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其可持续发展

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其可持续发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16年第3期现代园艺景观设计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其可持续发展

袁连光

(华汇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杭州5310013)摘要院通过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和生态规划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我国在设计园林景观过程中,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

展的可协调性和一致性。

关键词院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

随着这几年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大量的工业化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给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也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大量的物种开始灭绝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合理运用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再生资源,成为我国国民不可推卸的责任。1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息息相关

1.1园林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在构造园林景观时,离不开山水、植物和建筑这三大要素,而建设园林景观的目标是让景观呈现出艺术性、功能性和科学性等效果。但是建造园林景观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园林艺术作品,只有被赋予一定思想意境的景观和景观要素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园林艺术的价值。1.2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是生态规划我国设计园林景观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和自然环境能够和谐的相处,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远离大城市的高楼大厦,远离空气污染,可以近距离的和大自然相处。1.3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互相融合我国的园林景观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组成的一种复合型生态系统。任何一种园林景观都是赋予了生命气息的,是流动的。在建设园林景观时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与自然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设计

2.1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证完成预计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减少相应的物质,运用人类的智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特别谨慎地看待我国目前经常遇到的城市超常规发展模式,绝对不能以破坏地区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代价,以向后代借资源的方式来求取当下的利益和发展,这样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现如今的景观设计师像是在治疗整个城市的伤疤,为了能够促进城市各系统的良性发展,创造具有合理使用功能和高质量艺术水准的生态景观2.2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2.2.1地方性原则。地方性原则是指设计师因地制宜,在设计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中,在尊重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当地的区域文化的基础上,保留该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群落,利用当地的植物和建材建设园林景观生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园林景观的设计应该要与之所处的自然环境风貌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提倡生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2.2.2保护自然原则与多样性原则。在我国现行的“城市美化”活动,大多存在速成效果的现象,例如,近年来的“草坪热”和“移植树木”等活动,都是为了尽快获得成效。这种效果虽然很好,但是人们很少思考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害。自然环境的园林景观建设,首先应该遵循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园林景观建设应符合自然规律,以植物学、自然景观生态学、美学等作为基础,在遵循生态的原则上,对自然景观进行加工重塑。其次,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应该整合人与自然界的各项因素,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引入的植物要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体现物种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态环境的活力,使人与自然成为协调的整体。2.2.3持续性原则。人们在进行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人们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提出的新价值观,其目的是利用现代的科技,不断开发绿色资源,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促使自然界和人能够和谐的发展。园林景观的设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利用景观资源的可持续性,以此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2.2.4综合性原则。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不是单纯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人为的艺术加工,应该是一个综合社会、自然生态、美学等多个方面的考虑所进行的生态建设,因此,在对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地整合和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除了上述的几点基本原则外,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还强调“以人为本”,人人都可以是园林景观的设计师,要求人们积极参与景观的生态规划,每个人都是自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受益者。3小结

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不是单纯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加工,而是一个实现园林景观设计、自然生态、人文价值三者统一的过程。对园林景观的生态规划设计,要遵循着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实现对自然景观的艺术加工,此外,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还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张汉元.浅议桃江县城景观生态规划[J].山西建筑,2008(19)

2

蔡驰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的尺度等级[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

(责任编辑荷初)-113-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