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名著》作品内容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主旋律,如《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小兵张嘎》、《把一切献给党》、《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星星之火》、《山呼海啸》、《桥隆飙》、《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三家巷》、《创业史》(第一部)、《抉择》等。
《红岩》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作品类型:革命小说 出版时间:1962年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胜利进军和反动派的垂死挣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
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成岗(陈然)、刘思扬(刘国志)、余新江(余祖胜)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青春之歌》 作者:杨沫 作品类型:革命小说 出版时间:1958年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歌剧等。
小说写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
林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逃避为男人当“玩物”和“花瓶”的命运,踏上流亡之路。她逃离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杨家村小学投亲不遇,做了代课教师。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地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海自尽,被一直注意着她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
“诗人兼骑士”的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在余永泽爱情的感动下,她答应和他共建爱巢,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她不甘心
被人供养,先是寻找工作受挫,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
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余永泽一再拦阻她参加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林道静在惨痛的事实面前如梦方醒,决心离开庸俗自私而平庸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从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软弱,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林海雪原》 作者:曲波
作品类型:革命战争小说 出版时间:1957年
这是一个由一部出名的同名电影而家喻户晓的一部小说,讲述的是小说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书里所写的是有关于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1957年9月《林海雪原》正式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广大读者为书中所展示的惊险曲折的传奇性的英雄故事所倾倒。这部
小说也很快被改编为话剧、电影、连环画,并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尤其在改编为京剧《智取威虎山》之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英雄人物杨子荣形象至今为人们所传颂。
《烈火金刚》 作者:刘流
作品类型:抗战题材小说 出版时间:1958年
《烈火金刚》(本名应为《烈火金钢》)是1958年作家刘流所著的一部看抗战题材小说。故事讲述了地裂山崩的“五·一”反“扫荡”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向国民党蒋介石加紧了政治诱降,回师后方集中兵力向冀中军民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扫荡”。抗日战争打得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候,在河北省滹沱河的下游桥头镇,发生了一次残酷的阻击战斗。跟主力部队离散的我八路军排长史更新、飞行侦察员肖飞、骑兵战士丁尚武、女区长金月波等人,在冀中平原上坚持斗争,后来与敌后武工队配合,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抗日武装,向敌人展开神出鬼没的袭击战、对抗战,最后配合主力部队歼灭了侵略军、伪军,争取了起义军,取得了胜利。后来又多次被搬上银幕翻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作品
《小兵张嘎》 作者:徐光耀
作品类型:抗战题材小说 出版时间:1961年
抗日战争时期,生长在白洋淀附近的张嘎(安吉斯饰),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日寇杀害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张平饰)被敌抓走,决心报仇,想找到游击队跟他们一起生活。可他没有枪。为缴获一支枪,他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吴克琴饰)误当作汉奸,闹了笑话。
在一次战斗中,嘎子真的缴获了一支“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去,他竟违反纪律,将枪藏进树上老鸹窝里。攻打敌人街楼时,他偷偷从养伤的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料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审问时,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设法逃出,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
救出钟亮。战斗后,嘎子把枪主动取回交公。区队长(于绍康饰)正式宣布接收他为八路军小侦察员,并把这支枪交他使用。
《新儿女英雄传》 作者:袁静、孔厥 作品类型:抗战题材小说 出版时间:1956年
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中共党员黑老蔡发动农民组织抗日自卫队,青年农民牛大水积极参加。黑老蔡的小姨杨小梅不堪丈夫张金龙的虐待,逃至姐夫处投身革命,被安排在县训练班,与同在一起学习的牛大水相处甚好。张金龙在小梅争取下,先是勉强顺从抗日,而后旧习不改,投奔汉奸何世雄。小梅因此与张脱离关系。在反“扫荡”战斗中,牛大水与杨小梅被俘,小梅带伤逃脱。牛大水为救护民兵高屯儿,被何世雄、张金龙百般折磨。高屯儿脱险后因俘获何世雄之子,便将其作人质换回牛大水。牛大水和杨小梅因养伤又相聚一起,两人感情倍增,伤愈后,他们在老蔡领导下投入战斗。后牛大水带领抗日自卫队活捉了汉奸何世雄和张金龙。
《红日》 作者:吴强
作品类型:革命战争小说 出版时间:1957年
《红日》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之作,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在用艺术形式表现重大战役方面作了较好的探索。它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情节的发展主线,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战争小说的“史诗性”的艺术追求,即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出战争的独特魅力。这三次战役中,解放军有败有胜,各具特点,作家的描写也有略有详,各有侧重,在叙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在小说结构上的匠心。
《红旗谱》 作者:梁斌
作品类型:革命战争小说 出版时间:1957年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另外,综合作品中“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民族传统精神,充满浓厚地方色彩的冀中平原深广背景等,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1953年开始创作三卷本长篇小说《红旗谱》,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引起强烈反响,并被改编为话剧、电影;1963年出版第二部《播火记》,1983年出版第三部《烽烟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