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分析孔乙己人物性格和其形象意义。
2、掌握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
【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孔乙己画像和“咸亨酒店”的图片资料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先生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部文集中,其中他自身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2、 自读小说,生字注音:
踱(duó)亨(hēng)舀(yǎo)砚(yàn)
拭(shì)和和(hè)蘸(zhàn)羼(chān)
打折了(shé)绽出(zhàn)
3、理清课文结构:
这是一篇小说,依照小说的情节结构,全文可分为五局部:
第一局部(1~3):介绍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
第二局部(4~6):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讪笑,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讪笑声中得到鲜明的表示。
第三局部(7~8):写孔乙己和小朋友,表示孔乙己境遇的凄凉和心灵的孤寂。
第四局部(9~11):写孔乙己不复聊生的惨状,标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第五局部(12~13):写孔乙己的结局。用猜测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
4、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倒霉遭遇和凄惨结局。
四、问题研讨,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
1、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孔乙己形象:
⑴ 可笑的性格、孤独的人生、严酷的命运。
① 填写句子,探究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表示:
多媒体显示: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人自居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识字,给小朋友分茴香豆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个被人讥讽但又 的人。
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 的人。
② 孔乙己的一生是孤独的,他为什么不与人交流?他人为什么笑他?
③ 文中从哪些方面揭示孔乙己严酷的命运?
⑵ 研讨孔乙己悲剧发生的原因。
课堂争辩:孔乙己悲剧的原因。
辩题:
正方:孔乙己悲剧主要是自身原因,他是一个时代落伍者。
反方:孔乙己悲剧主要是社会原因,旧时代扼杀了孔乙己。
要求同学结合课文内容,通过争辩理解孔乙己悲剧发生的原因。
⑵ 讨论小说的主题:
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有的人说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有人说是揭示社会革新中小人物的凄惨命运;有人说是批判冷漠、麻木的国民性。写一篇短文,说说你的看法?
三、理解小说精巧的构思
学习小组合作研讨:
1、文中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2、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为了寻口酒喝,以此来麻醉失落的灵魂吗?
3、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的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布置角色的作用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激励号召
同学们,那衣着长衫的孔乙己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时代的革新,有勇气脱下“长衫”,才是一个全新的人,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愿孔乙己的长衫给我们的启示历久常新。
六、安排作业
请你设想一下,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以“走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缩写小说。
:
⑴ 教师朗读课文第九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他人也便这么过。”
问题一: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
问题二:孔乙己的哪些方面使人快活?
⑵ 听录音1~8段,考虑以上两个问题。
⑶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问题一:感到快活的人包括酒客、掌柜、小朋友、“我”。
问题二:
① 语言被讪笑(第4、6、8段)
从他的语言特征看,满口“之乎者也”,不分场所地使用难懂的文言词语,甚至对着小朋友也引用“多乎哉,不多也”《论语》中的语句,表示了他的迂腐不堪与自命清高。
“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在事实面前,任徒然地换弄词语,自欺欺人,可见人物的迂腐和爱面子。
② 行为被讪笑(第8段)
分茴香豆片段:“伸出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直起身来又看一看豆,自身摇头说……”俯仰之间,一个低微、善良的读书人穷酸之态必露无遗。
③ 外貌衣着被讪笑(第4段前3句)
长衫“又脏又破”,“脏”说明他的好喝懒做,“破”反映他的穷苦困顿。胡子“花白”与上一句“皱纹”共显其老;“乱蓬蓬”与下一句长衫的“破”都示其贫;“夹些伤痕”则暗示了他经常因偷窃而挨打。
④ 遭遇被讪笑(第4、6段)
分角色朗读第6段中的对话。
其中“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句,“新”说明刚挨打不久,“又”说明挨打不止一次,即偷窃行为不止一次了。
假如说因偷窃挨打留下的伤痕直接留在孔乙己脸上,那么未中秀才、未进举人的伤痕,一直印在他的心里。然而他心中的伤痕更是人们乐于取笑的:“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⑷ 孔乙己究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同学回答,明确:
迂腐(茴字的四种写法,满口之乎者也)
爱面子、自命清高、自欺欺人(穿长衫,偷书却不供认)
善良、天真(教“我”写字和分茴香豆)
守信(从不拖欠酒钱)
三、阅读考虑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和时间?
地点:鲁镇咸亨酒店
时间:“这是20多年前的事”(由此理解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
2、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从衣服、地点、方式三方面启发答问)
3、这里的“短”和“长”,“外”和“里”,“站”和“坐”等对立词语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等级森严,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社会环境)
这里的“踱”写出了长衫主顾趾高气扬、悠闲自得的神情;“要酒要菜,慢慢坐喝”写出他们有钱有势还有闲。
4、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和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掌柜对长衫客:极力逢迎,恭敬侍候;
对短衣帮:不讲情义,恣意剥削;
对小伙计:凶狠无情。
说明掌柜虚伪、势利、冷酷,媚富欺贫,唯利是图。
5、小伙计所管职务和所处环境有什么特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
特点:单调无聊“叫人活泼不得”。
作用:反衬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为孔乙己出场作了铺垫。
6、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和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
咸亨酒店是孔乙己活动的空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文章通过对咸亨酒店格局的
描写,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形象而又深刻地揭露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实际。掌柜对“短衣帮”与“长衫客”的不同态度,店内单调无聊、令人窒息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虚伪的关系,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样的特殊身份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就注定了孔乙己悲剧的必定性。
四、课堂小结
六、安排作业
1、试就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与括号内的词进行比较,说说括号内的词能否替换加粗的词。
⑴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走、跨、迈)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⑵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掏、拿、摸)出九文大钱。
⑶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蒙、盏、挂)上了一层灰色
⑷ 孔乙己着了慌,伸出五指将碟子罩(盖、压、蒙)住
⑸ 他从破衣袋里摸(拿、掏、排)出四文大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