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基于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基于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中国电力教育CEPE —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0.33.086 硒蔽 百 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 基于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冯 彪祝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这股传统文化热背后, 对传统文化发展的焦虑和担忧也逐渐显现。本文从大学生的视角切入,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采用频数和列连表分析等统计方法,分 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大学生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现状并给出相应的对策方案。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全球化 作者简介:冯彪(1986-),男,浙江海宁人,浙江财经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精算;祝璇(1989-),女, 浙江衢州人,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浙江杭 i'l;510018) 一 ~2004年至今,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 致目前大学对科学技术的教育占主导地位。在此背景下,一些 风潮。从2004年的“读经运动”、“儒教问题争论”、大陆文化 高校注重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保守主义的“龙场峰会”到2005年全国各地官方或民间的祭 这在一些理工类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孔活动;2006年,央视 百家讲坛》易中天与于丹等“学术明 星”横空出世;2008年3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将春节、端午、清 表1获取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 途径 百分比 明、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设为公共节假日,以期弘扬传统节日 文化,唤起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 开幕式对中国元素的极致演绎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向 世界。无疑,传统文化正试图回归其在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地 位,国人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目前的条件下, 各种书籍 长辈讲述 各种媒体与活动 学校课堂教育 合计 57.5% l3.5% 20.O% 9.0% 100% 当然令人高兴的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  本课题小组不可能对这个庞杂繁复的命题做全面、透彻的分析, 相关知识的途径呈现多元化,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大力推广的。(3)传统文化对个人的作用分析。关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即大学生的角度切入,来客观现实地反映 这个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对大学生的作用,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没有帮助 4%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右一 酆卟 日十 …… 1.大学生宏观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 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和“喜爱”的占85%,这说明多数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兴趣,这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奠定 了重要的基础。 有,但帮助一般 _・—一有,但帮助一 42% , 口嗣●有,帮助很较大 ,但帮助一般 助较大 口没有帮助 图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是否有帮助 从图2中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学习传统文化作用的 认知还有待加强。认为“帮助很大”的所占比例比较小,很大一 部分同学认为对自己的帮助不大,这与大力提倡对大学生开展 人文素质教育是不相符的。 2-.大学生微观上对传统文化的-g,:/y, 辱爱 64% 主要挑选了古代文学、传统节El进行详细调查。 图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调查 (1)大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主要从大学 生对四大名著的阅读量进行分析,得出表2。 表2名著阅读量 四大名著 都看过 看过一两部 一(2)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获取途径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 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阅读各种书籍,而通 过学校课堂教育的只占9%。课堂本应该是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 百分比 2I.5% 70.0% 途径,但现在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社会对技术型人才需求较多,导 部都没看过 合计 8.5% 100% 囫 CEPE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33期总第184期 调查结果显示,四大名著全部读过的同学只占21.5%,而 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毕竟中国的传统 大部分同学都只读过两三部,更有8.5%的同学一部也没读过。 文化有其合理而积极的一面,不应该完全抛弃。 这是值得深思的。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未来发展认识的分析。调查显示, (2)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不同看法。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 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未来很难说,更有16%的学生认 了解程度、中西节日的喜爱程度等的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只知道有这个书 攀 。 只知道时间 0.10 O.00 0 20 0.40 0.60 0 80 图3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 从图3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还比较多,能 大致说出具体时间和一些风俗的占到69%。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西方文化逐渐流人中国,西方的节日 被大众广为推崇。但在调查中发现,喜欢中华传统节日的人占 到了34.5%。随着国家把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 假日,传统节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如图4所示。 l露 2  00 西方 审业 4 En 0 00% 1000% 20 00% 3000%4000%50 00% 60 00% 图4大学生对中西节日的喜爱程度 5.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展望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 走向何方,她将如何发展以永葆活力,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大学生如何看待全球化对传统文化影响的分析。从图 5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认识到的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很客 观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比例占到了70%, 远远高出其他两个选项。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全球化 全球化将导致 传统文化衰微 传统文化在全球 化洗礼下将会完 成转变 l6% 球化与传统 化并行不悖 70% 图5如何看待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圈 为传统文化的未来不容乐观。如图6所示。 根悲观很乐观 2% 3% 图6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认识 二、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影响力的现状分析 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广泛认知,受欢迎程度也有 了显著提高,但其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显而易见。首先是市场 经济因素。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竞争性必然决定了它和中国传 统文化的某些底线相悖。传统“义利合一”的价值取向被颠覆, “正其义以谋其利”被畸形发挥到“谋其利无所谓义”。甚至一 些人利欲熏心,为了一己之利,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给 社会带来巨大的困扰和损失。 其次是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一方面 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资源的共享、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 生活、生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极大改变;另一方面也 带来许多困惑和危机,异化与冲突日益凸显,影响着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类精神领域。几千年血脉传承的中国传 统文化该何去何从?要求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构建和谐社会的 伟大实践,审慎作答。 三、全球化形D"F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应对举措 1.保持特色,秉承独具一格的身份认证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来阐释哲学的使 命,这里同样可以用这句话来解说文化的使命。从一定意义上说, 没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族群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在文化 复兴的路途中要不遗余力地予以继承、保护和发扬光大,绝不 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将其遗忘、丢失。坚持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 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应该是全球 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 2.兼收并蓄,丰富亟待充实的文化宝库 复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但要保持自己的特色,还要以海 纳百川的胸怀吸纳百家所长,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 明,为我所用。不必担心糅合了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中国传统 文化会丢失其本质和特色而蜕变为一种陌生的、西方化的怪异 结晶品。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是世界的才是长久的。 在坚持文化民族性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博采 众家之长、兼收并蓄,方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宝库,创造出 更具时代特色的中国文化。 5.积极创新,发展生机勃勃的现代文化 中国电力教育CEPE 2010年第33期总第184期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0.33.087 高校学生延长学年成因分析及对策 李春丽李芳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生延长学年的原因,并提出T,h应的解决对策。要切实降低延长学年学生的比率,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 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加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顺利、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高校;延长学年;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李春丽(1979一),女,山东菏泽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电子商务; 李芳()983-),女,福建南平人,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上海201500) 高校延长学年学生是指高校中因学业不良,规定时间内 达不到学校规定的学分累计要求,需终止后续课程的学习, 跟随下一年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学生,是较少受到关注的“边 \ 表1延长学年人数调查情况 原因 沉迷网络 家庭因素 心理问题 学习方法不当 其他原因 年级\\\ 人数\ 9 2 1 1 l 缘群体”。切实加强延长学年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及时、 准确、系统地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分析其成因,针对发现 的问题探索降低延长学年学生比率的对策和有效途径,对于 2003级 2004级 2005级 2006级 2007级 2008级 2 2 0 4 O 2 l O O l l O 0 1 0 l l 0 0 1 1 2 O O 0 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大学生的健康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2003~2008级全体学生为样本, 对其中延长学年的学生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 络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1/3的学生因无节制上网导致成绩 决方案。 一 不及格而重修,有3.6%的学生因网络成瘾导致学业荒废而被退 学 表1表明,在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近6年的延长学年学生中, 造成学生延长学年的原因分析 据统讹在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2003~2008级全体667 由沉迷网络而导致延长学年的学生占55%。由于网络极具吸引 名学生中,有约5%的学生是因迷恋网络、家庭关系异常、个人 力,加之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沉迷网络耽误了学习,学 心理问题、专业不适应等因素而导致成绩下降以致延长学年的, 具体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1.沉迷网络 习缺乏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2.家庭关系异常 如表1所示,在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近6年的延长学年学 据调查显示:近几年高校在对学生做警告、通报批评、退 生中,有5位学生因为家庭原因而导致延长学年,其中2位学 学、延长学年等学籍的处理中,有约86%的学生因过度迷恋网 生因为父母中一方突然去世而意志消沉,对学习失去兴趣;2位 文化不是静止的,它处在流动的状态,必须不断进行融合, 也应是如此。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灵魂,要坚持创新的 原则,充分体现时代性,创造性地发展传统文化。只有这样, 民都有机会领略中国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对于复兴中的中 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复兴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国传统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先进文化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政治的 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4.文化输出,展示民族文化的智慧魅力 【2】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中国传统文化深厚悠久,反映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其中 【31刘培军论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及构建[J]教学研究,2007, 许多合理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它在解决一 (3). 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直到今天仍在 化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应在与各国交往特别是在经贸往来和文 化交流中,大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扩大传统文 化的影响力,使处于不同价值观支配下的西方不断加强对中国 (1). 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且通过扩大和提升文化精神领域使各国人 (责任编辑:王祝萍) 【4】李菊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处境【J】l内蒙古民族大 【5]盛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J】.绿叶,2006,(9). [6】蔡文鹏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精神的根[J】.政工研究动态,2008, 绽放光芒。但由于中国历史上的长期封闭,世界各国对中国文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