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园l ACADEMY 2013年第1 1期 浅论《山海经》中的部分神话人物及其人物联系 金子楠湖g,i1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摘要】本文对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具有显著特色的神话故事进行了探讨。从中可以看出,神话人物、 神话故事的出现都-9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到处可以找到人类生活的痕迹。神话人物的世俗化,更贴近人类的生活,更便于人 们对神话人物进行构想。 【关键词】神话人物 形象人类联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人们的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莫过于女娲造 人、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等。从可考的依据来追寻,这些神 话故事都来自于《山海经》。《山海经》中蕴藏着太多的奇人 异事,本文仅举几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神话故事例子,对它们 的故事链接及神话人物做一番探究。 一《山海经》中的原始神话人物以及经过改造者着墨 之后的对比 虽然《山海经》里创造了多种稀奇古怪的神话形象,但 其中的神话人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单一的《山海经》 中的描述来看,这些人物千奇百怪,似乎与这个社会格格不 入,但经过雕琢和渲染之后,这些人物在故事中就变得生动 起来。 《山海经・大荒西经》:“女娲之肠,郭璞注:女娲,古 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 郭璞将女娲之肠解释为腹部。人的生殖器官是存在腹部内 的,这就表明了女娲有孕育的能力。从郭璞的注释中,我们 还可以了解到,女娲的形象是人的头,蛇的身体,如果以我 们现代人的思维去想象女娲的形象,难免会觉得这是一种异 化的生物,外貌形象恐怖可憎,令人避而远之。但作为当时 劳动人民的神圣的信仰,当然要塑造一个自己认为最漂亮、 最和蔼可亲的母性形象。女娲抟土造人,创造了形形色色的 人。这就可以解释人类的出现、繁衍的由来了。 在《山海经》中,女娲造人这个故事并没有完全详细地 描写出来。神话故事是改造者对单个神话人物形象进行润墨 再连串成一个大型的神话故事。它的出现并不具有个体偶然 性,而是有意向的整体产物。 二《山海经》在神话故事中的素材作用及神话人物的 联系 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的背景来自于《山海经・海外东 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 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②在《山海经》中,点明了 十个太阳的出处。文字简短精练,以十个太阳之子引述出了 后羿射日的伏笔。 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天空中,血肉之躯的人们怎么可能 承受得了这十个狞恶可怕的太阳的炙烤,没有办法的人们只 好向上天祷告。于是,天帝便派了一个擅长射箭的名叫羿的 天神到人间。《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赠,以 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羿作为天神的代表,带 一192一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192--02 着天帝赐予的朱红弓和白羽箭到人间帮助人们解决苦难。在 原始社会,人类经常遇到的危险就是来自于生禽猛兽。加上 没有得力的武器可以和猛兽对弈,人类经常受到猛兽的袭 击。直到弓箭的发明,人类才减少了近身搏斗的危险,把危 险系数降低了不少。弓箭就成了当时人们最有力、最有象征 性的武器。羿来到人间,顺利解决了十个太阳造成的问题。 单纯的普通百姓,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仅仅是男 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像后羿这样出色的男性英雄,就应该需 要一个女性角色来衬托。嫦娥既然陪伴后羿下凡到了人间, 她的形象也就成了一个民间普通的家庭妇女。如同寻常女子 般过着洗衣做饭的日子,但是粗茶淡饭的平淡生活消磨不了 她渴望天庭自在生活的心。后羿来到人间,失去了天神的身 份,像凡人一样面对着生老病死,接受着死亡的威胁。为了 可以长生,摆脱生老病死的困扰,也可以说是为了补偿嫦 娥,后羿决定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日玉山,是 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 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从《山海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 西王母的形象并没有像其他天神一般拥有华丽的外表,但是 可以看出西王母的外貌特征是最接近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在 上古社会中,先民对虎豹等猛兽有着无比的畏惧。常年的穴 居生活,不得不与虎豹做邻居,经常受到虎豹的侵扰,认为 它们是强大无敌的,因此以虎豹等来作为他们部落的图腾以 此来仰望自己部落的人民可以获得更多的力量。希望自己也 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老虎一样的牙齿,这样就可以免受虎豹 的侵扰了。 获得“不死之药”后,羿恐怕也是九死一生了。但故事 并没有立刻画上圆满的句号。虽说服食“不死之药”可以使 嫦娥和后羿长生,可是嫦娥已厌倦了人间繁琐的生活,她一 直怀念着天庭时美好的生活。嫦娥不想放过这次可以重返天 庭的机会,就把“不死之药”全都吃了下去。偷吃“不死之 药”的嫦娥担心自己回了天庭之后会被众神耻笑,就选择了 寂寞清冷的月宫。嫦娥窃药奔月,受到了变相的惩罚。虽然 她回到了天上,却要永远承受凄苦寂寞的月宫生活。 由此可见,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 应当是整个后羿系列神话的一部分,必须与后羿射日、向西 王母求仙药等神话联系起来一同考证,这样才能得出这些神 话的某些意义,而且故事才有连续性。可惜的是,随着时间 学园I ACADEMY 2013年第1 1期 清代民族预科教育探微 郑雪松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伟大举措,适应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对促 进民族地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预科教育的研究已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大多局限于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历史上,清代的民族预科教育对目前的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清代 民族预科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193—0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习惯上被称为民族预科教育,目前 甲午战争后建立的中国第一所新式大学——中西学堂的律 在我国普遍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在办学层次 例科,该学堂分头等(大学本科)学堂,学制4年,二等(预 上有专科预科、本科预科和研究生预科等;招生对象有民考 科)学堂,学制3年。 民、民考汉,也有个别汉考民的学生;统一教学计划和教学 1902年恢复后的京师大学堂附设译局,“其译局设预备、 大纲;培养目标为“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为高等学校本、 速成二科。预备科分为-j,-j:一日政科,以经史政治法律通 专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有些办学单位 商理财等属之;二日艺科,以声光电化农工医算等属之。三 (民族预科培养学校)已实行学分制改革试点等。目前,国 年毕业,及格升为正科。”1913年译学馆改为文、理两种预 内本科民族院校都设有预科教育学院,其他普通高校和个别 科,三年卒业。1914的北京大学设有本科和预科。 私立高校也设有民族预科教育。 可见,中国在l9世纪就出现了预科教育。实际上,中 早在1 9世纪,就出现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萌芽。1 922 国近代最有名的学制中都给预科教育以一定的地位。 年以前的中国近代学制基本上都设有预科,1941年创立的 2.近代学制中的预科 延安民族学院也设立了与预科相似的普通班。新中国成立 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中国近 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得以蓬勃发展。 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校教育体系的章程——《钦定学 一清代大学预科 堂章程》,该年所拟订的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壬寅学 1.19世纪的西式预科和京师大学堂译局预科 制”规定:“大学堂全学名称:一日大学院;二日大学专门 19世纪的西式预科是在引进西方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 分科;三日大学预备科。”高等学堂即大学预科,《钦定学堂 渐形成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大量的教会学校在中国内 章程》规定的高等学堂中的法政学堂一般设2年的预科。这 弛发展起来。1 845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于浙江宁波创 个学制明确了大学预备科属于高等教育范畴。 办崇信义塾。1867年改组为育英书院后,分正、预两科。 1903年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完整的、 1914年又改名为之江大学,分本、预两科,附设高中部。 系统的并以政府法令形式公布付诸实施的新学制。该学制将 的推移,我们无法考证最原始的神话故事的整个版本,由于 住的嫦娥,背着后羿偷吃了药,结果懊悔不已只得躲在月亮 古神话的散亡,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间隙,这就需要依 上独自承受背叛丈夫带来的凄苦。 靠推想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统筹成一个完整的神话故事。@ 虽然每个故事都可以分为个体小故事,但是其中的神话 虽然《山海经》中没有阐明后羿、嫦娥、西王母这几个神话 人物以及所发生的事却是环环相扣的。他们之间最大的联系 人物的联系,但在神话故事中他们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是每个神话人物都注入了一部分人类的特性。娇柔勤劳的 三人们对神话人物的丰富想象以及神话故事的编造是 女娲,勇敢耿直的后羿,美丽又有缺点的嫦娥,善良却外貌 符合大众潮流的 怪异的西王母。可能他们在《山海经》中没有太多的直接联 一切故事的发展都是以人们的愿望为主导。为了猜想人 系,但是经过人们对神话故事的整合以及对神话人物的渲染, 类的出现,就塑造了女娲这个神话人物。人们需要一个英雄 使他们完整而又系统地联系了起来,不仅方便了我们研究他 人物来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后羿的出现实现了人们的 们的内在联系,而且对神话故事的延续传播增加了完整性。 意愿。单个后羿男性的形象太过刚毅,中国人又讲究阴阳调 注释 和,嫦娥就出现了。为了衬托后羿的伟大、无私、包容的男 ①( ③④陈成译注.山海经译注(图文本)(全二册)[M]. 性形象,就把嫦娥塑造成除了拥有美貌外,内在却有些缺陷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46、274、380、60 的女性形象。后羿为了可以和嫦娥长生,就去求“不死之药”。 ⑤袁珂.嫦娥奔月神话初探[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不死之药”这种神奇的仙药当然需要有人看管。西王母奇 学版),1980(4) 异的外貌为后羿的求药之路增添了几分紧张和惊险。按捺不 [责任编辑:庞远燕] 一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