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古诗词复习课件汇总
一、全国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考试内容
体裁: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宋词,元曲;以格律诗和词为主;以唐、宋诗词为主。
题材:写景,思乡,咏怀,咏史,送别,咏物;
内容:主旨,情感,意境,诗眼,意象,语言,体裁,风格; 手法:象征,用典,对比,衬托,直接胸臆,动静,虚实,情景交融。 2.题目类型
从设题方式上看,可以分为判断赏析、问答赏析、续写赏析、仿写赏析、综合赏析等。 从材料数量上看,可以分为独诗赏析、比较赏析等 二、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
区别 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对比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手法。 在具体的语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章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四、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比喻 【作用】
比喻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 【术语】
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通俗,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 【作用】
拟人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特征、灵性,给人以亲切之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 五、什么是意象?
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叫做“意象”,它是“意”和“象”的结合体。 2.物象与意象有何区别?
物象是指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着。物象一旦进入诗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这种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 3.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
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事、人等四大类。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 一、意境的概念
所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从而在诗中表
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联系诗歌通过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一、意境的概念 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三、意境的分类 四、怎样鉴赏意境
赏析诗歌的意境,必须把握艺术形象,领悟诗人的情感。概括意境要准确,要兼顾“意”和“境”。 方法小结
一、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二、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三、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四、要知人论世,了解人物生平经历等背景材料。 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怎样鉴赏炼字艺术
古代诗歌的语言凝练,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语言的锤炼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修辞、词类活用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用替换法等体会其意蕴,赏析
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和带来的艺术效果。 关注几类词语
(一)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二)特殊词(色彩词、拟声词 答题步骤
1.具体解释字或词在句中的意思 一、什么是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二、语言风格的分类
诗歌的语言风格包括: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直白、明快、洗练、通俗、雄奇、绚丽、含蓄、典雅、俊逸、繁复、庄重、风趣、含蓄、沉郁、奔放等。一首诗的风格可能包含互相关联的多个方面。 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主旨:关注标题、分析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留意技巧、了解作者和背景。 (一)关注标题
有些诗歌,通过读标题,可以把握其主旨。
如:唐朝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写隐居生活之乐。陆游《书愤》抒发愤懑。 (二)分析内容
诗歌的内容包括人、事、景、物。分析诗歌的内容是把握主旨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描叙的事情、描绘的景物把握主旨。 (三)抓住关键词语
抓住议论性、抒情性词语,或其他关键词语,特别是诗眼,诗眼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关键词语是指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惜、哀、悲、痛、怒、愤、怨、叹、笑、喜、乐等,这些词语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给读者明确的信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