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堂导入小结

课堂导入小结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老厂小学“同课异构”教学比赛

活动小结

2018年11月22日,我校根据市级数学小课题实施阶段中的任务内容,开展数学第二学段(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各两节)的同课异构教学比赛。

本次活动是因课题研究的原因专门发起的,所以参与此次活动的老师格外用心,大家希望在我们熟悉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者思想和行为的碰撞,找到灵感,获得新的感悟,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有所帮助。

活动中,我校的孙梦迪老师和杨丽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沏茶问题》。五年级的邱国芳老师和张琼老师为我们带来有趣《植树问题》。六年级的何锦成老师和吴金琳老师为带来了精彩的《扇形统计图》。三组老师,六种不同的思维碰撞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执教老师各显其能,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尽显不同的精彩。教学构思异中存同,同中求异,引发了听课者的研究和思考,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

在此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研究了三组老师课堂上不同的导入对学生学习后续的影响有多大,一堂课有好的导入,如同一篇文章有好的开头,一首歌曲有好的前奏。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经验水平,创设出好的教学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架起连接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点燃学

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正是因为精彩有效的导入可以使课堂教学出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现在很多的公开课、评比课上,执教教师为了使课堂体现出“创意”“新颖”,于是便生搬硬套地创设了各种相对比较“时髦”的导入法。可以说那样的教学导入不是为了学生,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取悦课堂后面的评委、听课教师。

在本次的教学比赛活动中,我们也有这样的感悟:老师应不仅仅把自己当作“教”者、“师”者、“问”者,也应当把自己当作“学”者、“思”者、“听”者、“参与”者,在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时,更应承担开启学生心智的重任。最后套用一句流行语,有一种导入不叫华丽,但却能带给我的学生最实用的、最有效的课堂教学,不管世界怎么变,合适的、有效的才是最重要的!

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首先应考虑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发展;其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拓展、创造,实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相同的教学内容,尽显不同的教学风格,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此次活动达到了优势互补,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也为我们课题研究带来了经验和更多的思考,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继续总结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