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游览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第六单元“探险与科幻”类作品的学习,学生能够跟随探险者的脚步,激发出探索科学世界和自然领域的想象力与兴趣。《海底两万里》则需要学生延续这种思维,从篇章阅读到整本书阅读。本部作品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它至今已有140余年,但仍能以多种文字的不同版本风靡于世,其文学魅力可见一斑。在两万里的旅程中,有险象环生的故事情节,有奇观异景的海底风光,更有一个个浪漫、果敢、神秘的人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反对殖民压迫也是本书的重要主题,在主人公尼摩船长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海底两万里》作为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利用大量符合现实的想象,将“人文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

七年级的名著导读,偏重于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指导,在授课过程中,应在第六单元学习浏览阅读法的基础上,关注快速阅读读书方法的指导。在进行快速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默读,并且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逐渐接近本书的中心和内核,感受作品人文性与科学性,并赋予大量符合现实想象的特点。 【学情分析】

初一下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带上她的眼睛》等课文,对于科幻小说有了基本了解。阅读了《海底两万里》,学生会被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也会惊叹于在小说中出现的那个时代所不具备的技术和产品。但对于作品脉络的梳理、核心内容的把握以及快速阅读法的使用还有困难,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囫囵吞枣,把握不住关键信息。针对这一现象,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快速阅读法,提取、赏析小说关键信息。在感受人物形象时,七年级的学生往往不能全面感受人物形象,深层次体会到人物内在精神,这也是在作品导读中需要重点知道的。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表达欲强烈,因此,我采用带着学生游览海底世界的方式,通过一连串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法”,寻找文中重点信息,感受人物精神品质,了解科幻小说的一般特点。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快速阅读法,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赏析小说关键信息和重点段落,关注主要人物、时间经过以及结果等。

2.了解科幻小说的一般特点,体会科幻小说中“想象”这一艺术手法的作用,关注体会那些基于科学、生活、人性真实的想象与联系生活思考探究的习惯。

3.运用所学,通过对科幻小说的阅读,培养科幻精神和质疑思辨的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期导读课

1.视频导入

课前观看五分钟视频《海底两万里》介绍。 2.设疑讨论

法国元帅利奥台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现的过程而已。可见这部作品的影响力。

当然,也有人称其为“过时的科幻小说”,说书中描述的遨游海底世界的科学幻想早已

成为现实,质疑“这本书还有阅读价值吗?”

你对此有何看法?书中到底哪些想象已然成为现实?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期待展开阅读。 【设计意图】学生回答各异,不需统一答案。通过这样的对话方式,达到消除学生紧张感,了解学生学情,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入课堂的效果即可。

3.走进潜艇

文中的潜艇这一想象已经成为现实,同时也是这部作品的主要交通工具。课堂出示“鹦鹉螺”号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立视图,要求学生快速阅读书本第一部分第十一章《“鹦鹉螺”号》,标出“鹦鹉螺”号潜艇ABCD四个部位的名称,了解其主要功能,并向大家简要介绍。

【学生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默读,围绕ABCD,有所取舍地快速浏览,提取关键信息圈点勾画,整合概括。

之后请四位同学分别介绍:

A船长室:朴素,修士的居室一般。一张小铁床,一张办公桌,几件洗漱用具。

B大客厅:灯火辉煌,有天然和艺术的宝物。有油画、管风琴、海洋生物标本、珍珠,还有仪器。

C图书室:有一万两千册藏书,藏书量丰富;书架和沙发考究;光线柔和,十分和谐。整个图书室布置得独具匠心,图书室同时还是吸烟室。

D餐厅:装潢布置得高雅朴素,有食物和餐具。

【总结归纳】根据同学们的介绍归纳总结,“鹦鹉螺”号是一艘设计缜密,布置精致,动力十足,价值连城的潜水艇,那时还没有“潜水艇”我们从中可以感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想象又不是凭空,是有现实基础的,与人们的生活紧紧相关,作者描写的这些幻想符合人们日常生活逻辑,是科幻小说中想象这一艺术手法的体现。

【设计意图】通过标注潜水艇位置的方式,吸引同学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寻找重点信息,感受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与现实。

4.制定计划,填写“阅读指导”手册

课标要求初中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本书共计47章,30万字,按要求,师生共读计划1个月左右完成,每天大约需要读半小时,或者是完成两章的阅读。

以下是我制作的“阅读指导”手册。“阅读指导”手册明确了阅读范围、阅读任务和重点能力指向,通过复述、列举、概括、绘画、续写等形式,如1-7章就设计“1.请写出‘鹦鹉螺’号曾几次出现的时间、海域,以及目击者对它的描述。2.列举在本部分中出现的四个人物,并写出他们的职业和他们给你的第一印象”这些阅读任务,引领学生边读边思,赏析作品重点部分,并要求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出体现科幻小说特点之处,摘录下来或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章节 阅读时间 阅读任务 1.请写出“鹦鹉螺”号曾几次出现的时间、海域,以及目击者对它的描述。 2.列举在本部分中出现的四个人物,并写出他们的职业和他们给你的第一印象。 请通过绘画的方式,绘画出潜水艇的基本构造,并在旁进行标注。 请为文中所叙述的海底景象配图,并标注出颜色、海底景物、人物。 复述法国探险船只沉船的经过。 1.列举阿龙纳斯教授一行在格波罗阿尔岛上的行为。 2.概括说明尼摩船长一行利用何种方法脱险。 描述尼摩船长一行在印度洋上所见的景象。 概括尼摩船长在“采珠场”所做的事,并分析他的性格品质。 阿拉伯隧道是怎样被艇长推断出来的?请你画出几幅示意图来表现艇长的推理过程。 1.描述阿龙纳斯在途中见到的景观。 2.解释沉船上金银财宝的来历。 描绘“亚特兰蒂斯”以及“海底煤矿”的景象。 1.简述尼摩船长对于长须鲸和抹香鲸的态度。 2.评价尼摩船长的观点。 1.复述潜水艇“遇险”过程。 2.简述尼摩船长一行为“脱险”所做的努力。 3.谈一谈在这一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人和事。 1.简要概括尼摩船长一行在此期间遇到的动物,并复述他们与这些动物之间的故事。 2.归纳尼摩船长的性格品质。 1.复述尼摩船长复仇的过程。 2.概括阿龙纳斯一行人的结局。 3. 续写结尾,思考“鹦鹉螺”号逃脱了大旋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尼摩船长会放弃复仇吗? 科幻小说特点的体现 1-7章 8-13章 14-17章 18-19章 20-22章 23-25章 26-27章 28-29章 30-32章 33-35章 36章 37-40 41-43章 44-47 【设计意图】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保证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阅读指导”手册,为学生阅读科幻小说设置“支架”,列出“简述”“描述”“概括”“复述”“想象”等不同层次的要求,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赏析重点部分,梳理作品情节,想象海底景象,感受人物形象,进一步掌握科幻小说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理解、分析、创造等能力。

(二)中期引导课

1.课前检测,小组PK

(1)《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 )。 A 鹦鹉螺号 B 林肯号

(2)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 )做成的。 A 鲸的触须 B 鱼的骨头

(3)《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 ) A 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B 人类的进步真是神速啊! (4)《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 ),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A 儒艮 B 鳍豚

(5)( )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 A 康塞尔 B 尼德.兰 C 阿龙纳斯 (6) “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 )说的。 A 阿龙纳斯 B 尼摩船长 C 尼德.兰 (7)鹦鹉螺号最快时速是( )海里。 A 50 B 500 C 5000

(8)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打到了( ) A 兔子 B 水獭 C 鲨鱼

(9)在托雷斯海峡遇到( )危险

A 鲨鱼 B 撞上一块暗礁,搁浅 C被炸弹轰炸

(10)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呢?( ) A 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B 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11)鹦鹉螺号总计费用是( )法郎。

A 200万 B 100万 C 337500万 (12)鹦鹉螺号是用( )作为动力源的。 A 电 B 太阳能 C 海水

(13)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博物学家,是( )国人。 A 美 B 法

(14)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 )材料做的 A 大叶藻 B 珊瑚

(15) 潜艇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是( ) A 尼摩船长 B 法格拉特船长

(16)阿龙纳斯一行趁着潜艇遭遇( )时逃离潜艇。 A 冰层阻塞 B 迈尔大漩流

(17)小说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 》 A 海底的秘密 B 神秘的海底世界

(18)尼摩船长在( )救了采珠人,并给了他 一袋珍珠。 A 红海 B 印度洋

(19)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是( )。

A 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B 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北极。 (20) 濒临灭绝的长须鲸的天敌是( ) A 露脊鲸 B 抹香鲸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抢答PK的形式,检测学生快速阅读的效果,了解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熟悉情况。

2.标注航海线路

尼摩船长和他的船员们,带着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人,乘坐着“鹦鹉螺”号潜艇周游海底世界,请同学们根据地图概述“鹦鹉螺”号的航海路线,并在地图上空白处标注尼摩船长一行遇到的事情。小组讨论,复述故事,一人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完整,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修正。

【设计意图】运用地图,激起学生活动兴趣,同时直观展现了尼摩船长一行航行的路线。学生从上述活动中可以感受作品生动曲折的情节,并对情节进行梳理,感受其浓浓的文学性。学生边阅读,边标注,边讨论,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 3.欣赏海底风光

尼摩船长驾驶着这艘潜水艇,饱览了一番海底风光,请同学们摘录下面两幅图片对应的环境描写,从中任选一处你喜爱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你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A.思考一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你从这部分内容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景象?

B.由于当时的科学局限,作者是无法深入海底进行游览的。但多年以后,人们发现海底的景观却和他描绘的内容大致相同,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最喜欢的景物描写: 它让我感到了:

【学生活动】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描绘的景物,并说出自己的体会,与同学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寻找、赏析景物,引导学生找到相关部分,快速阅读,感受海底世界的色彩斑斓,学生在摘录的过程中积累相关景物描写的语句。这些景物描写时而令人陶

醉,时而令人胆颤,生动的文字让人身临其境,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学习到了景物描写的写法,感受到了作品的文学性;在赏析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是建立在当时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认识科幻小说文学性与科学性的结合。

4.分析同行旅伴

旅伴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此趟旅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尼摩船长、尼德兰、康塞尔等人物的形象非常鲜明,你最喜欢/最讨厌的人物是谁?请结合相关情节和具体语句谈谈原因。

我最喜欢/讨厌的人物 他让我感到了 我以尼摩这一人物为例,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品析,即人物性格的积极方面、消极因 素及深层的内心世界,向学生提问:

(1)你能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说说这位尼摩船长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吗?你们发现他性格的另一面了吗?

【预设分析】尼摩船长说过:“世人不能够妄自评判他。”对人类他似乎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憎恶;从阿龙纳教授对他的描述我们还可以知道尼摩是一个性格阴郁、孤傲的人。

(2)下面我们重点赏析一个片段,再次深入尼摩船长的内心。

是的,他被众人遗忘了,但没被我们遗忘!我们挖了坟墓,珊瑚虫将会把我们那些死去的人永远封闭在坟墓里。艇长突然用颤抖的手把脸捂住,想止住呜咽声,但终于没有止住。尼摩艇长浑身是血,一动不动地站在舷灯旁边,望着吞噬了他的一个伙伴的海水,大滴的泪珠从他眼里涌出。

【预设分析】“含泪掩埋同伴”可看出他外表阴郁,但内心丰富,重情重义;“终于”可看出尼摩船长极力忍受自己的痛苦,但巨大的痛苦无法掩盖,英雄流出了伤心的泪水。从“深沉”一词能看出尼摩艇长对殖民者充满了憎恨,他们的卑劣打破了他一切的美好,但可怕的报复又让他痛苦,这种痛苦无法表达,他坚强地在海里生存。 (3)既然如此,为何要写他性格的缺陷?

【预设分析】伟大的人物也有缺点,但正因为有缺点才显得更可爱、更真实。尼摩船长不畏艰险、富有正义、沉着冷静、重情重义、悲天悯人的情怀,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形象在名著的殿堂里熠熠生辉,并永远激励着我们。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学生就能认识到,科幻小说不仅仅要基于真实的生活、科学,还要基于真实的人性,对人性进行探索包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人性不止有一种色彩,一个人并不是完美的,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才造就了作品的真实。这是在创设的情境中对人性进行细细刻画,还原真实的人性,可以为作品增添一抹暖色。

(三)后期总结展示课

在完成整本书阅读后,我给学生几个选题,让学生分组完成并课堂展示。 1.我续《海底两万里》,完成600字的想象作文。

2.例举分析想象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完成600字的读书报告。

3.任选书中的一个人物作一份人物海报,内容需包括形象、经历、性格、评价等。 4..运用所学的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或《基地》,画思维导图,并给大家作梗概介绍。

我还会要求学生继续整本书阅读课后书目,并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清单(见附录),运用快速阅读法,找出文章重点内容,从拓展书目中分析科幻小说的特点。任务清单的设计,能帮助学生深入文本,积极探索起到拓展提升,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任选一本阅读,也可两本皆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

附:拓展阅读任务清单 阅读后任务(两选一):

阅读《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任务一:作品中哪些魔法因素让你感到不可思议?请举出一例,介绍给大家,并思考这些魔法因素是根据现实生活哪些因素联想、想象而来的。

示例:“魁地奇”是巫师世界中最重要的体育运动。魁地奇是一种高速进行的、危险而又激动人心的运动,比赛中的两支球队骑着飞天扫帚竞争,每场比赛将鬼飞球投入巨大的草地球场两端圆环次数多的一队获胜。孩子们可以在自己家中后果园上空骑着飞天扫帚玩魁地奇,霍格沃茨的学生球队打魁地奇,也有世界闻名的运动员们把魁地奇比赛作为他们的职业。我想,这是从现实生活中,世界杯足球赛迁移而来,各国球员为国家荣誉而战,奋勇拼搏,这也带动了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让孩子们爱上足球,爱上运动。

任务二:快速阅读,圈画有关“哈利波特”“伏地魔”成长和性格的句子。品析这些句子,比较两人在成长经历、性格方面的异同。

任务三:再次品析有关描写两人的句段,思考:为何追求永生的伏地魔最后却失败了?而主动走向死亡的哈利·波特却成功了?

阅读《基地》

任务一:快速阅读《百科全书编者》,按照“百科全书编者”中出场的人物,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

任务二:快速阅读,圈画描写有关“谢顿危机”的部分,简述“谢顿危机”及其解决过程。

任务三:你怎样理解哈定所说的“谢顿危机绝不能靠个人解决,必须依赖历史的力量才行”这句话?结合相关语段,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基地纪年 星球 身份 页码 摘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