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戏法
可以用游戏作为载体,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中,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玩乐,同时在游戏中学习。家长们创设各种游戏的环境背景,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穿裤子,可以将孩子的脚比喻成火车头,穿裤子的过程就是两列小火车钻山洞。当枯燥的自我服务过程游戏化后,幼儿就会积极参与。
2.鼓励法
孩子都喜欢被表扬,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家长都不应该忽视,更不要吝惜表扬和鼓励。家长可以时常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鼓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孩子完成事情后一定要及时回应,肯定孩子练习过程中的专注、努力。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家长要告诉他们不要灰心,继续努力练习这样的积极回应不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难过,还能够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榜样的力量
孩子小时候的动作及能力通常是由对其他人或事的模仿后产生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
在进行示范时,要让孩子进行观察,孩子通过对示范人的动作进行简单的模仿后掌握技巧方法并且喜欢上自己动手去做如在整理物品时,让孩子先看家长的示范,然后再对自己的玩具进行整理。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耐心地引导,努力坚持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提醒,同时还要看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孩子多点关心,少点苛责;多点爱护,少点训斥;多点鼓励,少点打击。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