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我写作的即时工具
邓轶,一个爱好写作的信息技术老师。偶然的机会,他将手机中存贮的灵感上传到微博中。从此,他发现了一个新的大陆,为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找到了一个即时的工具,也使得每日一博文成为可能。
由于我非常热爱写作,时不时在心中有涌动的灵感,可是却没有及时地记录下来,事后,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回忆,都回想不起来,最后,只能感到遗憾。从此,我就努力寻找一种方便、快捷的即时记录工具。
刚开始,我用微型笔记本记录,但是,总感到不太方便。当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记录的时候,让人感觉有一种书生的“酸气”,况且在别人的注视下,灵感有时也会短路。有一次,我在记录的时候,旁边的一些人,好奇地看着我,好像我是珍稀动物。有的说“还有这样的人,不简单”,听来不知是讽刺还是赞扬,感到很不是滋味。以后,心里总存在一层阴影,心里存在顾虑,灵感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写作灵感涌动,却又不能即时记录的痛苦,时时在煎熬着我。有一次,我在发短信的时候,忽然想到,能否用写短信来写文章呢?我的手机一条短信大概能存储800多个汉字。因此,在野外和街上,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记录灵感,没有了拿纸拿笔记录被人嘲笑的尴尬。心灵自由,灵感也就不断闪烁。这样下来,我的手机里也存储了很多文章。但是,怎样把手机里存储的文字转存到电脑里,或者发表在互联网里供大家共享呢?这成了我的一个很大的难题。一段时间以来,我对面对电脑重新录入手机里的文字有一种恐惧,每输入一次都是对自己的洗礼,弄得自己腰酸背痛的。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种重复输入工作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呢?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微博。刚开始,我对于其交流功能并不重视,只是对于其能够存储网址的功能很感兴趣。于是,一旦在网络上发现好的资源,马上存储,不多久,这成了我的一个习惯。在不经意间,我浏览微博的功能选项时,发现手机有写微博的功能,仿佛是在写作的领域上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从此以后,我就用手机写微博记录自己的即时灵感。
虽然自己的微博并没有多少粉丝,但是我依然把记录灵感当做微博的首要功能。因为,虽然微博的时效性很强,交流对话快捷,但是我并不需要太多的新闻发布和宣传自我。微博多数情况下只是我的存储中转站。 在空余时间,对微博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类,扩展和延伸。在不断延续自己的思考的同时,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思维更加严谨,体系更加完整。
自己的很多博文内容都是由微博整理而成的,微博虽然能够即时存储,但是没有标题和没有分类,如果不及时整理,在查找和修改的时候就会很费精神。有了微博,虽然我很高兴,但是逢想必记,逢见必录,也是很耗神的事情。因此,选择有质量的思考、有意义的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人头脑中的灵感是很多的,
但是基于时间和精力,不见得都要捕捉,要学会过滤和选择记录灵感,让好的思路和好的结构能够保存下来。
微博,作为记录器,其不可修改和编辑性,有时候让我感到很烦恼。因此在对微博的管理上,经常及时整理,以三天为一整理周期,对于那些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深入的思考,对于那些意义不大的,有选择地调整和放弃。在信息社会时代借助于信息技术工具,进行知识的管理,这是人快速成长的途径之一。
在经过微博记录,博客成文这一知识的加工之路后,微博使我每天写一篇博文成为可能。经过自己的修改之后,再整理到博客上,使交流更上一层楼,让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得到更有价值的共享和传播。在我看来,微博成了即时存储的中转站,通往博客成文的中转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