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会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二、实验器材:2只小灯泡,3个开关,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导线若干条。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值 1分 2分 1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连接电路 连接成并联电路,开关都处于断开状态。 3.改变不同开关的闭合和断开状态,观察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1)闭合开关S1和S2后,断开和闭合开关S,观察两灯的发光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2)闭合开关S和S2后,断开和闭合开关S1,观察两灯的发光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3)闭合开关S和S1后,断开和闭合开关S2,观察两灯的发光情况。并记录实验现象。 1分 1分 0.5分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 分析实验现象:①在并联电路里,干路开关S所控制的用电器是 ③(①L1; ②L2; ③L1和L2)。②在并联电路里,支路开关S1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① (①L1; ②L2; ③L1和L2)。③在并联电路里,支路1.5分 开关S2所控制的用电器是② (①L1; ②L2; ③L1和5.分析论证 L2)。 实验结论:在并联电路里,干路开关控制的用电器是全部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的用电器是支路的用电器。(选填“全部”或“支路”) L1和L2并联且正常发光,如果其中一个灯丝断了,另一个灯是否受影响? (否) 合计
实验电路图
监考教师 总分
1.5分 0.5分 10分 6.反思拓展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2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规格不同的2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已预接好的实验电路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可能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分值 得分 备注 1分 3.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1分 记录准备连入电路的量程和分度值。 (2)检查已接好的电路,试触开关,查看两灯是否0.5分 发光。 (3)断开开关(0.5分),正确接入电流表于A点(0.51.5分 分),测出通过L1灯的电流并记录(0.5分)。 (4)参照步骤(3)测量并记录B点的电流。 (5)参照步骤(3)测量并记录C点的电流。 1.5分 1.5分 1分 1分 1分 10分 (6)整理器材。 4.分析论证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如果将电流表并联在灯两端,会有什么现象?(灯5.反思拓展 不亮,短路,会损毁电源)(答对其一即可) 合计
实验电路图
监考教师 总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3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跟电路各部分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2只小灯泡(规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已预接好的实验电路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1、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可能等于各串联部分电压之和。 分值 1分 1.5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已连接好的电路是否连接无误,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观察并记录电压表要使用的的量程和最小分度。 (2)正确选择量程,电压表与L1并联,正负接线柱连接无误。(1分) 正确读出L1的电压并记录。(0.5分) 3、进行实验 (3)正确选择量程,电压表与L2并联,正负接线柱连接无误。(1分) 正确读出L2的电压并记录。(0.5分) (4)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电压表与待测电路两端并联,正负接线柱连接无误。(1分) 正确读数并记录L1L2两端电压。(0.5分) (5)整理器材。 4分析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部分电压之和。 如果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会有什么现象?(闭合开5、反思拓展。 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答对其一即可) 合 计
实验电路图
监考教师 总分
1.5分 1.5分 1.5分 1分 1分 1分 10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4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一个,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20Ω),已预接好的实验电路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通过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通过导体上的电流与电压可能成正比。 (1)检查器材,观察并记录接入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 (2)正确连接电路,保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开关闭合前, 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检查电路是否正确。 (4)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 (5)保持电阻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第二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 (6)保持电阻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第三组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 (1)根据表格数据作出图像。 完善坐标刻度(0.5分) , 描点(0.5分), 连线(0.5分) (2)根据图像做出结论:电阻一定,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这种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合计 分值 0.5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5分 1分 1分 10分 得分 备注 3.进行实验 4.分析论证 5.反思拓展
实验电路图
监考教师 总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5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阻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1、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电阻。 2、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 3、探究小灯泡的电阻与亮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电功率公式 P=UI 电阻公式 R=U/I 三、实验器材: 小灯泡(2.5V),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已预接好的实验电路 四、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分值 2分 得分 备注 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量程、最小分度,观察小灯泡1.检查器材。 的额定电压,并记录,检查开关是否断开。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值。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2.在额定电压,记录电压表示数。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观察并压下,测小灯记录小灯泡亮度是否正常,断开开关。(1.5分)计算并泡额定电流。 记录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电阻。(1.5分) 3.在低于额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认定电压时测读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观察并记录小灯泡发光情况,小灯泡的功断开开关。(1.5分)计算并记录小灯泡的功率和电阻。率。 (1.5分) 1、小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 4.分析论证 2、小灯泡的亮度越亮,小灯泡的电阻越大。 1.当小灯泡的实际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小于 5.反思拓展。 额定功率。2.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亮度变化,是因为小灯泡灯丝的温度变化造成的。 合 计
实验电路图
监考教师 总分
10分 1分 3分 3分 1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6 研究电磁铁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小堆大头针,电磁铁.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1.提出问题 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 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1)检查器材。 (2)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合适的位置,3.进行实验 观察记录电流的大小,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观察记录大头针的个数。 (4)改变电流的大小,重复步骤(3)操作两次。 (5)整理器材。 1分 1分 1分 1分 2分 1分 4.分析论证 1.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 1分 强。 2.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 大 ,它的磁性就越强。 1分 5.反思拓展 电磁铁加装铁心的目的是 增强磁性 . 合 计
图6 实验电路图
1分 10分
监考教师 总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7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已调平待用),量筒,滴管,盛盐水的烧杯(标明杯水的总质量)。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1.检查器材 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 (2)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 2.记录总质量 3.测量盐水体积 4.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5.计算盐水的密度 6.整理器材 观察标签、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1)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2)正确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记录。 (1)把装剩余盐水的烧杯轻轻放在天平左盘上,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2)正确读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并记录。 计算盐水的密度并填表。 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1分 1分 1分 分值 得分 备注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7.反思拓展 这样测量的盐水密度与盐水密度真实值相比,偏小。 1分 合计 10分
监考教师 总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8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钩码一盒(规格相同,标钩码质量)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1.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 重力大小与质量可能成 正比 。 (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完成实验: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上。 1分 1分 3.进行实验 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每次相应的质量和重力。(每组数据0.5分) (3)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位,摆放整齐。 作出图线:用5组数据做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图线2.5分 1分 4.分析论证 (坐标刻度1分、描点1分、连线1分)并得出结论(0.5分)。 3.5分 5.反思拓展 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比值一定) 1分 合计 10分
监考教师 总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9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g取10N/Kg)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1.提出问题。 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1分 2.猜想假设。 杠杆的平衡与力乘力臂有关? (1)观察并记录杠杆上的最小刻度值和每一个钩码的质量。(1分) (2)调节杠杆平衡:把杠杆放在支架上,两个细铁丝环位于支点两侧并与支点等距。(1分) 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分) 3.设计和 (3)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利用铁丝环在进行实验。 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1分)测量并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分) (4)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改变杠杆两边的钩码数量,重复步骤(3)的操作。(1分) (5)整理器材。(1分) 4.归纳出杠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值。 杆的平衡条总结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1分) 件。 5.反思拓展。 实验时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大小,减小实验误差。) 合 计
监考教师 总分
1分 2分 2分 2分 1分 1分 10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10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器材:
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的细铜丝,铅笔。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 观察并记录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值、零刻度线是否1.5分 磨损。检查2块三角板的直角是否磨损。 尺的刻度线贴近课本,尺与课本的长边和短边平行。(0.5分) 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课本长(短)边的一端对齐,然后观察另一端所对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2.5分 尺面垂直。(1分) 记录测量结果,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有单位。(1分) 用两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将硬币卡紧,另一直角边与刻度尺紧贴。(1分) 移动三角板和硬币,使刻度尺某一条整数刻度线与硬币被测直径的一端对齐,然后观察另一端所对的刻度线,3分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1分) 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数字,一位估计数字和单位。(1分) 2分 将细铜丝在铜笔上密绕若干圈(至少10圈),正确测出4.测细铜丝线圈长度和圈数。(1分) 直径。 记录细铜丝直径。(1分) 5.整理器材。 把器材放回原位。 6.反思拓展。 测细铜丝直径时,如果绕线时没有紧密绕线,则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合 计
0.5 0.5 10分 监考教师 总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11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练习估测水的温度,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二、实验器材:
温度计,分别装有热水和冷水的2个烧杯,毛巾。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分值 1分 1分 得分 备注 1.检查器材。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估测热水把手指伸入水中,把估测的温度记录下来,记录温度要的温度。 有数字和单位(估测温度误差小于10℃)。 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3.用温度计温度计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1分) 测热水的温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水度。 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分) 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1分) 4.估测冷水参照第2步评分标准。 温度。 5.用温度计测冷水的温参照第3步评分标准。 度。 6.整理器材。 把器材放回原位,动作要轻。 7.反思拓展。 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热水温度会超过体温计的量程,使体温计损坏) 合 计
3分 1分 2分 1分 1分 10分
监考教师 总分
遂宁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物理评分表 物理试题1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 三、设计实验、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及结论反思评分标准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求 及 评 分 标 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1.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 (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 > 2f。 2.猜想假设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 < 2f。 1分 (1)检查器材是否完好,记录凸透镜的焦距大小(1分)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点燃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调节高度,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1分) 3.设计实验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7分 和进行验 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2分) (4)找出2倍焦距点和1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与1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2分) (5)熄灭蜡烛,将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1分) 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 2f外(大于2f)范围时,4.分析论证 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物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在1f到2f之间(大于1f小于2f)范围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5.反思拓展 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等大、实 像, 当物距u 1分 1分 1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