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定方法也不同,本《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规定有设计确定,确定的内容包括: (1) 确定安全判据
确定安全判据应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两个指标,还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单一指标,二者均可。 (2) 若采用单一指标(爆破振动速度),推荐下面两个公式:
V=KˊK(Q
1/3
/R) (cm/s)
α
式中:Kˊ——修正系数,Kˊ=0.25~1.0
Q——炸药量 kg R——炸源至观测点间距离,m
V= K(Q
式中:Q——一次爆破用药量
1/3
/R) (cm/s)
α
R步药几何中心至计算点距离,m
K、α——根据不同结构、不同爆破方法,按表1选取 表1
结构特点和爆破方法 基础爆破 多层建筑物拆除爆破 水压爆破 K、α值的选取 K 116.4 32.1 91.5 α 1.74 1.54 1.48 相关系数 0.99 0.98 0.96 2、建筑物倒塌冲击波地表而产生的塌落振动速度
与爆破地震波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相比,建筑物倒塌时冲击地表而产生的塌落振动速度大些,其塌落振动速度目前尚无统一计算公式。若以地面塌落振动速度表示强度,采用无量纲相似参数分析方法,集中质量(冲击或塌落)作用于地面造成的
塌落振动速度V可参阅以下公式计算。
Vt=Kt [(MgH/σ)/R]
式中:Vt——塌落引起的地面振动速度,cm/s M——下落构件的质量,t g——重力加速度,m/s2
H——构件的中心高度,m
1/3β
σ——地面介质的破坏强度(MPa),一般取10 MPa R——观测点至冲击地面中心的距离,m
建筑物拆除爆破塌落振动与结构的解体尺寸和下落的高度有关。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撞击作用,控制下落建筑物解体的尺寸十分重要,高度是改变不了的。根据数座高烟囱爆破拆除实测数据整理分析给出上式中的衰减参数Kt=3.37,β=1.66。 3、对地面建筑物拆除爆破,一般松动爆破时,不考虑爆破冲击波的安全距离。抛掷爆破时,可按下式计算:
RR=Kn·Q
式中:
Q——装药量,kg
1/2
Kn——与爆破作用指数和破坏状态有关的系数, 表2 Kn 值 建筑物破坏程度 完全无破坏 玻璃偶然破坏 玻璃破坏、门窗部分破坏、抹灰脱落 3 5~10 2~5 1~2 爆破作用指数 2 2~5 1~2 0.5~1 1 1~2 在峡谷进行爆破时,沿山谷方向Kn值应增大50%~100%;当被保护建筑物与爆
源之间有密林,山丘时,Kn值减小50%。
4每孔装药量
单排孔爆破或多孔爆破的第一排孔的每孔装药量按下式计算:
Q=q·a·W1·H
式中:
q——单位炸药消耗量,kg/m a——孔距,m H——台阶高度,m W1————底盘抵抗线,m
多排孔爆破时,从第二排孔起,以后各排孔的每孔装药量按下式计算:
Q=k·q·a·b·H
式中:
k——考虑受前面各排孔的矿岩阻力作用的增加系数,k=1.1~1.2 b——排距,m
5一般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 (1) 开挖两端方向的飞石距离 R1 R1=20n·W ﹐m
式中:n——爆破作用指数 w——最小抵抗线,m (2)开挖两侧方向的飞石距离 R2 R2=40n·W ﹐m
顺风或下坡方向的飞石距离应增大25~50% (3) 硐室爆破的飞石距离R R=20n·W·K﹐m
式中:n——最大硐室药包的爆破作用指数
222
3
W——最大硐室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 K——系数,K=1.0~1.5。
上式适于地形单侧抛掷爆破和最小抵抗线小于25m的情况。
(4) 由于地形高差的影响,飞石落地后会弹跳一段距离(X),如伊犁铁
矿大爆破滚石达4km。 X=K[2COSα(tgα+tgβ) -1],m
式中:α——最小抵抗线与水平线夹角,(°)
2
β——山坡坡角,(°)
K——系数,试验测定,一般取1~1.5。 (5)露天台阶深孔爆破的飞石距离R 公式(一):
R=100K1·K2r/W , m 式中:
R——露天深孔爆破飞石安全距离,m K1——深孔密集(邻近)程度系数,如表3 K2——炸药爆能与抵抗线相关系数,如表4 r——深孔半径,cm
W——第一排炮孔的最小抵抗线,m。 表3
K1 深孔密集程度系数(K1)值
2 1.5 1 2 0.7 0.6 0.5 0.4 0.3 3 4 5 6 7 3
3
深孔密集系数,M 0.5 1 表4
炸药爆能与抵抗线相关系数(K2)值
K2 抵抗线(m) 0.3 0.6 0.9 1.1 1.3 1.5 1.7 1.9 1 2 3 4 5 6 7 8 2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