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能源问题

中国能源问题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国能源问题

中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

一、中国远景一次能源资源总储量估计为4万亿吨标准煤。但是,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中国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7吨,为世界平均数的41.4%;人均探明石油储量2.9吨,为世界平均数的11%;人均探明天然气为世界平均数的4%;探明可开发水能资源按人口平均也低于世界人均数。从人均能源消费看,1994年世界平均为1433千克油当量,发达国家为5066千克油当量,中国大约为670千克油当量。1997年中国人均拥有电力装机容量0.21千瓦、人均用电量900kWh,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中国能源开发利用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中国探明的煤炭资源占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等一次能源总量的90%以上,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中占支配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煤炭的生产与消费占能源总量的90%以上,70年代占80%以上,80年代以来煤炭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比例占75%左右,其他种类的能源增长速度较快,但仍处于附属地位。1995年,世界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23万亿吨标准煤,固体、液体、气体、水电和核电的比重分别为28.3%、38.4%、23.5%和9.8%(刘洪,1999,12)。在世界能源由煤炭为主向油气为主的结构转变过程中,中国仍是世界上极少数几个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之一。

二是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的能源消费呈持续上升趋势。1957?198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从9644万吨标准煤(SCE)增加到96934万吨,增加了9倍。1989?1999年,中国能源消费,从96394万吨标准煤增加到122000万吨,增长26%。受资金、技术、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很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2%,能源系统总效率为9.3%,只有发达国家的50%左右。1994年单位GNP能耗(吨标准煤/千美元)比较,中国分别是瑞士、意大利、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的14.4倍、11.3倍、10.6倍、8.8倍、8.3倍、7.2倍、4.6倍、4.2倍。

三是能源消费以国内供应为主,环境污染状况加剧,优质能源供应不足。中国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国产能源生产与供应基础之上,能源技术装备也主要依靠国内供应。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能源供应的自给率达98%以上。随着能源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城市大气污染,过度消耗生物质能引起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世界银行认为,中国空气和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中国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

《电力电子基础》模拟考题一

一、判断题(在每题的最左边打√或×号,每题2分)

( )⑴普通晶闸管为四层三端器件,其门极有关断能力;

( )⑵普通晶闸管导通的充分条件为:承受正向门极与正向阳极信号; ( )⑶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为四层三端器件,特性与普通晶闸管相同; ( )⑷单相全桥全控整流电路,在大电感性负载下,可能会发生失控现象; ( )⑸晶闸管的额定电流定义为实际流过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 ( )⑹三相全桥整流电路中,最低次谐波的频率为150Hz; ( )⑺晶闸管门极触发信号的形式可为脉冲、直流或交流;

( )⑻在感性负载下,晶闸管门极触发信号脉冲的宽度要比纯电阻性负载下的小或相等; ( )⑼在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中,感性负载下移相范围为[0,π]; ( )⑽在电压型无源逆变电路中,能量回馈二极管可有可无。

二、填空题(每题2分)

⑴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纯电阻性负载的移相范围为 °; ⑵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纯电阻性负载的移相范围为 °; ⑶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纯电阻性负载的移相范围为 °; ⑷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大电感性负载的移相范围为 °; ⑸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纯电阻性负载的移相范围为 °; ⑹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大电感性负载的移相范围为 °;

⑺在电感性负载的整流电路中,当电路进入稳态后,电感两端的平均电压为 V; ⑻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中,电感性负载下晶闸管的移相范围为 °,φ为负载功率因数角; ⑼单相半波可控整流装置(纯电阻负载),对电网的最大功率因数为 ;

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U2=220V,α=30°,纯电阻性负载,则输出电压为 V。

三、简答题(每题10分) ① 整流电路有单相和三相、半波和全波、半控与全控之分,试分析和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② 对如下图所示斩波器,问:

+ R R1

C E T T1

-

⑴负载电阻上承受的最大电压为多少?何时承受? ⑵T1能否自然关断?为什么?什么条件下可自然关断? ⑶谈谈R1的选取原则。 ③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一个晶闸管不能导通,此时负载的电压波形如何(考虑纯电阻负载)?若此整流装置有负载电流恒定的要求,分析此时触发角α的变化趋势与对其它晶闸管的影响。

四、计算题(每题10分)

①一台220V 10KW单相电阻炉,采用单相交流调压控制,现欲使其输出为5KW(设电炉丝电阻值不随温度改变),求⑴控制角α值,⑵负载电流有效值,⑶输入功率因数。

②具有续流二极管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大电感负载,R=10Ω,U2=220V,当α=60,求:

① 输出电压、电流平均值;

② 流过晶闸管和续流二极管电流的有效值。

③三相桥式全控可逆电路,输入相电压100V,电源变压器漏感折合到变压器副边为1.5mH,负载电流Id=50A,设负载电流连续,计算: ⑴变压器漏感上压降;

⑵只考虑换向重叠角γ影响情况下的最小逆变角βmin=? ⑶在βmin情况下直流端输出直流电压的大小。

答案

一、 判断题

× × × × × × √ × × × 只有⑺对,其余错

二、填空题

180,180,150,90,120,90,0,π-φ,0.707,222.92

三、简答题

①单相线路简单,谐波大,容易造成电网不平衡,时间特性较差,适合于小容量装置,三相结构复杂,谐波小,时间特性好,适合于较大容量装置;半波电路所用的晶闸管少,线路压降小,但变压器存在直流磁化问题,适用于低压大电流场合,全波用的晶闸管多,成本高,线路压降高一些,适用于高压小电流场合;半控电路用的晶闸管少,成本低,大电感下输出电压高,但存在失控现象,全控电路成本偏高,不存在失控现象。 ① 负载电阻上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E,在T1导通瞬间;根据晶闸管的关断条件,T1可以自然判断,只要E/R1小于T1的维持电流即可;R1不能太小,这样在T1导通期间R1上消耗的功率太大,影响电路的效率,R1又不能太大,太大会影响T的最小导通时间(3R1C),因此要综合考虑选择R1的大小。 ② 这样负载上一个周期内只有一个波头,输出电压比正常情况下降低一半;由于输出电压下降,因此α角会减小以试图增大输出电压,引起正常导通的一对晶闸管电流的增大,使其处于过载状态。

四、计算题

①α=90°;②32.14A;③0.707

①输出电压=148.5V,电流=14.85A;②流过晶闸管电流有效值=7.425A,流过续流二极管电流有效值=7.425A。 ㈢

①变压器漏感上压降=22.5V;②βmin=36.1°;③βmin情况下直流端输出直流电压=-211.57V

《电力电子基础》模拟考题二

一、判断题(在每题的最左边打√或×号,每题2分)

( )⑴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可看成是两个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并联; ( )⑵三相全桥整流电路中,最低次谐波的频率为150Hz; ( )⑶双向晶闸管的T2极为参考电位极;

( )⑷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快速性与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快速性相同; ( )⑸单相半波可控整流装置(纯电阻负载),对电网的最大功率因数为0.5; ( )⑹单相桥式可控整流装置(纯电阻负载),对电网的最大功率因数为1.0;

( )⑺单相桥式电压型无源逆变电路中,在外加输入电压及负载阻抗值已确定情况下,

负载为纯电感时,能量回馈二极管流过的电流时间最长,为T/2(T为导通周期);

( )⑻在大电感负载下,可控整流电路负载电阻上的平均电流与平均电压的乘积为负载功

率;

( )⑼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纯电阻负载下的移相范围为120°;

( )⑽三相半波与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承受的最大电压均为线电压的最大值;

二、填空题(每题2分)

⑴晶闸管并联谐振式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主要取决于 ; ⑵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U2=220V,α=30°,纯电阻性负载,则输出电压为 V; ⑶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U2=220V,α=30°,纯电阻性负载,则输出电压为 V; ⑷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负载电感足够大,U2=110V,α=45°,R=1Ω,则负载功率应为 瓦;

⑸定义晶闸管通态平均电流的波形系数为 ; ⑹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α=0°时的波形系数为 ;

⑺某整流电路中,已知波形系数为1.78,实际流过晶闸管的平均电流为150A,则应选用额定电流为 A的晶闸管(安全裕量为1);

⑻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中,φ=45°(负载功率因数角),U2=230V,则负载上得到的最大电压有效值为 V;

⑼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触发脉冲的时间间隔为 °;

⑽单相桥式电压型无源逆变电路中,能量回馈二极管的作用为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 ④ 为什么要定义晶闸管的dv/dt与di/dt?

②如下图示的无源逆变电路,问:

① D1、D2、D3、D4的作用? ② R1、R2的作用?

③ L、C的作用?晶闸管换流方式为何种?

负载+D3ED1T1R1CT2D2D4R2L-

③整流电路要实现有源逆变的条件是什么?

四、计算题(每题10分)

③ 采用两晶闸管反并联相控的单相调压电路,输入电压Ui=220V,负载为RL串联,R=1Ω,L=5.5mH。求:①控制角移相范围②负载电流最大值③最大输出功率④输入功率因数

④ 三相桥式电路中,负载为RL型+反电势,R=0.8Ω,L=50mH,线电压U2l=230V,反电势ED=-290V,控制角β=π/6,电流连续近似直线,求:

① 电路是否满足逆变条件? ② 输出电流平均值; ③ 晶闸管电流有效值;

③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由220V经变压器供电,大电感负载+续流二极管,输出电压20~80V可调,最大负载电流为20A,最小控制角为30度,计算:晶闸管、续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的电流有效值与变压器容量。

答案

二、 判断题

× × × × × √ × × × √ 只有⑹、⑽对,其余错

二、填空题

①负载RL与外加电容C的谐振频率;②92.37V;③184.74V;④4900.5W;⑤1.57;⑥1.57;⑦170.06;⑧230;⑨60;⑩给负载电感向电源释物能量提供通道

三、简答题

①大容量的晶闸管一般是平板型结构,晶闸管的PN节间有节电容的存在,Cdu/dt为流过节电容的电流,在du/dt过大的情况下,这一电流相当于给晶闸管施加了一个一定强度的正向门极信号,会引起晶闸管的误触发导通,因此要定义晶闸的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晶闸管在由断态向通态转变的初期,并不是一个面导通,导通电流只在随机斑点中,然后在整个导通面扩散,如果电流上升速率太大(di/dt太大),斑点来不及扩散,局部电流密度过高,引起晶闸管损坏,因此要定义晶闸管的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

②D1、D2为隔离二极管,阻止电容C向负载放电,D3、D 4为能量回馈二极管;R1、R2消耗负载电感向电源回馈的能量;L为限制电路中di/dt的大小,防止晶闸管损坏,C提供反向电压,用来关断晶闸管,晶闸管的换流方式为强迫换流。 ⑤ 整流电路要实现有源逆变,要同时满足内因与外因两个条件:内因为控制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使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为负,外因为反电势负载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整流输出电压的绝对值,保证晶闸管可以导通。

四、计算题

①移相范围60°-180°;②负载电流最大值110A;③最大输出功率12100W;④输入功率因数为1

①输出电压为-269V,反电势为-290V,满足有源逆变条件;②输出电流平均值=26.25A;③由于负载电流电流近似为直线,因此晶闸管电流有效值=15.16A。

计算得出变压器负边电压=95.3V,最大控制角为122.3度,晶闸管电流有效值=12.91,整流二极管电流有效值=12.91A,续流二极管电流有效值=16.5A,变压器副边电流=18.3A,变压器容量=1740VA。

《电力电子基础》模拟考题三

㈠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纯电阻负载,要求Ud=12~30V连续可调,在此范围内输出电流均要达到20A,电路的最小控制角为20度,考虑两个晶闸管导通后的平均压降为2V,线路压降为1V,要求:⑴对晶闸管选型(安全裕量为1);⑵变压器二次侧电压、电流与容量。

㈡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纯电阻负载,R=5Ω,输入相电压U2=220V,若A相触发脉冲丢失,B、C相脉冲正常,计算: ⑴α=0º时,负载电压、电流的大小; ⑵α=30º时,负载电压与电流大小;

⑶在什么控制角范围内,输出电压为脉冲正常时的2/3?为什么?

㈢在下图电路中,E=50V,R=0.5Ω,L=0.5H,晶闸管掣住电流为15mA。要使晶闸管导通,门极触发电流脉冲宽度至少应为多少?(时间单位转为μS)

T0.5H50V0.5Ω

㈣三相桥式全控可逆电路,输入线电压173.2V,电源变压器漏感折合到变压器副边为1.5mH,负载电流Id=60A,设负载电流连续,计算:

① 只考虑换向重叠角γ影响情况下的最小逆变角βmin=? ② 在βmin情况下直流端输出直流电压的大小。

㈤采用晶闸管反并联的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输入电压Ui=220V,负载为RL串联,R=1Ω,L=3.183mH。求:

① 控制角移相范围; ② 负载电流最大值; ③ 最大输出有功功率; ④ 输入功率因数。

㈥对如下图所示斩波器,R为纯电阻性负载,C为电容,问:

+RR1CTT1TT_

①负载电阻R上承受的最大电压为多少?何时承受? ②T1能否自然关断?为什么?什么条件下可自然关断? ③谈谈R1的选取原则。

答案

㈠变压器二次侧电压=37.8V,最大控制角=96.78度。 ① 晶闸管额定电流=14.8A,额定电压=53.5V

② 变压器二次电压=37.8V,电流=32.8A,容量=1240VA ㈡

① 电压=178.23V,电流=35.65A; ② 电压=148.61V,电流=29.72A;

③ 控制在30~150度之间,输出电压为脉冲正常时的2/3。 ㈢

门极触发脉冲宽度至少为150μS ㈣

① βmin=39.73°

② -179.83-27=-206.83V ㈤

① 移相范围45度~180度;

② 最大负载电流有效值=155.56A; ③ 最大功率=24200W; ④ 输入功率因数=1。 ㈥

① 负载上电压最大值为2E,在晶闸管T1导通瞬间承受;

② 由于流过晶闸管T1的电流有两部分,但RC充电回路的电流在3RC时间后基本为0,因此主要电流为E/R1,根据晶闸管的关断条件,T1可以自然判断,只要E/R1小于T1的维持电流即可。

③ R1不能太小,这样在T1导通期间R1上消耗的功率太大,影响电路的效率,R1

又不能太大,太大会影响T的最小导通时间(3R1C),因此要综合考虑选择R1的大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