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03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2.历史上,古埃及不断遭到外族入侵。下列哪些国家曾入侵过古埃及(①波斯帝国A.①②③②亚历山大帝国B.②③④③古巴比伦王国C.①③④)③象形文字C.③④④罗马帝国D.①②④3.下列属于古埃及科学和文化成就的是(①太阳历A.①②②《大明历》B.①③④甲骨文D.②④4.小明喜欢周游世界,他在旅游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他到达的国家是(A.埃及)B.法国C.意大利)D.英国5.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B.它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品C.它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象征D.它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6.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这反映了(A.王权的逐渐衰落C.法老拥有无限的权力B.社会矛盾的激化D.法老的审美发生变化)7.西方把两河流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两河”是指(①尼罗河A.②④②印度河B.③⑤③幼发拉底河C.②③)D.古埃及人④黄河D.④⑤)⑤底格里斯河8.楔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A.苏美尔人B.阿摩利人C.古印度人)9.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汉谟拉比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②汉谟拉比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③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④汉漠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2④10.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A.《汉谈拉比法典》C.《拿破仑法典》)B.罗马法D.1787年宪法1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该法典(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12.印度的古典文明是从早期吠陀文明发展而来的,而吠陀文明则是雅利安人创造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是在()A.公元前2200年左右C.公元前1500年左右B.公元前1700年左右D.公元前1200年左右)④摩亨佐·达罗遗址D.①④13.下列属于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文明遗址是(①哈拉帕遗址A.①②②殷墟遗址B.②③③二里头遗址C.③④14.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等级: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等级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15.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16.亚非文明的代表有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因素是(A.大河B.海洋C.高山D.青钢器17.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关键词:《汉谟拉比法典》上述内容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埃及金字塔”“”“哈拉帕”。A.古代罗马文明C.阿拉伯文明B.古代希腊文明D.古代亚非文明))18.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19.一考古队从非洲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其考察的顺序是(①尼罗河流域A.①④②③②印度河流域B.①③④②③黄河流域C.①②④③)④两河流域D.③②①④)20.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①都出现在一些大河流域③都处在奴隶社会A.①②③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5分)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B.②③④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④都诞生了世界性的宗教C.①②④D.①③④(1)你知道图一和图二两个建筑物的名称吗?它们都是哪一文明古国的名胜古迹?(2分)(2)图二建筑有何用途?该建筑物位于哪条河的下游?(2分)(3)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这两幅图所反映的问题?(1分)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该石柱上端是浮雕,下端刻满法典条文。法典分序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正文部分共有282条。该石柱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1)浮雕中站立的人物是法典的颁布者,法典因其而得名。根据已学知识判断,这个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2分)(2)浮雕中的画面对法典的来源做了什么样的诠释?(1分)(3)石柱上使用的是什么文字?(1分)(4)这部法典在历史上的地位(影响)如何?这部法典被保存下来有何意义?(2分)23.(4分)右图是一尊释迦牟尼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佛教创立于何时,其创始人是谁?(1分)(2)早期佛教为什么会得到国王和一些高人的支持?又为什么会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2分)(3)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外传播。请写出传入中国的路线。(1分)24.(7分)某校九年级(6)班的同学开展了探究古代亚非文明的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走进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中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尽管如此,许多考古学家还是走进金字塔,试图揭开这个历史之谜。(1)古代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因为工程巨大而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天外来客”所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分)【解读珍贵文物】(2)右图石柱上,古巴比伦王国人民心目中的太阳神沙马什正在向哪位国王授予权杖?这一场景意在说明什么?(2分)【聚焦种姓制度】印度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只取得了1银1铜的成绩。印度某学者认为,印度体育落后,主要是印度文化没有运动的元素,因为种姓制度鄙视体力活动,注重精神修行,所以现在的印度教育、体育都被放在次要地位。曾在《印度时报》工作,且出版过印度运动史书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某访问学者也认为,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让不同阶层的人无法一起参与同一体育活动,这成了印度体育不发达的根源之一。(3)如何理解“不同阶层的人无法一起参与同一体育活动”?(1分)【活动总结】(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具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25.(8分)某校九年级(1)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一些资料,请你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感受文明】(1)你能分别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代表的成果的名称吗?(2分)【分析史料】第196条第200条第205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剖其一耳。——《汉读拉比法典》(2)仔细分析史料,前两条和第三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这说明了什么?(2分)【放飞想象】(3)结合所学知识,大胆想象,分别以吠舍和婆罗门的身份写一段文字,就种姓制度加以辩论。(2分)【深入探究】(4)除了中国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都中断了,未能一直延续下去,只留下一些历史痕迹。请你探究一下这三个文明古国文化中断、未能延续的原因。(2分)第一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一、1.【答案】A【解析】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2.【答案】D【解析】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3.【答案】B【解析】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4.【答案】A【解析】“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5.【答案】C【解析】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6.【答案】A【解析】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7.【答案】B【解析】“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古巴比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8.【答案】A【解析】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9.【答案】C【解析】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谋拉比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10.【答案】A【解析】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1.【答案】B【解析】首先判断该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求;还规定扬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说明该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12.【答案】C【解析】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自称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侵入印度。13.【答案】D【解析】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哈拉帕和摩享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1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婆罗门为第一等级,刹帝利为第二等级,吠舍为第三等级,首陀罗为第四等级。15.【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句、泰国、束埔寨等国。16.【答案】A【解析】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都发祥于大河流域,可见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因素是大河。17.【答案】D【解析】埃及金字塔属于古代非洲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哈拉帕属于古代印度文明,故题干关键词反映的历史主题是古代亚非文明。18.【答案】A【解析】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古埃及金字塔位于尼罗河流域;甲骨文诞生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种姓制度诞生于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1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尼罗河流域位于非洲,两河流域位于亚洲西部,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地区,黄河流域位于东亚地区,自西向东排序,即①④②③。20.【答案】A【解析】④只符合古代印度文明,排除含有④的选项。二、21.【答案】(1)图一是狮身人面像,图二是金字塔。古埃及。(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尼罗河。(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巨型陵墓,是国王残酷奴役奴隶和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埃及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古代世界奇迹之一。22.【答案】(1)汉谟拉比。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2)浮雕中的画面象征着君权神授。(3)楔形文字。(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该法典对研究奴隶社会的阶级压迫和社会状况有极高的价值。23.【答案】(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2)早期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因而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因此得到下层民众的支持。(3)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解析】本题考查了佛教创立和传播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4.【答案】(1)用途:作为陵墓。不同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法老奴役人民的见证。(2)汉谟拉比。意在说明君权神授。(3)种姓制度是一种等级制度,不同等级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4)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大河流域;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在政治上实行奴隶主专政。【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第(1)题主要考查金字塔,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结合图片及题干所述即可回答。第(3)题主要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本质,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即可。第(4)题综合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特点,回答时从发祥地、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总结即可。25.【答案】(1)图一:金字塔;图二:《汉谟拉比法典》;图三:种姓制度:图四:甲骨文。(2)前两条实行对等惩罚,而第三条实行不对等惩罚。因为第三条中的奴隶和自由民之子身份等级不同。这说明了该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3)吠舍: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生产了大量的粮食,养肥了成群的牛羊,制造了精美的生活、工艺用品,并把它们运到各地供你们享受,凭什么我们却不能与你们一样拥有国家权力,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的该子恋爱都要遭到你们的反对?婆罗门:该死的家伙,想造反啦?造物主用嘴演化出我们,而用腿生出你们,难道嘴可以与腿平等吗?给我好好干活去!别触犯神的意志!(4)过度的农业开发导政环境恶化;新兴文明的征服:外族的入侵;灌溉农业带来|的土地盐碱化;地势平坦,无天然的屏障抵御外族侵入等。(答出两条即可)【解析】第(1)题考查识图能力,较为简单,可依据所学知识直接解答。第(2)题围绕惩罚方式和不同等级的身份,分析归纳答案。第(3)题回顾种姓制度的内容,结合各自的地位加以想象。第(4)题要从外族的入侵、环境的演变等角度思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