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质量和密度-竞赛题精选

质量和密度-竞赛题精选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质量和密度

一.选择题

1.(2011年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夏日炎炎,气温节节上升,小徐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 ( ) A.体积变大了 B.比热容变大了 C.质量变大了 D.密度变大了

1。 答案:A解析:由于水银热胀冷缩,气温节节上升,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体积变大了,选项A正确.

2.(2007年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答案:B

解析:由=V解得甲杯中液体质量m=2ρ1ρ2V/(ρ1+ρ2),乙杯中液体质量M=ρ1V/2+ρ2V/2=(ρ1+ρ2)V/2 ,m-M=—(ρ1-ρ2)2V/(ρ1+ρ2)<0,乙杯中液体质量大.选项B正确。

点评:比较两个物理量的大小,可以采用作差法和作商法。所谓作差法就是两个物理量相减,若差值是正值,则被减数大于减数;若差值是负值,则被减数小于减数.所谓作商法就是两个物理量相除,若商大于1,则被除数大于除数;若商小于1,则被除数小于除数。

4.(2007年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厘米,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则石头的密度为( )

(A) 2。0×l03千克/米3 (B) 2.5×103千克/米3 (C) 3.0×l03千克/米3(D) 3.5×l03千克/米3 4. 答案:B 解析:包有石头的冰块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说明包有石头的冰块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即V冰ρ冰g+V石ρ石g=m g。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厘米,说明冰体积和熔化的水体积之差为△V=0.6厘米×10厘米2=6厘米3,即V冰ρ冰=(V冰—△V)ρ水.V冰+V石=m/ρ水。,联立解得石头的密度为ρ石=2。5×103千克/米3,选项B正确。

6.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ρ甲〉ρ丙〉ρ乙 B.甲的密度是丙的2倍

C.丙的密度是乙的1/2

D.甲、乙、丙三种物质密度之比为1∶2∶3

6.答案:B

解析:由m=ρV可知,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斜率表示密度,所以ρ甲>ρ乙〉ρ丙,

选项A错误;甲的密度为1.0 g/cm3,乙的密度为0.7g/cm3,丙的密度为0。5g/cm3,甲的密度是丙的2倍,丙的密度是乙的5/7,选项B正确C错误;甲、乙、丙三种物质密度之比为1∶0.7∶0.5,选项D错误。

10.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

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 A.0。05吨

B.0.26吨

C.2.6吨

D.50吨

( )

10。答案:A解析:飞机所用材料体积V=M/ρ钢=130×103kg÷7.8×103kg/m3= m3.需“气凝胶\"质量为m=ρV=3kg/m3× m3=50kg=0。05吨,选项A正确。

二.填空题

1.(2007青岛竞赛题)小红家上月5日自来水表的读数为344m3,本月5日自来水表各指针的位置如图6所示,这时水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_m3,所以一个月来她家用去__________m3水(精确到m3即可)。 1。 答案:356 12

解析:水表×1000的指针指向0和1之间,×100的指针指向3和4之间,×10的指针指向5和6之间,×1的指针指向6,×0。1的指针指向0,水表的示数是0×1000+3×100+5×10+6×1+0×0.1=356(m3)。一个月来她家用去356m3—344m3=12m3水。

2、(2011广东竞赛题)现有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种金属,

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平均密度为(ρ1+ρ2)/2,混合后的最大质量为.(不考虑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2。答案:(1+ρ2/ρ1)m

解析:由于甲的密度较大,ρ1>ρ2,要使混合后质量最大,甲用质量m,则混合后的最大质量M=(+)(ρ1+ρ2)/2,解得M=(1+ρ2/ρ1)m.

9.(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小林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小

图6

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17(a)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B.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C。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D。从水中取出小木球,擦干后用天平测量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d)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m;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1)用天平测出木球的质量m= g,木球的体积V=cm3,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ρ木=______g/cm3 。此值要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2)实验后总结经验,小林发现用天平测量的误差较大.如不用天平,只需在a、b、c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测出木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步骤: (用字母表示出测量量).

根据你所补充的步骤,用以上各测量量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ρ木=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2.答案:(1)11。2 20 0。56 偏大

(2)将小木球放入量筒内是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量筒示数为V4。 ρ木

解析:(1)小木球体积V= V2—V3=46cm3—26cm3=20cm3,小木球的密度ρ木=m/V=0.56g/cm3 (2)小木球质量m=(V4-V1)ρ水。 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ρ木=ρ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