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小周 第5单元 周长
第一课时
课题:
什 么 是 周 长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44-45页: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具准备
课件、皮尺、脚印 、圆、车、五角星图 。 学具准备
皮尺、1条长40厘米的细绳、1枚硬币。 教学过程
一、感知周长,引入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大家这几天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了吗?羊村昨天晚上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小蚂蚁储藏在粮仓里的蛋糕被盗了。小蚂蚁知道后可急了,于是它焦急地绕着一片树叶的边线走了起来(课件演示小蚂蚁爬树叶过程)正好走完一圈也叫一周的时候突然想到:对,得赶快向村长报案。于是小蚂蚁就报案去了。 二、体验周长的意义 1、树叶的周长
学生用铅笔在书上演示小蚂蚁刚才爬树叶的过程。 教师强调:从起点开始绕树叶的边线走一周又回到起点。 你们知道小蚂蚁走的这一周是这片树叶的什么吗? 板书:周长。 2、描一描:脚印周长
(课件演示村长开着警车来了)村长来到粮仓侦察了一番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在门口留下了三种动物的脚印(老师出示三种不同动物的脚印),村长掌握了这一线索后就去调查了,同学们:你们也动手描一描脚印。 3、比较得出什么是周长
你们看我们刚才描脚印的方法和小蚂蚁走树叶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
1、描一描(完成课本44页描一描和45页第一题)
2、摸一摸
(1)课桌面的边线 (2)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3)出示圆、车、五角星图 . 说说这几个图形的周长在哪里? 指名分别说出圆、车、五角星的周长 3、量一量
(1)、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课本45页第二题) (2)、量头围,腰围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衣服时,或者给别人买衣服时要量腰围(围绕腰一周的长度称为腰围)。还有买帽子时要用到的头围(围绕头一周的长度称为头围)
如果要量腰围、头围应选用什么测量工具。同桌互量。 (3)量一量硬币的周长(先想一想怎么量,再动手) (4)量一量脚印
师:就在大家量腰围的时候从村长传来了好消息:小偷抓到了。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它也没告诉我是谁。只告诉我小偷的脚印周长是 22 厘米。 谁能说出小偷是谁? 四、总结评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45页第2、3题
第2课时
课题:
什么是周长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 动,认识周长,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体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重难点:
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下面图形的边线。
二、下面的图形是由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这些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三、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6厘米6厘米9厘米5厘米3厘米5厘米5厘米11厘米9厘米6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
四、一个长方形的足球场,长100米,宽75米。小明沿着足球场跑了两圈,跑了多少米?
五、你会求下面的周长吗?
3dm
9dm
第3课时 课题: 游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运用已学知识,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4、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重点: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市有哪些公园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去了一趟小公园,在这个小公园里,它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老师今天也带你们去一趟这个公园,看看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小公园的挂图。这就是那个小公园,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在同学提出的许多问题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点研究其中的一个与我们这段时间学习的数学知识——周长有关的问题。
3、你能指出这个小公园的周长吗?如果让你来计算这个公园的周长,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有办法获得这些信息吗?
4、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这些信息,你能求出这个小公园的周长吗?试试看。
5、让学生展示不同解法。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你们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求小公园的周长的方法吗?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在这个小公园的附近,小动物们还拿着一些很有趣的事
物和图形,你们认识它吗?
我们班有六个组,老师这里一共有六个图形,每个组可以拿几个?但老师想请每个小组算两个图形的周长,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2、今天我们一起去游玩了一个小公园,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
课本46页算一算1、2、3、4题
第4课时 课题: 游园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各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各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请量一量再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
二. 算一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三. 描出下面各个图形的边线,并量一量,算一算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
笑笑每天都沿着池塘的小路跑一圈,他每天跑多少米?
第5课时 课题: 花边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比一比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且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
发展学生估算能力,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
能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互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课件出示长方形)提问:这是个什么图形?(长方形);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大家再回忆一下什么叫周长?(课件出示周长的概念) 3.什么叫桌面的周长?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桌面的周长概念之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桌面周长的边线。你们想知道桌面的周长是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的周
长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估算一下桌面的周长大约是多少?
2.到底谁估算的比较接近呢?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动手去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来检验自己的估算是否接近;不过测量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的要求:①先看清楚屏幕的问题上:(课件出示下面问题):
(一)要求课桌面的周长要先量出什么边。 (二)有几种计算课桌面周长的方法?记录下来。 (三)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②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以前后两桌为小组,4个人选择其中的一张桌子来测量、计算。 3.小组测量、交流、汇报。 4.学生汇报并板书:
① 50+39+50+39=178(厘米) ② 50×2+39×2=178(厘米) ③ (50+39) ×2=178(厘米)
5.提问:(50+39) ×2=178(厘米),为什么要×2 ?小组讨论。
6.(课件演示讨论结果)
7.提问:如果用文字表达上面三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8.(课件出示)全体朗读两遍,比较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
①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长+宽 ②长方形的周长= 长×2 + 宽×2 ③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9.提问: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7cm
15 cm
2.我校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如下图), 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30+15=45米。对吗?
30cm
15cm ( )
3.一块长方形的草地,长10米,宽6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是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10米
6米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做一做”的第2、3题
第6课时 课题:
花边有多长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周长的算理.
2.能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方法: 练习式 教学过程: 一.判断题:
1、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 )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 3、一个长方形长8米,宽2米,它的周长是10米( ) 二.选择题
1、一块黑板,长与宽的和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 )
A.5×4 B.5×2 C.(5 + 5)×2
2、植树节美化校园,利用围墙的一边,用铁栏杆围出一个长方形花圃,长是25米,宽是10米,需要( )米长的铁栏杆? A.不能确定 B. 70 C. 45 D.60 三解决问题
1、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4米
2厘
3厘米
2、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6米,宽14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3.实践操作:用16根火柴棒,可以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假设每根火柴棒长为1厘米),分别讲出每种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5米
米
4.填表。(单位:厘米)
长方形的长 a 长方形 的宽 b 长方形的周长C 1 4 5 2 3 6 2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