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亦称儒学。其内涵丰富复杂,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影响的层面及效果不一而同,在当代亦充当着主流思想之一。既然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必然有好坏之分,而谈到价值,自然就要讨论一下其先进性的一面,发展现代儒家文化,以正视听,以规言行。
其一,儒学对人的价值。儒学的理想目标在很多人看来是遥不可及,但是却不曾想到其中许多内容都是生活中的点滴提炼出来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恕”,一个是约束自己,一个是体谅别人,两者的共同思想是“推己及人”,这是《论语》中很重要的一个为人思想。“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强调我们要有一种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不仅治理国家如此,对于个人也是一样,如今一再强调要建立的荣辱观就应该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道德。当然关于人的气节、忠孝等等,儒学还有大量的内容可以诠释。
其二,儒学对国家的价值。早在孔子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德治”一途,孟子据其又升华到了“仁政”,而荀子另辟蹊径,开“法后王”,礼法并重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后又有董仲舒的“大一统”等。虽然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但是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谋发展,历经千年荏苒、王朝更迭但精髓不遗。当今“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一国两制”的治国理念被它国盛赞,也是儒学在其中起到了启蒙的作用。推崇中庸之道并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借由教育人的目的达到改化国家的目标,人人成为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何畏家不富、民不强、国不立、族不兴?
其三,儒学对世界的价值。追溯历史,儒学早在汉唐时期对日韩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就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明清之际,受东学西渐的传播,儒学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一定催化剂作用。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对于化解世界上的恐怖盛行、分裂日益现象有一些道理可言,经济发展的畸形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一定原因,“不患贫而患不均。”调均,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让经济合理发展才是王道。承认贫富贵贱,杜绝扩大、尽量协调、维持秩序、构建和谐,“和而不同”,在当今世界政治中,对强者有教育意义,对于弱者也有鼓励作用,根据这个原则,世界文化应该是多元共存、丰富多彩、并行不悖的。
综上所述,儒学对于民族性格、人生信念、生活准则、生存智慧、处世方略都有一定教育意义,儒学中的一些要素有可能成为潜在的现代化胚胎,其中大量的精神财富仍然可以转化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宝贵助缘,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精神资源,为世界提供一个“大同社会”的精神理念,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建造一个特有的“精神花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