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学生管理研修班学习总结
鄂尔多斯理工学校德育处 吕继革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所以鄂尔多斯市教育局为提高本市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事业整体的提升,把天津民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教师培训基地,我们一行40多人作为职业教育管理培训第二批人员,从6月5日至6月15日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学习。
在这次培训交流中,我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讲习,对职业教育理念、发展、前景有了新的认识,对家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联合有了新的理解,对学生心理问题疏导、学生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在参观了各大中型企业后,对企业管理模式、学生顶岗实习、产学结合有了系统的、概念性、直观的认识;而在每次的讨论中,广泛的听取大家的经验交流,又能听取到不同的解习、不同的认知,从面汲取别人认识、想法中的优点,然后融会贯通在自己的认识、理解、想法中,使我对学生管理工作又有了新的思路。现就结合我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各方面谈一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 树立学生自信的首要性。
一个人成功与否,个人的努力至关重要,必须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样才能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进入职业中专的学生多数都是中教成绩偏低者,是没有考入普考的而又不足18周岁无法参加工作的孩子,在他们进入中专初时,就有了认为自己是一个差学生,是一个不成气,是一个来此混日子的人,所以他们的自信心已经一落千丈了。因此老师必须从他们一进校园开始,就要他们一定把自信心找回来,这是最首要的一点。只要树
立起自信心,以后才能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好管理。
对于缺乏自信心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认为应当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鼓励为主。在做一事情的过程中,充分发现学生的优点加以扩大,对于缺点则指出主要的,逐步加以改正,如果每欠指出很多的缺点的话,学生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者缺点太多,不知从何入手,这样也改正不了,反面无信心。
(二)加以调动。缺点自信心的学生一般做事也不会积极,我们可以调动他们做事情,通过推的方式让他先去做。然后再发现优点,这样的事情学生做得多了,心情也会放松许多。
(三)加强交往。这样的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所以自卑心理也会很重,少于交往,可以分成一些小组或进行一些活动,让他参与其中,慢慢的在交往中树立自信心。
(四)因势利导。学生在这方面也会因为家庭的原因,消极心理大于积极心理,我们教师多关心,同时我认为对于这种情况,该捅破窗户纸还是要捅的。这样,学生的心理负担也会减轻一些,慢慢融入到班集体中去,从而自信心得到修复。
总的来说,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不仅需要老师,还需要家长的关注、培养,家校应联合起来时时关注,逐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二、 疏导学生心理的迫切性。
从我校近几年招入的学生来看,多数学生都是单亲家庭、混合家庭,或者是隔代教育,又或者是家庭不和睦等,极少数孩子是属于心理健康的,所以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
疏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使这些问题学生向良性轨道转化,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作好一名教师的同时也要当好心理医生。而今的学生思想敏感、自尊心强。他们容易过高地要求别人理解、体谅自己,而不懂得如何理解、体谅别人。这种心态影响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所以,医生看病就要“望闻问切”,时常观察学生的行为,注意学生情绪变化,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心声,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为此,班主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二)教师既是良师也应是益友。现在父母离异或双双在外打工由公公婆婆带大的孩子很多,由于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在特殊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个性很倔,既自卑又要强,与同学很少来往,性格孤僻,更有一些都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要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经常和学生谈心,不要高高在高,端出老师或者长辈的架子,一味的训斥学生,而应是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倾诉,正所谓“恭身听真言”,让学生把老师当成朋友一样来倾诉。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所以作为班主任,既是老师又是父母,更是朋友,应多关心他们,多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克服自卑。今后学校也应多开展针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讲座和开展丰富有趣的课余活动,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真诚、集体的温暖和关爱、成功的幸福和喜悦。
(三)教师是搭建心灵之桥的工程师。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
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孩子,造成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还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从小父母在外打工,有的几年才匆匆回家一次,有的连父母的印象都模糊了……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与家长和老师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从而导致学生心理上畸形发展,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针对这些问题,我想今后应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为学生搭建一座心灵的桥梁,连通家长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真诚、和谐地沟通,深入、畅通地交流。例如组织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切游戏、集体电话煲粥、给孩子一次倾诉、为孩子过一次生日、暑假亲子旅游、父(母)子女E-mail进行时……通过相互接触、沟通、交流,找回久违的亲情,绽放曾经的笑脸,涤荡心理的阴霾。
总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 引导学生制定远近期目标。
职业中专的学生多数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有特殊的爱好,多数就喜欢游戏,就认为自己爱好计算机,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长外与优势。所以要引导制定一个长远目标和一个近期目标,因为有目标才有动力。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也更容易实现;远期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而近期目标一旦实现以后,应立即再制定,但不可偏离远期目标。比如让他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水平定每天背多少单词,一星期又背多少,并随时进行检查,让他们一直坚持下来,感受成功的喜悦。或者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制定远近期目标。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
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要引导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
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动力的作用有多么的强大:一天猎狗和猎人一起去捕猎,猎人打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就让猎狗去追。猎狗一只追啊追,兔子带着受伤的腿拼命的跑,跑了很久很久,猎狗有些累了,见兔子越跑越快也就放弃了追逐,垂头丧气的回到猎人身边,猎人问:为什么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回答道说:我尽力而为了。于是猎人就将猎狗大骂了一顿。兔子带着受伤的腿成功的逃回家了,伙伴们都惊奇的围过来问道:小兔子,你太厉害了,你受伤了还逃脱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小兔子气喘喘吁吁的说道:猎狗没有追到我,回去最多是被骂,而如果我跑慢了,那就是没有命了呀,我是全力以赴的去跑。所以,我就成功的逃脱了。
让学生明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是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呢? 我相信,多数是选择后者,每一个人都有足够强大的潜能需要去开发,一旦全力以赴了,很多潜质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被发掘出来。让学生明白不能总是选择在自己的舒适地带,总是以自己的能接受的能力范围去衡量生命的幅度,而要跳出尽力而为的模式,去承担更多生命中本能承受的压力,让其成为前进的动力和潜能开发的助力。
四、 加强学生合作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多数都是自动化流水作业,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必须有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去我校合作企业实习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可以说无组织、无纪律,没有当家作主人的意识,也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没去实习时,认识理论知识枯燥无味,不能与实际结
合,真去了企业,往往是眼高手低,眼眼巧手手拙,而且耐心不足,怕苦怕累,只想享受,不想受累,还想挣大钱。
每一个在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要学会去找到解决的方法,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去年我校一批学生到奇瑞企业实习,车间是流水作业,流水组装重在整体协调,钉是钉,铆是铆,严丝合缝才行,而我们的学生叫苦叫累,挑“肥”拣 “瘦”,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在不到两个月的实习期内,跑回学校多一半,既损坏了学校的形象,也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所以,通过此次培训,在理论学习和实地参观企业后,更认为在学生再校期间就要加强培训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是一本书,需要我们潜心去研读;学校,是一个家,我们要用心去经营。家校结合、校企合作是新时期中职业学校育人的新模式,我们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家校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对学生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