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护士2018年4月第25卷第1O期(上旬) ·15· 国内外社区护理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李开秀 摘要 综述了慢性病管理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现状、慢性病管理的模式,包括延续性照护模式、慢性病照护模式、 群组管理模式、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授权教育模式以及系统动力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慢性病管理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进行 了展望。 关键词:慢性病;护理管理;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11(2018)10—0015—03 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病成了威胁人类健 为及过程,是健康管理医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慢性病早 康的首要因素,其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使之成为世界公共卫 期筛查、风险预测、危险分层、预警与综合干预、效果评估等 J。 生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 2国内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 老龄委发布的预测报告,2001-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 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发现,按例数计算,我国慢性病 因此,老年社区护理将是我国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之一 。 患病率达20.0%,约2.6亿例 J。与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强调,护理服 结果比较,慢性病患病率提高5%,城市慢性病患病率为 务领域应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临终 28.3%,明显高于农村的17.1%。有研究资料显示,60%~70% 关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于慢性病患者日益增多,医院医 的老年人有慢性病史,其中约50%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疾 疗资源的负担也相应增加,这就决定了慢性病管理的重心将向 病 。国内的慢性病管理现在普遍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现 社区转移,但是目前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因 象,这与国内患者大多缺乏预防知识有关,往往在得知患病后才 此,建立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将成为慢性病管理的重点。本文 选择就诊,忽视了预防的重要性。有些慢性病患者只有在发病 针对现阶段慢性病管理的模式进行综述,旨在为慢性病社区护 时才会就诊,一旦病情趋于稳定就擅自停药停治,疾病知识相对 理提供依据,现综述如下。 薄弱,导致持续的慢性病管理无法全程监控。其次,社区医护人 1慢性病管理的相关概念 员的配置数量短缺,一些医护人员也缺乏专业素养,对于如何开 1.1 慢性病慢性病是指一种长期存在的疾病状态,表现为逐 展慢性病管理无深入认识。再者,国内目前的医疗资源配置不 渐的或进行性的组织器官结构病理性改变和功能异常。主要包 合理,基层医疗薄弱,大医院患者人满为患,小医院发展受限,缺 括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精神症、慢性支气管炎、高 乏社区早期干预的健康管理体系与模式。 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肺癌等 J。 3国内外慢性病管理的模式 1.2慢性病管理慢性病管理是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 3.1延续性照护模式延续性护理(continuing care)是指患者 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查、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的医学行 在不同的地点之间或者在同一地点不同水平的保健服务之问转 移时,为保证患者所接受服务的协调性和连续性而设计的一系 工作单位:541002桂林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山区平山 列行动 ]。目前一些较成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经过几年的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已经得到应用,国外相关综述表明,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 李开秀:女,本科,主管护师 者的健康结果,降低其急性住院后的再人院率 。延续护理模 收稿日期:2017—08—23 式在我国内地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和 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 [24]张瑞冬,陈锡明.新生儿镇痛的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 the relaxation response and meditation[J].Neuroreport,2000, 学与复苏分册,2005,26(2):71—74. 11(7):1581—1585. [25]王晓东,罗先琼,新生儿疼痛的管理[J].国际护理学杂 [29] 刘慧莲,刘群,谢红英,等.应用冥想动I练减轻心脏病患儿 志,2006,25(9):677—680. 手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 [26]刘晓聪,林素芳,黄碟卿,等.安抚奶嘴加体位支持减轻新 745—747. 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 [30] 顾莺,余卓文,王君俏.父母参与对缓解先天性心脏病患 (2B):54—55. 儿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 [27]何旭香,陈玉华,薛月珍,等.安抚奶嘴加音乐疗法用于先 (1A):44—45. 天性心脏病患儿镇静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4,21 [31] 何晓琴,欧阳晶.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 (7):54—56. 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4):3802-3803. [28]Lazar SW,Bush G,Benson H.Functional brain mapping of (本文编辑:李小玲俞晓梅) ·16· TODAY NURSE,April,2018,Vo1.25,No.10 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增加,开展本土化延续护理干预研 究将是护理领域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延续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 模型,再通过干预,实现系统的优化控制L2Sj。张彦琦 等 运用sD建模理论分析了与糖尿病健康管理(diabetes mel— litus management,DMM)有关的疾病进程、管理对象特征、DMM 机制及其制约因素,构建了SD逻辑模型,为后续sD流程图的 构建和指标的量化及sD方程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该 方法还可推广应用于其他慢性病管理评价中。 4建议 于早产儿、剖宫产、精神疾患、脑血管意外、慢性肺病、糖尿病、髋 关节置换术后等患者 3.2慢性病照护模式。 Wagner在1998年提出的慢性病照护模 式(chronic care model,CCM)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慢性 病管理框架,其注重患者的健康测量结果,包括一般健康状况和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多数研究均基于该框架。在初级卫生保健 4.1 完善医疗资源配置,建立社区慢性病管理(2012年推广 中对于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发现运用CCM不仅可以使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中提出,要将护理服务领域延伸至社 患者更好地控制现有的慢性疾病,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慢性疾 病发展的危险I生 。有学者在服务水平低下的农村对糖尿病 患者进行了基于CCM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执行CCM能有效 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行为结果 。 3.3群组管理模式群组管理(group visits)是指将医疗资源利 用率较高的个体或者患有相同或不同疾病的个体组织在一起,然 后由卫生服务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和个体诊疗的疾病管理模 式 ,也是一种集诊疗与管理、集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治疗为 一体的新型模式 。国内研究者朱兰等 、高俊岭 181则创建了 社区高血压群组管理模式,研究表明接受群组管理的患者在健康 自评、精力、收缩压、舒张压、服药依从率、规律锻炼、合理膳食率、 症状管理、疾病管理的自我效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同时,群 组管理已被应用于哮喘、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代谢综合征、冠 心病、胃食管反流病、听力障碍及乳腺癌患者,效果较好。 3.4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慢性病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提供各种 自我管理支持的手段,在卫生保健人员的协助下,由患者自己承 担一定的治疗性和预防性保健活动。国外自我管理测量强调的 是行为或能力,涉及内容主要是依从治疗、症状管理和医患沟通 与合作等方面。而国内自我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测 量行为、涉及内容主要集中在饮食、治疗、心理与社会方面,几乎 未涉及医患合作” 。有研究者通过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培训,结 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 血糖和月人均药费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慢性病自我管理小 组培训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J。 3.5授权教育模式授权理论概念的核心内容是患者承担自 我管理的完全责任,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教育者和患者相互协 作,并且教育者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教育者只是充当信息的 提供者 。叶会玲等 研究表明授权理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授权理论在社区慢性病健康 促进中能够提高慢性病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患者能够 通过主动改变行为方式来促进自身健康 。但目前,慢性病授 权教育在我国还远未达到普遍认同和广为传播的程度,我国社 区慢性病医护人员的配置,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慢性病防治工作 的发展需要 。 3.6系统动力学模式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 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研究 信息反馈系统的学科。它通常以复杂的大系统为研究对象,从 系统整体出发,分析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信息反馈的动态行 为,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系统要素之间信息流运动的计量 区、家庭,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有条件的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满足患者需求,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基于 此,施雁等 构建了糖尿病患者“医院一社区一家庭”三元联动 健康照护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 伤残率,降低医疗费用,同时也可通过联动和互补机制使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得到大医院的品牌覆盖,获得患者的信任,逐步完善 社区医疗资源的配置。 4.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开展社区慢性病护理管理国外的一 些慢性病群组管理研究中,护士起关键作用,而目前国内的群组 管理主要由社区医生负责,护士只负责协调及联系患者的工作, 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建议对社区护士进行培训,为慢性病患 者提供高质量的照护,并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与宣教,使患者 满意度更高。 4.3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慢性病远程化管理整合网络资 源,建立健康平台,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慢性病管理的重点之一, 把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和健康档案系统3个网络 资源整合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让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享信息系统的资源。最终实现 慢性病的远程化管理,使患者享受最方便快捷的就医指导。 参考文献 [1]黄天雯,谭运娟,黄小芬,等.老年慢性病出院病人护理结局 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5,29(1A):22—25. [2]周淑华,王桂彬,纪沈峰,等.健康信念模式的家庭访视护 理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 床护理,2017,16(2):26—30. [3]陈蕾,杨凤翔,冯晓敏,等.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分层护理 模式构建[J].护理研究,2014,28(9C):3444—3446. [4]邓敏,黎雪梅,王英.老年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与舒适度的 相关性研究[J].护理杂志,2014,31(10):31—33. [5]余瑞,李惠萍.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进展 [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2(4):1—3. [6]王濯,沈梅芬,吴超,等.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研究进展及 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4):310—312. [7]郑燕,陈芦芦,赵恒,等.农村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效 能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31(9):625—628. [8]钱春荣,朱京慈,杨燕妮.国内外延续护理的研究方案及构 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481—2484. [9]陈捷,张毅,蒋维连,等.影响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 当代护士2018年4月第25卷第10期(上旬) ·17· 理服务因素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 [18]高俊岭.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模式的评价研究[D].上海: (3):226-228. 复旦大学,2009. [1O]洪俊平,马清华,崔俊晔,等.延续护理对社区居家脑卒中 [19]孙瑶,李文源,艾育华,等.基于物联网的老年慢性病自我 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1=q),2014, 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 21(12):105—107. (10):1164—1166. [11]赵梅香.基于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自我 [20]胡建荣,王嵘 马玲.自我管理模式应用于高血压病人的 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 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4,28(2C):723—724. 2017,24(5):110一l12. [21]罗月青,李海玲,杨亚平,等.授权在慢性疾病患者教育中 [12]Shepperd S,Doll H,Angus RM,et a1.Avoiding hospital ad- 的研究进展[J].护理杂志,2013,30(13):35—38. mission through provision of hospitla care at home:a system— [22]叶会玲,孙秋华,沈翠珍.授权理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老 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J]. 年患者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 CMAJ,2009,180(2):175—182. 233—236. [13]张琳琳.远距离照护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 [23]乔娟,单岩,张倩倩,等.国外慢性病授权教育研究进展分 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 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 (3):291—293. 14—18. [14]吕雄,张钰,丛晶.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的 [24]孙俐,李文涛,安力彬,等.授权在社区慢性病健康促进中的 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9):667—669. 应用现状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0211,46(2):202—204. [15]俞蕾蕾,陈利群.群组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 [25]李红,甘筱青.基于医院集团的双向转诊“下转难”现象研 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70—373. 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2):95—97. [16]薛红,李遵清.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在社区乙型肝炎患者中 [26]张彦琦,潘传波,张玲,等.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慢性病管理 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O):1139一 中的应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8—21. l143. [27]施雁,王西英,孙硗.糖尿病病人三元联动健康照护模式在 [17]朱兰,吴克明,凌枫,等.上海市某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 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8一l1. 理效果评价[J].上海预防医学,2009,21(6):253—256. (本文编辑:李小玲俞晓梅) 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米 ※小经验 1 rnl注射器在防褥疮垫充气泵维修中的应用 方 焰 防褥疮充气床垫是每个护理单元必备的设施之一,是预防 1材料 和减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本 1 ml注射器1 ̄2个,剪刀1把。 院常用的防褥疮充气床垫主要有德州康之源医疗器械有限责任 2制作方法 公司生产的波动+喷气+睡眠防褥疮充气床垫和江苏鱼跃医疗 简易泵体充气连接管的制作:取出1 ml注射器内芯,丢弃, 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条纹式防褥疮垫(7600气泵)2种,两 保留注射器空筒,用剪刀剪除注射器空筒末端尾翼,长度保留 种床垫的充气泵可以共用。临床工作中,护士在上下气泵时因 3-5 em为宜。 方法不当、保管不妥或重力牵拉等原因均可能造成充气泵侧边 3使用方法 的泵体充气连接管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和断裂,因损坏或断裂 首先用剪刀修齐磨平已经损坏或断裂的气泵连接入口,再 的泵体充气连接管不能用胶体黏合或焊接,从而导致气泵不能 将已备好的简易泵体充气连接管(即备好的注射器空筒)针头 正常使用,给临床护理工作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决上 端插入泵体的气泵孔,松紧适宜,无漏气为主,最后用气泵充气 述问题,本科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的空筒代替泵体充气连接 软管连接气垫床和气泵即可。 管,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4优点 ①取材方便,操作简单。②注射器空筒针头端与气泵断裂 工作单位:438600黄冈 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内一科 孔大小适宜,刚好有效嵌入,无漏气和脱管现象发生。③零维修 方焰:女,本科,主管护师 费用,节省开支。 收稿日期:2017—09—12 (本文编辑:李小玲俞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