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的各种环节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的各种环节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的各种环节

开放的课堂教学,会促使课堂中各种信息得到有效的交流,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以凸显,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意见和推断,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和进一步的思考,如果教师只是企图简单地把它们纳入到预定的答案中去,就会使刚刚擦出的“火花”稍纵即逝。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把它作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1 捕捉课堂亮点,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上学生的声音中往往会有一些不显眼的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在一节活动课上出现了“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教师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地听,忽然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这样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二只脚,每只鸡都砍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教师听了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掉二只脚,每只鸡砍掉一只脚,44只脚少了一半就是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每只兔子和每只鸡都有一只脚,共16只;另一部分是兔比鸡多的脚数,即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大家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教师顺水推舟,干脆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于是,不时有学生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奇思妙想”一再出现。由于教师捕捉到了“价值不菲”的信息,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

2 倾听学生见解,帮助学生提炼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心倾听学生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往往还不完善,或学生不知如何表达,这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提炼,提高其认识。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28+13”时,教师提出:“还可以怎么算?”孩子产生了不一定非得从个位算起,从十位算起也可以的想法。在小组讨论中,有个孩子的见解与众不同,但他的发言词不达意,小脸涨得通红却总说不清楚。教师及时进行引导,使他理清了思路:“先估算3+8是否满十,够十,就在十位上加1,十位上变为2+1+1=4,个位上见8想3-2=l。这样想就不会忘记进位了。”其他孩子在听的时候,也把自己想说的和这个孩子所说的进行比较,并随着老师的引导,修正自己的想法。孩子动了脑筋,就能提高认识。

3 挖掘“问题”资源,引发思维碰撞

教学的过程应该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及时捕捉在互动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西方学者狄德罗曾说过:“怀疑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数学也是如此。当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就说明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独立思考,这是学习的深入,是一种进步!教

师应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彼此思维互相碰撞,就会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4 重视动态生成,及时进行引导

一位教师执教的《圆的认识》,是一节典型的动态生成的课。一节课中的三个主要环节,都是先由学生操作,再由学生自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一开始,老师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试画两个圆,要求一个比“我的脸”稍小一些,一个比“我的脸”稍大一些,给学生充分的活动和体验时间。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请几个学生用语言描述怎样才能满足所提的要求。学生的语言明显存在个性差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想法中可利用之处,及时地合理地作出针对性的引导,师生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最后得出结论:“圆规两脚尖之间的长度决定圆的大小”。学生在这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而教师则充分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最终达成预设的目标。

5 拓展学习时空,共享学习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逐渐被用于教育、教学,教师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创设逼真的现实情景,形象展现思维的过程,还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材料的互动更广泛、更深刻。例如教学“利息”时,课前布置学生自己获取“利息”的有关知识。有的学生通过到银行调查获得;有的通过查阅书刊资料获得;有的在网上获得……这样,学习时空的拓展,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打破课堂学习的局限性,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个体在学习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自由选择,潜能更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凸显,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课堂上教学资源的生成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教师要有生成资源、利用资源的意识和智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