路合并单元;D、线路智能终端 答案:C 178、 智能变电站任内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 () 个交换机。 A、1; B、2; C、4; D、8 答案:C 179、 智能变电站双重化的线路纵联保护应配置两套独立的通信设备(含复用光纤通道、 独立纤芯、微波、载波等通道及加工设备等),两套通信设备()电源; A、分别使用独立的; B、可共用一个; C、只能共用一个; D、可根据现场条件使用; 答案:A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80、 智能化变电站通用技术条件中对光纤发送功率和接受灵敏度要求是光波长1310nm 光纤:光纤发送功率和光接收灵敏度分别是()。 A、-20dBm~-14dBm和-24dBm~-10dBm; B、-20dBm~-14dBm和-31dBm~-14dBm; C、-20dBm~-14dBm和-19dBm~-10dBm; D、-19dBm~-10dBm和24dBm~-10dBm 答案:B 181、 智能化变电站通用技术条件中对光纤发送功率和接受灵敏度要求是光波长850nm 光纤:光纤发送功率和光接收灵敏度分别是()。 A、-20dBm~-14dBm和-24dBm~-10dBm; B、-20dBm~-14dBm和-31dBm~-14dBm; C、-20dBm~-14dBm和-19dBm~-10dBm; D、-19dBm~-10dBm和24dBm~-10dBm 答案:D 182、 智能化保护交流额定电流数字量采样值规约为IEC 61850-9-2时,0x01表示()。 A、1A; B、1mA; C、10mA; D、5mA 答案:B 183、 按IEC60044-8第8.10.2规定,在额定一次短电流(Ipsc=IprKssc)、100%直流偏 移、额定一次时间常数和额定工作循环下,电流互感器的最大峰值瞬时误 差应小于()。 A、3%; B、5%; C、10%; D、15% 答案:C 184、 有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线路电流提供电源。这种互感器电源的建立需要在一次 电流接通后迟延一定时间。此延时称为( )。 A、唤醒时间; B、传输延时; C、供电延时; D、接通延时 答案:A 185、 ( )是指唤醒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所需的最小一次电流方均根值。 A、启动电流; B、唤醒电流; C、误差电流; D、方均根电流 答案:B 186、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额定延时(不包含MU)不大于( )Ts(采样周期)。 A、1; B、2; C、3; D、4 答案:B 187、 电子互感器(含MU)应能真实地反映一次电流或电压,额定延时时间不大于()。 A、1ms; B、2ms; C、3ms; D、4ms 答案:B 188、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复合误差不大于()。 A、3%; B、4%; C、5%; D、6% 答案:C 189、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复合误差不大于()。 A、3%; B、4%; C、5%; D、6% 答案:A 190、 关于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接口标准,IEC TC 57已废除了哪一种?( ) A)IEC60044-8 B)IEC61850-9-1 C)IEC61850-9-2 D)IEC61970 答案:B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91、 220kV出线若配置组合式互感器,母线合并单元除组网外,点对点接至线路合并单 元主要用于( )。 A 线路保护重合闸检同期 B 线路保护计算需要 C 挂网测控的手合检同期 D 计量用途 答案:A 192、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浪涌抗扰度严酷等级要求为( )级。 A I B II C III D IV 答案:D 193、 当量程标志为0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保护用数字量输出的额定值为(A 2D41H B 01CFH C 0100H D FFFFH 答案:B 194、 传统互感器可以通过接入__实现采样的数字化 ( ) A IED装置 B MU装置 C智能终端 D ECT装置 答案:B 195、 5P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100%In点的测量误差限值?( ) A)±0.75% B)±0.2% C)±0.35% D)±1.0% 答案:D 196、 5P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100%In点的相位误差限值?( ) A)±30′ B)±10′ C)±15′ D)±60′ 答案:D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197、 A)5% B)10% 5P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下的复合误差限值?( ) C)0.20% D)0.10% 答案:A 198、 5TPE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准确限值条件下的最大峰值瞬时误差限值?( ) A)5% B)10% C)0.20% D)10.00% 答案:D 199、 数字量输出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如何反映?( ) A)以输出数字量的符号位表示 B)以二次端子的标识反映 C)以一次端子的标识反映 D)用专用信号通道表示 答案:A 200、 有源电子式电流通常采用哪种线圈传感测量电流信号?( ) A)LPCT B)空芯线圈 C)霍尔元件 D)光纤传感器 答案:A 201、 有源电子式电流通常采用哪种线圈传感保护电流信号?( ) A)LPCT B)空芯线圈 C)霍尔元件 D)光纤传感器 答案:B 202、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是被测电流的微分 B)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是被测电流的积分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与被测电流成正比 D)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与被测电流成反比 答案:A 203、 光学互感器中采用什么样的光信号进行检测?( ) A)自然光 B)荧光 C)偏振光 D)X光 答案:C 204、 光学电流互感器中光信号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的关系?( ) A)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微分 B)角度差(或相位差)是被测电流的积分 C)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成正比 D)角度差(或相位差)与被测电流成反比 答案:C 205、 光学电流互感器中主要采用何种光纤?( ) A)多模光纤 B)单模光纤 C)保偏光纤 D)塑料光纤 答案:C 206、 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对准确级的要求通常为( )。 A 0.2S/5TPE B 0.5S/5P20 C 0.5S/5P20 D 0.2/3P 答案:A 207、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对准确级的要求通常为( )。 A 0.2S/5TPE B 0.5S/5P20 C 0.5S/5P20 D 0.2/3P 答案:D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08、 目前,有源电子式互感器中传感保护电流的感应元件通常为( )。 A 罗氏线圈 B 低功率线圈 C 取能线圈 D 电容分压环 答案:A 209、 目前,有源电子式互感器中传感测量电流的感应元件通常为( )。 A 罗氏线圈 B 低功率线圈 C 取能线圈 D 电容分压环 答案:B 210、 关于电子式互感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电磁感应等原理感应被测信号 B无源电子式互感器利用光学原理感应被测信号 C所有电压等级的电子式互感器其输出均为数字信号 D 10kV、35kV低压电子式互感器通常输出小模拟量信号 答案:C 211、 5P和5TPE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在额定频率下误差主要区别在( )。 A额定一次电流下的电流误差 B额定一次电流下的相位误差 C额定准确限值一次电流下的复合误差 D额定准确限值条件下最大峰值瞬时误差 答案:D 212、 ( )属于电子互感器标准,其传输方式为点对点串行通讯,优点是收发实时性 高,传输时延一致。 A IEC60044-8 B IEC61850-9-1 C IEC61850-9-2 D IEC1588 答案:A 213、 关于IEC60044-8规范,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Manchester编码 B传输速度为2.5Mbit/s或10Mbit/s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只能实现点对点通信 D可实现网络方式传输 答案:D 214、 关于IEC61850-9-2规范,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采用以太网接口,传输速度为10Mbit/s或100Mbit/s B保护装置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采用点对点通信 C测控、计量等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采用网络通信 D仅支持网络方式通信 答案:D 215、 对空芯线圈的描述,下面不正确的是( )。 A空芯线圈是一种密绕于非磁性骨架上的螺线管 B空芯线圈不含铁芯 C空芯线圈不含铁芯,不会发生饱和 D精度很高,主要用于传感测量电流 答案:D 216、 IEC60044-8标准电压用的标度因子(SV)是多少( ) A 11585 B 463 C 231 D 23170 答案:A 217、 智能保护装置“交直流回路正常,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投入, GOOSE跳闸、启动失灵及SV接收等软压板投入,保护装置检修硬压板取下”,此时该保护装置处于()状态。 A. 跳闸; B. 信号; C. 停用; D. 视设备具体运行条件而定; 答案:(A) 218、 智能保护装置“交直流回路正常,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投入, 跳闸、启动失灵等GOOSE软压板退出,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取下”,此时该保护装置处于()状态。 A. 跳闸;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信号; C. 停用; D. 视设备具体运行条件而定; 答案:(B) 219、 智能保护装置“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退出,跳闸、启动失灵等 GOOSE软压板退出,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放上,装置电源关闭”,此时该保护装置处于()状态。 A. 跳闸; B. 信号; C. 停用; D. 视设备具体运行条件而定; 答案:(C) 220、 下列哪个不是智能化变电站中不破坏网络结构的二次回路隔离措施? 答:() A. 断开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硬压板; B. 投入间隔检修压板,利用检修机制隔离检修间隔及运行间隔; C. 退出相关发送及接收装置的软压板; D. 拔下相关回路光纤; 答案:(D) 22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划分为( )三层。正确答案:() A、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B、控制层;隔离层;保护层 C、控制层;间隔层;过程层 D、站控层;隔离层;保护层 答案:(A) 222、 智能变电站必须有以下哪种网络( )。正确答案:() A、站控层网络 B、过程层网络 C、间隔层网络 D、以上均不是 答案:(A) 223、 智能变电站中的IED指:( )。正确答案:() A、计算机监控系统 B、保护装置 C、测控单元 D、智能电子设备 答案:(D) 224、 智能终端在智能变电站中属于:( )。正确答案:() A、站控层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间隔层 C、链路层 D、过程层 答案:(D) 225、 GOOSE是一种面向( )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正确答案:() A、通用 B、特定 C、智能 D、单一 答案:(A) 226、 LN指的是( )。正确答案:() A、逻辑设备 B、逻辑节点 C、数据对象 D、数据属性 答案:(B) 227、 GOOSE报文采用( )方式传输 A、单播 B、广播 C、组播 D、应答 答案:(C) 228、 GOOSE报文可用于传输:()。 A、单位置信号 B、双位置信号 C、模拟量浮点信息 D、以上均可以 答案:(D) 229、 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网络里用于四遥量传输的是什么类型的报文:( )。正确 答案:() A、MMS B、GOOSE C、SV D、以上都是 答案:(A) 230、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网络里传输的是什么类型的报文:( )。正确答案:() A、GOOSE B、MMS+SV C、GOOSE+SV D、MMS+GOOSE 答案:(C) 231、 智能变电站中测控装置之间的联闭锁信息采用( )报文。 A、GOOSE B、MMS C、SV D、SNTP 答案:(A) 232、 智能变电站中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简称是:( )。 A、ICD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CID C、SCD D、SSD 答案:(C) 233、 下列属于DL/T860规定类型1的通信协议是:( )。 A、GOOSE B、MMS C、SV D、SNTP 答案:(A) 234、 IEC61850标准在定义逻辑节点中,凡是以P开头的逻辑节点的含义是:( )。 A、测量计量 B、保护相关 C、保护功能 D、通用功能 答案:(C) 235、 IEEE802.1Q允许带有优先级的实现,GOOSE的优先级缺省值为:( )。 A、1 B、3 C、4 D、6 答案:(C) 236、 GOOSE通信的通信协议栈不包括的是:( )。 A、应用层 B、表示层 C、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 答案:(D) 237、 IEC-61850标准中对GOOSE报文多播MAC地址的建议分配区段为( )。 A、01-0C-CD-01-00-00至01-0C-CD-01-01-FF B、01-0C-CD-02-00-00至01-0C-CD-02-01-FF C、01-0C-CD-03-00-00至01-0C-CD-03-01-FF D、01-0C-CD-04-00-00至01-0C-CD-04-01-FF 答案:(A) 238、 闸刀、地刀的控制类型通常选择为:( )。 A、常规安全的直接控制 B、常规安全的操作前选择(SBO)控制 C、增强安全的直接控制 D、增强安全的操作前选择(SBO)控制 答案:(D) 239、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网络等应按照双重化原则进 行配置,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两个( )分别一一对应。 A、合并单元 B、网络设备 C、电子式互感器 D、智能终端 答案:(D) 240、 下述不属于GOOSE报警功能的是( )。 A、 GOOSE配置不一致报警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断链报警 C、网络风暴报警 D、采样值中断 答案:(D) 241、 ICD文件中描述了装置的数据模型和能力,但是不包括( )。 A、装置包含哪些逻辑装置、逻辑节点 B、逻辑节点类型、数据类型的定义 C、GOOSE连接关系 D、装置通信能力和参数的描述 答案:(C) 242、 SCL句法元素不包含下述( )。 A、信息头、通信系统、数据类型模板 B、变电站描述(电压等级、间隔层、电力设备、结点等)、 C、导引码 D、智能电子设备描述(访问点、服务器、逻辑设备、逻辑结点、实例化数据DOI等) 答案:(C) 243、 GOOSE报文帧中应用标识符(APPID)的标准范围是( )。正确答案:() A、0000-3FFF B、4000-7FFF C、8000-BFFF D、C000-FFFF 答案:(A) 第三章 多选题 1、 以下描述所的智能变电站建模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A、 服务器包含逻辑设备; B、逻辑设备包含逻辑节点; C、逻辑节点包含数据对象; D、数据对象包含数据属性 答案:ABCD 2、 逻辑节点LLN0里包含的内容有:() A、 数据集(Data Set); B、报告控制块(Report Control); C、GOOSE控制块(GSE Control); D、定值控制块(Setting Control) E、SMV控制块(SMV Control) 答案:ABCDE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 智能变电站的500kV线路保护装置应能同时接入以下()MU的输出接口。 A、 线路保护电压 MU;B、500kV母线电压MU;C、中断路器电流 MU;D、边断路器电 流 MU 答案:ACD 4、 智能化变电站装置应提供哪些反映本身健康状态的信息?() A、该装置订阅的所有GOOSE报文通信情况,包括链路是否正常(如果是多个接口接收GOOSE报文的是否存在网络风暴),接收到的GOOSE报文配置及内容是否有误等; B、该装置订阅的所有SV报文通信情况,包括链路是否正常,接收到的SV报文配置及内容是否有误等; C、该装置自身软、硬件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D、该装置的保护动作报告。 答案:ABC 5、 根据《智能变电站通用技术条件》,GOOSE开入软压板除双母线和单母线接线()开入 软压板设在接收端外,其他皆应设在发送端。 A、启动失灵; B、断路器位置; C、失灵联跳; D、闭锁重合闸。 答案:AC 6、 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网络等应按照双重化原则进行配 置, 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应遵循以下要求:( ) A、每套完整、 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型的故障。 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B、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 MU ; C、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 GOOSE ( SV ) 网络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 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D、双重化的两套保护及其相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 MU 、 智能终端、 网络设备、 跳闸线圈等)的直流电源应一一对应。 答案:ABCD 7、 光电效应原理互感器准确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 光线性双折射将造成对偏振光的检测产生误差;B、LED发光头老化使其产生的偏差有可 能逐渐加大;C、光纤的偏振效应使偏振角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D、温度变化对检测准确度的影响 答案:ABCD 8、 罗氏线圈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准确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A、电磁干扰的影响;B、不能测量非周期分量,因为罗氏线圈直接输出信号是电流微分信号;C、高压传感头需电源供给,一旦掉电将停止工作;D、长期大功率激光供能影响光器件的寿命 答案:ABCD 9、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主动上送的信息应包括( ): A、开关量变位信息;B、异常告警信息;C、保护动作事件信息;D、保护整定单信息 答案:ABC 10、 关于检修GOOSE和SMV的逻辑,下述说法正确的有( )。 A 检修压板一致时,对SMV来说保护认为合并单元的采样是可用的 B 检修压板一致时,对GOOSE来说保护跳闸后,智能终端能出口跳闸 C 检修压板不一致时,对SMV来说保护认为合并单元的采样可用 D 检修压板不一致时,对GOOSE来说保护跳闸后,智能终端出口 答案:AB 11、 关于GOOSE的描述下述正确的是( )。 A GOOSE是IEC61850定义的一种通信机制,用于快速传输变电站事件 B 单个的GOOSE 信息由IED 发送,并能被若干个IED接收使用 C 代替了传统的智能电子设备(IED)之间硬接线的通信方式 D 提供了网络通讯条件下快速信息传输和交换的手段 答案:ABCD 12、 有源式电子互感器的特点有( )。 A、利用电磁感应等原理感应被测信号 B、传感头部分具有需用电源的电子电路 C、传感头部分不需电子电路及其电源 D、利用光纤传输数字信号 答案:ABD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3、 无源式电子互感器的特点有( )。 A、利用光学原理感应被测信号 B、传感头部分具有需用电源的电子电路 C、传感头部分不需电子电路及其电源 D、利用光纤传输数字信号 答案:ACD 14、 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数据同步问题包括哪些层面?( ) A)同一间隔内的各电压电流量的采样数据同步 B)变电站内关联间隔之间的采样数据同步 C)线路两端电流电压量的采样数据同步 D)变电站与调度之间的采样数据同步 答案:ABC 15、 下列哪些是电子式互感器的主要优势?( ) A)动态范围大,不易饱和 B)绝缘简单 C)重量轻 D)模拟量输出 答案:ABC 16、 下列哪几项是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标准?( ) A)IEC60044-8 B)IEC60044-7 C)GB/T20840.7 D)GB/T20840.8 答案:AD 17、 下列哪几项是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标准?( ) A)IEC60044-8 B)IEC60044-7 C)GB/T20840.7 D)GB/T20840.8 答案:BC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8、 有源AIS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转换器通常采用哪种供能方式?( ) A)激光供能 B)线路取能 C)微波供能 D)太阳能 答案:AB 19、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空芯线圈的的输出信号较小,需要就近处理 B)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需要进行积分变换 C)空芯线圈的输出信号与被测电流成正比 D)空芯线圈的骨架通常采用纳米晶 答案:AB 20、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LPCT的原理与常规CT类似,但输出功率很小 B)LPCT不会饱和 C)LPCT具有很好的暂态特性 D)LPCT测量精度较高,适合传感测量电流信号 答案:AD 21、 智能变电站中,过程层设备包括( )。正确答案:(A、B、C、D) A、合并单元 B、智能终端 C、智能开关 D、光CT/PT 22、 MMS协议可以完成下述哪些功能( )。正确答案:(B、C、D) A、保护跳闸 B、定值管理 C、控制 D、故障报告上送 23、 SCD文件信息包含( )。(B、C、D) A、与调度通讯参数 B、二次设备配置(包含信号描述配置、GOOSE信号连接配置)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通讯网络及参数的配置 D、变电站一次系统配置(含一二次关联信息配置) 24、 GOOSE报文可以传输( )数据。正确答案:(A、C、D) A、跳、合闸信号 B、电流、电压采样值 C、一次设备位置状态 D、户外设备温、湿度 25、 “直采直跳”指的是( )信息通过点对点光纤进行传输。正确答案:(A、D) A、跳、合闸信号 B、启动失灵保护信号 C、保护远跳信号 D、电流、电压数据 26、 IEC61850定义的变电站配置语言(SCL)用以描述( )等内容。正确答案:(A、B、 C、D) A、一次接线图 B、通信关系 C、IED能力 D、将IED与一次设备联系起来 27、 A、GGIO B、PTRC C、LLN0 D、LPHD 28、 以下关于全站系统配置文件SCD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B、C、D) 以下哪些LN是LD中必须包含的?( )正确答案:(C、D) A、全站唯一 B、该文件描述所有IED的实例配置和通信参数、IED之间的通信配置以及变电站一次系统结构 C、由系统集成厂商完成 D、SCD文件应包含版本修改信息,明确描述修改时间、修改版本号等内容 29、 电子式互感器用合并单元级联时的延时包括哪些环节?(ABCDEF) A ECT特性延时 B ECT采样延时 C 远端模块至MU传输延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D MU级联延时 E MU处理延时 F MU至保护传输延时 30、 以下哪几个是SV报文的MAC地址?(BC) A、01-0c-cd-01-04-04 B、01-0c-cd-04-01-01 C、01-0c-cd-04-01-04 D、01-0c-cd-01-04-01 31、 合并单元的主要功能包括(ABC)。 A 对采样值进行合并 B 对采样值进行同步 C 采样值数据的分发 D 开关遥控 32、 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与保护装置通讯及合并单元级联的两种常用规约为(AC)。 A IEC61850-9-2 B IEC61850-9-1 C IEC60044-8 D IEC1588 33、 关于MU的数据输出,下述说正确的有(ABD)。 A 点对点模式下,MU采样值发送间隔离散值应不大于10us B 采样值报文在MU输入结束到输出结束的总传输时间应小于1ms C 采样值报文传输至保护装置仅可通过点对点实现 D 采样值报文的规约满足IEC6044-8或者IEC61850-9-2规范 34、 关于MU时钟同步的要求,下述说法正确的有(ABC)。 A 现阶段MU同步方式主要为IRIG-B对时 B MU守时要求失去同步时钟信号10min内守时误差小于4us C 失去同步时钟信号且超出守时范围的情况下,应产生数据同步无效标志 D 失去同步时钟信号且超出守时范围的情况下,立即停止数据输出 35、 合并单元的3项主要作用?(ABC) A)数据合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数据同步 C)数据发送 D)数据滤波 36、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B) A)IEC60044-8数据传输采用点对点方式,传输延时固定 B)IEC61850-9-2即可点对点传输数据,又可组网传输数据 C)IEC60044-8即可点对点传输数据,又可组网传输数据 D)IEC61850-9-2只能组网传输数据 37、 合并单元对电子式互感器进行数据同步的2种方式?(AB) A)秒脉冲同步 B)插值同步 C)延时同步 D)IEEE1588同步 38、 关于国网对于IEC61850-9-2点对点方式的技术指标说法正确的是(BCD) A MU采样值发送间隔离散值应小于7μS B电子式互感器(含MU)额定延时时间不大于2ms C MU及保护测控装置宜采用采样频率为4000Hz D MU的额定延时应放置于dsSV采样发送数据集中 39、 合并单元采样值采用什么方式输出?(ABC) A IEC61850-9-2点对点 B IEC61850-9-2组网 C 国网扩展IEC 60044-8点对点 D 标准IEC60044-8点对点 40、 母线电压合并单元与间隔合并单元级联时可采用什么方式?(AC) A IEC61850-9-2点对点 B IEC61850-9-2组网 C 国网扩展IEC 60044-8点对点 D 标准IEC60044-8点对点 41、 Q/GDW 441-2010 规定,继电保护设备与MU通信,其标准可采(ABCD) A DL/T860.92 B IEC61850-9-2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GB/T 20840.8 D IEC60044-8 42、 智能终端的自检项目主要包括(ACDEF) A出口继电器线圈自检 B绝缘自检 C控制回路断线自检 D断路器位置不对应自检 E定值自检 F程序CRC自检 43、 智能变电站中,过程层设备包括( )。正确答案:(A、B、C、D) A、合并单元 B、智能终端 C、智能开关 D、光CT/PT 44、 下列关于智能终端哪些说法正确(ACDF) A、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终端按断路器双重化配置,每套智能终端包含完整的断路器信息交互功能; B、智能终端应设置防跳功能; C、220kV及以上变压器各侧的智能终端均按双重化配置;110kV变压器各侧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D、每台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一套本体智能终端,本体智能终端包含完整的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本体信息交互功能(非电量动作报文、调档及及测温等),并可提供用于闭锁调压、启动风冷、启动充氮灭火等出口接点; E、智能终端采用集中安装方式; F、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回路应设置硬压板。 45、 智能控制柜的技术要求(ABCD) A控制柜应装有100mm2截面的铜接地母线,并与柜体绝缘,接地母线末端应装好可靠的压接式端子,以备接到电站的接地网上。柜体应采用双层结构,循环通风。 B控制柜内设备的安排及端子排的布置,应保证各套保护的独立性,在一套保护检修时不影响其他任何一套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控制柜应具备温度、湿度的采集、调节功能,柜内温度控制在-10~50℃,湿度保持在90%以下,并可通过智能终端GOOSE接口上送温度、湿度信息。 D控制柜应能满足GB/T 18663.3变电站户外防电磁干扰的要求。 46、 以下关于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BC) A、智能终端不设置防跳功能,防跳功能由断路器本体实现; B、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各侧的智能终端均按双重化配置;110kV 变压器各侧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C、每台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一套本体智能终端,本体智能终端包含完整的变压器、 高压并联电抗器本体信息交互功能(非电量动作报文、调档及及测温等),并可提供用于闭锁调压、启动风冷、启动充氮灭火等出口接点; D、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回路应设置软压板 47、 下列属于智能终端配置原则的是(ABCDEF): A 220kV ~ 750kV 除母线外,智能终端宜冗余配置; B 110kV 除主变外,智能终端宜单套配置; C 66kV ( 35kV ) 及以下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布置时宜不配置智能终端; 采用户外敞开式布置时宜配置单套智能终端; D 220kV ~ 750kV 变电站主变压器各侧智能终端宜冗余配置; 110 ( 66 ) kV 变电站主变保护若采用主、 后备保护一体化装置时主变压器各侧智能终端宜冗余配置,主变保护若采用主、 后备保护分开配置时主变压器各侧智能终端宜单套配置; 主变压器本体智能终端宜单套配置; E 每段母线智能终端宜单套配置,若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布置时母线宜不配置智能终端; F 智能终端宜分散布置于配电装置场地智能组件柜内。 48、 关于智能终端,下述说法正确的有(ABCD)。 A 采用先进的GOOSE通信技术 B 可完成传统操作箱所具有的断路器操作功能 C 能够完成隔离刀闸、接地刀闸的分合及闭锁操作 D 能够就地采集包括断路器和刀闸在内的一次设备的状态量 49、 线路保护动作后,对应的智能终端没有出口,可能的原因是(ABC)。 A 线路保护和智能终端GOOSE断链了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 线路保护和智能终端检修压板不一致 C 线路保护的GOOSE出口压板没有投 D 线路保护和合并单元检修压板不一致 50、 智能终端应具备以下哪些功能:(ACD) A、智能终端应具备三跳硬接点输入接口,可灵活配置的保护点对点接口(最大考虑10个)和GOOSE网络接口。 B、至少提供两组分相跳闸接点和一组合闸接点,跳、合闸命令不需可靠校验。 C、具备对时功能、事件报文记录功能。 D、智能终端具备跳/合闸命令输出的监测功能。当智能终端接收到跳闸命令后,应通过GOOSE网发出收到跳令的报文。 51、 关于智能终端配置描述正确的有(AB) A 220kV及以上变压器各侧的智能终端均按双重化配置 B 110kV变压器各侧智能终端宜按双套配置 C 110kV变压器各侧智能终端宜按单套配置 D 220kV及以上变压器各侧的智能终端均按单套配置 52、 智能化变电站线路保护装置故障检修时,更换哪些插件需要重新下装CID文件?正 确答案:(C、D) A、电源插件 B、开入开出插件 C、CPU插件 D、MMI插件 53、 智能变电站母差保护一般配置有那些压板?正确答案:(A、B、C、D) A、MU接收压板 B、启动失灵接收软压板 C、失灵联跳发送软压板 D、跳闸GOOSE发送压板 54、 对于变压器保护配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C、D)。 A、110kV变压器电量保护宜按双套配置,双套配置时应采用主、后备保护一体化配置 B、变压器非电量保护应采用GOOSE光缆直接跳闸 C、变压器保护直接采样,直接跳各侧断路器 D、变压器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及闭锁备自投、启动失灵等可采用GOOSE网络传输 55、 对于母线保护配置,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B、C、D)。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220kV母线保护双重化配置,相应MU、智能终端双重化配置 B、母线保护与其他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号采用GOOSE网络传输 C、间隔数较多时可采用分布式母线保护 D、采用分布式母线保护方案时,各间隔MU、智能终端以点对点方式接入对应子单元 56、 GPS装置的主时钟由( )主要部分组成 A.时间信号接收单元 B.时间保持单元 C.时间信号输出单元 答案:ABC 57、 时间同步系统有哪几种组成方式 ( ) A. 基本式 B.主主式 C.主从式 D.主备式 E.从备式 答案:ACD 58、 通常GPS装置中同步信号IRIG-B(DC)码可以有( )电接口类型。 A.RS-232 B.RS-422 C.RS-485 D. TTL 答案:ABCD 59、 关于B码对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B. B码对时精度能达到1us,满足合并单元要求 C. 智能化变电站过程层一般采用光B码对时 C.电B码有直流B码和交流B码 D.B码不需要独立的对时网 答案 ABC 60、 SNTP具有的哪些工作模式?( ) A.服务器/客户端模式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B.发布/订阅模式 C.组播模式 D.广播模式 答案:AD 61、 时间同步信号的传输通道有哪些?( ) A同轴电缆 B.有屏蔽控制电缆 C.音频通信电缆 D.光纤 答案:ABCD 62、 网络传输延时主要包括( )几个方面。 A 交换机存储转发延时 B 交换机延时 C 光缆传输延时 D 交换机排队延时 答案:ABCD 63、 VLAN可以基于哪几种方式划分( )。 A.根据交换机端口划分 B.根据MAC地址划分 C根据网络层地址划分 D.根据IP地址划分 答案:ABC 64、 依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通用技术条件,关于智能化变电站对时系统描述正确的是 ( )。 A. 变电站应配置一套时间同步系统,宜采用主备方式的时间同步系统,以提高时间同步系 统的可靠性 B. 保护装置、MU和智能终端均应能接收IRIG-B码同步对时信号,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的 对时精度误差应不大于±1ms,MU的对时精度应不大于±1μs C. 装置时钟同步信号异常后,应发告警信号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D. 采用光纤IRIG-B码对时方式时,宜采用ST接口;采用电IRIG-B码对时方式时,采用 直流B码,通信介质为屏蔽双绞线 答案:ABCD 65、 以下关于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A、过程层 SV 网络、 过程层 GOOSE 网络、 站控层网络应完全独立配置; B、过程层 SV 网络、 过程层 GOOSE 网络宜按电压等级分别组网。 变压器保护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过程层 GOOSE 网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 C、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层网络亦应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保护接入 A 网,第二套保护接入 B 网; D、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 2个交换机。 答案:ABC 66、 下列关于TCP/IP关闭连接的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机A在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会主动向主机B发送释放连接请求报文段。该报文 段的首部中终止位FIN和确认为ACK均为1. B. 主机B收到主机A发送的释放连接请求包后,将对主机A发送确认报文,以关闭该方向 上的TCP连接。 C. 主机B在完成他的数据发送任务后也会向主机A发送一个释放连接请求报文,请求关闭 B到A这个方向上的TCP连接。 D. 主机A在收到主机B发送的释放连接请求报文后,将对主机B发送确认信息,以关闭该 方向上的TCP连接。 答案:ABCD 67、 关于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光纤施工工艺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答: A. 智能变电站内,除纵联保护通道外,应采用多模光纤,采用无金属、 阻燃、 防鼠咬的 光缆 B. 双重化的两套保护应采用两根独立的光缆 C. 光缆不宜与动力电缆同沟(槽)敷设 D. 光缆应留有足够的备用芯。 答案:ABCD 68、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试验包括(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试验 B.网络负荷及站控层主机 CPU 占用率检查 C.网络功能检验 D.网络加载试验 答案:ABCD 69、 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功能测试包括( )。 A. 环网自愈功能试验 B.优先传输功能试验 C.组播报文隔离功能检验 答案:ABC 70、 GOOSE通信协议栈应用了ISO/OSI七层中的(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表示层 E.应用层 答案:ABDE 71、 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向子站或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包括( ) A启动信号 B启动时间 C.复归时间 D.启动原因 答案:ABD 72、 关于故障录波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故障录波装置的A/D转换精度应不低于32位。 B 故障录波装置的事件量记录元件的分辨率应小于1.0ms C 故障录波装置应能记录和保存从故障前2s 到故障消失时的电气量波形。 D 故障录波装置应具有对时功能,能接受全站统一时钟信号,时钟信号类型满足IEC61588对时或IRIG-B(DC)对时。 答案:BCD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73、 下列关于合并单元(MU)技术要求说明正确的是(ABD) A) MU应输出电子式互感器整体的采样响应延时。 B) MU应能提供点对点和组网输出接口。 C) MU输出应能支持多种采样频率,用于保护的输出接口采样频率宜为4000Hz。用于测控的输出接口采样频率宜为8000Hz。 D) MU输出采样数据的品质标志应实时反映自检状态,不应附加任何延时或展宽。 74、 依照《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关于220kV以上继电保护配置原则下述正 确的有(ABCD)。 A 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一套保护异常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运行 B 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MU C 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GOOSE(SV)网络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 D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应使用主、后一体化的保护装置 75、 下面那些地址是组播地址?(ABD) A、01:2a:32:34:5c:54 B、87:33:45:f5:00:00 C、5c:66:7e:72:00:06 D、6b:12:34:3d:23:8a 76、 按照《Q/GDW 441-2010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母线保护GOOSE组网接收 哪些信号?( CD ) A 智能终端母线隔刀 B 保护装置断路器信号 C 保护装置起动失灵信号 D 主变保护解复压闭锁信号 77、 变电站的数据文件SCD文件包含的文件信息有(ABCD)。 A 变电站一次系统配置(含一二次关联信息配置) B 二次设备信号描述配置 C GOOSE信号连接配置 D 通讯网络及参数的配置 78、 下列IEC61850哪些通信服务不使用TCP/IP(AD) A)GOOSE B)MMS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SNTP D)SV 79、 在SCD文件中,以下(ABC)参数应该唯一。 A) APPID B) IP地址 C) SMVID D) MaxTime 80、 SCD文件必须包含以下(BCD)部分。 A) Substation B) Communication C) IED D) DataTypeTemplates 81、 报告服务实现电力自动化的(AB)功能 A) 遥信 B) 遥测 C) 遥控 D) 遥调 82、 “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只能在装置本地修改。“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投入时, (BC) 可远方修改。 A) 软压板 B) 装置参数 C) 装置定值 D) 定值区 83、 报告服务出发条件类型有哪几种?( ABCDE ) A) dchg B) qchg C) dupd D) integrity E) GI 84、 GOOSE接收机制中应检查哪些参数的匹配性?( ADE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APPID B)Val C)Q D)GOID E)GOCBRef 85、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建模时,应具有下列哪些逻辑节点( BC )。 A)PDIF B)PDIS C)PTRC D)RBRF 86、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保护建模时,应具有下列哪些逻辑节点( ACD A)LLN0 B)PDIS C)RBRF D)GGIO 87、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保护建模时,可具有下列哪些逻辑节点( AB A)PDIF B)PDIS C)RERC D)PSCH 88、 数字化采样的智能变电站可以利用(AC)进行核相试验。 A)故障录波器 B)继电保护测试仪 C)具备波形显示功能的网络报文分析仪 D)合并单元测试仪 89、 新安装电子式互感器的保护通道准确度检验包括(ACD)。 A) 比值误差检验 B) 电压切换功能试验 C) 同步脉冲相位误差检验 D) 插值法相位误差检验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 )) 90、 新安装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的保护通道准确度检验包括(ABC)。 A) 比值误差检验 B) 同步脉冲相位误差检验 C) 插值法相位误差检验 D) 电压切换功能试验 91、 采用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保护调试时,应采用(AD)关联测试仪开入量。 A) 导入SCD文件被测装置的IED发送GOOSE控制块 B) 在线读取被测装置的GOOSE输出报文 C) 导入被测装置的ICD文件发送GOOSE控制块 D) 导入被测装置的CID文件发送GOOSE控制块 92、 某220kV线路间隔停役检修时,在不断开光缆连接的情况下,可做的有意义的安全 措施有(ABD) A) 投入该线路两套线路保护、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检修压板 B) 退出该线路两套线路保护启动失灵压板 C) 退出两套线路保护跳闸压板 D) 退出两套母差保护该支路启动失灵接收压板 93、 某220kV主变停役检修时,在不断开光缆连接的情况下,可做的安全措施有(ABCD) A) 投入该线路两套主变保护、主变三侧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检修压板 B) 退出该线路两套主变保护启动失灵和解除复合电压闭锁压板 C) 退出两套主变保护跳分段和母联压板 D) 退出两套母差保护该支路启动失灵和解除复合电压闭锁接收压板 94、 某220kV线路第一套保护装置故障不停电消缺时,可做的安全措施有(ACD) A) 退出第一套母差保护该支路启动失灵接收压板 B) 退出第一套线路保护SV接收压板 C) 投入该装置检修压板 D) 断开该装置GOOSE光缆 95、 某220kV线路第一套合并单元故障不停电消缺时,可做的安全措施有(CD) A) 退出该线路第一套线路保护SV接收压板 B) 退出第一套母差保护该支路SV接收压板 C) 投入该合并单元检修压板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D) 断开该合并单元SV光缆 96、 某220kV线路第一套智能终端故障不停电消缺时,可做的安全措施有(BCD) A) 退出该线路第一套线路保护跳闸压板 B) 退出该智能终端出口压板 C) 投入该智能终端检修压板 D) 断开该智能终端GOOSE光缆 97、 某220kV母差保护不停电消缺时,可做的安全措施有(AD) A) 投入该母差保护检修压板 B) 退出该母差保护所有支路SV接收压板 C) 退出该母差保护所有支路出口压板 D) 断开该母差保护GOOSE光缆 98、 某220kV母差一个支路SV接收压板退出时,母差应(AB) A) 不计算该支路电流 B) 该支路不发出SV中断告警 C) 闭锁差动保护 D) 发出装置告警 99、 某保护单体调试时收不到继电保护测试仪发出的SV信号,可能是因为(ABCD) A) 继电保护测试仪与保护装置的的检修状态不一致 B) 保护装置的相关SV接收压板没有投入 C) 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模拟量输出关联错误 D) 保护装置SV光口接线错误 100、 某保护单体调试时收不到继电保护测试仪发出的GOOSE信号,可能是因为(ABCD) A) 继电保护测试仪与保护装置的的检修状态不一致 B) 保护装置的相关GOOSE输入压板没有投入 C) 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开关量输出关联错误 D) 保护装置GOOSE光口接线错误 101、 某保护单体调试时继电保护测试仪收不到保护发出的GOOSE信号,可能是因为 (BCD) A) 继电保护测试仪与保护装置的的检修状态不一致 B) 保护装置的相关GOOSE输出压板没有投入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 继电保护测试仪的开关量输入关联错误 D) 保护装置GOOSE光口接线错误 102、 下列哪些是智能化变电站中不破坏网络结构的二次回路隔离措施?(A、B、C) A. 断开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硬压板; B. 投入间隔检修压板,利用检修机制隔离检修间隔及运行间隔; C. 退出相关发送及接收装置的软压板; D. 拔下相关回路光纤; 103、 智能化保护装置通信模型一般设置(A、B、C)这几个总信号。 A. 保护动作 B. 装置故障 C. 装置告警 D. 控制回路断线 104、 监控后台可以对保护装置进行以下哪些操作(A、B、C、D)? A. 投退保护装置功能软压板; B. 投退保护装置GOOSE软压板; C. 投退保护装置SV软压板; D. 切换保护装置定值区。 105、 220千伏线路保护PSL-603中,下列哪些压板属于GOOSE软压板?(C、D) A. PSL-603差动保护投入压板 B. PSL-603停用重合闸压板 C. PSL-603跳闸出口压板 D. PSL-603失灵启动第一套母差压板 106、 220千伏第一套母差保护断电重启时,监控后台应有如下报警信息(A、B、C) A. 所有220千伏线路第一套保护远跳GOOSE断链 B. 所有主变第一套保护失灵连跳GOOSE断链 C. 所有220千伏线路第一套智能终端跳合闸GOOSE断链 D. 所有220千伏线路第一套合并单元SV断链 107、 某220kV主接线如图所示,当运行中的220kV第一套母差失电时,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B、C)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20kV母线220kV#1母联2P45线#2主变 A、2P45线第一套合并单元采样值中断告警 B、220kV#1母联智能终端GOOSE中断告警 C、2P45线第一套线路保护GOOSE中断告警 D、#2主变第二套主变保护GOOSE中断告警 第四章 填空题 工程应用模型 1 保护功能逻辑节点有 29 类,第一个字符是 P ,差动保护逻辑节点名是 PDIF 、距离保护逻辑节点名是 PDIS 、保护跳闸条件逻辑节点名是 PTRC 。 2 逻辑接点PDIF中的Op的中文语义是动作,其属性类型是act。 3 断路器隔离开关,软压板,变压器档位控制应使用SBO with enhenced security方式; 装置复归采用direct control with normal security方式。 4 虚端子是描述IED设备的GOOSE、SV 输入、输出信号连接点的总称,用以标识过程层、 间隔层及其之间联系的二次回路信号,等同于传统变电站的屏端子。 5 一个物理设备,应建模为一个IED对象。该对象是一个容器,包含server对象,该对 象中至少包含一个LD对象,每个LD对象中至少包含3个LN对象:LLN0、LPHD、其他应用逻辑接点。 6 每个服务器至少有一个访问点,一个访问点可以支持多个物理网口。无论物理网口是否 合一,过程层GOOSE服务与SV服务应分访问点建模。站控层MMS服务与GOOSE服务(联闭锁)应统一访问点建模。 7 ICD文件应包含模型自描述信息。如LD和LN实例应包含中文“desc”属性,实例化的 DOI应包含中文“desc”和dU赋值。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8 保护模型中对应要跳闸的每个断路器各使用一个PTRC实例。如母差保护按间隔建PTRC 实例,变压器保护按每侧断路器建PTRC实例,3/2接线线路保护则建2个PTRC实例。 9 标准已定义的报警使用模型中的信号,其他的统一在GGIO中扩充,告警信号用Alm上 送,普通遥信信号用Ind 上送。 10 合并单元装置若需发送通道延时,宜配置在采样值数据集的第—个FCD。若需发送双AD 的采样值,双AD宜配置相同的TCTR或TVTR实例,且在采样值数据集中双AD的DO宜按“AABBCC”顺序连续排放。 11 在用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进行保护装置单体调试时,应先导入SCD或CID文件进行SV 或GOOSE输入输出关联。 对时、网络、故障录波器和网络分析仪 12 GPS时钟接收器由 GPS接收天线 、 GPS接收模块 、GPS接收内部电池组成。 13 智能变电站常用的网络对时协议有 网络时间协议(NTP/SNTP) 和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PTP)。 14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底向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 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5 在OSI七层模型中, 应用层 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提供访问网络的接口,并提供常见 的网络应用服务。 16 IEC61850在MMS编码/解码中使用的是BER基本编码规则,ASN.1基本编码规则BER采 用的有 标记(Tag)、编码结构长度(Length)以 内容(Value) 及三个部分构成,一般称为TLV结构。 17 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过程层网络应遵循 双网备份 原则。 18 在DL/T860标准中, 数据集 是报告、日志及GOOSE的传输基础。 19 光纤接口类型有:LC、FC、 SC 、 ST 。 20 根据110kV~750kV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网络报文记录分 析仪应满足故障前 2s (或设定时间)及故障后 10s (或设定时间)按文件存储,并生成事件记录。 21 根据110kV~750kV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通用技术规范,网络报文分析设 备用于站控层以太网通信端口不少于 2 个,设备的最大客户端连接能力应满足系统内不少于 8 个客户端同时连接的需求。 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 22 合并单元是电子式互感器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 数据共享 的作用。 23 已知合并单元每秒钟发4000帧报文,则合并单元中计数器的数值将在 0到 3999之间 正常翻转。 24 SV报文的以太网类型为 0x88BA ,APPID的范围为0x4001~0x7fff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5 在某9-2的SV报文看到电压量数值为0x000c71fb,已知其为峰值,那么其有效值是 5.768 kV。 26 在9-2的SV报文中,每个通道的十六进制编码前4个字节表示该通道的 瞬时值 ,后4 个字节表示该通道的 品质值 。 27 根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MU 输出应能支持多种采样频率,用于保护、 测控的输出接口采样频率宜为 4000 Hz。 28 根据《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合并单元的使用寿命宜大于 12 年。 29 根据《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合并单元的输入输出应采用光纤传输系统,并 宜采用多模 1310 nm型光纤。 30 智能终端应至少带有1个本地通信接口(调试口)、2个独立的GOOSE接口(并可根据工 程需要扩展),必要时还可设置1个独立的MMS接口(用于上传状态监测信息),通信规约遵循DL/T860(IEC61850)标准。 31 智能终端应具有信息转换和通信功能,支持以GOOSE方式上传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 32 智能终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的:电源插件、DSP插件、开入插件、开出插件、智 能操作回路插件和电流保持插件组成 33 智能终端响应正确报文的延时不应大于 1 ms。 34 通用技术条件中规定:智能终端开关量采集SOE分辨率应不大于1 ms。 35 智能终端动作时间不大于 7 ms(包含出口继电器的时间)。 36 智能终端开关量外部输入信号宜选用DC220/110V,进入装置内部时应进行光电隔离,隔 离电压不小于2000V,软硬件滤波。信号输入的滤波时间常数应保证在接点抖动以及存在外部干扰情况下不误发信,时间常数可调整。 37 智能终端具有开关量 DI和模拟量 AI 采集功能,输入量点数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配置, 开关量输入宜采用强电方式采集,模拟量输入应能接收4~20mA电流量和0~5V电压量。 38 智能终端装置应具备高可靠性,所有芯片选用微功率、宽温芯片。装置MTBF时间大于 50000小时,使用寿命宜大于12年。 39 智能终端装置在正常工作时,装置功率消耗不大于30W,当装置动作时,功率消耗不大 于60W。 基础知识和互感器 40 智能变电站内智能终端按双重化配置时,应(分别对应两个)跳闸线圈,具有分相跳闸 功能;其两个合闸命令输出则(并接至)合闸线圈 。 41 线路保护启动断路器失灵与重合闸等GOOSE信号一般采用 网络传输 方式。 42 合并单元提供给测控、录波器等设备的采样数据采用 SV 网络传输方式,SV 采样值网 络与 GOOSE 网络应 完全独立 。 43 对于500kV智能变电站边断路器保护,当重合闸需要检同期功能时,采用母线电压 MU 接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入相应间隔电压 MU 的方式接入母线电压,不考虑中断路器检同期。 44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变压器应配置 2 套含有完整主、后备保护功能的 变压器电量保护装置。非电量保护 就地 布置,采用直接 电缆 跳闸方式,动作信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上 GOOSE 网,用于测控及故障录波。 45 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SV网络应遵循 相互独立 的原则,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时不 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46 根据《智能变电站通用技术条件》,GOOSE开入软压板除双母线和单母线接线 启动失灵 、 失灵联跳 开入软压板设在接收端外,皆应设在发送端。 47 智能化保护交流额定电流数字量采样值通信规约为IEC 60044-8时,额定值为01CFH或 00E7H。 48 智能化保护交流额定电流数字量采样值规约为IEC 61850-9-2时,0x01表示1mA。 49 智能化保护电压量定义,采样值通信规约为GB/T 20840.8时,额定值为2D41H,采样值 规约为DL/T 860.9-2时,0x01表示10mV。 50 有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线路电流提供电源,这种互感器电源的建立需要在一次电流 接通后迟延一定时间,此延时称为 唤醒时间 ,在此延时期间,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为零。 51 唤醒电流是指唤醒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所需的最小一次电流方均根值。 52 电子式互感器需提供采集器状态、辅助电源/自身取电电源状态、检修测试状态等信号 输出;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并能输出自检信息。 53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宜利用 合并单元同步时钟 实现同步采样,采样的同步误差应不大于 ±1μs 。 54 合并单元的时钟输入可以是 电信号 或 光信号 ,时间触发在 脉冲上升沿 ,每秒一个 脉冲,合并单元应检验输入脉冲是否有误。 55 一套ECT内应具备 两 个保护用电流传感元件,每个传感元件由 两 路独立的采样系统 进行采集,如:双A/D系统。 智能站运行及检修安措 56 智能变电站对220kV某线路间隔在后台进行遥控操作,涉及后台、站控层网络、线路测 控装置、过程层网络及线路第一套智能终端,操作时应投入间隔测控装置及第一套智能终端的检修压板。 57 智能保护装置跳闸状态是指:保护交直流回路正常,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 软压板投入,GOOSE跳闸、启动失灵及SV接收等软压板投入,保护装置检修硬压板取下。 58 智能保护装置信号状态是指:保护交直流回路正常,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 软压板投入,跳闸、启动失灵等GOOSE软压板退出,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取下。 59 智能保护装置停用状态是指: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退出,跳闸、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动失灵等GOOSE软压板退出,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放上,装置电源关闭。 60 远方投退智能保护重合闸功能是否成功,可以根据重合闸压板状态和保护装置充电状态 这两个不同源的信号进行对照判断。 61 智能化保护装置通信模型一般设置“保护动作”、“装置故障”、“装置告警”三个总 信号,同时,“装置故障”、“装置告警”总信号还提供硬接点输出。 第五章 问答题 简答题: 1. 简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直接采样、直接跳闸”的含义? 答:“直接采样”就是智能电子设备不经过以太网交换机而以点对点光纤直联方式进行采样值(SV)的数字化采样传输。“直接跳闸”是指智能电子设备间不经过以太网交换机而以点对点光纤直联方式并用GOOSE进行跳合闸信号的传输。 2. 基于IEC61850-9-2的插值再采样同步必须具备哪几个基本条件? 答:一次被测值发生到采样值保温开始传输的延时稳定; 报文的发送、传输和接受处理的抖动延时小于10μs; 间隔层设备能精确记录采样值接收时间; 通信规约符合IEC61850-9-2,满足互操作性要求; 报文数据集中增加互感器采样延时数据。 3. 简单描述下什么是VLAN? 答: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即在不改变物理连接的条件下,对网络做逻辑分组。 4. 某线路保护(含重合闸)在故障后保护瞬时出口动作,60ms后故障切除返回,动作前一帧GOOSE报文StNum为1,SqNum为10,GOOSE报文内容为:保护跳闸、重合闸动作。试列出保护动作后100ms秒内的该装置发出GOOSE报文的StNum和SqNum及其对应的时间,并说明该报文内容。(时间以保护动作为零点,该保护T0=5s,T1=2ms,T2=4ms,T3=8ms,T4=16ms,T5=32ms,T6=64ms) 答:T=0ms StNum=2 SqNum=0 保护跳闸动作 T=2ms StNum=2 SqNum=1 保护跳闸动作 T=4ms StNum=2 SqNum=2 保护跳闸动作 T=8ms StNum=2 SqNum=3 保护跳闸动作 T=16ms StNum=2 SqNum=4 保护跳闸动作 T=32ms StNum=2 SqNum=5 保护跳闸动作 T=60ms StNum=3 SqNum=0 保护跳闸复归 T=62ms StNum=3 SqNum=1 保护跳闸复归 T=64ms StNum=3 SqNum=2 保护跳闸复归 T=68ms StNum=3 SqNum=3 保护跳闸复归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T=76ms StNum=3 SqNum=4 保护跳闸复归 T=92ms StNum=3 SqNum=5 保护跳闸复归 5. 根据Q/GDW 396,GOOSE通信机制如何判断链路中断? 答:每一帧GOOSE报文中都携带了允许生存时间(Time Allow to Live),GOOSE接收方在2倍允许生存时间内没有收到下一帧GOOSE报文则判断为中断。 6. 绘图题: 请补充3/2接线型式单套线路保护技术实施方案(见下图),绘制GOOSE及SV接线图。 答案: 7. 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主要基于XML 1.0,什么是XML技术? 答:XML全称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万维网联盟W3C制定的用于描述数据文档中数据的组织和安排结构的语言,它适用于定义特殊领域有关的、语义结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构化的标记语言。XML使用文档类型定义(DTD)或者模式(Schema)来描述XML的文档格式。XML是一种简单的数据存储语言,使用一系列简单的标记描述数据,易于掌握和阅读。 8. 报告服务中BufTm=0和BufTm>0,报告内包含的数据有何不同? 答:当BufTm=0时,报告仅包含产生的内部事件的DATA-SET成员值。 当BufTm>0时,报告包含缓存时间内产生的内部事件的DATA-SET全部成员的值。 9. 已知某保护A相跳闸出口的GOOSE信号路径名称如下“GOLD/GOPTRC1$ST$Tr$phsA”,请写出GOOSE信号中的LD inst,inClass,DOI name及DA name。 答:LD inst= GOLD lnClass=PTRC DOI name= Tr DA name= phsA 10. 如何判断SV数据是否有效? 答:SV 采样值报文接收方应根据对应采样值报文中的 validity,test品质位,来判断采样数据是否有效,以及是否为检修状态下的采样数据。 11. 简述新安装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的单体调试要求。 答:a)检验合并单元输出SV数据通道与装置模拟量输入关联的正确性,检查相关通信参数符合SCD文件配置。如用直采方式,SV数据输出还应检验是否满足Q/GDW- 441要求的等间隔输出及带延时参数的要求; b)应分别检验并单元网络采样模式(同步脉冲)和点对点(插值)直接采样模式的准确度。还应检验合并单元的模拟量采样线性度、零漂、极性等; c)如合并单元具备电压并列功能,应模拟并列条件检验合并单元电压并列功能;如合并单元具备电压切换功能,应模拟切换条件检验合并单元电压切换功能。 12. 简述智能变电站通信状态监视检查项目 答:a)检查所有站控层设备与智能电子装置通信中断告警功能; b)检查所有智能电子装置之间的GOOSE通信告警功能; c)检查所有间隔层装置与合并单元之间的采样值传输通信告警功能。 13. 请列举智能化变电站中不破坏网络结构(不插拔光纤)的二次回路隔离措施? 答: 1) 断开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硬压板; 2) 投入间隔检修压板,利用检修机制隔离检修间隔及运行间隔; 3) 退出相关发送及接收装置的软压板; 14. 逻辑节点LLN0里可以包含哪些内容,列举至少四种。 答:数据集(Data Set);报告控制块(Report Control);GOOSE控制块(GSE Control);SMV控制块(SMV Control);定值控制块(Setting Control)。 15. 请论述报告服务中的各类触发条件dchg、qchg、dupd、Integrity、GI的含义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dchg 数据值变化触发报告上送 qchg 品质属性变化引起的报告上送 dupd 数据值刷新引起的报告上送 Integrity 数据周期上送标识 GI 总召唤上送 16. IEC61850获得互操作的途径是什么? 答:1)统一数据模型 2) 统一服务模型 3)统一通信协议 4)统一物理网络 5)统一工程数据交换格式 6)统一一致性测试标准 17. 简述智能变电站中如何隔离一台保护装置与站内其余装置的GOOSE报文有效通讯 答: 1)投入待隔离保护装置的“检修状态”硬压板; 2)退出待隔离保护装置所有的“GOOSE出口”软压板; 3)退出所有与待隔离保护装置相关装置的“GOOSE接收”软压板; 4)解除待隔离保护装置背后的GOOSE光纤。 18. 简述保护装置GOOSE 报文检修处理机制 答:当装置检修压板投入时,装置发送的 GOOSE 报文中的 test 应置位; GOOSE 接收端装置应将接收的 GOOSE 报文中的 test 位与装置自身的检修压板状态进行比较,只有两者一致时才将信号作为有效进行处理或动作,否则丢弃。 19. 简述线路间隔内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采用的跳闸方式、保护装置的采样传输方式以及跨间隔信息(例如启动母线保护失灵功能和母线保护动作远跳功能等)采用的传输方式。 答: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采用的跳闸方式为光纤GOOSE点对点或GOOSE组网;保护装置的采样传输方式为为光纤点对点;跨间隔信息多为GOOSE组网。 20. 简述双母线接线方式下,合并单元故障或失电时,线路保护装置的处理方式。 答:如果是PT合并单元故障或失电,线路保护装置收电压采样无效,闭锁与电压相关的保护(如:纵联和距离),如果是线路合并单元故障或失电,线路保护装置收线路电流采样无效,闭锁所有保护。 21. 简述智能化站双重化配置的线路间隔两套智能终端之间的联系。 答: 线路间隔智能终端双重化配置,一次设备侧信号一分二分别接入两套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开出是二合一接入设备的电气操作回路,两套智能终端相互独立运行,取或关系,一套智能终端检修或故障,不影响另一套。 22. 图一为某220kV线路保护装置的一帧GOOSE报文,其GOOSE数据集发送的数据内容如图所示。在下一帧心跳报文到来之前,将装置的检修压板投入后做C相瞬时性故障试验,请写出保护动作后的第一帧报文的内容(从StateNumber行开始)。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图一 图二 答: StateNumber*: 48 SequenceNumber*: Sequence Number: 0 Test*: TRUE Config Revision*: 1 Needs Commissioning*: FALSE Number Dataset Entries: 8 Data { BOOLEAN: FALSE BOOLEAN: FALSE BOOLEAN: TRUE BOOLEAN: FALSE BOOLEAN: FALSE BOOLEAN: TRUE BOOLEAN: FALSE BOOLEAN: FALSE } 23. 简述智能变电站主变非电量保护的跳闸模式? 答:220kV变电站主变非电量保护一般在现场配置主变非电量智能终端和非电量保护装置。就地实现非电量保护,有效的减少了由于电缆的损坏或电磁干扰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的可能性。非电量保护在就地直接采集主变的非电气量信号,当主变故障时,非电量保护通过电缆接线直接作用于主变各侧智能终端的“其它保护动作三相跳闸”输入端口(强电口,直接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动出口中间继电器),非电量保护装置通过光缆将非电量保护动作信号“发布”到GOOSE网,用于测控信号监视及录波等。 表示光缆间隔层设备表示电缆过程总线保护信息硬接点跳闸命令硬接点跳闸命令变压器智能单元非电量开入断路器智能单元断路器智能单元变压器 24. 智能变电站主变保护GOOSE出口软压板退出时,是否发送GOOSE跳闸命令? 答:智能变电站中“GOOSE出口软压板”代替的是常规站保护屏柜上的跳合闸出口硬压板,当“GOOSE出口软压板”退出后,保护装置不能发送GOOSE跳闸命令。 25. 简述智能变电站主变保护当某一侧MU的压板退出后,怎么处理? 答:智能变电站主变保护当某一侧MU压板退出后,该侧所有的电流电压采样数据显示为0,装置底层硬件平台接收处理采样数据,不计入保护,采样数据状态标志位为有效;同时闭锁与该侧相关的差动保护,退出该侧后备保护。当MU压板投入后,装置自动开放与该侧相关的差动保护,投入该侧后备保护。 26. 简述110kV智能变电站中双重化配置的主变保护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链接关系。 答:110kV电压等级及以上智能变电站中主变保护通常双重化配置,对应的变压器各侧的合并单元和断路器智能终端也双重化配置,本体智能终端单套配置,其中第一套主变保护仅与各侧第一套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通过点对点方式连接,第二套主变保护仅各侧第二套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通过点对点方式连接,第一套与第二套间没有直接物理连接和数据交互,分别独立。 27. 分析合并单元数据异常后,对220kV双圈变主变保护的影响。 答:数据异常: 1)变压器差动相关的电流通道异常,闭锁相应的差动保护和该侧的后备保护 2)变压器中性点零序电流、间隙电流异常时,闭锁该侧后备保护中对应使用该电流通道的零序保护、间隙保护 3)相电压异常时,保护逻辑按照该侧PT断线处理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4)零序电压异常时,闭锁该侧的间隙保护和零序过压保护。 28. 简述智能变电站主变保护中插值同步的原理。 答:插值同步适用于点对点方式采样,由于点对点方式下采样值报文到达时间具有确定性(到达时间抖动在+/-10us以内),因此可以根据报文额定延时、报文到达时间戳与插值点三者之间的时间对应关系,通过一阶线性插值计算出插值点的采样值,实现采样值同步。 29. 简述SV报文品质对母线差动保护的影响? 答:母差保护运行时需要对母线所连的所有间隔的电流信息进行采样计算,所以当任一间隔的电流SV报文中品质位为无效时,将会影响母差保护的计算,母线保护将闭锁差动保护。 当母线电压SV报文品质位与母差保护现状态不一致时,母差保护报母线电压无效,母差保护复合电压闭锁开放。 30. 智能变电站母线保护在采样通讯中断时是否应该闭锁母差保护,为什么? 答:要闭锁。因为当采样通讯中断后母差保护采不到中断间隔的电流值,如果不闭锁的话可能导致母差保护误动。母线电压采样中断,母差保护电压闭锁开放。 31. 智能变电站220kV母差保护是否需要配置启动失灵GOOSE接收软压板? 答:智能化变电站220kV母差保护需要配置启动失灵GOOSE接收软压板,原因是智能化母差保护装置失灵保护需要接收线路保护装置、主变保护装置、母联保护装置的失灵启动开入,为防止误开入,对应支路应配置失灵启动软压板,只有压板投入的情况下,失灵开入才计算入失灵逻辑,此法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32. 智能变电站母差保护SV接收软压板配置方式? 答:按照虚端子接口标准化设计规范,按间隔配置间隔SV接收软压板,并配置一个总的电压SV接收软压板。 33. 双母线接线的母差保护,采用点对点连接时,哪些信号采用点对点连接的GOOSE传输,哪些信息采用GOOSE组网传输? 答:对于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如果采用点对点连接时,母差保护与每个间隔的智能终端有点对点物理连接通道(点对点GOOSE跳闸),因此跟间隔相关的开关量信息直接通过点对点连接的GOOSE传输,比如:线路/主变间隔的隔刀、母联间隔的TWJ/SHJ等,而母差保护装置与线路保护装置、主变保护装置之间一般不设计点对点连接的物理通道,因此各间隔至母差保护的“启动失灵”通过GOOSE组网传输。 所有开关量信息均可通过GOOSE组网传输(所有信息均在网络上共享),为管理、运维以及可靠性的考虑,已经有链路连接的,直接走专有点对点通道,没有相互物理连接的,走网络通道。 34. 某智能变电站220kV母差保护配置按实际规划配置,现需新增一个间隔。请问母差保护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答:如果按实际规划配置,当要增加一个新间隔时: 1)退出相应差动、失灵保护功能软压板,打上检修压板(保护退出运行),并保证检修压板处于可靠合位,直到步骤7); 2)更新与这个增加间隔相关的配置(SV、GOOSE等);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投入该支路SV接收压板,在该支路合并单元加相应电流,核对母线保护装置显示的电流幅值和相位信息; 4)需要开出传动本间隔操作箱,验证跳闸回路的正确性; 5)投入该支路失灵接收软压板,核对GOOSE信息输入的正确性; 6)在该支路做相应保护试验,验证逻辑以及回路的正确性(投上相应保护功能软压板);其余间隔也要测试 7)验证结束后,修改相关定值,并将该支路相关的软压板按要求置合位,母差保护功能压板置合位,退出检修状态。 35. 某智能变电站220kV母差保护配置按远期规划配置,现阶段只有部分间隔带电运行,请问,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需要注意: 1)未投入运行的间隔相关压板(SV接收软压板、失灵开入GOOSE软压板、GOOSE跳闸软压板)应保证处于【退出】状态; 2)为提高可靠性,未投入支路(备用支路)参数——【CT一次值】可整定为0。 36. 某智能变电站220kV母差保护配置按远期规划配置,现阶段只有部分间隔带电运行,现需新增一个间隔,请问投入该间隔的过程? 答:如果按远期规划配置,当要增加一个新间隔时: 1)退出相应差动、失灵保护功能软压板,打上检修压板(保护退出运行),并保证检修压板处于可靠合位,直到步骤6); 2)投入该支路SV接收压板,在该支路合并单元加相应电流,核对母线保护装置显示的电流幅值和相位信息; 3)需要开出传动本间隔操作箱,验证跳闸回路的正确性; 4)投入该支路失灵接收软压板,核对GOOSE信息输入的正确性; 5)在该支路做相应保护试验,验证逻辑以及回路的正确性(投上相应保护功能软压板); 6)验证结束后,修改相关定值,并将该支路相关的软压板按要求置合位,母差保护功能压板置合位,退出检修状态。 37. 3/2接线的智能站断路器保护与传统站断路器保护的配置有何区别? 答:智能站断路器保护与传统站断路器保护的配置上最大不同是智能站开关保护为双重化配置。在保护功能上智能变同传统的保护功能配置上相同,装置功能包括断路器失灵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死区保护、充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 38. 试画出3/2接线断路器保护技术实施方案示意图。 答:断路器保护按断路器双重化配置。具体的配置方式如下: a)当失灵或者重合闸需要用到线路电压时,边断路器保护还需要接入线路 EVT 的 MU,中断路器保护任选一侧EVT的MU; b)对于边断路器保护,当重合闸需要检同期功能时,采用母线电压MU接入相应间隔电压MU的方式接入母线电压,不考虑中断路器检同期; c)断路器保护装置与合并单元之间采用点对点采样值传输方式; d)断路器保护与本断路器智能终端之间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方式; e)断路器保护的失灵动作跳相邻断路器及远跳信号通过GOOSE网络传输,通过相邻断路器的智能终端、母线保护(边断路器失灵)及主变保护跳开关联的断路器,通过线路保护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动远跳。 图1为边断路器保护单套技术实施方案,图2为中断路器保护单套技术实施方案。 图1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图2 39. 智能站内,断路器保护的就地化配置有何优劣? 答:优点:节省二次电缆,保护装置到一次设备采用短电缆联系,从根本上解决了长电缆对地电容以及电磁干扰影响,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缺点:现场环境恶劣,对保护装置元件正常运行不利。对二次人员检修带来不方便。 40. 试分析智能站断路器保护双重化配置的原因及优劣。 答:由于智能变电站GOOSE的A/B双网不能共网,双重化配置的两个过程层网络应遵循完全独立的原则。因此断路器保护随着GOOSE双网而双重化。断路器保护双重化后能提高保护N+1的可靠性,从而使断路器保护可以满足不停电检修。缺点是增加一套保护,使变电站建造费用提高,经济性下降。 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中对线路保护有何要求? 答:1、 220kV及以上线路按双重化配置保护装置,每套保护包含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 2、线路过电压及远跳就地判别功能应集成在线路保护装置中,站内其它装置启动远跳经GOOSE网络启动。 3、线路保护直接采样,直接跳断路器;经GOOSE网络启动断路器失灵、重合闸。 4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中对变压器保护的采样和跳闸方式有什么要求? 答:变压器保护直接采样,直接跳各侧断路器;变压器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及闭锁备自投、启动失灵等可采用GOOSE网络传输。变压器保护可通过GOOSE网络接收失灵保护跳闸命令,并实现失灵跳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采用就地直接电缆跳闸,信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上送过程层GOOSE网。 4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中对母联(分段)保护有什么要求? 答:1)220kV及以上母联(分段)断路器按双重化配置母联(分段)保护、合并单元、智能终端; 2)母联(分段)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采用点对点直接跳闸方式;母联(分段)保护启动母线失灵可采用GOOSE网络传输。 44. 两圈变变压器保护,通入电流,且产生的差流超过保护动作定值,各侧MU及装置检修压板分别如下,主变保护中各侧mu接收软压板按正常运行摆放,试问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情况? 高压合并单元 低压合并单元 (检修位) (检修位) 0 0 0 1 1 1 答: 高压合并单元 低压合并单元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保护装置 (检修位) 0 1 1 0 0 1 保护装置 保护 动作情况 保护 0 0 1 1 0 1 (检修位) 0 0 0 1 1 1 (检修位) 0 0 1 1 0 1 (检修位) 0 1 1 0 0 1 动作情况 动作 不动作 不动作 不动作 不动作 动作,但出口报文置检修 45. 简述电子式互感器用合并单元的功能和作用。 答:电子式互感器的远端模块输出没有统一规定,各厂家使用的原理、介质系数、二次输出光信号含义不相同。因此,电子式互感器输出的光信号需要同步、系数转化等处理后,以统一的数据格式供二次设备使用。否则,电子式互感器无法与二次设备通信。因此合并单元是电子式互感器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数据共享的作用。 46. 在某9-2的SV报文看到电压量数值为0xFFF38ECB,那么该电压的实际瞬时值为多少A?(十进制表示) 答:0xFFF38ECB,将其减1,后取反得0xc7135,换算成十进制为815413,表示8.15413kV。 47. 在某9-2的SV报文看到电流量数值为0x000005a9,那么该电流的实际瞬时值为多少A?(十进制表示) 答:0x000005a9,换算成十进制为1449,即1449*1mA=1.449A。 48. 电子式互感器用合并单元级联时的延时包括哪些环节? 答:合并单元级联延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A、ECT特性延时 B、ECT采样延时 C、远端模块至MU传输延时 D、MU级联延时 E、MU处理延时 F、MU至保护传输延时 49. IEC 61850 9-2对电压采样值和电流采样值有什么规定? 答:根据IEC 61850-9-2LE 标准规定,电压采样值为 32 位整型,1LSB=10mV,电流采样值为 32 位整型,1LSB=1mA,数据代表一次电流、电压的大小。32 位的最低位第0 位代表1mA 或10mV,最高位第31 位为符号位:0 为正,1 为负。 50. 简述合并单元失步后处理机制? 答:合并单元具有守时功能。要求在失去同步时钟信号10min以内MU的守时误差小于4µ,合并单元在失步且超出守时范围的情况下应产生数据同步无效标志。 51. 简述合并单元的同步机制? 答:MU时钟同步信号从无到有变化过程中,其采样周期调整步长应不大于1μs。为保证与时钟信号快速同步,允许在PPS边沿时刻采样序号跳变一次,但必须保证采样值发送间隔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离散值小于10μs(采样率为4kHz)。同时MU输出的数据帧同步位由不同步转为同步状态。 52. 简述合并单元守时工作机制? 答:合并单元在同步状态下,使自身时钟和时钟源保持一致,并通过算法记录下一个参考时钟,在时钟源丢失后,依照参考时钟继续运行,保证在一段时间内参考时钟和时钟源偏差不大。 53. 简述接常规互感器用合并单元的工作原理。 答:装置对常规互感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采样后,进行数据合并和处理,按照IEC 61850-9-2标准转化成以太网数据或者“支持通道可配置的扩展IEC 60044-8”的FT3数据,再通过光纤输出到过程层网络或相关的智能电子设备。 54. 什么叫合并单元的比值误差和相角误差? 答:比值误差,即指实际二次电流(电压)乘上额定变比与一次实际电流(电压)的差,对一次实际电流(电压)的百分数。 相角误差,即指二次电流(电压)相量逆时针转180°后与一次电流(电压)相量之间的相位差。 55. 为保证合并单元AD采样值的正确性,保护装置通常会采用何种抗频率混叠措施? 答:保护装置应根据装置采样频率设计数字滤波器,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小于等于采样频率的1/2,以满足抗频率混叠的要求。 56. 何为双AD采样?双AD采样的作用是什么? 答:双AD采样为合并单元通过两个AD同时采样两路数据,如一路为电流ABC,另一路为电流A1,电流B1,电流C1。两路数据同时参与逻辑运算,即相互校验。一路数据作为启动,一路作为逻辑运算。双AD采样的作用是使保护更加可靠,使保护不容易误出口。 57. 如何检验智能终端输出GOOSE数据通道与装置开关量输入关联的正确性?若不正确,应如何检查? 答:实际模拟智能终端相关GOOSE数据变位,若装置是能收到相应的变位,则证明两者之间关联正确;若不能,可尝试检查:①光纤连接是否正确;②相关的压板是否投入;③通过软件截取GOOSE报文,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查看是否CID文件配置错误;④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模拟开入开出分别对智能终端和装置进行测试验证其行为是否正确。 58. 保护动作正确,智能终端无法实现跳闸时应检查哪些部位? 答:检查输入光纤的完好性;装置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是否收到GOOSE跳闸报文;输出接点是否动作,输出二次回路的正确性,两侧检修压板位置是否一致,出口压板是否投入。 59. 智能终端是否需要对时?对时应采用什么方式? 答:智能终端需要对时。对时可采用光纤IRIG-B码对时方式时,宜采用ST接口;采用电IRIG-B码对时方式时,采用直流B码,通信介质为屏蔽双绞线。 60. 《智能化变电站通用技术条件》对智能终端有哪些要求? 答: 智能终端GOOSE订阅支持的数据集不应少于15个。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智能终端可通过GOOSE单帧实现跳闸功能。 智能终端动作时间不大于7ms(包含出口继电器的时间)。 开入动作电压应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围内,可选择单开入或双位置开入,输出均采用双位置。 智能终端发送的外部采集开关量应带时标。 智能终端外部采集开关量分辨率应不大于1ms,消抖时间不小于5ms,动作时间不大于10ms。 智能终端应能记录输入、输出的相关信息。 智能终端应以虚遥信点方式转发收到的跳合闸命令。 智能终端遥信上送序号应与外部遥信开入序号一致。 61. 为什么智能终端发送的外部采集开关量需要带时标? 答:无论是在组网还是直采GOOSE信息模式下,间隔层IED订阅到的GOOSE开入量都带有了延时,该接收到的GOOSE变位时刻并不能真实反应外部开关量的精确变位时刻。为此,智能智能终端通过在发布GOOSE信息时携带自身时标,该时标真实反应了外部开关量的变位时刻,为故障分析提供精确的SOE参考。 62. 如何测智能终端动作时间? 答:1)测试仪器选择数字化继电保护测试仪或精确时间测试仪; 2)将GPS/北斗卫星时钟系统作为测试仪的标准时钟源; 3)将精确时间测试仪的时间输出通道(IRIG-B码/PTP等)对智能终端进行时间同步; 4)利用精确时间测试仪输出IEC 61850 GOOSE信息至智能终端(测试仪GOOSE OUT需进行参数配置); 5)利用测试仪的精确时间特性输出与被测ICU订阅虚端子连接相对应且带有跳合闸命令的GOOSE报文,同时将ICU相对应的跳合闸开出接点反馈至测试仪; 6)测试仪接收到跳合闸接点时刻与测试仪发出GOOSE命令时刻的时间差,即为智能终端接收GOOSE跳合闸命令后的动作时间。 对时同步系统ICU时间同步GPS/北斗GOOSE跳合闸接点反馈精确时间测试仪 图 1 智能终端动作时间测试系统 63. IEC 61850标准第六部分中,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定义了四种配置文档类型,请分别简述这四种文档的后缀名和含义。 答:ICD文件,IED能力描述文件,描述智能电子设备的能力; SSD文件,系统规范文件,描述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和所要求的逻辑节点; SCD文件,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描述全部实例化智能电子设备、通信配置和变电站信息;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CID文件,IED实例配置文件,描述项目(工程)中一个实例化的智能电子设备。 64. 请说明IEC 61850标准的建模方法。 答:建模的标准方法是将应用功能分解为可与之交换信息的最小实体,合理的分配这些实体到专用智能设备(IED),这些实体称为逻辑节点LN(例如断路器类的虚拟表示,标准化名为XCBR),几个逻辑节点可以构建为逻辑设备LD(例如间隔单元),一个逻辑设备LD一般在一台IED 中实现的(不是多个IED来实现一个LD,一个IED可以包含多个LD),因此逻辑设备是非分布式的,即一个逻辑设备不会分布于多个不同的IED。 65. SendGOOSEMessage服务的主要特点? 答:1)、基于发布者/订阅者结构的组播传输方式;2)、逐渐加长间隔时间的重传机制;3)GOOSE报文携带优先级/VLAN标志;4)、应用层经表示层后,直接映射到数据链路层;5)、基于数据及传输。 66. GOOSE报文在智能变电站中主要用以传输哪些实时数据? 答:1)保护装置的跳、合闸命令; 2)测控装置的遥控命令; 3)保护装置间信息(启动失灵、闭锁重合闸、远跳等); 4)一次设备的遥信信号(开关刀闸位置、压力等); 5)间隔层的联锁信息。 67. 请论述GOOSE报文传输机制。 答:IEC61850-7-2 定义的GOOSE 服务模型使系统范围内快速、可靠地传输输入、输出数据值成为可能。在稳态情况下,GOOSE服务器将稳定的以T0时间间隔循环发送GOOSE报文,当有事件变化时,GOOSE 服务器将立即发送事件变化报文,此时T0时间间隔将被缩短;在变化事件发送完成一次后,GOOSE服务器将以最短时间间隔T1,快速重传两次变化报文;在三次快速传输完成后,GOOSE服务器将以T2、T3时间间隔各传输一次变位报文;最后GOOSE服务器又将进入稳态传输过程,以T0时间间隔循环发送GOOSE报文。 68. 简述GOOSE双网冗余通信方法? 答:1)、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双网相连,两个网络同时工作;2)、GOOSE报文中,StNum序号的增加表示传输数据的更新,SqNum序号的增加表示重传报文的递增,接收方将新接收的报文StNum与上一帧进行比较;3)、若StNum大于上一帧报文,则判断为新数据,更新老数据;4)、若StNum等与上一帧报文再将SqNum与上一帧进行比较,如果SqNum大于等于上一帧,则判断是重传报文而丢弃,如果SqNum小与上一帧,则判断发送方是否重启装置,是则更新数据,否则丢弃数据;5)、若StNum小于上一帧报文,则判断发送方是否重启装置,是则更新数据,否则丢弃报文;6)、在丢弃报文的情况下,判断该网络故障,通过网络切换装置切换到备用网络进行传输。 69. 目前采用的采样值传输协议有哪几种?特点是什么? 答:目前采样值传输有三种标准(60044-8,9-1,9-2),其中60044-8标准最简单,点对点通讯,报文传输采用固定通道模式,报文传输延时确定,技术成熟可靠,但需要铺设大量点对点光纤;9-1标准,技术先进,通道数可配置,报文传输延时确定,需外部时钟进行同步,但仍为点对点通讯,且软硬件实现较复杂,属于中间过度标准;9-2标准,技术先进,通道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数可灵活配置,组网通讯,需外部时钟进行同步,但报文传输延时不确定,对交换机的依赖度很高,且软硬件实现较复杂,技术尚未普及。三种标准中,9-2是未来的方向。 70. SV报文的检修处理机制如何实现? 答:a) 当合并单元装置检修压板投入时,发送采样值报文中采样值数据的品质q的Test位应置True; b) SV接收端装置应将接收的SV报文中的test位与装置自身的检修压板状态进行比较,只有两者一致时才将该信号用于保护逻辑,否则应不参加保护逻辑的计算。对于状态不一致的信号,接收端装置仍应计算和显示其幅值; c) 若保护配置为双重化,保护配置的接收采样值控制块的所有合并单元也应双重化。两套保护和合并单元在物理和保护上都完全独立,一套合并单元检修不影响另一套保护和合并单元的运行。 71.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实现方式及其特点? 答:采用了电子式互感器的智能变电站相对于常规站,交流采样回路完全取消,因此不会出现电流回路二次开路,电压回路二次短路接地,以及由于电流互感器本身特性原因造成死区、饱和等原因导致的保护无法正确动作现象。采用了GOOSE报文的智能变电站相对于常规站来说,除直流电源以及一次设备与智能终端外,所有的直流电缆均取消从工程建设方面来看,电缆的减少意味着工程建设量及成本的下降,同时电缆的减少也使得直流接地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另外,GOOSE报文具备实时监测功能,这也比原有电缆回路接线正确及可靠性只能通过试验来验证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方便了状态检修的开展。 72. 简述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答:每台主变保护配置 2 套含有完整主、后备保护功能的变压器电量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应采用双套配置并分别接入保护装置,两套保护及其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在物理和保护应用上都应完全独立。非电量保护就地布置,采用直接电缆跳闸方式,动作信息通过本体智能终端上 GOOSE 网,用于测控及故障录波。 73. 简述220kV电压等级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配置方案。 答:每回线路应配置 2 套包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的线路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应采用双套配置,保护采用安装在线路上的 ECVT 获得电流电压。用于检同期的母线电压由母线合并单元点对点通过间隔合并单元转接给各间隔保护装置。 74. 简述智能变电站双重化保护的配置要求。 答:1)、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2)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MU; 3)双重化配置的MU应与电子式互感器两套独立的二次采样系统一一对应; 4)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GOOSE(SV)网络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5)两套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两个智能终端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智能终端应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分别一一对应; 6)双重化的线路纵联保护应配置两套独立的通信设备(含复用光纤通道、独立纤芯、微波、载波等通道及加工设备等),两套通信设备应分别使用独立的电源;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7)双重化的两套保护及其相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MU、智能终端、网络设备、跳闸线圈等)的直流电源应一一对应; 8)双重化配置的保护应使用主、后一体化的保护装置。 75. 下图“?”处分别对应SCD,SSD,ICD,CID四种文件类型的那种?该文件主要包含什么内容? 答:左上角为ICD文件,即IED能力描述文件。这个文件描述了IED 的能力。它必需仅包含一个IED 段,用以描述IED 的能力。它包含所需的逻辑节点类型定义并可以包含可选的变电站段。 左下角为SSD文件,即系统规范文件。这个文件描述了变电站单线图以及所需要的逻辑节点。它必需包含一个变电站描述段和所需要的数据类型模板即逻辑节点类型模板段。这些逻辑节点应该从属于某个IED,而当IED 名称无法预知时,则所引用的IED名称允许为空。 右上角为SCD文件,即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了所有的IED,以及一个通信配置段、一个变电站描述段。此文件完整的以规范的形式描述了整个变电站,是个实例化的文件,包含了SCL 描述的所有内容。 右下角为CID文件,即IED实例配置文件。这个文件描述了在一个工程中经过实例化的IED 信息。这里通信段里至少包含该IED 在工程中分配的地址信息,变电站段内的引用的IED名称也根据工程进行定义,IED 名称根据工程需要全站统一分配。 76. 智能化变电站装置应提供哪些反映本身健康状态的信息? 答:1)该装置订阅的所有GOOSE报文通信情况,包括链路是否正常(如果是多个接口接收GOOSE报文的是否存在网络风暴),接收到的GOOSE报文配置及内容是否有误等; 2)该装置订阅的所有SV报文通信情况,包括链路是否正常,接收到的SV报文配置及内容是否有误等; 3)该装置自身软、硬件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77. 电子式互感器分类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电子式互感器分类:分为有源式和无源式; 有源式ECT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有源式EVT则主要采用电阻、电容分压和阻容分压等原理; 无源式ECT主要是利用法拉第(Faraday)磁光感应原理; 无源式EVT主要应用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两种原理。 78. 罗氏线圈(Rogowski)原理 答:Rogowski线圈原理是一种电磁耦合原理。与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不同,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结构的空心线圈,是密绕于非磁性骨架上的空心螺绕环。当被测电流从线圈中心通过时,在线圈两端将会产生一个感应电压,感应电压大小为:ν=-μ0ns*di/dt,经积分变换等信号处理便可获知被测电流的大小。 79. 基于罗氏线圈(Rogowski)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及特点 答:Rogowski线圈原理是一种电磁耦合原理。与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不同,它是密绕于非磁性骨架上的空心螺绕环。 ddietkdtdt 罗氏线圈(Rogowski)的优点: (1)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消除了磁饱和现象,提高了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动态响应范围。 (2)由于它不与被测电路直接接触,可方便地对高压回路进行隔离测量。 80. 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原理 答:工作原理与常规CT的原理相同,只是LPCT的输出功率要求很小,因此其铁芯截面就较小。特别之处在于所用的铁芯材料是微晶合金铁芯,并且集成了一个取样电阻,将电流输出转换成电压输出。 81. 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结构及特点 答:低功率电流互感器的结构: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低功率电流互感器(LPCT)的优点: LPCT 使传统电磁式互感器在非常高(偏移)一次电流下出现饱和的基本特性得到改善,并因此显著扩大测量范围。总消耗功率的降低,使LPCT 有可能准确地测量短路电流,甚至是全偏移短路电流。除了量程比较宽,LPCT 的尺寸可以设计得比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小。此外,还具有输出灵敏度高、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易于大批量生产等特点。 82. 阻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原理 答:电容分压是通过将柱状电容环套在导电线路外面来实现的,柱状电容环及其等效接地电容构成了电容分压的基本回路。考虑到系统短路后,若电容环的等效接地电容上积聚的电荷在重合闸时还未完全释放,将在系统工作电压上叠加一个误差分量,严重时影响到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及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长期工作时等效接地电容也会因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够稳定,所以对电容分压的基本测量原理进行了改进。在等效接地电容上并联一个小电阻R以消除上述影响,从而构成了阻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 C1 U1 C2 R U0 电阻上的电压U0即电压传感头输出的信号:U0(t)=RC1*du1(t)/dt,R<<1/C2 83. 阻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结构及特点 答:阻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是利用GIS的特点,将一次导体、中间环形电极及接地壳体构成同轴电容分压器,在低压电容C2上并联精密电阻R可以消除导线等分布电容的影响。结构如图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其特点是:高压低压间以SF6气体绝缘,绝缘结构简单可靠;采用基于气体介质的电容分压测量技术,精度高、稳定性好;可将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组合为一体,可实现对一次电流及电压的同时检测。 84. 电子式互感器采样传输要求是什么? 答:传输要求:数字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应采用光纤传输系统。 采用 1310nm 多模光纤传输, ST 接口。 每根光缆应用 2 ~ 4 芯。 模拟量输出的电子式互感器应采用屏蔽电缆。 85. 组合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有哪几种典型形式? 答:定义组合互感器是由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组成并装在同一外壳内的互感器。目前,组合式电子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几种典型形式有:组合式光学电流/电压互感器是由光学电压互感器和光学电流互感器组成并装在同一外壳内的互感器,空心线圈与分压传感器组合的电流/电压互感器,GIS中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组合。GB17201-2007(出处) 86. 简述电子式互感器与常规互感器主要技术参数的异同。 答:1、与常规互感器相同的主要技术参数: 绝缘水平:工频耐压、雷电冲击、操作冲击等;额定一次电流、额定一次电压;局部放电;动热稳定电流温升;机械强度;无线电干扰电压;误差限值(TPE除外); 准确限值系数;额定对称短路电流倍数;额定电压因数; 2、有别于常规互感器的主要参数及技术要求:二次输出额定值:电流测量:2D41H、电流保护:01CFH、电压测量:2D41H; 额定延迟时间:数据处理和传输所需时间的额定值;相位误差:相位差减去额定延迟时间;保护用电流互感器误差限值。(IEC60044-8《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87.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数字量输出的电流误差怎样计算?答: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流时出现的误差,它由于实际变比不等于额定变比而产生的。 对数字量输出,电流误差百分数用下式表示: 式中: Krd——额定变比; Ip——ip res(t)=0时实际一次电流的方均根值;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Is——Isdc(n)+is res(tn)=0时数字量输出的方均根值。 88. 什么是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唤醒时间和唤醒电流? 答:有些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由线路电流提供电源。这种互感器电源的建立需要在一次电流接通后迟延一定时间。此延时称为“唤醒时间”。在此延时期间,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为零。唤醒电流是指唤醒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所需的最小一次电流方均根值。 89. 重采样的原则和指标 答:1)MU重采样应能真实反映一次系统全周期分量,实现“透明”传输。 2)保护及控制装置应根据装置采样频率设计数字滤波器,以满足抗频率混叠的要求。 3)重采样过程中,应正确处理采样值溢出情况。 4)保护装置数据同步或转换采样频率可以采用插值算法处理,插值算法应在同一时间体系下完成,以保证跨间隔数据的同步性。 90. 影响电子式互感器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包含光电传感器和光纤二次回路,由模拟电路的数字部分组成。光学传感材料、传感头的组装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温度、振动、长期运行稳定性都对准确度带来影响。不同原理实现方式的数字式量测系统影响准确度因素不同。 光电效应互感器主要影响因素:(1)光线性双折射将造成对偏振光的检测产生误差;(2)LED发光头老化使其产生的偏差有可能逐渐加大;(3)光纤的偏振效应使偏振角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4)温度变化对检测准确度的影响。 罗氏线圈的电子式互感器的主要影响因素:(1)电磁干扰的影响;(2)不能测量非周期分量,因为罗氏线圈直接输出信号是电流微分信号;(3)高压传感头需电源供给,一旦掉电将停止工作;(4)长期大功率激光供能影响光器件的寿命。 91. 电子式互感器辅助信号输出要求是什么? 答:根据国网技术规范,电子式互感器需提供采集器状态、辅助电源/自身取电电源状态、检修测试状态等信号输出;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并能输出自检信息。输出基于状态检测要求的信号。输出在数字量输出时相关辅助信号以数字方式输出,在模拟量输出时则以空接点方式输出。 92. 电子式互感器采样同步的技术要求是? 答:根据国网技术规范,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宜利用合并单元同步时钟实现同步采样,采样的同步误差应不大于±1μs。合并单元的时钟输入可以是电信号或光信号,时间触发在脉冲上升沿,每秒一个脉冲,合并单元应检验输入脉冲是否有误。 93. 不同类型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校验方法有何区别? 答:根据不同类型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相应的校验方法和手段也有所区别。对输出有模拟电压信号的罗氏线圈和LPCT,将被测互感器与标准互感器的输出直接接至校验系统,直接读出比差和角差。对于经合并单元输出数字量,且依赖外部时钟同步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由校验系统向合并单元发送采样同步采样脉冲,保证采样的同步性。对于经合并单元输出数字量,但不依赖外部时钟同步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由校验仪补偿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固有延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94. 某500kV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输出为2D41H,问:保护装置测得输出数字量(峰值)3E97H,问一次电压值(有效值)为多少? 答: 3E97H=16023D,2D41H=11585D, 测得数字量(有效值)为:16023/1.414= 11331.68 故一次电压值为:(500/1.732)*( 11331.68/11585)=282.37kV 95. 某500kV电子式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输出为2D41H,若实际电压为265kV,输出值为电压值(数字量,均方根值)多少? 答:输出电压值为:265/(500/1.732)*2D41H=298AH。 96. 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为2000A,保护电流额定二次输出为01CFH,问:保护装置测得电流数字量峰值为168H,问一次电流值(有效值为)多少? 答:01CFH=463D,168H=360D; 测得数字量(有效值)为:360/1.414=254.6 故一次电流值(有效值)为:2000*(254.6/463)=1099.8A 97. 智能保护装置的“跳闸”状态,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跳闸状态是指:保护交直流回路正常,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投入,GOOSE跳闸、启动失灵及SV接收等软压板投入,保护装置检修硬压板取下。 98. 智能保护装置的“信号”状态,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信号状态是指:保护交直流回路正常,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投入,跳闸、启动失灵等GOOSE软压板退出,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取下。 99. 智能保护装置的“停用”状态,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停用状态是指:主保护、后备保护及相关测控功能软压板退出,跳闸、启动失灵等GOOSE软压板退出,保护检修状态硬压板放上,装置电源关闭。 100. 智能保护装置检修过程中如需对光纤进行插拔,应有哪些注意事项? (至少答出5点) 答: 1) 操作前核实光纤标识是否规范、明确,且与现场运行情况一致; 2) 取下的光纤应做好记录,恢复时应在专人监护下逐一进行,并仔细核对; 3) 严禁将光纤端对着自己和他人的眼睛; 4) 插拔光纤过程中应小心、仔细,光纤拔出后应及时套上防尘帽,避免光纤白色陶瓷 插针触及硬物,从而造成光头污染或光纤损伤; 5) 恢复原始状态后,检查光纤是否有明显折痕、弯曲度是否符合要求; 6) 恢复以后,查看二次回路通讯图,检查通信恢复情况 101. 为保证插拔光纤后可靠恢复至原始状态,应对光纤如何标识? 答:为保证插拔光钎后可靠恢复至原始状态,应对光纤按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标识: 1) 尾纤标识应注明起点和终点 2) 不同屏柜的尾纤应由光缆吊牌进行区分; 3) 在同一屏内的尾纤应从标识上区分不同装置; 4) 同一装置的尾纤应区分不同插件;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5) 同一插件的尾纤应区分不同接口; 6) 为方便检修及运行人员日常维护,标志上可选择简要标明尾纤功能 102. 请简述智能化保护软压板的分类。 答:软压板的设置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保护功能投退软压板:实现某保护功能的完整投入或退出。 2. 定值控制软状态:标记定值、软压板的远方控制模式,如定值切换、修改等操作。 3. SV接收软压板:本端是否接收处理合并单元采样数据。 4. 信号复归控制:信号远方复归功能。 5. GOOSE软压板:实现保护装置动作输出的跳合闸信号隔离。所有保护出口端设置 GOOSE出口软压板,母差保护失灵开入接收端增设GOOSE开入软压板 6. 其他软压板:该部分压板设置有利于系统调试、故障隔离,如母差接入闸刀位置强 制软压板。 103. 为什么智能变电站软压板不再作为定值整定? 答: 在智能变电站中,软压板整合了传统变电站的功能软压板和出口软压板,软压板的设置应满足保护功能之间交换信号隔离的需要,检修人员及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均会涉及修改软压板,所以不再把软压板作为定值进行管理。 104. 请简述监控后台切换保护装置定值区的操作顺序。 答:监控后台切换保护装置定值区的操作顺序如下: 1) 保护改“信号”状态; 2) 切换定值区; 3) 核对定值; 4) 保护改“跳闸”状态。 105. 为什么在调度端允许进行远方投退智能保护重合闸、远方切换智能保护定值区,但不宜对智能保护其他软压板进行远方投退操作? 答:重合闸功能远方投退操作中,重合闸软压板状态可以返回,保护装置充电状态可以返回,有两个不同源做对比来判断操作是否成功; 定值区远方切换操作中,保护装置返送定值区号至调度端,调度端能够调取定值项,有两个不同源做对比来判断操作是否成功; 对于其他软压板操作,保护装置仅能返送该软压板状态,没有可以对比的不同源信息,无法确定操作是否成功,因此不宜使用。 106. 请简述智能化保护“装置故障”与“装置告警”信号含义及处理方法。 1)“装置故障”动作,说明保护发生严重故障,装置已闭锁,应立即汇报调度将保护装置停用。 2)“装置告警”动作,说明保护发生异常现象,未闭锁保护,装置可以继续运行,运行人员需立即查明原因,并汇报相关调度确认是否需停用保护装置。 107. 智能化保护在工作结束验收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智能化保护工作结束验收时,应检查保护装置有无故障或告警信号,保护定值及定值区切换正确,GOOSE链路正常,分相电流差动通道正常,检查保护状态是否为许可前状态,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并取下保护装置检修状态压板,检查监控后台有无相应告警光字信息和报文。 108. IEC61850定义的变电站配置语言(SCL)用以描述哪些内容? 答:1)一次接线图;2)通信关系;3)IED能力;4)将IED与一次设备联系起来。 109. IEC61850-7-4 兼容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中,将逻辑节点按首字母分为13大类,请列举至少6类并说出它们的首字母。 答: 名称 Axxx Cxxx Gxxx Ixxx Lxxx Mxxx Pxxx Rxxx Sxxx Txxx Xxxx Yxxx Zxxx 描述 自动控制 监控 通用功能 接口/归档 系统逻辑节点 计量/测量 保护功能 保护相关 传感器、监视 互感器 开关设备 电力变压器 其他设备 110. IEC61850-7-3 公用数据类规范中将数据对象按照其应用分为哪几大类,分别包括什么。 答:信号类,包括遥信,保护开入,硬压板,保护动作,保护自检,装置告警,通讯状态,故障录波; 测量类,包括遥测和保护测量; 定值和参数类,包括定值和参数; 控制类,包括遥控,遥调,软压板,直控。 111. 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中的“三层两网”指的是什么? 答:三层: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两网:站控层网络,过程层网络 112. 按照《DL/T860工程模型规范》对逻辑设备的建模的规范要求,逻辑设备宜按功能划分逻辑设备分为哪些类型?并写出对应的inst(实例)名称。 答: 公用LD,inst名为“LD0”; 测量LD,inst名为“MEAS”; 保护LD,inst名为“PROT”; 控制及开入LD,inst名为“CTRL”; 录波LD,inst名为“RCD”。 113. 请论述IEC61850 MMS站控层的遥控类型。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答:遥控的类型主要有加强型控制和普通控制两大类,其中加强型控制需要对控制的结果进行校验,以判断执行过程是否成功;普通控制不需要校验执行结果控制过程随着执行的结束而结束。 加强型控制又分为带预置和不带预置两种类型,即加强型选择控制、加强型直控; 普通控制也分为带预置和不带预置两种类型,即选择型控制、直控; 四种控制方式中以加强型选择控制用的最多,多用于对执行过程要求较高的场合,例如断路器及刀闸遥控、保护软压板遥控等;另外在一些要求快速执行,不要进行任何校验的场合会选用直控,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一步执行完毕即控制结束,例如保护装置及智能终端的远程复归遥控、档位升降、急停遥控等。 114. 下图是某数字化保护的一帧GOOSE“心跳报文”,请说出该装置GOOSE报文的组播MAC地址、GOOSE数据集路径,并说出正常情况下的稳定重传周期T0为多少,下一帧报文的StNum及SqNum值是多少? 答: MAC=01:0c:cd:01:04:21 GOOSE数据集路径=PL2208BGOLD/LLN0$dsGOOSE0 T0=5s 下一帧报文StNum=23,SqNum=21073 115. 某变电站中GOOSE-A网信息流如下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220kV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GOOSE第A第第第第220kV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220kV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220kV第第第第第第220kV第第第第第第 1)、 简述线路保护与智能终端之间信息流? 2)、 简述线路保护与第一套母差保护之间信息流? 3)、 若线路保护检修,请简述该变电站中如何隔离220kV线路第一套保护装置与站内其余装置的GOOSE报文有效通讯。 4)、若该变电站仅为单重化保护配置,线路间隔电流合并单元故障时运行人员的操作流程如何?若陪停故障间隔一次设备,则运行人员重新投入母差保护的操作流程。 答:1)、简述线路保护与智能终端之间信息流? (1)线路保护至智能终端:跳断路器A相、跳断路器B相、跳断路器C相、重合闸出口、线路保护永跳闭锁三跳 (2)智能终端至线路保护:断路器A相位置、断路器B相位置、断路器C相位置、压力低闭锁重合闸、第一套智能终端闭锁重合闸(另一套智能终端)。 2)、线路保护与第一套母差保护之间信息流? (1)线路保护至母差:线路保护A相启动失灵,B相启动失灵,C相启动失灵; (2)母差至线路保护:母差远跳闭重信号、母差跳闸、母线失灵保护动作。 3)、若线路保护检修,请简述该变电站中如何隔离220kV线路第一套保护装置与`站内其余装置的GOOSE报文有效通讯。 (1)投入线路保护装置的“检修状态”硬压板; (2)退出线路保护装置所有的“GOOSE出口”软压板; (3)退出所有与线路保护装置相关装置的“GOOSE接收”软压板; (4)退出线路保护装置背后的GOOSE光纤。 4)、合并单元故障情况下运行人员停役相关二次设备的操作: (1)投入故障间隔合并单元的“检修状态”硬压板; (2)投入故障间隔线路保护的“检修状态”硬压板; (3)投入母差保护的“检修状态”硬压板; 一次设备陪停时情况下,重新投入母差保护的操作 (1)停下合并单元故障间隔一次设备 (2)退出母差保护对应间隔的SV接收压板及GOOSE接收发送压板 (3)待母差无差流情况时,取下母差保护的“检修状态”硬压板。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